走出国际关系的“资源陷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42:00

走出国际关系的“资源陷阱”

本文见《财经》杂志2009年第18期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31日   共有13条点评
  • 打印
  • 推荐
  • 收藏
  • RSS
  • 分享
  • 单页阅读
字号: 澳大利亚应正视中国对铁矿石供应进一步集中的合理担忧;中国不能陷入“阴谋论”猜测,要承认市场供需的力量
胡舒立

  近期,中澳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倒退,被形容为“跌至十年来最低点”。究其原因,当可溯及中铝对澳英矿企力拓收购的失利,以及由此触发的一连串连锁反应(参见本期文章“中澳关系探底”)。

相关新闻:
  • 中澳关系探底
  • 大赢家FMG

 

  这是相当出人意料的。中澳两国之间几乎有着一切修好的理由,几乎没有任何理由交恶。

  就从最早引发龃龉的铁矿石纷争来说,首先应看到,双方具有极大的互补性。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铁矿石供应国,中国是铁矿石最大需求国。在这类投资巨大、周期漫长的资源产品产业链中,上下游在保持供需关系稳定上有强大的共同利益。这比任何口头上的政策宣示都更有力地要求双方建立良好、稳定和长期的合作关系。

  经济之外,中澳关系有着同样强健的支撑。两国间无重大战略利益冲突,也不存在相互威胁,在诸如遏制全球变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改革国际金融机构等当今国际重大议题上,观点类似,立场接近。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精通汉语,熟稔中国文化,曾作为外交官在北京驻节多年。他上任后提出“中等强国”外交政策,三大支柱之一便是全面融入亚洲,借助多边合作的力量,提升其国际影响力。顺应中国的兴起,既是这一外交政策的背景,也是这一政策的内容。没有良好的对华关系,“中等强国”外交就无从谈起。

  然而,此次中澳关系的恶化,恰恰揭示国家间关系,哪怕是交好国家之间的关系,仍时时面临掉进“资源陷阱”的危险。能源与资源往往是一国命脉所系,自工业化以来,便在世界地缘政治中扮演关键角色。各国之间的相互竞争史,往往围绕对能源与资源的竞争展开。进入21世纪后,各国之间在能源与资源议题上的零和游戏观依然根深蒂固。一涉及这类所谓战略性资产,各国之间戒心便故态复萌,相互间容易丧失信任,更难建立信任。

  中国人对此不再需要更多的教育:2004年,中海油收购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失败;本世纪以来,中国在能源与资源富国的开发努力,也一直被欧美大国置于放大镜下端详。

  • 打印
  • 推荐
  • 收藏
  • RSS
  • 分享
  • 单页阅读
告诉《财经网》更多关于 国际关系 的新闻
13 本新闻相关点评(共13条) 更多点评>> 寻灯人 2009年08月31日 19:24:39     发表 唉,只怪自己太弱。 IP:* 引用 支持(0)   反对(0) rouse 2009年08月31日 14:33:56     发表 我记得陆克文刚刚当选时,就立即访问了中国,并且说,“澳大利亚不仅要做中国的朋友,还要作诤友”。我还记得,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诤友一个都没有好下场!!! IP:* 引用 支持(0)   反对(1) richliu2000 2009年08月31日 09:32:36     发表 打——小孩的家长,会被邻居看轻的,这个道理横浅,“你今天打了没有?” IP:* 引用 支持(0)   反对(0) euro2k 2009年08月31日 08:58:26     发表 金融危机中,各国都在收缩,唯独中国政府支持银行大规模放贷,让各大央企有充足的资金去其它国家抄底,已经引起了各国的反感。 IP:* 引用 支持(0)   反对(0) 逆流涌进 2009年08月31日 08:49:09     发表 中澳关系之所以到今日的低谷,原因包括中方高层不重视,只听外交部一面之词;澳方政治家目光短浅,只看下周民意测验结果。另外中国社会上狭隘民族主义思潮也对处理矛盾有影响。 IP:* 引用 支持(0)   反对(1) .plrefer{border:#dddddd 1px solid;padding:8px;color:#888888;margin:8px 5px 5px 5px;line-height:150%;} .plrefer b{color:#ff6800;display:block;} 我也说两句: [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财经网》观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