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人在欧洲感到的震撼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29:52
一个中国人在欧洲感到的震撼
栏目:[社会批评] 阅读:94次  评论:0次  发表日期:2007-8-29
和讯博客:您的文章曾描写过东德与西德巨大的经济差异,现在两德的状况是怎么样的?引起了哪些社会问题?
欧阳:如果你现在踏上东德的土地,主要的城市道路上,已经看不到明显的差别了,如果行驶在东德的高速公路上,甚至比在西德的感觉还要好,因为东德的建设是全新的。但是离开大中城市到比较偏远的地方去,公共设施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还有质量比较差,交通不顺畅的区间公路,建设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我认为,在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中,东德的过渡应该说是最成功的。
目前东德同西德比,失业率比较高,产业的发展同西德比还是有差距的,就业的岗位就要少,收入水平也要相对低一些,这都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和讯博客:您在上面提到了,东西德在统一前拥有完全不同的政治和经济体系,那统一后德国政府又是采用了一些什么措施来加速融合,并缓解由此带来的阵痛?
欧阳:两德统一以后,东德原来的体制迅速改变,以原东德领导人集体离职为标志,开始实行同西德完全一样的社会体制,整体过渡是平稳的。
在经济上,西德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支持原东德的经济建设,首先就是在原西德的公民中征收众所周知的“团结税”,也就是说,两德统一以后,为了加速东德的经济建设,在西德的从业者中,按照收入的比例,增收一定的税款投资东德的建设。在这一点上,西德人民充分地体现了对东德人民的骨肉情谊,几乎没有哪个公民对“团结税”提出异议。当然,对团结税完善的监督、管理和运作,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东德开始了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活动,大批的西德国企业来到东德安家,同时也吸引了西方许多大型的企业来投资。这些企业能到东德投资,首先是对德国的管理,东德的稳定过渡和东欧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平等竞争的原则,所以在东德的投资商,没有享受所谓“减二免三”等不平等的政策优惠。因此,东德的招商引资,没有对德国本土企业的利益造成冲击,也没有因此激化西德的就业矛盾,相反,却给东德的公民创造了很大的就业机会。
和讯博客:两德统一以后,不知道他们现在是怎样对待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的?
欧阳: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西德人,我曾经参观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居,他们的故居都受到了良好的保护。参观他们的故居,里面陈设着他们的著作,介绍他们的思想,包括国际共产主义的整个历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所在的特力尔市的读书中心,就是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
我曾经同西德的中学生聊过,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他们在课堂上也学习过马克思关于唯物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等课程,甚至于同我讲起资本论来竟然头头是道。
我想说明的是,在西方国家所有的理论都平等的摆在大家面前,由你自己去自由选择、了解和判断。没有谁会向公民做思想的工作。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西方就是一个曾经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力的学者。
东德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时候,东柏林曾经在市中心建了一个巨大的广场,叫“马克思恩格斯广场。”广场上矗立着巨大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塑像,两德统一之后,柏林的城市改造使整个城市面貌一新,但是这个广场和这个塑像,依然完好无损的保留着。
和讯博客:欧洲各国几乎都有相互侵略的历史,最典型的就是德法,而如今它们都要在欧盟这个框架中共同发展,它们是怎么处理和看待彼此之间的历史问题的?
欧阳:放眼未来,对于处理任何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都是最理智的选择。战争毕竟是过去的事情了,国民党对哪个国家做过些什么,算在你的身上有意义吗?对于历史问题,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吸取教训。国家和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就像邻居和邻居之间处世一样,记仇是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的。
法国人是大度的,比如在庆祝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的典礼上,德国士兵的仪仗队在二战后第一次走出了国门,这就意味着充分的肯定了德国政府对二战的诚恳态度。对战争的牺牲者,他们给予了充分的同情和尊重,我在卢森堡就曾经看到了一片在二战中死亡的德国士兵的墓地,很多墓碑前摆着鲜花,门前是德国大使馆献的花圈,在他们的意识形态里,尽管他们曾经是侵略者,但是他们同时也是战争的受害者,纪念他们,并不是要重蹈侵略的行经,而是要记住战争的教训,祈祷和平。
我认为他们对历史问题的态度是很好的,历史上的问题,没有成为他们合作的障碍。
第二部分:欧洲如何解决发展中的社会及经济问题
【在欧洲,造成环境污染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我们还在讨论为了经济发展,污染有没有必要的问题,其实就是在讨论为了捞钱,有没有必要犯罪的问题。】
和讯博客: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财富,而之后的财富分配问题往往成了一些社会矛盾的起点。德国政府又是用什么措施平衡财富分配的?
欧阳:不仅仅是德国,在整个西欧,对财富的分配是采取了“杀富济贫”的原则,那里不鼓励少数人富裕起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靠个人所得税来进行调节。当你的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的时候,所得税的税率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在德国,很多人的工资达到每月5000欧元以后,就不愿意再往上涨,因为再涨上去,不但大量的收入要缴税,而且还会被取消很多社会的福利,比如看病,就要自己去掏腰包了。
挣多了钱怎么办?个体经营者一般采取消费掉的办法,他们不从公司领取这些钱做工资,而是以公司的名义购买汽车、投资其他业务等等,这样就可以避开高的税收,但却促进了社会的消费水平或者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欧洲,即使是一个个体的小饭店,也是作为一个企业来管理的,饭店的利润,不是老板的财产,而是饭店的财产,老板只允许从饭店的利润里按照所申报的税额提取固定的工资。
大中型企业,一般是有限股份的企业形式,在这样的企业里,法律上有规定,股份持有者不得超过企业总股份的20%,从而保证企业经营决策的民主化。任何一个老板都没有权力从他的企业里提取现金为作为个人的收入或者为个人目的使用。
所以,在德国很少出现暴发户,老板和雇员的收入差距也不是很大,企业经营上,采取了很多防止腐败的措施,比如:“三双眼睛政策”,就是在较敏感的决策上,要同时在三双眼睛下进行。“亲属回避政策”,就是企业的采购人员,要在亲属和朋友处采购原料时,必须事先将彼此的亲属关系向董事会汇报,并提出在此处采购的充分理由,提供至少三个供货商的比较报告,并承认此项目为敏感项目,需随时接受有关方面的监督和检查。
由于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所以在企业的敏感岗位上,从业人几乎没有其他的灰色收入。我曾经访问过德国的一家大型石油加工企业,有关人员讲,他们的企业几十年来,还没有发生过一起有关腐败的违纪事件。
由于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国家政策上的限制,所以在德国,贫富差别的矛盾不突出。
和讯博客:在经济发展期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肯定会出现速度的快慢,生活质量的好坏,收入的高低,如今德国的地区发展是个什么样的状况?德国政府对不同地区都是采取什么样的相应政策?
欧阳:德国是一个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发达国家。行驶在德国的高速公路上,一片片草地,一座座美丽的乡村,如同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然而,住在乡村里的人并不意味着从事着农业劳动,他们可能是在做贸易,做医生,做汽车保险代理,做店员。所以从实质意义上讲,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仅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N年前的数据),这些农业人员,只是作为德国的发展战略保留着,并享受国家的补贴。德国人曾经跟我讲:我们几乎不种地,种地是赔本的买卖,但是我们要发展农业的技术,才不会被人卡住了脖子。我们的农产品几乎都是进口的,但只需要一年的储备就够了,如果第三世界国家把农产品的价格提高到我们不能接受的程度,那么德国只需要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保证全国人的食品自给。我认为正是这个发展战略,使得南北贸易一直无奈地处在一个不合理的状况中,西方可以用技术卡住第三世界,而第三世界国家却无力用农产品卡住西方的脖子。
现在的西德已经几乎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农村,更没有城乡人员的贫富差别。
由于德国是一个联邦国家,各个州之间是相对独立的,所以也存在着一定的地区差别,东德目前显然还处在落后地区,原来以重工业著称的鲁尔工业区还存在着城市转型,解决高失业,提高经济效益等结构性问题。但是国家政府对于调节地区间的差别显然是无能为力的,没有采取对某一个州或地区的政策倾斜。影响平等竞争的政策和法规,在德国不可能被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