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读不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7:01:54
习惯成自然。闲暇之时,总会计划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儿。
又逢长假,本想携几个相切的朋友去远方作短暂的流浪。
选一些心仪已久的景点,择几张时令的特色画面,拍上几张,剪辑一下,然后回来自我欣赏。也算不枉李太白的“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可是中秋过后,微雨不断;屋漏偏逢连夜雨,年轻靓丽的好友匆匆离世。厌世之情突然高涨。举行完告别仪式,回到家,恹恹然。如一只病怏怏的小鸡,窝进自己的小笼里,闭上很酸楚的眼睛,任凭电视独自地热闹着。我就在这样的喧嚣中,舔尝着失友的疼痛。
翻转身,手碰到一件硬硬的东西。睁眼一看,原来是一本宋词,是自己这个假期计划内的事儿。
坐起身,翻看到的仍是苏轼的词。
向来敬佩你的淡然与豁达,因此在所有的宋词中,你是我的最爱。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是你的《定风波》,前面还有一段小序。序云: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我不知道这宇文柔奴到底是位怎样清纯美丽,温婉可人的女子。
不过,从此首词看来,开篇便描绘出了柔奴天生丽质、晶莹俊秀,让人从内心上感受到了一个比较完整、真切而又富有质感的形象。第二句说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我想,这样的妙人儿,肯定能使政治上失意的主人变忧郁苦闷、浮躁不宁而为超然旷放、恬静安详吧。词人驰骋想象,构成奇美的境界。这里对“清歌”的夸张描写,表现了柔奴歌声独特的艺术效果。“诗言志,歌咏言”,“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班固《汉书?艺文志》),美好旷达的歌声发自于美好旷达的心灵。这是赞其高超的歌技,更是颂其广博的胸襟,笔调空灵蕴藉,给人一种旷远清丽的美感。
下片对人物的刻画更是神形兼备。岭南艰苦的生活并没有磨损她灼人的光辉,反让她甘之如饴,心情舒畅;北归后她容光焕发,愈发年轻。“微笑”这一神态,写出了柔奴在归来后的欢欣中透露出苦尽甘来的坦然和自豪。“笑时犹带岭梅香”,表现出浓郁的诗情,既写出了她北归时经过大庾岭这一沟通岭南岭北咽喉要道的情况,又以斗霜傲雪的岭梅喻人,赞美柔奴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为下边她的答话作了铺垫。最后写到词人的问和她的答。先以否定语气提问:“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陡转,使答语“此心安处是吾乡”更显铿锵有力,警策隽永。
细读此词,我才算是明白了你为何会如此盛赞柔奴。或许你从此女子的身上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许你是借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自己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襟怀吧。
“此心安处是吾乡”,想起你的旷世才华,想起你的“乌台诗案”,想起你黄州时吟诵的三“赤壁”,想起你跋千山涉万水的几十个艰难的春与秋,我不知道你到底有过多少家。1509年的你,举家前往京都,那时应该是以京都为家吧;1080年,谪居黄州,在黄州城东等到一块十多亩的荒地;带领家人躬耕东坡之上;1086年,你又回到京都;1094年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1097年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每当你走到一处,准备安家落户时,你又得举家搬迁了。我在内心深处为你不平,更为你的哀叹。

可你毕竟是你!一个济世之人,不管你的仕途是“穷”还是“达”,你都没有想到要独善其身,你的博大胸襟常人无法度量;一个与死亡有过约定的人,职位的升降并不影响你才能的发挥,处境的顺逆也不会影响你的心情你的好坏。“也无风雨也无晴”便是最好的明证。
这首词也填的〈定风波〉,只是这首写的是你自身。在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也就是三月七日,你写下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名句,现在,很多人都无法想象你那种“竹杖芒鞋轻胜马”的心境,更无法做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泰然自若。
白居易曾在《初出城留别》中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的句子,在《种桃杏》中有“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等语,以致很多人把你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直接写成了“心安即是家”,或许是一种误记,或许也是一种误解。当然由于直引和间引的缘故,很多人会把二者混同,也有很多人会借此给失落的自己带来暂时的慰藉。可是能真正做到和你的一般的又有几人呢?
当你再次回到朝堂之上,想必经历过那么多挫折的你,会从此醒悟,不再那么固执与顽劣吧。因为你喜欢的白居易,在回归京都之后,便学乖了很多,再也不那么直谏了。可你为什么非得学屈原呢?于是,你又得到更远更偏的惠州和儋州了。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这时的你是否极度地颓废和消沉呢?没有,根本就不见半点“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失意与苦闷。与以往相比,你更是心静如水,冷对现实。在这样的荒野之地,你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竟然提笔下〈惠州一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宋史》本传说你在惠州“居三年,泊然无所蒂介,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贬为琼州别驾后,居在“非人所居”的地方,“初僦官屋以居,有司犹谓不可。轼遂买地筑室,儋人运甓畚土以助之。独与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时时从其父老游,若将终身。”
如果说我还勉强能读懂你两首《定风波》里的内容,但此时,我只能说穷此一生我也读不懂你,读不懂你“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内涵,读不懂你泰然自若,随缘自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