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崛起的背后 增长方式弊病日益凸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20:17
中国经济结构偏离世界常态源于增长方式。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过去,又不同于国外,但都有所继承和学习的新的增长方式。由于采取“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总政策,政府和市场共同导向,农村和城市一起推动,数量和质量目标并列,工业化、信息化都加快了步伐。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鼓励外贸外资和引进技术、管理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同时,从这里也能够看到过去我们倡导的一些发展方针的影子,例如,放权让利,调动地方积极性,大中小并举,土洋结合,农村办工业,等等。这种增长方式的优点和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也带来了一部分消极后果。
这种增长方式的弊病在1990年代中期积累到比较严重的程度,到21世纪初期,矛盾开始尖锐化。
主要的问题是,国企和民企都开始陷入困境;生态和居住环境的急剧恶化;外商投资企业持续增加,不仅主导了对外贸易,而且开始引领国内产业和市场;银行不良资产负担日益不堪承受,靠巨额贷款增加支持高速经济增长扩张难以为继;农业长期停留在小农式的家庭经营为主的方式上,与现代化的工业和市场难以契合,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中国经济增长偏离均衡状态,有着体制上的原因,如果不解决内部问题,中国经济将很难再保证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首先是政府主导经济的格局没有改变。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开启,以党和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标志。没有各级政府的积极努力,过去25年不可能出现高速增长。但是,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活动,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严重的。政府主导经济模式,还是在高度分权的背景下形成的,所以有五级或六级的政府经济主体在同时活动。政府与政府之间的竞争明显超过了合理的限度。
其次是,在政府部门和国有经济部门,向上级负责的“官本位”导向不仅停留在观念上,而且体现在体制上。这造成了政府角色缺位,之前是大办工业,现在是大力鼓励房地产行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这直接导致了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政府宏观调控成效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