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跨境貨運 廣吸內地貨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6 12:16:34
產經趨勢 : 開放跨境貨運 廣吸內地貨源
發表人cmplabs 2006/7/9
物流業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建基於良好的國際航空貨運中心和貨櫃港口的設施。面對區內咄咄逼人的挑戰,業界認為,降低跨境陸運成本,對提高香港港口及物流業競爭力至為重要。目前,香港亟需著力解決跨境陸路運輸成本高昂的問題,只要降低了陸路運輸成本,才能吸納珠三角貨源。
香港貨櫃港一哥地位去年被新加坡取代後,2006年,新加坡繼續保持凌駕之態勢,今年首四個月,新加坡港共處理743萬個標準箱,較香港多出11萬個,與首三個月相差達21萬比較,雖然香港與新加坡的差距在收窄,但絲毫不得掉以輕心。國際上,香港要面對來自新加坡的競爭;國內,深圳港和上海港發展也是一日千里,尤其是上海港、洋山港自去年12月開港以來,上海港更是如虎添翼,繼續保持快速的增長。據上海市貿易促進會透露,今年上海港全港的貨櫃吞吐量有望突破2100萬箱(2005年香港港口共處理貨櫃2260萬標準箱)。難怪本港業界憂心,不出數年,香港就會被深圳港和上海港迎頭趕上。
必須降低跨境陸運成本
香港物流協會預期四年後,深圳港和上海港將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該會會長黃輔華估計,到2010年,深滬均會超越香港,主要是內地集裝箱碼頭的營運成本較低、收費較廉,搶走香港平價貨品運輸的客源。
一直以來,本港業界對貨櫃港一哥地位有不同的解讀,認為冠亞之爭並無實際的意義;也有不少貨櫃碼頭商認為,珠三角經濟發展迅速,出入口需求旺盛,深圳港無法應付這日益擴大的市場。況且,香港碼頭仍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包括一流的服務、高效的清關效率等等,不少客戶始終對經香港出口抱有極大信心。不管怎樣,有一點各界意見是一致的,那就是必須降低跨境陸運的成本。
在與內地的陸路聯繫上,香港與內地之間有著多種聯運系統,香港政府提供了24小時清關服務,香港與內地的跨境基礎設施建設也日益完備。目前,平均每天有2.7萬輛貨車來往於香港與內地。今年底,連接香港與深圳蛇口的深港西部通道將正式啟用,屆時每日跨境汽車流量將提升3倍,達8萬輛次。但是,跨境陸路運輸成本始終高居不下。
放寬“四上四落”成效不明顯
根據顧問機構麥肯錫的研究報告,本港港口競爭力明顯下降,主因是跨境卡車貨運持續不振所致。香港港口的總吞吐量雖然有持續平穩甚至微升趨勢,但其中附加價值最高,佔香港最大部份的“直接貨運”吞吐量(“直接貨運”是指以貨櫃車從貨源拖運到碼頭,然後再出口的貨運量)有加速下跌的趨勢。
本港貨櫃碼頭商認為,來自陸路貨源減少,主要原因是來往本港與珠三角的跨境運費高企,目前,從東莞到葵涌的跨境貨櫃車運費比東莞到深圳鹽田的運費約高出1,400元。此外,內地海關清關手續繁複,費時失時,付貨人當然不願意以香港為出口港。
影響陸運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四上四落”(司機、車頭、拖架及貨櫃須同時出入邊境不能變換)及“一車一司機”(一名司機只能駕駛一輛特定的貨車及一輛貨車只有一名特定的司機)。值得慶幸的是,經香港政府與內地海關總署和廣東省有關部門商討後,降低跨境陸運成本已取得一定的進展,包括放寬“一車一司機”的規定,粵方同意每輛跨境貨櫃車除搭配一名正選司機外,還可申請配備後備司機。至於“四上四落”的規定,進出境運輸車輛的拖頭、拖架和貨櫃已不需要“捆綁運輸”。
業界肯定這些措施對降低成本有一定的幫助,但認為成效仍不是很明顯。
港粵運輸業聯會秘書長司徒輝說,放寬“四上四落”、“一貨車一司機”措施的實際成效不大。他認為,眾所周知,中港運輸的癥結在於成本高企、市場競爭激烈,有關措施對業界幫助不大,扭轉不了目前的困局。
據了解,雖然“一貨車一司機”措施得以放寬,但是內地新實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60歲以上的司機不得駕駛重型車輛,而在香港貨運司機普遍的退休年齡是在65歲,這項規定就影響到香港近3000名粵港貨運司機。在人手不足的情形下,是否可放寬60歲以上跨境司機不得駕駛重型車輛的規定的可行性﹖
香港物流協會創會會長梁智敏指出,為什麼鹿特丹仍舊保持歐洲貨櫃樞紐港的地位,每天有大量的貨櫃由此進出歐洲各城市?貨運成本增加是問題的一方面,其他方面與政府的對行業的規管有關。本地進入貨櫃車司機行業的人越來越少。為什麼不引入一些大陸的司機去填補行業需求?
業界認為,立竿見影的措施是簡化跨境司機支付兩地的保險費和驗車費等。另外,延長內地部份關場開放時間,也有利提高珠三角廠商的貨運效率。
在跨境陸運企業的規管方面,目前粵方向經營有關業務的粵港合營企業(俗稱“牌頭公司”)收取牌照費,每車每三年人民幣10萬元,即每月約2,800元。但內地貨車就毋須繳交,間接拖低他們的競爭力。
對此,司徒輝直言,香港回歸後,廣東收取香港貨櫃車牌費的政策已不合時宜,畢竟同屬一個國家,香港和廣東貨櫃車理應享受同一待遇。港粵兩地政府可以探討取消有關收費。
仿傚內河運輸 開放跨境陸運
跨境貨櫃車運輸基本上是香港壟斷的行業,並不對內地開放,從事這一行業的公司以及車輛大部份在本港註冊。反觀來往粵港兩地的內河船運,營運的船隻及船員都是對粵港兩地開放,在這樣一個自由運作的機制下,該行業前景被看好。粵港雙方在相同的成本結構下,粵港經營者有序競爭,香港的競爭力並沒有輸給廣東業界。
因此,目前由香港單邊經營的跨境貨櫃車運輸業普遍被認為是人為的屏障,在眾多如何提高香港碼頭競爭力的方案之中,相信開放跨境運輸是最直接、成效最明顯的解決方案。
但是從事跨境貨櫃車運輸業的經營者則反對開放跨境運輸,他們相信,一旦開放跨境運輸,對香港業界而言,那無疑是滅頂之災。正如港粵運輸業聯會秘書長司徒輝所說:“那我們根本就冇得撈!”
事實上,事情並非如他們所相信的那樣,如果開放跨境運輸,除了內地經營者進入本港從事跨境運輸外,香港業界也可透過已建立的CEPA制度,深入內地,經營的腹地擴大了,換言之,“跨境運輸”這塊蛋糕大了,商機也自然擴大了。
內地經濟發展迅速,給香港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與難得的機遇。香港只是彈丸之地,只要融入內地市場,融入“十一五”規劃,才能化嚴峻的挑戰為難得的機遇,香港的優勢才不致失去。
作者:彭樂知 香港《經濟導報》第24期(2006年6月19日出版)
更多精彩文章,請看cmplab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