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策”沉思录一:“和而不同”比大国争锋更高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37:02
“大国策”沉思录一:“和而不同”比大国争锋更高明(2009-08-01 18:32:12) 标签:政治 世界格局 大国 民族意识 中国 杂谈 

[按语]

    读任剑涛先生“大国策”系列新浪博客文章,有感而言,特撰此文。

 

    一谈到大国问题,很多人就会想到国家间关系,就会想到中国与西方的对峙,尤其是中国与美国争夺世界领导权的问题。尽管这样一种思维有其历史和现实的背景,甚至有某种程度的合理因素。但是,它还是呈现出了非理性的片面性,或者说,在思考中国问题乃至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时,这样一种思维方式还有欠成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中国的国家发展,尤其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国家利益问题,它包含内政与外交两个不同维度的内容。或者说,中国的国家建设或大国崛起包含着国家自身的建设与国际世界的和平相处这两个问题,而这两个问题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在中国的理论界,尤其是在舆论界,有着一种普遍弥漫的对抗西方、反对美国的观念和意识。甚至在某些时期形成了一种主流的话语。对于这样一种隐含着民族悲情的言辞,应该予以审慎的对待。在如何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上,究竟是争锋还是共融,这是体现着一个民族政治成熟与否的关键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我们不能够审慎而又富有建设性地对待的话,往往会导致重大的灾难。

 

    如何看待与欧美尤其是美国争锋的问题。对于这样一种反美抗美的意识形态和民间话语,一味地指责是不对的,应该给予同情的理解,甚至应该予以尊重。我们应该看到在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的确是备受西方列强的凌辱。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作为一个人民的共和国强大了。尤其是在今天,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与西方列强相抗衡的力量。对于这样一种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孕育起来的民族热情或爱国主义热情,应该给予高度的尊重和肯定。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而且,在经历了百年屈辱之后,这种自豪感是有其历史的正当性的。我们也应该承认,当今的世界格局确实是由西方,尤其是美国主导的,其中存在着诸多不公正的因素。中国的发展必然会引起世界格局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会打破现有世界格局的利益平衡,与此相应,西方出现了中国威胁论等不友好的论调,有人把中国视为是世界未来秩序的破坏者,对中国采取围堵打压的政策。对于这样一种西方中心主义和美国霸权的心态,我们确实应该给予义正词严的反击。从这个意义上讲,争锋的主题是值得肯定的。中国人要有自己的自主性,要在世界中形成自己的话语权,要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这是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在现代世界格局中所应有的国家权利,而且这种权利是为联合国宪章所肯定的。基于这样一种背景所激发出来的爱国主义,以及中国与世界列强争锋的民族意识,尤其是把它们与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形成一种民族意识的自我提升,这一点是必要的,因为一个国家的兴衰最终是系于民族精神的。五千年来的文明使得我们的历史包袱太过沉重,背负着沉重历史的中国需要新的生机,通过大国崛起,通过唤起与世界主流国家的争锋而激发民族精神,捍卫我们的主权权利,对抗西方对中国的不友好的围堵政策,这是大国崛起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激情都容易走向极端,哪怕是民族精神这样一种合理的激情也都容易走向极端。如果不能给予一种理性的节制和审慎地对待,如果不能化激情为理性的思考,它会沦为一种即时的喧嚣,会导致国家理性的不成熟。应该看到,一个国家的建设,单靠激情,尤其是一种对外发泄的激情是无济于事的。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在如何看待当今中国的崛起与世界关系的问题上,要采取一种建设性的态度,理性而审慎地思考如何融入国际社会、与世界和平共处,并共同创造一种新的世界格局。基于激情的争锋话语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其背后,应该有一种建设性的国家战略,在融入国际秩序的同时,应该有一种大国责任的担当。今日的世界格局虽然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因素,存在着美国的霸权,但它毕竟与丛林世界还是不同的,它毕竟有一种秩序,它毕竟维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这样一种秩序与和平虽然并非完美,但对于中国来说却是难得的国际机遇,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正是得益于这一世界格局,得益于我们以一种建设性的姿态融入到这个世界格局之中。我们的经济成就、科技发展和社会建设,中国这三十年来国际地位的上升,无一不与这个现有的世界格局密切相关。所以,中央才有我们有百年不遇的大好时机的论断。因此,所谓理性的对待,就是应该在遵守现有国际秩序规则的前提下,逐步地谋求变革,通过参与并变革国际秩序,寻求对我们乃至全世界人民更加有利的秩序和规则。中国大国崛起的主题,在当今的世界背景下,“争锋抑或共融”,就不是二元对立,而是一种有机的统一,是一种在争锋的背后隐含着共融的国家发展战略。也就是说,中国人受屈辱的历史已经过去了,我们在当今的国际秩序中,是作为一个主要的角色,作为一个具有自己的尊严和力量的民族国家而参与其中的。我们应该捍卫我们的国家利益,维护我们的国家主权,应该以此为基础而反对形形色色的国际霸权,尤其是美国霸权。争锋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但是,这样一种争锋本身并不是目的,我们不是为了争锋而争锋,为了斗争而斗争。争锋只是手段,我们要通过争锋寻求更大的共融,争取在世界格局中发出我们的声音,构建我们的主体性,在融入世界秩序中的同时发挥主导性的作用,这才是我们的目的所在。

 

和而不同”比争锋更高明

 

    中国人不仅应该打破过去那种闭门锁国的心态,开放自己的胸襟,融入世界,而且应该摒弃那种自大其外、自卑其内的不健康心态,以一种平和、自信的形象融入世界,在世界格局中纵横捭阖,谋求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构建自己的国家发展模式,尤其是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走自己的路,用实力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争锋或交融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全都寄托和凝聚在国家的实力之上。一个国家的实力既包括硬实力,也包括软实力。我们既要建设自己的硬实力,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国家能力;同时又要高度重视软实力,应该提升自己的文明在世界的话语权,应该培育自己文化的主体性。在当今世界,既有文明之间的冲突,又有文明的共融,中华文明――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的基调就是和而不同、共同发展。中华文明的内在精神也要求我们将和平共处作为我们融入世界格局的基调,它比源于西方文明的争霸争锋更为高明。历史已经昭示我们,争霸争锋的结果往往是米尔斯海默所说的“大国政治的悲剧”,要走出这样的困局就需要借助中国“和而不同”的大智慧。从一种长时段的观点来看,相对于千年和平的文明视野,百年文明的悲情不过是一段小小的插曲,我们应该将五千年文明的深厚根基与今日的世界格局沟通起来,并以此来化解百年的悲情,这对于中国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体性的建设无疑更有建设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