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战争,我们每天要面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01:51
有一种战争,我们每天要面对(2009-08-02 21:59:13) 标签:杂谈 

有一种战争,我们每天要面对

 

   就是“外交媒体战”。所以在“媒体战”前加上“外交”前缀,是为了有别于战争时期的“军事媒体战”。换言之,“外交媒体战”就是指,在和平时期面对国际间的摩擦、挑衅和冲突,如何利用媒体达到“攻心夺气”的目的,为自己的下一步举措赢得有利的舆论环境。现代媒体是西方的发明,所以学生和老师的较量中,我们总是略显被动。但是笃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中国人,总是能在冷静中寻找超越的机会。

 

   中国军方对“媒体战”的研究颇深。正如一名军事学者对“媒体战”的定义是:指敌对双方在信息领域里的对抗和争夺, 通过掌握信息的生产、传递、处理的主动权, 破坏敌方信息舆论, 为打赢战争创造有利条件。在战争条件下,媒体不仅仅是观察者、记录者,更是参与者,甚至是主导者。从希特勒在二战期间,利用39种语言对外广播,为自己辩护、造势。到美伊战争中,美军通过“嵌入式”的战争报道来进行舆论控制。军事学者深信,现代战争中的媒体已成为继武器装备、战略战术、指挥控制、政治外交和经济手段之后的第六种制胜力量。

 

   话语权即是主动权,军事和外交上的“媒体战”的原理是相通的。只是从当前的国际形势来看,中国卷入军事战争的可能性在降低。但是,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中国威胁论”声音的渐涨,“外交媒体战”却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这使得我们必须得面对,不得不面对。搜索最近的记忆:巴黎政府颁给达赖“荣誉市民”,法国政府的借口是,巴黎市政府是独立的民选机构。日本给热比亚签证,日本政府给出的理由是,这是民间组织的邀请。墨尔本电影节8月8日也将“邀请”热比亚,理由同样是,这只是一个艺术活动。你会发现,他们挑衅的底气,来自于他们在媒体上的“留一手”(民间往来,政府何必干涉,甚至要大动干戈呢?)。这使得无论中国政府和民众在表达如何的不满和愤慨后,他们总能“轻松解套”。(通过媒体的关注度,获得自身利益。)而如果我们动用政治或经济的手段来报复,在现在复杂的全球背景下,无疑是两败俱伤的。所以,他们在媒体上“留一手”,我们就要在媒体上“备一手”。媒体的事,用媒体解决。

 

作为一名年轻的媒体人,也斗胆地提出三个幼稚的建议。

 

首先,在“外交媒体战”中,我们媒体的布阵要有层次感。西方媒体惯用的攻击手段就是“群狼战术”。即,多个媒体或组织,从不同角度,每狼咬你一小口,有从学术角度的,有从人权角度、经济角度、环保角度等等,大小媒体轮番上阵,先使你“遍体鳞伤”,再互相串联,寻找你的“致命伤”,最终由主流媒体或政府来“总结发言”。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国家利益为先的前提下,群狼可以有摩擦、碰撞。这就提醒我们,我们的排兵布阵也要有层次,有先后。你学术媒体先发声,我学术媒体做回应。你地方报纸有动作,我地方媒体有关注,你有网民的意见,我也有网络调查。就如同体育比赛,要是同一级别之间的对抗。不要轻易就上新华社、人民日报之类的“国家队”,这也有“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其次,我们媒体对外交事件的解读要敢于多样性。做个比喻,要想做一顿丰盛的大餐,原材料要准备的多,准备的齐,大厨才好发挥。外交事件涉及到国家利益,所以中国媒体的立场自然是高度统一的。这就给媒体之间的各自解读提供了空间,特别是一些专业媒体,学术媒体更可以大胆的、多角度的解析。丰富的解读,丰富的素材,不仅对受众有益,也是媒体自身报道所需要的。但这其中有一个配合问题,即国家级媒体由于身份的特殊性,不适宜进行多样性解读。这个舞台应该属于专业媒体、地方媒体。但是,其它媒体丰富的解读又给国家媒体表态时,给予多元的、有力的支撑。

 

最后,我们也要有主动出击的自信。中国传统文化中,似乎更推崇“后发制人”。但在媒体这个领域中,“后发”所带来的被动是有目共睹的。就好比一场排球赛,“发球权”很重要,我们不能老是接球。在分析和判断准确的前提下,我们也应该学会主动“发难”。

 

用一位军事学者的话结束此文,“媒体战场没有硝烟弥漫,没有热血横流,然而其激烈程度及其对整体战局的影响却不容忽视。”昨天是八一建军节,不再有穿上军装,保家卫国的机会了,但是作为一名媒体小兵,依然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