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重心调整 应对金融危机成压倒性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22:35:12
2009年07月28日 09:20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被一些媒体解读为“中国外交重心调整”的开始。 庞兴雷/摄 驻外使节会议透露外交新重点

  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是此次会议“压倒性的议题”,也为今后的外交工作重心指明了方向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漆菲发自北京 翠绿色幕布的上方,除了红底白字的会议名称,再没有任何其他的标识。整个会场内亦是如此,除了屋顶几排璀璨的吊灯,最显眼的饰物只有右侧墙壁上的一幅中国山水画。

  7月17日,京西宾馆,中国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就在这样的“简约”布置中低调开场。身着白色衬衫的中共中央九大常委全部到场,数百位中国驻外大使、总领事、驻国际组织代表,以及外交部和有关部委的负责人等也悉数出席。

  3天后的深夜,会议的有关内容开始浮出水面。根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讲话中提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外交工作要把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服务作为重要任务,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的国际合作,积极推进我国同各国的务实合作。

  这一信息迅速引起中外媒体的关注,并被普遍解读为“中国外交重心调整”的信号。

  “这次会议报告特别多”

  “我最早参加的驻外使节会议也是在京西宾馆举办的,那还是李鹏当总理的时候。”梅兆荣,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此次出席会议的身份是外交部咨询委员会委员。

  与二十年来中国数次驻外使节会议相比,梅兆荣认为,这次会议的报告感觉特别多,而且每位领导的发言各有侧重,特点鲜明。除了胡锦涛、温家宝分别就国际形势与国内形势作了重要讲话外,国务委员戴秉国、外交部长杨洁篪、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等均作了相关报告,“戴秉国和杨洁篪讲外交工作,王光亚讲内务,最后由杨洁篪做总结”。

  参加了会议的数位外交人士都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在为期3天的时间内,除了听报告,使节们大多重点在领会会议精神与要义。“过去分组讨论更关注使馆的许多具体问题,比如如何改革,而此次连私下的分组讨论也围绕报告中的一些重点进行延展。”梅兆荣表示。

  驻外使节会议基本上是每5年举行一次,主要就这些年内国际和国内的形势作出总结和指导。据梅兆荣介绍,为了让驻外使节们了解最新的形势,同时有清醒的认识,我国会不定期地召开规模不一的相关会议。

  中国前驻刚果(金)大使崔永乾曾参加过前两次(第九次和第十次)会议,他表示使节会议的“定位和规格都很高”。“每次中央几乎所有的领导人都会出席,阵容是很大的,除了常委,还包括重要部门委员以及与外事工作有关系的方方面面的人。”崔永乾告诉本报,每次开会事情都很多,工作密度很大,有时候晚上都有会议,经常讨论到深夜。 压倒性议题:应对金融危机

  在此次会议上,胡锦涛强调,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提高外交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和外部条件。

  这番话让许多人觉得耳目一新。崔永乾告诉本报记者,这次提出的“四力”让人印象深刻,这表明过去五年改革开放又加深一步,也给外交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与挑战。“过去很少这么清晰地给出一个思路,这恰恰是与时俱进的体现。”他表示。

  引人关注的,还有本文开头提到的胡锦涛关于外交工作要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的那段话。受访的几位前大使一致认为,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是此次会议“压倒性的议题”,也为今后的外交工作重心指明了方向。对此,香港中评社也发表署名评论称,这是将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列为外交的头号任务”。

  事实上,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说法,在外交部发言人2008年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也已经提到。当时秦刚表示,2009年中国外交的中心任务是为国内经济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而努力。崔永乾表示,本次会议内容应该说是过去的一种延续,“此次报告在表达方式上的确比较务实,但总的外交目标仍然是以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这毕竟是大的判断,我们的外交工作永远都是为我国争取更长的与更稳定的发展环境而服务的。”

  提高驾驭复杂局势能力

  此次会议上,温家宝在讲话中深入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他指出,要牢牢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不断提高外交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贯彻中央外交战略方针的能力和水平,提高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和水平。

  “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过去也提到过,但是没有这次提的这么突出。”梅兆荣表示,这跟中国现在面对的国际形势有关。尽管公开报道中并没有明确“复杂形势”的具体内容,但在专家眼里“这些均是很有针对性的”。从去年的西藏“3·14”事件,到今年新疆“7·5”事件与力拓事件,种种挑战让外交使节的任务更加艰巨。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曾任中国驻英国使馆外交官的王帆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之所以强调“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是因为在全球化浪潮下,国际和国内的局势已经息息相关。经济危机带来国内稳定、贫富分化等问题都是我们应该特别面对的。

  中国外交走向成熟

  近几年,随着国力增强,中国面临的挑战也在增加。“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接受中国的发展,总有人会给你制造困难,钳制你,挑拨各种力量离间你。那我们该如何应对?”梅兆荣的这个问题,中国外交正在用行动给予回答。

  在力拓间谍事件中,面对澳大利亚政客的暴跳如雷,中国一直不卑不亢;在“7·5”事件发生后,对于个别国家领导人的不当反应,中国的态度也一直保持足够的克制。王帆认为这恰恰是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体现,中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不可能靠挑起对立来获益。在他看来,遇到问题要冷静地化解,而不是激化。“我们既要肯定国外对我们正面的评价,同时也要正视那些批评,某些批评还是由于对中国不了解而带来的。”

  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告诉本报记者,除了一贯提及的加强与大国合作,加深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维护中国周边稳定大局等传统议题之外,今年还专门提出要加强公共外交与人文外交。

  这恰恰是国家软实力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对中国驻外使节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据王帆介绍,过去使节们可能忙于应付和处理一些具体的事件,而现在则要承载更多弘扬国家软实力、推广中国形象的职能。崔永乾也认为,外交使节工作的方式与方法都应该与时俱进,“毕竟他们对驻在国有一定的了解,就会有针对性地去做一些事情,以更有效的方式去介绍真实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