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40:05

新课程理念

1.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核心目的(                      )。

2.(开发型的课程观)是构建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

3.(民主化)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和(现代化课程管理体系)的牢固基石。

4.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价值观)

5.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  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

倡导面向未来,以(发展)为目标的评价观。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

7.教师观( ①教师由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②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构者,③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指导者,创造思维的培育者;④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⑤由评判学生成绩的法官,转变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⑥ 由个体劳动者,转变为大教育的合作者 。从师生关系上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者,人生的引路人),从与课程关系上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强调合作。      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改善知识结构转变,转变工作方式;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技术;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

8.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

9.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有独立意义的人。                                                           )。

10.学校建立(  以校为本 )的教研制度。

11.综合实践课是一门(实践 )课程,( 实验  )课程。特点是(整体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   )。主要内容是(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教育,社区服务与实践,劳动技术与教育)。

12.新学生“三人”解释(发展的人,是发展中的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身心发展有规律;独特的人,每个学生有独特性,不同于成年人;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权利的主体,责任的主体。)。

13.对学生评价(强调全面发展,质性评价,考试与其他评价相结合。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承认学生之间有差异,消除“差生”定位,进行个性化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反对否定性评价)。

14.对教师评价(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评价教师,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强调自评促反思,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评价模式,是否有新的教学理年念,新的教学观,新的学生观,是否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应变能力,调控能力,创造能力,科研能力,教科研集一身,是否积极主动参加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建设具有良好的合作,参与,创新意识,实现从“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转化。)

15.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改革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6.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六大特征(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

17.提高课堂效率的手法(用心琢磨和恰当运用教学语言,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用心促成教学高潮,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注意课堂批评艺术。)

18.创新型课堂教学(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19.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具体解释(自主学习,目标自我确定,方法自我选择,过程自我调控,结果自我反馈。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主题,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等从而获得发展)

÷

22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①教师要主动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要批判地反思;②在训培过程中,要注重“查,实,活,新”;③开展教师行动研究,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的途径,让教师沿着“计划,观察,行动,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从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

23.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的发展。                                              )。

24.《标准》数学教学理念的创新(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由单纯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  活动的场所;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

25.《纲要》六项具体目标(  A11                                              )。

26.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应突出(   A11            )性(            )性(         )性

27.新数学课程基本理念(  A11                                            )。

28.(     A10                  )必将21世纪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主旋律 。

29.四大学习领域( C4                                               )。

30.数学标准的核心内容(  A10                 )。

31.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 B1                           )为中心的状况,对课程结构方面(    B1                                   )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     B1             ),并设置(     B1                 )。

32.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 B1                          )的依据。

33.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  B1                       ),发挥(                

的功能。

34.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B1?                                   )。

35.新课程提倡通过( B1             )与(                    )的整合,逐步实现(     )方式,(             )方式,(                     )方式的变革。

36.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B4                                                      )。

37.课程结构(  B4                                           )。

38新课程下的教学过程,应该是( B6           )。

39新课程要建立(B7            )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具体讲()

《课标》学习

40.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 C1                                      )。它没不仅要考虑(   C1                  ),更应遵循(C1                ),强调从(    C1              ),让学生经历(  C1                      )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    C1             )的同时,在(  C1                        )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4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  C1       )性(         )性(          )性,使数学教育(   C1       ),实现( C1         

42.数学在提高人的(  C1      )能力(    )能力(        )能力(         )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43.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容应当是( C2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     C2      )44。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C2          ),(         )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

45.由于学生所处的( C2       )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          )的(       )的(         )的过程。

46.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C2         )基础上。教师应(         ),向学生提供(         )机会,帮助他们在(         )过程中,真正(       )。学生是学习数学学习的(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

47.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为了(   C2         ),应当建立( C2        ),(            )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  C2           ),更要关注他们的(            ),要关注学生(             ),更要关注(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8.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   C2         ),(             )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49.《标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C3)等四方面进一步作了阐述。

50.《标准》安排了(C4)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C4)(C4)(C4),以及(C4)与(C4)能力。

5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C6)

52.第一学段四大领域的内容及教法(C12)

53.第一学段课程实施(C51)

54.评价建议(C55)

 

简答题:

1.  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2.  对促进者的理解。

3.  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4.  新课程新在哪里?

5.  如何确立新的教学观?

6.  新课程教师应有哪些转变?

7.  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8.  .为什么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从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来看,教育要关注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见10题);(2)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有探究的,获得新的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承担责任的需要。这些需要为教育中提倡探究学习提供了依据;(3)还在于:收获不仅包括认知方面的,还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升。有效教学,这必定是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9.  12.如何在课堂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要明确教师的职责,帮助学生检测反思自我,寻找、搜集和利用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等;
 (2)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
 (3)确定新的教学观。
    A.帮助学生确定能够达成的目标 B.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C.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D.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E.及时反馈,建构沟通的桥梁 F.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 G.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 H.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I.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J.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K.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