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6:09:09
似曾相识” 似曾相识的感觉,基本上谁都有过:你去参加一个小聚会,不知都有谁会到,等你到了聚会地点的时候,见到的情况突然给了你一个似曾相识的感觉:一个参会的人,让你似曾相识;或者,这个聚会的地点,让你似曾相识;再或者,整个聚会,让你似曾相识,甚至,你觉得聚会的整个过程你都似曾相识,以至于你好像都能预知进程和结果……

为了回答问题不至于驴唇不对马嘴,我们有必要对上面这些所谓的“似曾相识”做一下分类,第一个,你似曾相识的的人,你可能觉得你一定是认识他,或者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人,但是你忘了他到底是谁,怎么办呢?事实上,可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事实”在这里存在:

一种情况是你真的忘掉了他是谁,那么,他的名字,或者你们上次见面的内容,或者你们共同认识的朋友,都可能成为线索,让你重新拾起记忆,只是时间太久了,或者太意想不到了,所以,忘了是可以理解的,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紧张,越是紧张就越是想不起来。
另一种情况是,这个人,你确确实实根本不认识,从来没见过,仅仅是“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两种情况分属于不同的心理学领域,前一个是关于记忆的,后一个则是关于知觉。我们的问题貌似讨论的是第二个领域,但是其神经机制却有可能是密切相关的。

记忆是什么?现在的脑科学告诉我们,记忆是神经突触传递效能的长时程改变,记忆的存在有几个特征,其中重要的是“分布式”存储和“模组分离”特点。

“分布式”存储就是说,没有“一个突触”对应一个“记忆要素”的结构映射,所以,不可能因为一个突触而丢掉某一个记忆。

“模组分离”是说,记忆是分类存储的,声音、图像、色彩、情感、时间、气味……都存储在不同的地方,记忆再现是把这些要素提取后组合成完整事件。

知觉又是什么呢?“知觉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时人脑对外界的整体的看法和理解,它为我们对外界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在认知科学中也可看作一组程序,包括获取感官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组织信息”。知觉的一系列特性中有一个叫做“整体性”,就是我们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快于局部。

在知觉的研究中常常用到“错觉”,就是你的理解与事实不符,比如,你放一个三角形卡片在一张纸上,以三个顶点做圆心画圆,涂黑,然后拿开这个卡片,结果,虽然纸上剩下的只是三个开口对内的扇形,你却看到了(是理解成了)一个三角形。这个叫做知觉的“闭合规律”。下面几个图也很有意思:你看到了不存在的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回到我们的问题,似曾相识的感觉,是知觉的一个小小错误。我们理解一个事物,要根据事实和已经存在的记忆要素进行新的组合,必须要提取记忆,而记忆要素激活的时候,如果“脱抑制”,就有可能激活与之关联的其他要素,甚至在短时间内再现另一个完整故事,然后,重新回到现实,不相关的部分还是被抑制了。由于脱抑制而偶然激活的“完整故事”就使我们误认为现实是“梦想再现”了,这,就是“似曾相识的感觉”。

“想不起来”造成的“似曾相识的感觉”是部分记忆要素的激活阈值升高,记忆再现出现了“不完整性”。而与事实不符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则是关联记忆要素的激活阈值降低,另一个故事的“意识残留”(相当于视觉残留一样)形成了错觉。

这样,就可以解释“似曾相识的感觉”为什么在癫痫患者中更加普遍了,癫痫,就是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本质上是“脱抑制”,去极化的阈值低,关联记忆要素稍不注意就会跳出来。

据说,很多大科学家比如牛顿,都是轻微的癫痫患者,他们可以造就“清醒的梦境”,让大脑中更多的要素建立联系,思绪飞扬。

还据说,人的“发呆”是个轻微的局部癫痫状态,神经元非常活跃,也是思绪飞扬。
能够不断地在不相关的事物间建立联系的,就是睡梦,REM睡眠。所以,睡梦是创造力的源泉。

让我们学会发呆吧,让我们学会做梦吧,让我们去创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