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手册—手法详解(快速缓解症状穴位疗法)----郜毛德推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51:49

快速止痛法(内容示例)---郜毛德推荐

   体穴

 

耳穴

 

更多内容:

自助手册—手法详解

快速止痛 重返战场

舒缓情绪 释放压力

摆脱失眠 睡个好觉

赶走疲劳 神清气爽

弹拨手臂 闪腰可治

腿肚抽筋 一点就松

肩背疼痛 拿点结合

恶心呕吐 一掐就灵

偏正头痛 率谷头维

头晕目眩 百会风池

胸闷气短 膻中舒缓

心悸心慌 弹拨极泉

防治感冒 大椎迎香

眼睛酸痛 睛明四白

鼻子出血 孔最帮忙

胃胀胃痛 梁丘中脘

自助手册献爱心

 

 
    自助手册—手法详解

1.揉法

    用手掌大、小鱼际、掌根部分或手指罗纹面,着力吸定于穴位或一定部位上,做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动。作用力虽轻柔缓和,但通过揉动可形成内摩擦,在组织深层产生温热效应,具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2.按法

   用手指或手掌面着力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称为按法。属于挤压类手法。按压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方向要垂直于体表,用力要由轻而重,稳而持续,使刺激充分透达机体组织深部,切忌用暴力猛然按压。 

 

 

3.点法

    用拇指指端或拇指、食指屈曲后的近侧指间关节突起部分着力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施力于人体深层组织的手法,称点法。属于挤压类手法。点法实际上源于按法,是由按法演变而来的一种手法。它与按法最大的区别就是施力面积小,而刺激量强。 

 

 

4.拿法

   用拇指与食、中两指,或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在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上进行节律性提捏,拿法刺激较强,具有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操作时肩臂要放松,手腕要灵活,以指峰和指面为着力点,提的动作缓和,用力由轻而重,不能暴力猛然提起。

 

 

5.耳穴点压

     你不方便做大范围的活动吗?用一根棉签、火柴棍(有磷的一端)或者用一端磨光滑的细树枝、牙签,对文内提供的耳穴进行力度适中按压,每穴按压3分钟,一样能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




鼻子出血 孔最帮忙

流鼻血,在天气干燥时常有发生。抗震时期,由于突发事件频繁、身体、精神双重疲劳,更容易“上火”,而抗灾时不慎鼻部外伤也会引发鼻出血。发生鼻出血时除了仰头望天、用冷毛巾湿敷头部等方法外,还可以按压“止血点”孔最穴来加快止血。

按孔最

首先在手腕内侧横纹处摸到桡动脉搏动处,取太渊穴,然后微屈肘关节,在肘横纹上粗大肌腱(肱二头肌肌腱)的外侧取尺泽穴,将太渊与尺泽连线,十二等分,在距太渊七份、距尺泽五份的地方就是可以止鼻血的孔最穴。用力点按此穴,直至鼻血止住。

  

 

 

 

 

 

 

 

 

 

 

 

 

耳穴:

主穴:肺:心、气管区周围处

配穴:内鼻:耳屏内侧面上1/2处

      肾上腺: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

      外鼻:耳屏外侧面中部

      缘中:对耳屏游离缘上,对屏尖与轮屏切迹之中点处

              

 

 

 

 

 

 

 

 

 

 

    更多内容:

自助手册—手法详解

快速止痛 重返战场

舒缓情绪 释放压力

摆脱失眠 睡个好觉

赶走疲劳 神清气爽

弹拨手臂 闪腰可治

腿肚抽筋 一点就松

肩背疼痛 拿点结合

恶心呕吐 一掐就灵

偏正头痛 率谷头维

头晕目眩 百会风池

胸闷气短 膻中舒缓

心悸心慌 弹拨极泉

防治感冒 大椎迎香

 

眼睛酸痛 睛明四白

鼻子出血 孔最帮忙

胃胀胃痛 梁丘中脘

 眼睛酸痛 睛明四白视物恍惚、眼睛疼痛、眼内充血,这些都是用眼过度的表现。抗震救灾时间长,任务重,眼睛暴露在阳光下过久,或在暗处过度用眼,都会造成视疲劳。眼睛同时也是心灵的“窗户”,眼睛疲劳的同时,也能导致烦躁、头晕、头疼等精神、身体上的疲劳,按摩睛明、四白,轻松战胜眼疲劳吧!

点睛明

轻轻闭目,双手握空拳,拇指翘立,以指尖点于内侧眼角内上方凹陷处,稍用力,以穴位酸胀为度,持续一分钟,放松十秒钟后再重复点按,反复3-5次,有助缓解眼睛疲劳症状。

 

 

点四白

双目直视前方,瞳孔直下约一指宽处,可以摸到一个明显的凹陷,这里是眶下神经通过的地方,即四白穴,用食指点按此穴,配合闭目养神,可以迅速缓解眼睛酸痛。

  

 

 

耳穴:

主穴:眼:耳垂正面中央部

配穴:肝:耳甲艇的后下部

      新眼1:屏间切迹正中线向内向后0.2cm

      新眼2食道穴和贲门穴连线中点向下和肺区交界处

      枕: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

       目1:屏间切迹的前方

       目2:屏间切迹的后方

 更多内容:

自助手册—手法详解

快速止痛 重返战场

舒缓情绪 释放压力

摆脱失眠 睡个好觉

赶走疲劳 神清气爽

弹拨手臂 闪腰可治

腿肚抽筋 一点就松

肩背疼痛 拿点结合

恶心呕吐 一掐就灵

偏正头痛 率谷头维

头晕目眩 百会风池

胸闷气短 膻中舒缓

心悸心慌 弹拨极泉

防治感冒 大椎迎香

 

眼睛酸痛 睛明四白

鼻子出血 孔最帮忙

胃胀胃痛 梁丘中脘 防治感冒 大椎迎香  咽干、咽痒或灼热、喷嚏、鼻塞、流涕……高强度工作加上休息不好,负面情绪较多,在灾区的日子似乎身体极易罹患感冒,如果得不到妥善治疗,加上过度劳累,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疾病。可是灾区缺医少药,不少指战员都不愿意因为轻微的感冒麻烦忙于抢救危重患者的医务人员。下面的小技巧,帮你防治感冒,缓解初起症状,不被感冒打到!

搓大椎

    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这里是人体所有阳经汇聚之处,阳气聚集,是治疗感冒的重要穴位。如果自觉感冒袭来,有了一些头晕、头痛、鼻塞、咽痒等前驱症状,可以用手掌搓热颈后的大椎穴,以皮肤发热发红这度,帮助振奋阳气,抗御外邪。如果能洗上热水澡,那么就用热水多冲冲这个部位吧,哪怕只用热气腾腾的毛巾晤晤大椎,都有防治感冒,缓解症状的神奇效果!

点迎香

伸出食指,指尖点在鼻翼外缘鼻唇沟中的迎香穴,一分钟后,你会感冒到鼻塞症状明显缓解,呼气通畅。

  

 

 

耳穴:

主穴:神门:三角窝后1/3的上部

配穴:内分泌:屏间切迹内,耳内腔的前下部

     口:耳轮脚下方前1/3处

     耳尖: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

     内鼻:耳屏内侧面上1/2处

     外鼻:耳屏外侧面中部 心悸心慌 弹拨极泉 劳累后终于可以休息,但战友的一个小动作就能让你心跳突然加快,遇到突发事件就心跳加速,胸闷、头晕、头疼,甚至不想吃饭,出汗、浑身无力…心悸是过度疲劳及情绪不稳的一种表现,常见于劳累,或者受到一定量的情绪刺激之后,健康人心律过快肯定是不好的,弹拨腋窝内的小小极泉穴,你会发现其实心脏其实也能很放松。

 

弹拨极泉

施治者一手托起被治者左侧上肢,使其腋窝暴露,另一手食、中指并拢,伸入腋窝内,用力弹拨位于腋窝顶点的极泉穴,此处腋神经、腋动脉、腋静脉集合成束,弹拨时手指下会有条索感,注意弹拨时手指要用力向内勾按,弹拨的速度不要过急,被治者会有明显的酸麻感,并向肩部、上肢放散。

耳穴:

主穴:神门:三角窝后1/3的上部

配穴:心:耳甲腔正中凹陷处

      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

      枕: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

      心脏点:屏尖穴与外耳连线的中点

      脑干:屏轮切迹正中凹陷处 胃胀胃痛 梁丘中脘 胃胀、胃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地震发生以后,救灾的指战员们都避免不了接受高强度工作、恶劣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考验。情绪对胃的影响很明显,忧虑、思考、悲伤,都可引起吃不下饭、胃胀气;生活条件艰苦,经常食用饼干、面包、矿泉水等生冷之品,容易脾胃受凉,消化不良而产生胃脘疼痛。胃胀、胃痛,而身边又没有任何药物,梁丘、中脘这两个穴位就帮上大忙了。

揉中脘

    首先找到胸部正中两乳间膻中穴的位置,用力按下时可以感觉到下面是硬硬的胸骨,继续向下循按,不远处会感觉到胸骨的末端消失处,中脘穴就位于这个位置与肚脐中央的中点处,刚好位于人体胃脘部。将掌根置于此,稍用力按下,轻轻揉动5-10分钟,可促进消化,缓解胃胀胃痛症状。

点梁丘

   伸直小腿,找到髌骨。在髌骨外侧缘与上缘交点直上约三横指处取梁丘穴。将拇指立起,指尖用力点按梁丘,每次一分钟,左右交替,直到胃胀胃痛症状缓解。

  

 

 

 

 

耳穴:

主穴:胃:耳轮脚消失处

配穴:肝:耳甲艇的后下部

     耳中:耳轮脚处。

      口:耳轮脚下方前1/3处

      神门:三角窝后1/3的上部

      腹:对耳轮体前部上2/5处。 胸闷气短 膻中舒缓   持续一段时间的抢险后,很多指战员觉得有胸口憋闷、气短、喘不上气的症状,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心脏有问题,得了心脏病。其实,胸闷气短大多由郁闷、心情不舒畅等负面情绪引起。地震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满目疮痍的灾难现场,不愉快,悲伤的情绪时常令人感到胸闷气短,按揉膻(音旦)中穴,让你的呼吸畅快起来吧!

揉膻中

    膻中穴位于人体两侧乳头之间,胸部正中线上,这里是人体内气所会聚的重要部位。将掌根置于此,稍用力按下,轻轻揉动5-10分钟,有助于调畅人体气机,缓解胸闷气短症状。

    除了用掌根按揉之外,还可以双手合十,双掌大鱼际置于膻中穴上,上下擦动,以胸部局部发热发胀为度。

 

 

 

 

 

 

 

 

 

 

 

 

 

耳穴:

主穴:胸:对耳轮体前部中2/5处。

配穴:三焦: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

      肺:心、气管区周围处

      脾:BD线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

                                               心:耳甲腔正中凹陷处

  头晕目眩 百会风池
抗灾正值夏季,暴露于烈日下过久、加上紧张、疲劳,难免引起头晕、头重、眼花,这种状况持续时间久了还会诱发心悸、呼吸困难、脉搏不规律、手脚发冷、高血压、食欲不振、多汗症等,可以点百会、拿风池,快速消除头晕目眩,让清爽的精神伴随在你身边。

点百会

取坐位,施治者位于其身后,将其两耳外耳廓对折,两耳尖连线与头部正中线相交于头顶处即为百会穴,此处为一明显凹陷。然后将两拇指重叠用力点按百会,每次十秒钟,可重复多次,至被治者眩晕减轻、神志清醒为止。

 

 

 

拿风池

施治者四指并拢,拇指张开,相对而呈握钳状,分别点在颅底两侧的风池穴上,这个位置约与耳垂相平,是颅底部非常明显的凹陷,点按此处时会有酸麻胀的感觉向后头部放散。施治者拿住两侧风池后,拇、食指侧面向上(颅底方向)用力推按一分钟,可增强对穴位的刺激。然后顺势向下提捏颈项至大椎穴止,然后重复操作约10次。提捏的方法可以参考拿肩井的操作要领。

 

耳穴:

主穴:肝:耳甲艇的后下部

配穴:胰胆:耳甲艇后上部

      枕: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

      缘中:对耳屏游离缘上,对屏尖与轮屏切迹之中点处

      三焦: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

      神门:三角窝后1/3的上部

 

 

 

 

 

 
  偏正头痛 率谷头维 头痛是十分常见的毛病,相信曾经试过或饱受头痛之苦的人,也对这种犹如有铁锥敲击脑袋一样的痛楚不会陌生。在紧张的救灾工作中,很多战士都会患有头痛或偏头疼毛病,虽然不足以致命,但令人痛不欲生的感觉绝不好受,严重影响休息和工作。来一起学习一下穴位按摩吧,轻松抵抗头痛侵袭!

点率谷

将外耳廓对折,在耳尖上方约两横指的头侧部可取到率谷穴,用拇指尖端用力点按此穴,有明显酸胀感觉。持续点按约一分钟,放松几秒后重要点按,直到头痛缓解。

 

 

 

掐头维

在两侧额角(前发际与侧发际相交界处)取头维穴,将一手拇指与食指分开,指尖分别点在两侧额角头维处,同时用力掐按一分钟,多次重复可止头痛。

 

 

 

耳穴:

主穴:神门:三角窝后1/3的上部

配穴:枕: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

      额:对耳屏外侧面的前部

      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

      肝:耳甲艇的后下部

      耳尖: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

 

 

 

 

 

 

 

 
 恶心呕吐 一掐就灵 恶心与呕吐是夏天非常常见的症状。一般还伴有头晕、头疼、流涎、烦躁不安,上腹部不适。虽然呕吐可将有害物质从胃排出,从而起保护作用,但持久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碱中毒及营养不良,不利于抗灾工作的开展及指战员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快速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非常必要。

掐攒竹

    在眉毛内侧端,我们可以在眉骨上摸到一个小小的凹陷,用指尖按下会有明显的酸胀感,这里叫做眶上切迹。双手拇指翘起,用力掐下约半分钟,放松一会儿后,再重复掐按3-5次,可以迅速缓解恶心、呕吐、打嗝等症状。

 

掐内关

    内关与外关相对应,在前臂内侧中间,腕掌侧横纹上三横指处。将拇指立起,点住内关的同时,食指点于前臂外侧对应位置的外关穴,内外相应,协同用力,以加强刺激,迅速改善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每次掐按约一分钟,放松十余秒后重复掐按,直到症状缓解。

  

耳穴:

主穴:耳中:耳轮脚处。

配穴:胃:耳轮脚消失处

      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

      口:耳轮脚下方前1/3处

      腹:对耳轮体前部上2/5处。

      内分泌:屏间切迹内,耳内腔的前下部

 

 

 
肩背疼痛 拿点结合  四川位于祖国西南部,自古湿气较重,感受风寒湿气,加上抗震工作中肌肉劳损、外伤,极易容易引起肩背部产生无菌性炎症,引起肩背部疼痛,严重时可放射至颈部、肘部及前臂部,活动受限,尤以肩关节外展时明显。肩背疼痛不仅影响抗灾工作的进行,对指战员们的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损害。我们可以将前面讲过的拿肩井的方法进行变换,配合点按天宗穴,可以有效放松肩膀,克服肩背痛。

拿颈肩

    采用前面所述的拿肩井的手法,将拇指与四余对应用力,自颈至肩、由内而外做提捏动作,动作宜轻柔缓和,切忌用暴力,反复操作十次即可通畅局部气血,缓解肩背部的肌肉痉挛。

 

 

 

点天宗

    拿颈肩的同时,拇指可清晰地摸到肩胛部横向的一块骨骼,那是我们的肩胛岗,拇指沿着肩胛岗的中央向下循按,可以摸到一个明显的凹陷处,按下这里有明显的酸胀感,这里就是位于岗下窝中央的天宗穴。点揉双侧天宗穴3-5分钟,有助于缓解肩背部肌肉痉挛和酸痛,同时也有助于缓解胸闷、气短等症状。

 

  

耳穴:

主穴:颈椎:颈区后方。

配穴:肝:耳甲艇的后下部

     神门:三角窝后1/3的上部

     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

     枕: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

     肩:肘区下方。

 

 

 

 

  
     腿肚抽筋 一点就松

 

腿肚抽筋,北方人们通常称“腿肚子转筋”。长时间持续的,高强度的救灾工作,使肌肉得不到休息,会使代谢产物蓄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强烈刺激肌肉使其产生收缩,引发小腿抽筋。大家都知道,发生当小腿抽筋时,应立即掰脚背,一般持续1-2分钟,就可有效缓解小腿抽筋,可是,如果抽筋时周围没有战友或同事帮助,怎么快速消除抽筋呢?

点承山

1.承山穴在小腿背侧正中线上,伸小腿或上提足跟时,可以看到在小腿背侧中间肌肉(腓肠肌)收缩时会形成一个人字形的分叉,承山穴就在这个人字形沟的顶点处。

2.施治者拇指翘立,用力点按承山穴,尽量用力,并坚持点住不要放松,直至肌肉痉挛缓解为止。

  

 

 

 

 

 

 

耳穴:

主穴: 肝:耳甲艇的后下部

配穴: 脾:BD线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

      神门:三角窝后1/3的上部

      膝:对耳轮上脚中1/3处

      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

 

 

 

 

 

 

 

 

 
    弹拨手臂 闪腰可治 腰疼,不能下弯,转身时疼痛,甚至不能转身,不能做其他的动作——“闪腰”在医学上称为急性腰扭伤,是一种常见病,由于腰部承担了人体上身全部的压力,所以指战员们在救灾中,由于地势复杂,抗灾需要,出现姿势不正、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外力碰撞时,都有可能导致等腰部软组织受损和小关节错位,引起“闪腰”。此时,无须在疼痛拒按的腰部进行治疗,弹拨前臂部的手三里穴和点按内眼角处的睛明穴,就能快速解决腰部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弹拨手三里

    掌心向胸,弯曲前臂于前胸,于肘部横纹下三横指、前臂肌肉隆起高处取手三里穴,将另一手拇指立起,与前臂肌肉方向垂直,做弹拨动作,可以感觉到手指下的肌肉肌腱随着弹拨发出轻轻的弹响,同时伴有明显的酸麻胀感,甚至这种感觉会向肘及前臂放散。注意弹拨时不要让受伤的腰部受力,左右交替弹拨两侧手三里穴,每次每侧一分钟,交替3-5次即可缓解症状。弹拨时如有其他人配合轻轻按揉受伤腰部两侧的肌肉,或扶住伤着让其轻轻活动腰部,则效果更佳。

点按睛明

    轻轻闭目,双手握空拳,拇指翘立,以指尖点于内侧眼角内上方凹陷处,稍用力,以穴位酸胀为度,持续一分钟,放松十秒钟后再重复点按,反复3-5次,有助缓解腰部症状。

  

 

 

耳穴:

主穴:腰骶椎:腹区后方。

配穴:神门:三角窝后1/3的上部

      肝:耳甲艇的后下部

      脾:BD线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

      三焦: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

 

 

 

 

 

 

 

 

 

 赶走疲劳 神清气爽 持续劳作的人都会有头昏体沉、腰背酸困疼痛的感觉,头脑昏昏沉沉不说,眼睛酸胀不适,记忆力也下降了许多,有些人用力不当,肌肉疲劳时间过长,还会造成腰背四肢的扭挫伤。配合按摩理大包、拿肩井,可帮助你在较短的时间里恢复精神,战胜疲劳。

理大包

大包在腋窝直下约两拳的位置上,位于我们身体的侧面。理大包时,将两手握拳,拳头正面顶在腋窝下大包穴上,轻轻用力在穴位及穴区附近旋转按揉,同时挺胸、向后收缩两肩,并尽量向后仰头。操作半分钟后,放松几秒钟,再重复操作约5-8次。

拿肩井

被治者取坐位,施治者站其身后,双手拇指张开放于两侧肩部正中的肩井穴,其余四指并拢与拇指呈握钳状,然后相对用力,节律性提捏肩部肌肉,操作时以指峰和指面着力,提的动作要缓和,用力要由轻而重,不能暴力猛然提起,提捏要连贯,不能断断续续。一般连续提捏2-3分钟即可。

  

耳穴:

主穴:口:耳轮脚下方前1/3处

配穴:脾:BD线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

      兴奋点:对耳屏内侧面与耳甲腔交界处

      内分泌:屏间切迹内,耳内腔的前下部

      额:对耳屏外侧面的前部

      肾上腺: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

 

 

 

 

 

 

 
摆脱失眠 睡个好觉忙碌了十几个小时,复杂的情绪和劳累的身体强烈需要休息,可头脑却异常清醒,一幕幕救灾的画面如放电影一般一遍遍在眼前出现,一点困意都没有?多梦,早醒,睡眠时间短…糟糕的睡眠质量使得救灾时身体不听使唤,不但降低工作效率,久而久之还头疼头晕……每天就寝前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穴位按摩,让高质量的睡眠为抢险救灾保驾护航!

点神门、大陵:

    将一手拇指立起,用指尖点按另一手腕掌侧横纹处的神门穴和大陵穴,每穴各一分钟,左右手交替治疗各三次(即左右手两侧的神门与大陵四个穴位,每穴交替治疗共三分钟)。神门在腕掌侧横纹上,豌豆骨的下缘;大陵在腕掌侧横纹的中间,握拳时手腕部两条明显的肌腱之间。

 

 

 

 

 

                         梳前额:

     被治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施治者站其头后,将双手拇指微微立起,用拇指的指腹,自被治者面部正中两眉之间印堂穴起,交替按揉至前发际边缘处的神庭穴,按揉时用力要柔和,要先稍用力按下再轻轻揉动,以被治者感觉点按局部有轻微酸胀感为度,从印堂至神庭,再从神庭至印堂,反复按揉,至少十分钟,能缓慢入睡为佳。

 

 

 

 

耳穴:

主穴:神门:三角窝后1/3的上部

配穴:口:耳轮脚下方前1/3处

      枕: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

      垂前:耳垂正面前甲部

      耳中:耳轮脚处。

      失眠穴:耳轮脚后沟尾部与对耳轮后沟交界处

 

 

 

 
          舒缓情绪 释放压力生命,死亡,耗费大量体力的工作及不断的余震…处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指战员们,经常面对常人无法估量的突发状况,这些突然的情况难免造成负面情绪,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缓解途径,那么持续的负面情绪将给大家心理与生理上都带来巨大的损害,最终导致疾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传统医学中的七情,中医认为,七情过度即可导致疾病。

    经常施行疏肝理气的保健按摩,有助于调畅气机、改善经脉中气血的运行状态,从而有效舒缓压抑的情绪。

 

1.外关在前臂背侧正中间,手掌背侧皮肤与前臂背侧皮肤交界处向肘关节方向约三横指处。

 

2.将另一手拇、食指相对立起,拇指点在前臂背侧的外关穴上,食指点在对侧相应位置(即前臂内侧中间的内关穴),两指同时用力,内外相应,协同起效。

  

 

 

耳穴:

主穴:心:耳甲腔正中凹陷处

配穴:神门:三角窝后1/3的上部

      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

      缘中:对耳屏游离缘上,对屏尖与轮屏切迹之中点处

      肝:耳甲艇的后下部

 

 

 

 

 

 

 

 

     快速止痛 重返战场  灾区自然环境恶劣,在抢险救灾过程中不免出现磕磕碰碰,发生扭伤,拉伤以及开放性伤口等外伤状况。出现这些状况时,应及时进行治疗,如果条件不允许即刻治疗,或者治疗后伤处仍然疼痛,下面这个穴位点压方法可以帮助你缓解诸如伤口痛、软组织痛、神经痛等疼痛。

点合谷

1.将手掌伸直,拇食指分开,在第二掌骨的中点边缘处取合谷穴。

2.将另一手拇指立起,用指尖沿第二掌骨中点骨边用力按下,持续一分钟,此时会感觉到明显的酸胀或酸痛感,甚至会向手指或手腕部放散。如未止痛,放开手指十秒钟后再持续点按一分钟,如此反复,直至疼痛减轻。

 

 

耳穴:

主穴:神门:止痛要穴,三角窝后1/3的上部

配穴:肝:肝主筋,耳甲艇的后下部

      脾:脾主肉,BD线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

      肾:肾主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

   

 

 

    抗灾中战士们的筋肉,骨骼比较容易受伤,选用上述相应穴位治疗即可,此外,伤处可配相应耳穴,如头疼可配枕、额,上肢疼可配肩、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