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毛泽东不是《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作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9:04:03
[转贴]毛泽东不是《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作者
文章提交者:岭南文抄公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谁是《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作者
庄 重
                    (据《炎黄春秋》2009年7期的摘要)
    1 966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其中《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题解说:“这是毛泽东为中原、华东两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写的一个广播稿。”果真如此吗?非也。那么,作者究竟是谁呢?这是一个拖延了几十年易解而又费解的谜。
    那时候,我从劳改农场——河北唐山柏各庄农场回北京在新华社当编辑已有数年。一天,遇老友邓岗,他问我:“《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总社播出后,我们不是对照原稿学习过吗?……怎么上了《毛选》?”我感觉他是在“明知故问”,我无可奈何,只好回答:“我不知道。”
    1983年12月,新华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首页“出版说明”称:“本书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的领导下,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新华通讯 社合编。”新华社副社长缪海棱(曾兼任新闻研究部主任)和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成一任主编。有一天,我与成一谈起此书的编辑过程,我问他为什么不把《敦促 杜聿明等投降书》编人这本文选?他说:“毛主席写的《人民解放军总部向黄维兵团的广播讲话》和《刘伯承陈毅两将军向黄维兵团的广播讲话》,我们都注明:‘ 根据手稿刊印”’。而《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虽然登上《毛选》,因为没有找到手稿,还不能断定是毛圭席写的,所以我们没有采用。我问为什么《毛选》四卷刊 登呢?成一说:最初也有人怀疑这一篇不是毛主席写的,但该卷主编认为是毛主席写的,他的根据是:文章的口气像是毛主席的口气,这是第一;第二,经毛主席修 改过,又是毛主席签发的。
更荒唐的是著名传记文学作家叶永烈竟然绘声绘色地说,此文的作者是陈其五。
…………
我不知道,迄今为止,《毛泽东选集》(包括各种外文版在内)总共出版发发行了多少万册我粗略估计,少说也有几千万册吧。《毛选》中若有错误.《毛选》发行量愈大,则错误流传愈广,影响党史、军史……改正错误更加困难,
    《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作者究究竟是谁?——这个经历半个多世纪的谜,该是揭开谜底的时候了。我是个有七十多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而且92岁了,我应该对 历史负责,今天,我宣布:《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一文真正的作者,既不是毛泽东,也不是陈其五,而是我本人——庄重
    历史真相是这样的:
    杜聿明率领三个兵团从徐州向西逃跑,,1948年1 2月4日在河南永城以东陷入我华东人民解放军的重重包围之中粟裕将军对我说:“我们要向杜聿明部开展政治攻势,我给你一个任务,用陈毅、粟裕、谭震林的名 义,写信给杜聿明明,要他率部投降。要写得通俗、口语化,便于我前线部队向敌人广播。”我先后写了七篇广播稿,12月上半月,仅《劝杜聿明投降书》(这是 粟出的题目),我就写了4篇。
    12月17日,粟裕将一份电报交给我看 这是1948年12月1 6日24时毛泽东给粟裕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的电报,全文如下:    
    (一)黄维被歼,李延年全军退守淮河南岸。
    (二)我包围杜聿明各部,可以十天时间休息,调整并集中华野全力,然后发起攻击。
    (三)向杜、邱、李连续不断地进行政治攻势,除部队所做者外,请你们起草口语广播词,每三五天一次,依据战场具体情况,变更其内容,电告我们修改播发。    
我将电报交回。粟裕对我说:“庄重同志,对杜聿明集团口语广播词的起草任务就交给你了!”这是命令,我欣然接受。我说:“我又写好一篇《劝杜聿明投 降书》,粟裕接过稿子连看两遍,说:“好!合乎要求,就这样发吧!”他在稿纸上写了一行字:“急。即发新华社总社速送毛主席“未了署名粟裕和日期、时间。 然后他对我说:“你请张参谋长看看发出。”我马上去见张震参谋长,张说:“粟司令已审阅同意签发;我就不看了…………
    …………
    我手头有一本1964年4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竖排精装本(合订一卷本),其卷首“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的《本书出版的说明》,却 写于195 1年8月25日。由此可想而知《毛泽东选集》在1951年8月就已经编成。“出版的说明”中说:“选集中的各篇著作,都经著者校阅过”。又说,“本选集有 两种装订的本子”,一种是合订的一卷本,另一种是四卷本。    
    《毛选》第四卷出版于1966年3月,今40多年过去了,为什么我不早提出《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是我写的,推迟43年才提出来,原因很复杂,一言难尽, 概括说来有两个,一是害怕,一是期待。怕是害怕惹火烧身,株连“九族”。毛主席是世界伟人,比封建皇帝还皇帝。毛主席的书被称之为“红宝书”,林彪说:“ 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谁敢说一个“不”字。我在1957年被划为“右派”,打入“牛鬼蛇神”行列,“只许老老实实”,进行“脱胎换骨”劳动改造,“ 不许乱说乱动”。“文革”中被批斗、打嘴巴、罚跪,腰椎被踢断,几乎被打死,我还能说什么。    
    再说期待,期待什么?    
    期待毛主席有一天能发现校阅时的疏漏,自己提出来改正这个错误。    
    期待《毛选》的编者、出版者能发现这个错误,采取适当方式予以更正,以示对读者负责。    
    期待粟裕、张震、廖承志、廖盖隆、邓岗等知情者能为我说一句话,问题便可解决了。    
我默默无语地期待着、期待着……一年又一年飞逝而去,《毛选》四卷出版了多少年,我期待了多少年。我终于失望了,不再期待下去。      
今天,我亲爱的祖国给予我新的力量,我又勇敢起来,敢于直言了。    
宪法和法律保障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的权利,我要出版一个文集,将我写的《敦促杜聿明等 投降书》一文收进去。我的自传也要写上这件事。 这叫做顺理成章,物归其主。    
正如本文开头所说的一个易解而又费解的谜,现在解开了!
    我们面对的就是这样真实的历史。
    (2009年4月16日写成)


文章提交者:毛时刑余人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胡乔木在《炎黄春秋》发表的访谈录中,说《沁园春.雪》为他所原创,老毛改动四个字,以老毛的名义发表最后毛据为己有,老毛-死后,胡乔木公开澄清《沁园春.雪》是他原创的。在访谈录中,胡乔木还说《矛盾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会上的讲话》完全是他执笔写作的,毛泽东只是签个署名而已。                
  《沁园春.雪》公诸于世的时间是1945年9月,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在中共办的《新华日报》上发表。根据《炎黄春秋》,《百年潮》的报道,这首词作是胡乔木原创于1942年。刘少奇为了包装毛泽东,就要求原先是自己秘书的胡乔木(后来,老毛看中了胡乔木的文才,就从刘少奇手中要过来,成为了毛的秘书),把胡乔木原创于1944年的《沁园春.雪》,交给毛泽东,毛泽东改动了四个字“原弛腊象”,就成了毛泽东的诗作。1945年9月,《新华日报》上以毛泽东的名义发表《沁园春.雪》时,把时间“倒填年月”为1936年。
  从毛泽东的诗题和诗词内容,可以看出一个事实,毛泽东的诗词多是后来补作的,十八首诗的许多首,属于“倒填年月”之类的东西,这即是说,井冈山游击战争前后的诗词是在进入北京以后写的。
  《矛盾论》,《实践论》,《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等几乎所有毛的著名文章都是中共组织艾思奇,李达,陈伯达等30多人的写作班子集体编纂的,以老毛的名义发表的。《别了,司徒雷登》是北大教授所写,以老毛的名义发表.所谓老毛的著作,诗词,讲话五分之四都是由中共组织秀才编纂的,而以老毛的名义发表。
  毛泽东的诗词在1949年发表的只有两首,其中《沁园春.雪》乃胡乔木1942年原创,1945年,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刘少奇为了包装,宣传毛泽东,让胡乔木把《沁园春.雪》送给毛泽东修改“原弛蜡象”四个字,把创作日期倒添为1936年,1945年8月,在中共的重庆《新华日报》上以毛泽东的名义发表(参见《炎黄春秋》,《百年潮》杂志,《胡乔木访谈录》)。
  毛泽东的其它诗词都是1949年以后,由毛泽东组织郭沫若,柳亚子,董必武等专门为毛泽东填写,润色诗词,经过六,七年的编纂,润色准备,1956年以后,才以毛泽东的名义陆续发表的。
凱迪论坛。作者匡天龙
本文标签:



文章提交者:岭南文抄公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不是抄袭,不是剽窃,是以权谋私性质的掠夺
——读庄重《谁是〈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作者》
安宜生

我在《神州无处不抄袭,社长竟然也剽窃》一文中说,“抄袭泛滥成灾,首先是‘领导带头’。胡乔木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他写的。据说《毛泽东选集》里的许多文章都不是毛本人写的。我们许多领导者的文集,有多少是他们自己亲自动手写的?他们把要人代笔然后署上自己的姓名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认为也是一种‘政治待遇’。”最近出版的《炎黄春秋》第7期上刊发的庄重写的《谁是〈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作者》,又一次提供了一个例证,说明了《毛选》里许多文章不是他本人亲自写的。

庄重老先生的这篇文章详细地叙述了事情的经过,说明了是什么人要他写的,毛泽东作了哪些改动,《毛选》四卷“出版说明”确认是经毛“校阅过”的,以及此文被误传为陈其五所作等。庄重老先生在文中明确宣布:“《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作者究竟是谁?——这个经历半个多世纪的谜,该是揭开谜底的时候了。我是个有七十多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而且92岁了,我应该对历史负责。今天,我宣布,《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一文真正的作者,既不是毛泽东,也不是陈其五,而是我本人——庄重。”

为什么几十年后庄重才澄清谁是《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作者?庄重说:“《毛选》第四卷出版于1966年3月迄今40多年过去了。为什么我不早提出《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是我写的?推迟43年才提出来,原因很复杂,一言难尽,概括说来有两个。一是害怕,一是期待。怕的是害怕惹火烧身,株连‘九族’。毛主席是世界伟人,比封建皇帝还皇帝。毛主席的书被称之为‘红宝书’,林彪说‘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谁敢说一个‘不’字?我在1957年被划为‘右派’,打入‘牛鬼蛇神’的行列,只许‘老老实实’,进行‘脱胎换骨’的劳动改造,‘不许乱说乱动’。‘文革’中被批斗、打嘴巴、罚跪,腰椎被踢断,几乎被打死,我还能说什么?”

庄重说:“我默默无语地期待着、期待着……一年又一年飞逝而去,《毛选》四卷出版了多少年。今天,……宪法和法律保障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的权利,我要出版一个文集,将我写的《敦促杜聿明投追悼会》一文收进去。”

读了庄重老先生的这篇文章,我重新思索了“神州无处不抄袭”的问题。我觉得像毛泽东把别人写的文章收进自己的文集里,以他那样身份的人,如要给他恰当地定个性,好像既不是“抄袭”,又不是“剽窃”,而是一种“掠夺”;而他这种“掠夺”,又和一般人的掠夺不同,而是一种以权谋私的掠夺。以毛泽东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对下级的作品进行掠夺,下级明知东西被抢了,名被人家占去了,稿费被人家拿去了,自己连声音都不敢“吱”一声。

这种以权谋私性质的掠夺,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弥漫于各级官场,领导者要他的下级写篇文章,然后改几个字(有时连一个字也不改)就署上自己的名字发表,这类的事就太多了。这也是毛时代遗留下的一笔宝贵的“遗产呀!



文章提交者:岭南文抄公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七日)

(这是为中原、华东两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写的一个广播稿。)



    杜聿明将军、邱清泉将军、李弥将军和邱李两兵团诸位军长师长团长:

  你们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黄维兵团已在十五日晚全军覆没,李延年兵团已掉头南逃,你们想和他们靠拢是没有希望了。你们想突围吗?四面八方都是解放军,怎么突得出去呢?你们这几天试着突围,有什么结果呢?你们的飞机坦克也没有用。我们的飞机坦克比你们多,这就是大炮和炸药,人们叫这些做土飞机、土坦克,难道不是比较你们的洋飞机、洋坦克要厉害十倍吗?你们的孙元良兵团已经完了,剩下你们两个兵团,也已伤俘过半。你们虽然把徐州带来的许多机关闲杂人员和青年学生,强迫编入部队,这些人怎么能打仗呢?十几天来,在我们的层层包围和重重打击之下,你们的阵地大大地缩小了。你们只有那么一点地方,横直不过十几华里,这样多人挤在一起,我们一颗炮弹,就能打死你们一堆人。你们的伤兵和随军家属,跟着你们叫苦连天。你们的兵士和很多干部,大家很不想打了。你们当副总司令的,当兵团司令的,当军长师长团长的,应当体惜你们的部下和家属的心情,爱惜他们的生命,早一点替他们找一条生路,别再叫他们作无谓的牺牲了。

  现在黄维兵团已被全部歼灭,李延年兵团向蚌埠逃跑,我们可以集中几倍于你们的兵力来打你们。我们这次作战才四十天,你们方面已经丧失了黄百韬十个师,黄维十一个师,孙元良四个师,冯治安四个师,孙良诚两个师,刘汝明一个师,宿县一个师,灵璧一个师,你们总共丧失了三十四个整师。其中除何基沣、张克侠率三个半师起义,廖运周率一个师起义,孙良诚率一个师投诚,赵壁光、黄子华各率半个师投诚⑴以外,其余二十七个半师,都被本军全部歼灭了。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和孙元良兵团的下场,你们已经亲眼看到了。你们应当学习长春郑洞国将军的榜样⑵,学习这次孙良诚军长、赵壁光师长、黄子华师长的榜样,立即下令全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本军可以保证你们高级将领和全体官兵的生命安全。只有这样,才是你们的唯一生路。你们想一想吧!如果你们觉得这样好,就这样办。如果你们还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总归你们是要被解决的⑶。

  中原人民解放军司令部

  华东人民解放军司令部

  ----------------------------

  注  释

  〔1〕何基沣、张克侠,都是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中,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八日率一个军部和三个师、一个团共二万余人,在徐州东北贾汪、台儿庄地区起义。廖运周,是国民党第八十五军第一一○师师长,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中,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率该师师部和两个整团共五千五百人,在安徽省宿县西南罗集起义。孙良诚,是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副司令官兼第一○七军军长,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中,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三日率该军军部和一个师共五千八百人,在江苏睢宁西北投诚。赵壁光,是国民党第四十四军第一五○师师长,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中,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八日率残部二千余人在江苏徐州东碾庄地区投诚。黄子华,是国民党第八十五军第二十三师师长,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中,于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日率该师师部和所属残部及第二一六师一部、第八十五军部分直属部队一万余人,在安徽省蒙城东北双堆集投诚。

  〔2〕长春自东北人民解放军一九四七年冬季攻势后,即被东北人民解放军包围。一九四八年十月十九日,在人民解放军攻克锦州、东北国民党军全部动摇的形势下,长春国民党军最高指挥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率领所部第一兵团直属机关部队和新七军全体官兵放下武器。

  〔3〕杜聿明(国民党徐州“剿总”副总司令)、邱清泉(国民党第二兵团司令官)、李弥(国民党第十三兵团司令官)三人,在人民解放军发出敦促其投降书以后,仍然负隅顽抗,结果在人民解放军强大攻势下全军覆没,杜聿明被俘,邱清泉被击毙,只有李弥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