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态、心情及其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47:24

 

    心态、心情及其他 


    心态与心情是人生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好心情不等于好心态,好心态也不一定是天天好心情,这是不言而喻的。心态其实是人的世界观的折射,世界观如何其心态就是如何?心情与当时当地的环境、事情有关,是暂短时间的个人情绪的反映。
    心态是人生的宏观问题,心情是人生的微观表现。心情不好也许是身体原因,比如妇女的经期来潮前;也许是环境问题,比如是噪音引起的烦躁;也许别人的言语引发,比如与同事等的矛盾冲突;也许是工作不顺心造成,比如工作上的失误;也许是感情上的牵涉,比如失恋,等等……。
    心态不会因为一时一事而有所改变,因为心态是人世界观的折射。
    世界观的改变不会那么的轻易。世界观是人对世界的总体看法。世界观一旦形成是不那么容易改变的。
    心态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一点一点的积累,心态的形成有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世界观没有形成就谈不上什么心态不心态问题。
    好的心态需要慢慢养成,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需要有相当的阅历、知识、经验来支撑,需要慢慢的磨练。政客、野心家、投机商、小人、算计者、心术不正者,不可能有良好的心态。
    成熟的良好的世界观是形成好心态的基本条件。学点哲学、社会学、历史、逻辑学等,多看点杂文、散文、人文知识,多看点高山、大海,多听点音乐,多开阔视野,多吸收点精神食粮,有助于良好心态的形成。
    不断追求物质生活,把金钱看得高于一切的人,永远不会有好的心态。
    我们不能每天都能保持好的心情,因为心情受到的制约、影响实在是太多,但是有好的心态,不好的心情只会暂短的停留。而且这样的不好心情不会太多影响我们的生活,不会影响我们的人生大局。保持好心态是最大限度减低不好心情影响的妙方良药。
    心情是一时一事的事情,心态可是长远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着眼的是心态的问题,当然心情也不能忽略不计。但是心态好的人不会是常出现不好心情。所以,心态是纲,心情是目,纲举才能目张。
    如何调整心态?清心寡欲。当然人不能一点欲望没有,水清则无鱼,无欲望就没有生活的动力,只是欲望要适当。度,适度,是问题的关键。追求出有车食有鱼,你无法有好的心态。生活要求要底,保持基本的生理需求就行,精神要高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断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不断调整自己的物质、精神期望值。一句话:物质要低,精神要高。
    人的品格对心态的调整至关重要。无欲则刚。什么东西都放不低,什么东西都想揽入怀中,你如何能有好的心态。人无私欲品自高。欲望多,心态何来好。
    好心态的人一般比较长寿,因为心情比较平和,凡事看得开。有时候,精神折磨比肉体折磨更使人容易苍老,更残酷。 

    心态心情打油诗

    生活有滋有味
    日子细水长流
    心情不好不坏
    脚步不紧不慢
    一切开心就好
    一切顺其自然
    平和平静平稳
    平凡平常平淡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明此,自在;不明,自扰。
吾明,行之。
红尘路,自逍遥。

  
    掌控心情   持平心态 
    
    “李镇西”这个名字,我多次听说过,但仅仅是知道有这么个人,对他的事知之甚少。翻开《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读着李老师写的序言,心灵深处某种东西被牵动。在这里没有大教育家的高不可攀,没有让我们遥不可及的丰功伟绩,读着这本书,李老师好像就在我们身边,他的一言,他的一行,让我们觉得如此亲切,他仿佛就生活在我们中间,但他又高于我们的生活。对生活态度的平和,对工作兢兢业业,对理想的不断追求。“性格决定命运,心态决定成败”这两句话用在李老师身上再合适不过。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两句广告语,是我们偶尔拿来教育学生的话,但对于我自己从来没有细细品读这句话。李老师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诠释,让我佩服。“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谁都渴望成为英雄豪杰、伟人巨匠,但受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等制约,真正成为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的,只是少数。”这是李老师教育学生的话,但我们读来,又何尝不是一种教育。身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的我们平日经常抱怨教师职业的繁琐、辛苦,也曾后悔选择教师这个职业,认为自己如果身处别的岗位定可大有作为,于是对待工作只求无愧于自己的良心。工作这几年,已完全没有当初的豪情与斗志,有的只是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心态。

    当岁月流逝,蓦然回首,看到了李镇西老师的书后,心灵顿时回归于自然,自己内心的一汪清泉顺势而发。抬眼观望,四下衡量,大家都是平凡人,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但是为什么李老师能在平凡中感悟到不平凡,在尘世中得到一份寂静与超然?这就是心态,一种高山流水般的境界。的确,我们掌控不了阴晴,但我们可以控制心情;我们控制不了结果,但我们可以掌握过程;我们改变不了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一种心态,心态仿佛是一杆天平,太过于冲动激昂,便会冲昏自己的头脑,混乱行为;太过于保守平庸,又会松懈自己的斗志,毁于懒惰,只有保持平衡,不躁不惰才能达到真正的禅悦。

    我们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心态,要真的去很好把握,便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有的人会问,面对名利你真的能无动于衷么?我想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首先要承认自己是凡人,当然知道好与坏,面对成功和失败,面对赞扬和批评,心情自然是大不相同,然而此时正是我们要调整心态的关键时候,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正是要“用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情”。

    我们都应当放正自己的心态,上好每一节课,批好每一本作业,教好每一位学生。我们应当做好每一个细节,就算是做一个和尚,也要敲好每一天超越自我才是最好的钟,所谓日积月累,便会达到一个量积,便会产生一种质的飞跃,破茧而出,展开翅膀飞翔于蓝天。
 

    超越自我才是最好

    读罢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我心中一下子涌出了许多感受,仿佛一直没有找到光明指引的心灵突然沐浴了阳光的洗礼。听到此,有人心中不禁疑问,你好像说的是《圣经》。我想,李镇西老师的这本《做最好的老师》让我们教育工作者读来也有一种虔诚的赞许。

    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李老师所说的这段话,正是我深深赞同的,也就是不断的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才能是最好的。

    做最好的是每个人都想的,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如何才能做到最好,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之河。如何找到智慧之船来度过问题之河,就是我今天所要说的“超越自我”。

    澳柯玛广告曾说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什么没有最好?因为只要今天超越了昨天的最好,今天便是最好,明天超越了今天,那明天便是最好……

    只要不断的超越,就不断会出现最好。李镇西老师也强调自己和自己比,“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拢。” 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而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则是不断超越自我最好的途径。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知道自己的缺憾,才能查缺补漏,不断完善,更快得向最好靠拢。但“反思型教师”之“反思”决不仅仅是想,更有学、做、读、写。


    把握人生的关键  
  
    人生是美好的,但又是残酷的,有时你会赢,赢得很潇洒;有时你会输,输的很悲惨。在人生的征途上,道路崎岖,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所以懂得把握人生就可以使你少走弯路,而把握住关键可以使你经受惊涛骇浪的考验与狂风暴雨的打击,也可以使你透过黑暗见光明,拨开云雾见青天。

    人生在世,都是在自我把握之中。婴儿用哭喊声来把握自已,唤来母乳的哺育和亲情对自己的关注。其实这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人生每时每刻,都是自已在把握着自己的人生,只是如何把握,分寸如何,倒是个很值得思考的境地。所以说如何把握人生就要怎样来把握人生的关键。

    我们的一生,也许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到,欺凌;我们永远似乎觉得自己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我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面对人生,年少时在求知、探索、选择之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环境对人才必然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人生的第一个关键,那就是人的价值关念。   

    人生的价值观是人生要把握的第一个关键。著名的恩格斯曾说过,“行为决定命运,而思维决定行为”。一个人的思维是其行动的标准与指南针,如果把握不好,那就会迷失方向,形成迷途羔羊,纵使有再好的条件也是枉然。而拥有了好的思维就像大海航行有了好的舵手一样,纵横千里也不会中途迷失,奔向目标而偏颇。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从小就立志要当美国总统,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了美国著名的总统。

    世上每一个人一生都会拥有多种财富,这些财富没有贫贱之分,只要好好把握,它将永远伴随你。如果说人生的价值观是财富,那么积极的精神态度则是这笔伟大财富的最好体现。所有的财富,都始于一种内心状态,内心乃个人能完全控制的惟一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内因。内因是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只有把自己的头脑武装起来,打造思维起点的优势才能让自己出类拔萃,挥洒自如。

  如果思维是人生的第一笔财富,那么良好的体格则是另一笔非凡的宝藏。名言有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了良好的体格,才能在这个竞争的社会更好的打拚,更好的奋进。人生总是坎坷与崎岖的,总要经受各种打击与折磨,或许可能沦为失败者。但是失败是成功之母,古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人要在逆境中站起来,在困难前冲过去,就要有良好的体格,只有良好的体格才能经历住岁月的腐蚀与摧残,才能笑对人生。而良好的体格如何才能拥有?这就是人生要把握的关键之一。良好的体格始于一种“健康意识”,保持正常积极的精神态度和适度的体育锻炼是避免疾病的最佳途径。

    当我们清晨锻炼时,对面走来一位熟悉的人,你会亲切的打着招呼。这其实就是我们的朋友。正是这些人筑成了我们的人际关系。美国著名的学者史密斯曾说过“在人的一生中,智商只占了30%,而情商则占了70%”。所谓的情商就是人的交际行动。拥有一个好的交际关系网是人生成功的关键。这就是人生要把握的又一个关键。如何拥有人际关系的和谐?个人首要的责任是建立“内在”的和谐。只要保持内心平静,你就会很容易地与别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真诚地对待别人的人一定会最后得益的。中国古语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言诚然不虚也。

    掌握自己或许是人生当中最难把握的事情。一个人或许可以掌握一切,却未必能掌控自己。战胜自己就能战胜一切。要战胜自己就要首先严于自律。不能成为自己本身之主人者,将永远成不了他周围任何事物的主人。自律是完全拥有自己的内心并将其导向他所希望的目标的惟一正确的途径。要战胜自己还要能多角度考虑问题,拥有理解人的能力。能理解别人首先必须理解自己,因为促使你自己做出多项行动的动机,大多也是促使别人做出同类行动的动机。对人的理解是所有友谊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与合作的基础,理解自己会使你走上较好理解别人之路。

    人生旅途有的人平淡无奇,有的人波澜壮阔。“时势造英雄”或许永远都是不变的真理。机遇真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就像一个小偷一样,来的时候没有踪影,然而走的时候却会让你损失惨重,只有认真仔细的人才能够发现它。是的,只有抓住机遇,才能有机会改变我们的人生,使自己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

    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其实我们的人生就充满了机遇,但是能抓住的却不多。机遇不是因为我们年轻而逝去就是因为我们太老而流失,我们只有抓住那有限的机遇,就会成就人生的壮丽诗篇。

 

    法国著名的幻想小说家凡尔纳18岁时,在巴黎学习法律。有一次,他参加一个上流人士的晚会。当他从楼上向下走时,童心未泯的凡尔纳像个孩子一样从楼梯扶手向下滑,结果撞在了一个胖胖的绅士样的人身上。这个人就是大仲马。二人从此便相识了,成为了好朋友。凡尔纳由于抓住了这个不是机遇的机遇,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成为了法国的“科学幻想之父”。

    现在想想,如果当初凡尔纳与大仲马相撞后,仅仅是道一句歉,没有攀谈,相信凡尔纳一生都只会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律师。可见,成功地抓住了一个机遇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多么的大!成功地抓住了机遇,就等于将自己的命运紧紧地攥在了手里。然而,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些人抓住了,有些人抓不住;有些人发现了,有些人茫然无知;有些人在不断创造机会,有些人在苦苦等待机会。对此,我更欣赏前者。


    其实,机遇是可以创造的。在经过一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后,良机便会赫然出现,这也是能力到了一定的积累后质的飞跃。机遇不喜欢懒汉,也不欣赏投机者,机遇总伴随着勤奋努力的人,不断开拓的人,持之以恒的人,力求创新的人。所以,。让我们做一个机遇的创造者,并抓住机遇,扼住自己命运的喉咙,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

    人生在世短暂且有漫长,只有内心对未来充满希望才能让人保持最佳状态的状态,才能让人拥有最深沉的快乐。感悟人生,一失足成千古恨,若能吃堑长智,浪子回头,亦为佳话美谈。尊老爱幼,知规矩、识方圆,不以微小而为之有恒,劣性恶习,奸言不逊,作妄犯科,不以细屑而唾弃不为。在感悟人生中学习,在人生感悟中奋进!自己不要小看自己,自信、自立、自尊、自强!从自已做起,从身边做起,把握自已每件小事,把握自己每个时辰,时刻调整自已的心态,时刻把握好自己的前进方向,生活的快乐就会伴着自己,自己把握好人生的关键就会让自己感到满意!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要不停进行情感性、科研性的实践;不停进行专业性、人文性的阅读;不停进行独立性、批判性的思考;不停进行日常性、叙事性的写作。

    “做最好的老师!”这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既然只能当老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套用李镇西老师这句话,我不由得想说“既然只能当老师,那么平平庸庸是当,争做最好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

    如何做最好的老师,受到李镇西老师的影响,我也有些小小的启示:譬如说课程改革。我们作为教师要与课程改革同步发展,但我们不只是为了课改。我们是随课改参加工作,成长起来的一代老师,我们需要站在人生高度、时代的脚步上审视课程改革,“让生命与使命同行”、“让步伐与时代具进”,这是做最好教师的最高境界!

    做最好的老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不断为自己树立新的目标。教学工作仿佛是一场马拉松,既然目标准确但又遥远,不如我们把它分成若干段落,让自己的每一个工作日都有目标,都充满创造的乐趣。只有不断的树立目标才能一步步的前进着。也只有一步一步地前进才能汇就最终的飞腾。

    超越自己其实就是一场把点连成线的人生轨迹。读着李镇西老师的书,仿佛看到了他25年来“做”的轨迹;也仿佛是他心血勾勒的立体画。我们是否也要记下每天的点滴,为明天的自我超越定下标准的基础呢?我们是否每天清晨醒来都喊道“超越昨天,做今天最好”。我们是否在走进教室时,暗下决心“今天的讲课一定超越昨天,做今天最好”。

    我坚信只要我们每天做的都比昨天好,不断的超越自我,做成今天的最好,那么明天的最好也必定会是我们的。  
    
    各位最尊贵的绅士们:您们好!

  我不知道该给您们怎么说呢?我在两周前(3月30日)与在佳缘交友结识了2个月的男友分手了.虽然他十分的不愿意,努力想继续交往,但在我的内心已经对他没有任何情感,之后他又约我见面2次,我也逐渐让他明白我的决定就向时光永远不能倒转一样.我是对自己 最诚实的人,心是什么样就做怎样的事情.而且我的同事(一位人力资源部的经理,也是在日本生活过十多年的女人)她比我年长7.8岁,她深知我太善良,为人太真诚,也时常提醒我在和中国人交往时小心.也是她劝我找一个一生能相伴的男人.也只有她见过我的这位男友.之后对他进行了一些调查(我并不知道),告诉我他在男女关系上非常复杂,伤害过不少女人,让我小心.

  说句实话,我不是感觉迟钝的人,相反极有灵气,我在与他交往的过程中我已经多次发现他的越轨行为,而且也感觉到了我的存在同时有其他的女人在受到伤害,这是我最不情愿的事情(因为我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宁愿自己受到伤害也不会去伤害他人的,吃亏是福也是我的座右铭)但我从不喜欢指责对方,我只是检讨自己的不足,反省自己.

  在我提出和他分手的时候,他几次眼含着泪,我几次避开了他的目光.他认识 我之后把我介绍给他的朋友,也自豪的告诉他们我就是他寻找了一辈子的女人.

  一切都结束了.我始终没有责备他一句,也没有说他的不是,我只是告诉他我要回到自己的世界里(我也算是一位居士,一直是独修,他也知道了我的一些不寻常)

  说心理话,我身为中国人虽然热爱这个国家,但我更喜欢日本.日本虽然过去侵略过我们,但现实的日本人,尤其是40岁以上的日本人大都非常诚实守信,这是生存的根本,否则企业无法生存,其个人也会被社会,周围人所抛弃的.我接触过很多优秀的企业家,教育家等等各个领域的优秀人士,我能加入他们的队伍,也同样以我的优秀的人品取胜的,当然也有我的出色的才华.

  我与许多优秀的日本人接触时,谈论的话题很高,考虑的不仅仅是个人的享受,满足,而是探讨的是能为社会做点什么,如何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而如果和中国人接触大多听到的是抱怨,不满.不择手段的私利。

  我所从事的职业是为世界500强企业培养高段的日语人才,并为他们做今后职业生涯的指导.我坚信在这个领域,我会非常成功.凡是听过我授课的学员他们都很崇拜老师的博学,就职以后见到我总是必恭必敬地给我鞠躬.我授课总是全身心的投入,经常是连续3小时一气喝成,学员几乎没有困倦的,越听眼睛越瞪的大大的,我看着学员的表情的变化,内心无比的充实,愉悦.因为我的梦想和人生目标是"点亮世人心中希望的灯火,树立心中的航标"

  我把我所有的人生的积累毫无保留的教给学员,希望他们都能走捷径.要想作到这一点,首先自己的心灵要纯净,无私才能作到.想想看现今 的中国政界有德吗?医疗界有德吗?教育界有德吗?各个阶层缺少的是什么?就缺"德".中国大地到处都"缺德"。人和人之间互相不信任,相互欺诈.想想看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真情,真心,真爱,真诚,真意,真言不是吗?

  想想看一个企业如果失去了客户的信任,还能生存吗?政府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又会怎样?邻里间失去了信任又会出现什么后果?夫妻间,父子,母子间有信任吗?中国人是活得最可怜的国民之一.到处脏,人心腐烂.道德匮乏。

  在我的心理经常喜欢说一句话:"谁敢与我比潇洒,谁敢跟我争乾坤".我的人生座右铭是"誓与莲花比圣洁".

  虽然这次的经历使我受到了一定伤害,但我从心理不狠他,而且还很感谢他,今后也愿意做他的朋友,只要他需要我同样会尽我的所能无偿去帮他.(知识和经验以及各种信息)我想人生应该体验各种酸甜苦辣,只有这样当真正的幸福来临时体悟会更深,也会更加珍惜.人生几十年,我会更加珍惜今后的日日,让每天都活得精彩,在有两年就是我40岁的生日,我曾经在日本公开演讲时说过:"在我40岁的时候,我要把自己塑造成人人见到我都会感慨我的内外在的美"

  我曾师从3位日本著名的教育家,其中一位川村老师告诉我:"人刚生下来,身体和脸是从神佛及自己的父母那儿得到的,但到40年后要自己对自己的脸和身体负责,因为是自己造的".我坚信我是对自己的脸及身体最为负责的人!!!

  自爱使我端庄
  自尊使我高雅
  自立使我自由  自强使我奋发  自信使我美丽大方 

  感谢各位绅士能在百忙之中读我的内心的独白.


    人生需要耐得住寂寞 

    寂寞孤独犹如浓浓的晨雾笼罩心空,让人压抑得喘不过气来;更似荒漠里离群的羔羊,无所依傍。这种难言的滋味曾经偷袭过很多人,有的人对它俯首称臣,而有的人却因寂寞成就了精彩的人生。增删五次,批阅十载的曹雪芹寂寞,却有鸿篇巨著的《红楼梦》的问世?远离方外跳离红尘的玄奘寂寞,却透视到了佛学的真谛。马克思终日与寂寞为伴,与沉思为伍,最终他完成了《资本论》。这些人拥有生命的支柱,精神的脊梁,人性的守望。耐得住不为人知、无人喝彩的寂寞,使自己的人生在寂寞中丰盈起来,高大厚重起来。

    然而,轻浮之人,肤浅之流,无知之辈,慵懒之徒,大抵都耐不住寂寞。因为他们的灵魂根本就没有栖息之所,缺少精神家园,所以只能任灵魂随意飘荡。这些人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都不能寂寞,因为枯竭的灵魂无法承载寂寞之重。虽然一味驱赶寂寞,但,这类人却永远也摆脱不了挥之不去的孤寂。没有积极追求的这类人就注定了被孤独所包裹,即使暂时寻找一份肉体之欢,精神之悦。

    人生需要寂寞。独守一份清静,甘受一份落寞,其实是一种人生境界。
    寂寞是一种考验。面对寂寞,有的人能够做出惊人的伟业,有的人却成了寂寞的俘虏。
    寂寞是一种坚守。面对寂寞,有的人能够守望精神的底线,有的人却成了道德的叛徒。    寂寞是一种修炼。面对寂寞,有的人能够参悟人生的真谛,有的人却跌到地狱的深渊。    敬重寂寞,寂寞才不会让你真正寂寞。    珍惜寂寞,让自己有暇思索人生、规划人生。    耐得住寂寞,你才会拥有整个精彩人生。    没有寂寞的人生只能是肤浅的人生、平庸的人生、真正意义上的寂寞的人生。

 

    自尊、自爱、自重此文本来应该贴在《随笔杂文》版的,因和尚喜爱草地的氛围,就贴在这里吧。

    看在前几日你说过还稍稍懂得廉耻的份上,再和你聊两句。

    一,人要自尊。不管你的诗写的多么好,水平多么高,都不能作为不尊重他人和贬低他人的本钱。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自己要尊重别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么浅的道理,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二,人要自爱。这里的自爱,不是说要如何炫耀自己有多大的能耐,又如何的自恋。而是告诉你,人要注意自己在公众眼里的形象,要顾惜自己的人格,要爱惜自己的荣誉。你只顾自己的喜好,将下身裸露在大庭广众面前,这就是不自爱的表现了。你认为别人都会喜欢看你的下身吗?你会说,你是在评论别人的以性为题材的龌龊文字,试问:当一个无聊的人拖着一个裸露下身的人闯入你的家中,并向你的家人,你的兄弟姐妹展示着它那丁零当啷的玩意儿,你又作何感想呢?所以,老话讲:“人活脸,树活皮”就是自爱的道理。

    三,人要自重。第一层意思就是说:别拿客气当福气。别人敬你,那是人家客气,你可不能蹬鼻子上脸,到处耀武扬威的指指点点,给你点颜色就想开染坊。别把自己太当人物了。第二层意思是说:别把自己太不当人看了。不着边际的作践自己,并不是因为谦虚,而是作为贬损别人的铺垫。这样的举止非君子所为。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嘁嘁。别自己把自己不当人,也别让别人把自己不当人看。
  
 
    浅谈心理平衡与健康(摘自老年心理健康)

    生态要平衡,社会要稳定,稳定就是一种平衡状态。健康在于平衡,是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要失衡。就生活而言,人体的收支要平衡,营养要平衡,吃糖过量,就会破坏酸碱平衡。喝水过量或不足都会使肾功能受损,影响心脏。
    本文着重谈谈老年人的心理平衡与健康。
    人老是自然规律,健康是大家所追求的目标。老年人都应有健康的身心。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呈现一种良性心态,主要表现为:大脑神经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处于协调、平衡状态,情绪稳定、舒适。从健康长寿的角度来讲,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正如马克思所说,一片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痛楚。许多心理因素是致病的主因,又是治病的因素。古人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从过去许多事例中也看出,最能使人短命和死亡的是不良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悲伤、恐惧、紧张、愤怒等等。因为,各种负性情绪都会引起机体的各个器官的失衡,直致发病乃至死亡。相反,愉快、开朗而平稳的良性情绪,能提高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就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从而使人精力旺盛,延缓衰老。很多医学家和心理学家对长寿老人研究发现,长寿就在于时时呈现一种愉快、开朗、稳定的情绪,保持心理平衡。所以说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精神基础,基础越坚,寿命越长。
    老年人都希望生活美满,心情舒畅,安度晚年。这种自然心态是老年人普遍的心理需求。老年人都特别关注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然而,在当今社会竞争的激烈,人际关系的复杂,分配差距拉大、改革不断深入等等及老年人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又不可能不引起他们的情绪反应,使他们心理不平衡。比如,离退休后社会地位变化,失去工作,失去自我,生活单调,无聊等等,都会引起老年人的不良情绪,产生孤独感、失落感。或者老年人体弱多病,亲人离去,儿女分居,夫妻不和,子女就业,子女不孝,婆媳关系紧张,物业管理,社区管理等等诸多方面,都会使老年人产生失望、愤怒、郁闷等不良情绪。或者是一遇增资,看见在职的或子女涨得多,他们工作几十年而增得少等,都会在心理上不平衡。要有利于身心健康就要保持心理平衡,从理论上讲,容易接受,但是一旦遇到实际问题,要做到心理平衡就不那么容易。

    下面从提高老年心理素质,促使心理平衡方面谈谈自己粗浅认识。
    一、调整情绪,与时俱进
    人在社会生活中,职务、地位、身份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常常互相转换或改变的,如有的人过去是单位领导,当指挥者,自己说了算,有权有势,离退休了就是一个平民,感到不习惯,有失落感等,老年人在这时就应适时地正确认识和对待离退休后的种种变化,并努力调整自己的行为,将会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比如,老年妇女,过去是家庭主妇,养育儿女,家庭经济大权、生活安排等一切都是她说了算,而今儿女巳成人,各自又有独立生活能力和支配家庭的愿望,那么,你就应放权让儿女或媳妇去管,这是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你老想管,你总管不了一辈子吧,所以,老年人必须主动调整角色,以适应生活。
    老年人有欲望,有追求,有喜怒哀乐。从物质和精神需要两方面看,大多数老年人更重视精神上的满足。如:儿女的孝顺,家庭的和睦,朋友的热情,邻里的友善,单位与社会的关爱等,这些都会给老年人无限的宽慰和快乐。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的景况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与媳妇之间的关系不协调,而引起的心理冲突的现象屡见不鲜;医改后,生病住院个人经济负担加重,引起了心理压力;实行物业管理后,个人支付加大,生活水平相对下降等。从社会来说,应从政策上向老年人倾斜,增加他们的收入,减少他们的经济压力。从老年人本身来说,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适应形势,要求不能太高,破除陈旧观念,对晚辈的寄望不能过大,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现实生活。 

    二、调整认识 选择情绪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情绪和相应的行为受思维的调节和支配。情绪是生命的指挥棒。当喜则喜,喜而不狂;当悲则悲,悲而不伤。笑口常开,其乐无穷。比如遗失一件财物,在不同人中的反应,可以大不相同,而对钱财看得很重的人其情绪反应就特别强烈,坏心境会持续很久;对于看待钱财认为是“身外之物”的人,就不会过多执着,相应的情绪反应也比较轻,坏心情持续时间很短。因此,老年人在实际生活中,要不断地调整认识,运用正确的思维对待面临的一切。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消极情绪,通常是由于苛刻不切合实际的思维方式引起的”。从实践中看,有些老年人对己、对人、对事要求不合实际,往往用“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看事对人,“期望值”过高,而招来的心理失衡较普遍。例如,有的老年人,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事物,总是这样也看不惯,那样也不顺心,对自己、对领导、对家人要求样样完美,事事如意。所以,产生失望、悲观、烦恼等等消极情绪,折磨自己。思维方式和观念的偏差造成认识片面或不正确,都是引起情绪起伏的思想根源。
    我们在生活中既有欢乐,也有悲伤,既有光明,也有不畅。每个人对客观现实的心理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运用正确的思维来进行“情绪选择”,如果我们用发展、改革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不死死盯着事物的消极面,遇事看淡些,活得潇洒些,而让美好面在自己心目中占主导位置,放弃和淡化生活中的不愉快,努力朝着美好、欢乐的方向去寻找“闪光点”。对生活微笑的人,生活才回报你甜蜜。“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时的“君子”不仅是心胸开阔,豁达大度的人也是善于“情绪选择”的人。

    三、学会自我心理保护
    首先,要学会“自我解脱”,也就是常说的“想得开”,对心理承受的压力和打击,不去钻死牛角尖,而是正视现实,正确对待,自我安慰,让自己从精神困扰中解脱出来。例如,老年人因离退休而有精神失落和苦闷时,就应理智地想想,这是自然和社会规律,不是由主观愿望来决定的,人只能尊重和适应社会规律,才能自由生存。有的同志总是抱怨自己的收入不如在职的或子女,不服气,其实若认为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标志也就想通了。有时我问一些同志的收入,他们讲,我八十年代初退休,儿子来顶替,我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比谁都高;还有的讲,我的战友、同事有的早就死了,可我还活着,每月还领近千元不错了。他们能自我认识,自我解脱,就想得开。又如一位同志上街不小心丢失了钱财,当然心中十分难受,谁为他减轻不快呢,还是只有自我解脱说,“算了,就算是买补药花掉了,我现在身体不错,还有什么可惜呢!舍财免灾嘛”。这就是自我解脱的心理术。
    其次,老年人要不断提高自控力。俗话说“老还小”,意思是说,人到老年有些言行表现很象小孩的言行,比如说,老年人有时就像小孩子一样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得气量小,易生怒,退休金晚发半天一天,药费迟报十天半月,就三天两头找,甚至情绪冲动,愤怒暴发,极度悲伤……,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要用理智来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多想想可能产生的行为后果,退后一步自然宽。
    再其次,要自尊,自爱,悦纳自己。老年人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认为世界不属于自己了,自己的一切都无望了,心灰意冷,失去生活的乐趣。自卑和自负的心态都容易受到孤独感的折磨,而使心理失去平衡,常言道,风风雨雨人一生,是非功过难分清,留得情义人间在,管它东西南北风。老年人要轻松快活度晚年,永葆青春,就必须放弃自疚、自责、自悲的消极心态,多想战争年代和艰苦岁月,不能总是与自己过不去。
老年人自身要善处。勿狂喜勿过愁,莫怨天,莫尤人,警惕“乐极生悲”、“忧郁成疾”、“牢骚伤神”。努力做到“心胸宽广、”“气量大度”、“长放眼量”、。多为别人想三分,不为自己争一毫,对待历史的问题要全面地历史地看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让它过去,不再计较。对现实的问题,一是尽力求得解决,二是尽量不往心里去,三是忍让处之。宽宏大量,和为贵,用自己的坚强意志去营造宽松和谐的生存环境。
    最后,老年人要学会变通进取。变通进取是自我心理保护的良方。变通就是在这方面遇到不幸和挫折,在另一方面去得到欢乐和补偿,促使心理不平衡,保持良好的心态,老年人要善于调节心理,心情不佳时,可通过变更不同环境,自我安慰,适度地宣泄。例如,老年人丧偶后,就应从悲痛中走出来,从投身培养儿孙的乐趣中得到补偿。当遇烦恼等消极情绪包围时候,把注意力转移到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上,如:读书、打门球、钓鱼、打太极拳、下棋、种花、养鱼、交友聚会……,使自己乐而忘忧。要相信:东方不亮西方亮,旱路不通水路通“,“人家能过,我也过得去”。 

    四、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丰富情感生活
    人在现代生活中,不断产生了社交需要,形成好群心理,而且我们的老年人大半辈子从事野外流动工作,过惯了社会化、群体化生活,一旦离退休后,回到了家庭的小天地,生活节奏变慢,心理环境单调等等,就易产生愁苦、孤独、冷清、无聊、空虚和不安,使他们的情感陷入枯竭的境地。如果好群心理得不到满足就会引起心理反应。所以老年人需要友谊,需要社交,让友谊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开拓视野,升华思想境界,才能敞开心扉,远离孤独。

    当今年代高楼林立,单元房成为一家一户的小天地,由此给老年人带来了“封闭”的生活方式。高居简出,与同事、战友、邻居之间缺少交往和感情交流,生活内容枯燥,好像关在一所“高级牢房”里。如果不走下灶台,走出家门,进行一些社会活动,这种生活方式就很可能给老年人带来一些疾病。所以老年人不可将自己封闭在斗室里,孤立起来,而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广交朋友,如串门互访,电话交谈,与人聊天,参加聚会,探视病人,旅游,参观,助人为乐,帮人之困,济人之危,社区活动,义务劳动,唱歌跳舞,打球,钓鱼等等,通过积极的社会交往,丰富情感生活,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延年益寿。 

    民间说唱四字歌

    1.四贵  
    官帽贵,小姐贵,水电贵,地皮贵. 
    2.四好
    衙门修的好,台上讲的好,材料写的好,媒体吹的好.  
    3.四多  
    官员多,疯子多,豪宅多,穷人多.  
    4.四黑   
    河里水黑,领导心黑,农村灯黑,公安吃黑.
    5.四难  
    百姓致富难,廉吏提拔难,贪官翻船难,人才就业难. 
    6.四上 
    功夫在嘴上,发展在纸上,成绩在报上,衙门在穴上.   
    7.四升  
    卖X的升,送钱的升,有腿的升,会舔的升. 
    8.四起   
    学上不起,病看不起,礼送不起,状告不起. 
    9.四假 
    货物商品假,报刊消息假,政府承诺假,统计数字假.
    10.四紧  
    廉政口号喊的紧,拉帮结派抱的紧,出了问题捂的紧,见了百姓躲的紧.
 

    官场办事陋习  

    群众跑来跑去,领导批来批去,部门转来转去,开会议来议去,最后问题从哪里来就那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