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高困扰深企引人才 毕业生半数不愿落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27:29

房价高困扰深企引人才 毕业生半数不愿落户

http://sz.bendibao.com/news/ 本地宝资讯 2009年7月8日 来源:晶报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许多深圳大企业因此“损兵折将”,对于刚刚起步的深圳中小企业而言,这是一道更难跨越的坎。7月7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深圳市中小企业发展报告企业座谈会,多名企业老总于会上表示,“房价飙升致人才流失” 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而“融资难”、“政府资助多口难协调”等问题也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壮大发展。

问题一:“以住房为代表的高生活成本逼走人才”

2009年6月17日,珠三角9市相关负责人在深圳联合签订《珠三角洲地区人才工作联盟合作框架协议》时,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表示,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深圳“经济特区”的名头曾吸引了大批人才南下创业,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的繁荣图景。深圳也因此成为有名的人才“高地”,此时的深圳需才且惜才。然而如今,许多人才却选择出走。

深圳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监郭宏伟透露,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新技术人员流动性已经越来越大,因为以住房为代表的生活成本上升速度远超过企业支付薪水的涨幅,本来以为给出的薪水并不低,却仍然造成了半年内该企业1/5的研发人员出走。“与内地一些生活成本较低的城市相比,深圳给出的所谓“高薪”已经没有优势。”而研发人员的不稳定性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

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小企业经营中心副总尹小雄则认为,深圳的未来不能给人好的想象空间,企业家投入的意愿在下降,而是将资金用于炒股、买房,这对深圳未来发展有一定影响。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华楠表示,人才问题是创新型企业发展最为核心的问题。深圳如何留住企业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如何留住人才,“这一问题已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瓶颈。深圳有需要出台新的措施。

问题二:企业融资依旧难 需政府担起更多责任

金融危机以来,针对深圳中小企业,深圳市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措施,其中包括鼓励各类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多渠道、全方位地融通社会资金,完善深圳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由政府牵头设立中小企业互保金等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中小企业再担保体系定位不明确,运作缺乏细则,银行对“不良资产率”又有诸多顾忌,不少中小企业仍然反映融资难。

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有限工资董事长叶小杭表示,过去深圳的担保体系建设非常超前,现在却落在后面。“不保航空器,只保自行车”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地方政府对担保机构设立了诸多限制,注资又不够,风险补偿机制尚未跟上。中科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常虹则认为,深圳小额贷款缺乏详细而明确的规定。公司仅靠股东资本金及不超过2家的金融机构拆借,后续资金没有来源,无法可持续性发展。

深圳建设银行深圳分行小企业经营中心副总尹小雄透露,2007年,建行做了很多中小企业贷款,到2008年,经济形势有所转变,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大幅上升,对银行而言就成为亏本买卖。“银行也有利润要求”,尹小雄认为,对于中小企业的损失,应借鉴国际惯例,考虑由政府进行一定额度补偿。“银行是要承担社会责任,但无法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 

问题三:政府资助需透明 “八方支援”待协调

在座谈中,深圳市三诺电子有限公司副总裁李菲说,三诺是第一个在韩国上市的中国企业,但在申请科信局的企业项目资助时屡屡败北,即使在企业领先全国甚至世界的专业技术项目资助申请中,也遇到了来自专家的“不通过”判决,她对于这些“失败”表示难以理解。“不通过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技术全球领先的都不行,要怎样的企业去申请才能通过?”

还有多个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沟通不顺畅,致使企业在获得资助的过程中付出了许多不必要的成本。

对于这些问题,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华楠认为,科技主管部门对企业进行科技研发的资助,需要公开公正透明,“不能你跟谁关系好就资助谁。”在资助过程中要畅通企业的投诉渠道,让人心服口服。

此外,由于政府资助可能同时出自多个部门,中小企业是否需要成立一个统一的机构管理对接这类资助,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住房成本节节攀升,50多个新招毕业生中,超半数不愿意落户深圳;对城市未来缺乏想象,企业家宁买别墅炒股票,不愿投入再生产……昨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了中小企业座谈会。这些当年被深圳吸引落户的企业,如今却陷入发展之困,如何留住人才成了头等大事,然而节节攀升的房价、没有跟进的配套设施却使得这一目标的实现显得有些渺茫。 

深圳市中小企业发展报告课题领导小组组长、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华楠,副主任陈治华,秘书长袁庆文等出席了会议。

关于人才引进:

半数以上毕业生不愿落户

座谈会上,众企业纷纷剑指深圳不断飙升的高房价,并提出了高房价吓跑深圳高科技人才的观点。“目前我们公司高新技术人才的流动性很大,核心问题就是住房成本节节攀升。”来自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监郭宏伟说,他们公司前段时间招收了50多个毕业生,竟有30多名不愿意往深圳调户口。更让企业头疼的是,公司共有研发人员100多个,上半年竟然走了20多个,“原因一是住房,二是工资”。

郭宏伟认为,事实上,他们给员工的工资并不少,主要由于无法跟上房价不断上升的步伐。

“以住房为代表的生活成本的提高,已经超过了企业能够向员工提高薪酬待遇的增长速度。”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小杭分析,正是这个原因导致深圳对人才吸引力下降。

“除高房价外,鼓励政策的缺乏也是造成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祥智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孙伟则认为,内地城市与沿海城市的差距逐渐缩小,深圳的政策优势减小,鼓励资源缺乏,再加上居民住宅价格近几年飙升,造成低端和高端人才的供给紧张,竞争力大幅下降。

“现在甚至已经出现优秀人才向内地严重流失的现象,”叶小杭说,高科技成长企业创新的原动力主要来自人才,而深圳由于历史原因,人才主要来源是引进,“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有效改善,将会引起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的内迁,甚至总部的迁移,削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城市的竞争力。”

关于配套:

高新区一下班就成“空城”

“我们招来的大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到哪里住?”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伟说,由于一般高新技术园区周边没有配套的地方可以居住,高房价又难以承担,员工们只好选择到租金比较便宜的关外居住,每天一下班,单位都要安排十几辆大巴往外送,从而出现一种景象,每天一上班就堵车,而一下班,高新区就变成一座“空城”。

“孙伟的话引起不少企业家的共鸣。来自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陈莉说,他们公司位于坪山新区,由于周边配套缺乏,很多管理人员都选在关内居住,其中一位居住在蛇口的财务总监,因为怕塞车,每天早上6点半就要出发。而由于高管们居住都比较远,他们经常连开一次会都很难,很难不影响到企业发展。

在配套方面,让企业头疼的还有治安问题,主要表现在关外。由于关内关外的治安相差较大,有些企业尽管已经在关外批到了地,却迟迟不愿动工,“因为一搬迁就会有1/3的员工流失,”叶小杭说:“要地还是要人才,成了不少企业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难题。”

急切呼吁:

留住人才才能留住企业

对于企业的发言,李华楠表示认同。他说,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一座城市的活力,而企业的发展,人才是首位,深圳要留住企业就要留住企业的人才。“现在看来,人才问题逐渐成为我们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解决。”再也不是过去孔雀东南飞,坐着筛选人才的年代,“深圳应当在增加人才吸引力方面出台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