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务员薪金畸形 民意普遍质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8:51:39

金融风暴黑云依旧笼罩在香港上空,香港社会更需要同舟共济。
中评社香港6月30日电(评论员 鲁灿)当香港经济一直陷于低迷之际,公务员薪酬问题又再度成为香港社会的焦点,这的确让饱受金融海啸冲击的普通民众十分反感。
香港公务员薪酬和福利常年占据香港特区政府年度财政支出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如果将香港比喻为一艘航船,这一薪酬安排本身就是航船动力系统的一个大漏洞:当总体经济高涨输入的燃料相对充足的时候,这种流失对航船动力的影响较小,船头激起的浪花掩盖了这个大漏洞,人们为了保持航速而宁可暂时忽略这种漏油现象;而当经济低迷之时,经济燃油补充不足,航船速度受到严重影响,这个漏洞就暴露在外,提出修补的呼声就大大增加。
这个回归前由港英政府一手制造的大漏洞,对香港这艘满载七百万人的航船来说,潜在的危险是巨大的。作为一个缺乏资源、受外部环境影响极大的微型经济体,风平浪静之时还可以支撑,但是风高浪险之时,这个大漏洞就足以令航船下沉。问题是,香港的公务员也是这艘航船的成员,能够在沉没之前跳到岸上的毕竟是少数。就是说,香港这艘航船是皮,公务员是生存其中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不可否认,这个大漏洞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带有深刻的政治考量。港英政府在香港回归的过渡期刻意推高地价、提高工资,并非是简单的经济行为。作为每从殖民地被迫撤退都要刻意给当地制造长久不安定因素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是不可能充满爱心地将其视之为“会下金蛋的鹅”拱手归还中国的。这种薪酬福利待遇,当时英国政府刻意通过香港《基本法》固定下来。从浅层看,这种安排可以让香港公务员在回归后继续享受英国在撤退前为他们安排的高工资、高福利,将使这个香港的精英群体从内心长期维持对英国政府的感激,从而长期延续英国在香港的影响力。而从深层看,更为香港航船的动力系统预留了一个巨大的漏洞,使香港财政常年处于紧张状态;如果香港航船难以正常运行,也等于直接给中国政府制造了一个巨大的包袱。
这种明显带有政治考量的战略安排,与英国从其它殖民地撤退时的安排有内在的脉络可循,真可谓一箭双雕,在在展示了英国作为一个老牌殖民国家的老谋深算。而且,即使当时的有识之士指出这种对香港长远发展不利的安排,也是毫无意义的,当时香港处于高度专制的港英政府管制之下,根本无所谓民主,他们绝不可能制止专制的殖民政府推行这种意涵深刻的政治安排。
对香港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忘记,回归之前的香港房地产被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位,港英政府刻意营造的繁荣虚像在回归后不久就被亚洲金融风暴击得粉碎,更是给刚刚接手、经验不足、港人治港的香港特区政府制造了难以承受之重。其实,从某种角度说,这正是英国殖民政府撤退前刻意追求的效果,只不过通过亚洲金融风暴将这种效果发挥到了极致。
而早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并对香港经济产生严重冲击之后,公务员的薪酬问题就被香港社会广泛关注,民众普遍质疑香港公务员的薪资和福利为什么就不能与香港社会的经济状况相符合,为什么香港公务员就不能与香港民众一起共度时艰?
幸运的是,中国内地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具备了救助香港经济的实力。中央政府在关键时刻向香港伸出了援助之手,而这个援助计划是在之前多年就开始筹划的,因为中央政府早就看到了港英政府撤退前的安排,带有深深的隐患,所以未雨绸缪,事先对CEPA进行了研究与规划,并在2003中开始实施可以不断扩展“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使香港经济迅速得到复苏,香港社会对公务员工资福利的不满也因此暂时得到缓解。
自上次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香港社会一直呼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支柱型产业。但是,香港这么多年来虽然呼声很大,但是付诸实践的动作不大。究其原因,有“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因素,但是政府缺少资金投入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香港公务员的薪资与福利每年已经占据了政府财政支出的七成以上,作为一个微型经济体,除去社会福利方面必须的综援等项目,香港特区政府能够拿出来从事产业培植的资金其实是很有限的,或者说公务员高额的薪金与福利已经使得香港特区政府拿不出更多的钱去为下一步的发展积蓄动力,政府已经无力为长远的发展规划实施产业引导,更不用说进行较多的风险投资。
也正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香港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再也不是傲视内地的先进样板,不仅港币不值钱了,上海超越香港的红灯已经挂在眼前。而从已经公布的《珠三角发展规划》来看,这个原本被香港视为加工厂的地区,正在快速整合实现更加合理的产业分工,香港如果不能主动放下身段深度介入,在不远的将来被边缘化就是不可避免的。真的到那个境地,香港公务员的高工资和高福利将由谁来保障?
所以,香港那些已经上街和正在准备上街的公务员,基本是都是受过高等教育者,应该明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作为香港社会的精英,更应该有大局观,在金融海啸肆虐的今天,应该与与香港普通一起同舟共济。可以说,香港财政这块饼的大小是相对固定的,《基本法》也规定了香港财政必须量入为出,某一个部分切多了一点,另一个部分就要相应减少;也就是说,如果公务员加薪,就意味着对社会其他方面投入的减少。在这个基层民众受金融海啸冲击更为严重的时候,公务员强求加薪无疑是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普罗大众的疾苦之上。
那些已经上街和准备上街的公务员,对于《基本法》也不要只从对自己有利的角度向社会呼吁。《基本法》第一百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前在香港政府各部门,包括员警部门任职的公务人员均可留用,其年资予以保留,薪金、津贴、福利待遇和服务条件不低于原来的标准。”需要强调的是,“不低于原来的标准”,并不是说就一定要“高于原来的标准”。如果说这个“标准”是相对的,以香港整体经济水平为参照,那么当香港经济的总体状况下降时,这个“标准”就理所当然地应该随之下降;如果说这个“标准”是绝对的,以工资数额为参照,回归多年来已经增加的薪金无疑就已经是“高于原来的标准”。其实,只要根据通胀相应调整薪金,就已经是“不低于原来的标准”,超出部分就可以而且应该在经济不景的时候下调。笔者认为,在金融海啸肆虐、香港失业率高企的今天,享有高工资高福利的群体还要向纳税人集体填充的政府钱袋伸手,当然是不合理的,香港广大市民当然不会答应。
有观点说,不给公务员涨工资就会影响士气。其实这种观点是比较可笑的,“士气”被反复作为增加工资的藉口,本身就表明增加工资的要求缺乏实质理由。香港公务员的的薪金福利水平,比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这样的强国的公务员都高,处于世界最高的行列,其实已经属于畸形;如果这些公务员对已经畸形的薪金福利待遇还不满足,还要与普通民众拉开更大的距离,这是一个崇尚文明、公平、正义的社会所应该追求的吗?
存在的并非就一定是合理的,对于畸形的待遇,香港市民绝对有权力提出矫正而且必须矫正,否则香港经济将永远背负沉重的包袱,港人维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期望也必然落空。法律体系本身就是在不断完善的和改进的,社会现实就是其改变的根本动力。很难想象,大英帝国如果不改变其相关法律废除很多特权,英国会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现代社会快速变革,对于《基本法》中不合理的成分,在回归十年后的今天,已经需要进行必要的反思,对于其中的不合理部分,特别是那些威胁到香港社会长远稳定、持续发展的不合理部分,要经过反思给予合乎香港实情的修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名言对香港社会和《基本法》同样适用。
对一个庞大的公务员体系,当香港经济已经无法支撑其庞大消耗的时候,如果这个群体还是只想维护自身利益,不愿与大众共同克服困难,这个群体将不可能受到民众的支持,甚至遭到民众的强力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