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和民族 守护民俗 回归民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04:14

开埠地“三民文化”与上海城市发展
融和民族 守护民俗 回归民间


日期:2009-06-23 作者: 来源:文汇报

左图:1897年5月27日,中国通商银行在外滩开业,是我国第一家商业银行和第一家发行纸币的银行。   

右图:外滩沿线鸟瞰。   

豫园灯会一景   

清末城隍庙前的小吃摊   

文庙民俗写春联活动              
    
    
引言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次聚焦城市这个主题。在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上海无疑是重要的起点,而在上海作为城市的近现代发展历程中,黄浦区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块12.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承载了700余年上海发源历史的老城厢,有记录了166年上海开埠历史的外滩和南京路,黄浦区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化(简称“三民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开埠以来“三民文化”在与各地文化的广泛交流和对外来文化不断吸收中得到了很大发展,对上海城市发展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成为上海发展的重要渊源。
    
    在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世博局、黄浦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世博公众论坛上,黄浦区将结合自身特色,选择“开埠地三民文化与上海城市发展”作为论坛主题,围绕开埠地历史文化,展示民族人文、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让广大市民在积极参与论坛的活动中,了解黄浦开埠地文化内涵,弘扬开埠地文化精髓,在参与中切身体会海派文化开放融合的意趣和智慧,从而为上海世博会生动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展现“传承”和“创新”、“融合”和“开拓”提供民间智慧和力量。
    
海派戏剧  诠释城市文化的多元
    
    黄浦老城厢,是海派戏剧的摇篮。探究其根源,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面临黄浦江,北靠苏州河,这两条河流的存在,便利了各地移民的大量涌入。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在安身立命的同时,也带来多姿多彩的优秀文化,特别是上海开埠后,西风渐进,逐渐形成一片开放、包容的文化土壤。中西文化交流碰撞构成了这座城市文化的多元性。其二,作为城市中心,黄浦经济实力雄厚,人民生活富足,需要大量文化娱乐活动。万商云集的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撑。市民文化需求的增长,带动娱乐业争奇斗艳的良性竞争,促进地域文化融汇、融合、发展、繁荣,逐渐形成了舞台、剧场等各类文化场所,并催生了京剧、昆曲、越剧、沪剧、淮剧、滑稽戏等各类戏曲、曲艺繁荣发展的景象。其三,海派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兼容并蓄的鲜明特点,使各种艺术样式,各种艺术流派在黄浦这片沃土上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去芜存精、博采众长,共同传承创新,打造城市文化新符号。历史的轨迹充分说明,正是有了开埠,才有了移民,有了移民,才形成了海派戏剧,并逐渐融汇成海派文化。这种融汇中西、善于创新、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特点,正是上海这座囯际大都市所独有的人文精神,形成了上海独特的城市性格,更蕴育了优秀的民族文化。
    
    舞台是艺人生存的土地,在上海文化发展史上,从元代开始,已经出现“勾栏”形式的演出场所。明清两代以来,城市发展迅速,百业兴旺,日趋增长的经济,催生娱乐业繁荣发展。各种行业的会馆戏台、寺庙戏台、私家园林戏台等相继出现。这些建筑大部分在老城厢地区,如豫园的打唱台,钱粮会馆的万年戏台等等。
    
    辛亥革命前后,上海人口剧增,演艺事业日益繁荣,老式茶园逐渐不能适应新形势。于是,有识之士提出建筑新式舞台的想法。金融界人士沈缦云等人专程到日本东京作实地考察,然后请人画出改建图纸,择地黃浦江畔十六铺地区,营造新式舞台。
    
    1908年10月26日,上海第一家新式舞台开张,这家剧场建于十六铺老太平码头,取名为“新舞台”。历史证明,新舞台不仅是上海第一家新式舞台,还称得上全中国第一家新式舞台,距离民国三年(1914年)北京开业的“第一舞台”提早5、6年时间。
    
    “新舞台”改革成功,为演艺界作出榜样。于是,短短几年间,上海的旧茶园、戏园相继改建成新式舞台。建筑的名称也作了改变,“茶园”、“戏园”称为“舞台”或“戏院”如新舞台、大舞台、共舞台、新新舞台、天蟾舞台等等,从此,旧茶园消声匿迹,不复存在。新式舞台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据历史记载,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近代一百多年来,现今黄浦区域内曾经出现过数以百计的戏园、剧院、游乐场,从这些娱乐场所的兴衰,充分显示黄浦老城厢是名副其实的海派戏剧摇篮。
    
    早年,舞台表演的艺术样式比较单调,经过艺人不断努力,逐渐形成剧种繁多、形式丰富的兴旺局面,历经百年辉煌,散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
    
    在近代中国,被称为国粹的京剧在其发展过程中,经过生活在上海的京剧演员的融会贯通、学习交流、互相渗透,打造独特唱腔流派和表演风格,并通过上海这块土地的滋养,使“海派京剧”发扬光大,越剧、淮剧等起源于外省的剧种也因进入上海而发生质的飞跃。上海本地的艺术品种如沪剧、滑稽戏在本土文化的培育和外来艺术的影响下,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剧种。2008年,由黄浦区人民政府申报的“独脚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脚戏属于曲艺范畴,发源于上海老城厢,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部分地区。它以“说学演唱”的逗笑技巧,赢得观众的喜爱。尽管滑稽戏与独脚戏分属两种艺术形式(滑稽戏属于戏剧范畴,独脚戏属于曲艺范畴)。彼此却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被誉为“滑稽三大家”的王无能、江笑笑、刘春山无一例外,都与黄浦老城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百年外滩  吹响金融集聚的号角
    
    外滩历史上有两次金融集聚。
    
    1843年,上海开埠。1847年上海第一家外资银行——英商丽如银行才追随而来,在外滩开设分行。在以后的数十年间,英法德日俄美意荷等国洋行、轮船公司、保险公司纷至沓来,1936年洋行达791家,涉及21个国家;华商进出口行也有约300家,大多设在外滩地区。同时,27家外资银行紧跟而入,以满足洋行的资金需求和国际汇兑。再加上国家银行和130多家华资银行和钱庄,外滩形成了完整的商业、运输、保险、证券、金融产业群,和央行、金管、海关、商检等政府管理机构相互依存,形成一条服务链,进而为经济活动服务。上世纪三十年代外滩的金融集聚带就这样形成了。
    
    有人说,外滩开埠记载的是民族的屈辱,此言不假。然而。细读外滩,就会发现外滩的另一面。外滩不仅是中国第一家民族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诞生地,又是中国保险业和证券业的发源地和集聚地。中国第一家完整意义上的保险公司——招商保险局、中国唯一金业交易所、上海第一家证券交易所都诞生在外滩。外滩像一幅历史长卷,谱写了近现代中国的银行史、证券史和保险史。外滩在民族屈辱的背后还那么真切地记载着中国民族金融顶住外国金融势力,顽强崛起的奋斗史;还记载着新中国维护国家金融主权的光荣史;更记载着改革开放以来,外滩金融业所迎来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这才是外滩金融全面的立体的形象。
    
    改革开放以来,外滩迎来了第二次金融集聚。
    
    历史的巨变始于1979年。当年,银行体制改革正式实行,原有的中行、建行两家上海分行先后在外滩分设升格。随后,恢复建制的农行交行和新设的工行上海分行也在外滩成立,形成了国家级金融大企业的集聚。各类金融市场迅速在外滩扩张,外滩的各大金融机构你追我赶,努力恢复和推出各类新型金融业务,其影响之深远有目共睹。如:先行先试,改革过于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开办存取自由的居民外汇存款、远期外汇买卖、外汇宝、企业调剂外汇、外汇留成、扩权外汇等,把外汇市场搞活。一大批外资银行以新的姿态回到外滩。
    
    今天,面临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新机遇,外滩又将华丽转身,重塑经典。顺应国际国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展方向,着眼黄浦区自身的总体功能提升,结合周边区域的金融发展现状,黄浦区作出了重塑外滩金融功能、重现外滩金融风貌、重树外滩金融品牌,成为与陆家嘴错位互补、协同发展的“外滩金融集聚带”的战略部署,外滩金融功能的振兴,将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道路上扮演重要角色。
    
庙会商城  演绎民俗文化的传承
    
    上海开埠以前,城隍庙是上海民众唯一的游乐之处,男女老幼皆喜欢逛城隍庙。1843年上海开埠后至民国初期,以城隍庙、豫园为中心的这片古邑,仍然是上海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至今日,它作为上海文明的发祥地和上海滩尚存的传统文化的栖息地,越发显得弥足珍贵。
    
    上海城隍庙从清末民初以来,和周边的园林、市场以及老街里巷融合在一起,成了一个区域的代名词。它代表了上海的历史与传统,是上海本土文化的一个载体。随着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大清帝国的门户,独处老城厢核心地位的城隍庙,亦难免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在守拙与奋起中,上海的庙会文化形成了它自身的特质,因而延续了其生命。
    
    由庙市发展形成的庙会及其庙会文化,几乎囊括了宗教、商业、民俗等民众物质、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城隍庙每月的固定活动应属初一、十五进香,这似乎已成为大多数老百姓的一项习俗,进香者云集,出售香烛、饮食、服饰的商贩和民间艺人也趁此机会,纷纷前往,提供从物质到精神的各种东西,以满足香客的需求。自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城隍庙市场形成以来,各地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渐渐云集城隍庙,在凝辉路上形成了民间传统工艺一条街,传统的顾绣、剪纸、剪影、捏面人、草编艺术等手工艺人巧手绝技,令人大开眼界。
    
    城隍庙成为人们“白相”的中心,形成庙会文化,个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俗活动和庙庆神诞节日特别多。城隍庙的元宵灯会、农历二月二十一日的上海城隍秦裕伯诞辰、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城隍娘娘的生日、农历六月初六的晒袍会、农历七月廿五日的城隍庙祈鬼节、农历九月中旬举行的菊花会等等,每到这些节日,城隍庙就成了上海的民俗大观园。
    
    文革期间,城隍庙被毁,因与豫园相邻,被称为豫园商场。此时的街容店貌、购物环境和商场设施大大落后于时代的进程,严重地制约了商业旅游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市政府批准成立了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对豫园商业区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在市、区各方面的通力协作下,一个具有古老传统和现代气息的商城,一个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购物天堂”横空出世。七幢仿明清建筑楼群,以古朴典雅、恢宏奇伟、独具民族风格的壮观气势和自成一格、相映生辉的设计,成为上海建筑一绝。
    
    为了再现民俗风情,豫园商城推出了“豫园中国节”的概念。从正月开始有新春民俗艺术灯会,3月的中华美食节,4、5月是春季庙会和茶文化节,夏季的少数民族风情节,秋季庙会和赏菊啖蟹节,冬至膏方节等。尤其是元宵灯会可以说是春节期间上海地区最有人气的活动了,充分显示了民俗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并因此成为上海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庙会文化是传统民俗文化传承最生动的演绎,在黄浦老城厢,除了豫园庙会之外,还有上海文庙每年举办的迎新撞钟、春节写春联等活动都在市民中有较大影响,一大批市民喜闻乐见、文明健康的新型民俗活动正成为海派文化中革故鼎新的潮流。
    
海派收藏  彰显民间文化的融合
    
    海派收藏,发端于上海开埠,绵亘百余年,是我国近代史收藏史上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在海内外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上海开埠后的海派收藏,自它诞生之日起,在自觉而理性地传承华夏民族、民俗与民间的文化精粹的同时,最早接受西方文化的浸育,在勇于与世界海洋文化接轨的磨合中,摒弃了夜郎自大的自闭心态,不断创新理念,从而为守护传统民族文化走出了一条新路。
    
    1843年,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上海打开了对外开埠的大门。从此一个处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点的商埠,改写了绵延数千年的固守自闭的城市发展模式。在这样大潮汹涌的历史环境下,它使上海的本土文化迅速发生了骤变,一方面是欧美的洋文化抢滩上海,另一方面,国内其它区域文化也浩浩荡荡地进驻上海,近的有吴越文化、徽皖文化,中的有齐鲁文化、闽海文化,远的有粤肇文化、楚湘文化、巴蜀文化、京津文化。这些不同背景的文化,在开埠后的上海,很快地融化成一体,演绎出一种新颖的文化,朝气蓬勃,显示出它海纳百川的宽容度与包容性,这便是海派文化的肇始渊源。
    
    在上海滩收藏家们矢志不渝地传承民族、民俗与民间文化时,西风渐入,洋夷收藏品率全国之先登陆上海滩。清光绪五年(1879)六月十三日,上海的《申报》刊登一则广告:“收买信封老人头:工部局书信馆人头每百个价二角;东洋人头每百个价三角。如送至今泰兴洋竹内哈立斯收藏即可付价。他国之信封人头亦可收买。”广告中的“人头”,即指邮票,当时中国人还不知有“邮票”一词,因当时的邮票的图案以人物头像居多,故俗称“人头”。这是最早见于中国报刊的集邮史料,尽管登广告征购邮票的是外国人,但它像打开一丝窗户,让西风吹进了神州。此时,还处于大清王朝时期的上海,没有拒绝西方来的“人头”,而是以非常善意的姿态接受了它。后来,在沪的外侨成立了“上海邮票会”,其中就有一位来自上海本土的邮商叫李辉堂,而且担任理事。上海滩的收藏家们,以极其迅速的姿态与宽容接纳了西方舶来文化品。
    
    与此同时,周边区域的艺术家纷纷来到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原本风格各异的画家,为适应市场的需求,走到了一起,并形成了我国近代第一个以市场为主导的区域画派——海上画派,代表画家有赵之谦、虚谷、任伯年、吴昌硕、蒲华等。他们迎合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锐意求进,大胆革新,创造出清新活泼的画风,为收藏家们提供了让人们眼目一新的“现玩”。海上画派的崛起,开创了上海滩现玩受宠之先河,也塑造了上海民间收藏的人文底蕴。
    
    随着上海开埠后,西风东渐的浸育,上海滩上的收藏一反传统的收藏模式,它的主体已脱胎成寻常百姓,尤其是普通文化人士的青睐,他们的理念更新,将收藏的触角伸到民间民俗文化中,在无雅无俗中尽显大雅大俗。创新的海派民间民俗收藏品已形成了一个灿烂的百花园。在这个“三民文化”的百花园中有成为民国时期女性时髦的标识——海派旗袍,也有融入传统元素的机械计时器——插屏钟,还有迅速反映时势风貌的新年画——旧校场年画,再有充满休闲情调的家具——海派老红木家具,更有引进西方美术技巧的中国画——月份牌。在上海的近代史上,像这样传承与创新的民间艺术品还有很多,诸如海派玉雕、海派漆器、陈端友刻砚、何克明灯彩、徐孝穆竹刻、徐宝庆黄杨木雕等。海派民间收藏,生动诠释了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守护、传承与创新。
    
结语
    
    上海开埠后,“三民文化”在与各国各地外来文化广泛交流与不断吸收中,弃芜存精,传承创新,这不仅为海派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历史根源,为上海城市发展找到了源动力,更在黄浦百年历史印痕中铭刻下不同的城市记忆:受惠于开埠地西风东渐的洋派和时尚,来自于民族、民俗、民间传统文化滋润的含蓄和婉约,一次次书写着上海城市发展中海派文化和城市精神的独特魅力——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我们相信,上海有着这样悠久的民族传统,这样深厚的民俗文化,这样纯朴的民间风情,热情的上海市民一定能让上海世博会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