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岚清的篆刻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34:44
李岚清的篆刻   


明月几时有
尺寸:2.9cm×2.9cm
印材:巴林石
创作时间:2006年

 
君子之风幽香不俗
尺寸:2.9cm×4.4cm
印材:紫砂
创作时间:2007年


奠基中国

尺寸:3.4cm×3.6cm
印材:巴林石
边款:献给教师节,李岚清,乙酉秋。
创作时间:2005年


  中国印章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由实用而逐步转变成一门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门类,受到文人、书画家和收藏家的推崇,自元代王冕首次使用石材刻印始,至今约600余年。到了清代,篆刻艺术门派、篆刻大师的产生,为这门古老的技艺,写下了辉煌的一页,篆刻艺术发展达到史无前例的顶峰。

  时至今日,这门古老的艺术仍然强烈吸引着人们的视觉,2008中国奥运会徽“中国印”由此而生,将为中国篆刻迎来新的辉煌。李岚清同志的《原来篆刻这么有趣》一书的出版,也为篆刻艺术的发展带来一股清新的风。

  篆刻自古都是文人雅事,有大成者亦是才华横溢、多才多艺。一直以来就听说岚清同志在文学、诗词、音乐等多项艺术门类造诣颇深,但是,当看到李岚清同志《原来篆刻这么有趣》一书,仍然使我大为惊讶,没想到一位71岁始学篆刻的老人,涉猎了那么多种艺术门类,对篆刻竟也有如此之深的研究。李岚清同志在书中对篆刻艺术的认识和心得中谈到:“在师法秦汉印的基础上,要多研究、临刻清代印谱。

   因为在篆刻艺术方面,清代有重大的发展和突破。”“多读印谱,选用规范的字,自布章法,进行再创作,使之融于一体……”“在注意工整精致的同时,要在生动灵活、古朴创新上下功夫。”“要研究篆书等古文字,以求治印时用字能做到便而不脱。”“边栏因与篆法、章法同时布局设计,粗细要与字的粗细相协调。”“刀法上要注意笔情墨趣,或光或糙,或光糙兼施。”“敲破印章的边栏时,字形为竖笔者,旁边可敲,字形为横笔者,要酌情处理,避免造成漏气。”“治印要特别重视在设计印稿上下功夫。”“印章用字要力求统一。”等等。岚清同志的这些心得,是一个专业篆刻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才可能领悟到的篆刻真谛,同时也是众多篆刻爱好者终生探求,而始终没有认识到的篆刻创作及审美的本质。李岚清同志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有这么高深的研究,说明已经完全探索到了篆刻艺术审美的精髓,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岚清同志戏称自己的篆刻是“另类篆刻”,理由是不受哪家哪派的约束,尽量借鉴各家之长为己所用,而这恰恰是一个篆刻家所必备的艺术素养。岚清同志的篆刻作品充分表现了其独到的篆刻审美情趣,印章形式与印文内容力求协调统 一,从而增加了印章本身的趣味。这种大胆的尝试在篆刻史上是不多见的,无疑对篆刻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这不仅是一个新的篆刻形式的出现,更重要的是意义在于方寸天地的篆刻艺术,在尊重、继承传统上,如何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如何更贴近百姓,如何使之具有生命力,这正是我们篆刻艺术家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原来篆刻这么有趣》一书中刊登了岚清同志近年印作170方,作者采用了一个全新的手段,出版了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篆刻作品集,该书集诗、书、画、印、音乐、摄影、散文、笑话为一身,每一方印章都是一个故事,使得读者在欣赏篆刻作品的同时,又对印章中内容所涉及的事件、人物、趣闻、历史等得到了了解。“我试图把篆刻的地位再提高一点,(在书中)让它当一次主角,当当‘红花’,让其他文化艺术来给他当一次配角,当当‘绿叶’(摘自《原来篆刻这么有趣》)。”以篆刻艺术为主线,将其他艺术门类有机地融和到篆刻中来,这是篆刻类书籍的首创之举,也充分展现了一个多才多艺的李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