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 二十四节气的篆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8:32:41
[篆刻]二十四节气的篆刻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 源于黄河流域,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又分为七十二候,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
我国古代经典著作《礼记.月令篇》对七十二候做了详尽的记述。笔者采用刻瓷的技法以印章的形式,按照节气顺序刻制了七十二候,刻制的内容均从此出。
立春是太阳到达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立春分三候: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zhi)负水.
雨水时太阳到达太阳黄经330度。是二十四个节气的第二个节气。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雨水分为三候:初候獭祭鱼;二候候雁北;三候草木萌动。
惊蛰时太阳到达太阳黄经345度。是二十四个节气的第三个节气。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惊蛰分为三候:初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节气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19日~22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分为三候:初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初候:玄鸟至——玄鸟指燕子,仲春时节,燕子从南方飞到北方;
二候:雷乃发声——气候转暖,阴天下雨时可出现雷声;
三候:始电——阴天下雨,闪电出现。
节气清明——每年4月4日~6日太阳到达黄经15°时为清明。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分为三候: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驽;三候虹始见。
初候:桐始华——桐树开始开花;
二候:田鼠化为驽——田鼠是田野穴居的大型鼠类,比一般的鼠要大,驽是鹌鹑之类的鸟也生长在田野里。古人认为此时田鼠可以变为驽(鹌鹑),这是观察的错误,只说明这时驽(鹌鹑)开始在田野活动;
三候:虹始见——雨后开始有虹出现。

节气谷雨——每年4月19日~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谷雨指雨水增多,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谷雨分为三候:初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初候:萍始生——谷雨后,降水增多,池水中浮萍开始生长;
二候:鸣鸠拂其羽——斑鸠活跃了,鸣叫着,拂拭着自己的羽毛;
三候:戴胜降于桑——戴胜,一种头上有扇形花羽的中型鸟,这个时期桑树开始看见戴胜鸟。

节气立夏——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
立夏分为三候:初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初候:蝼蝈鸣——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蛄)蛄在田间的呜叫声(一说是蛙声);
二候: 蚯蚓出——地上可看到蚯蚓掘土;
三候: 王瓜生——王瓜为葫芦科植物,也名土瓜,吊瓜;这时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节气小满——每年5月21日,太阳到达黄经60°为小满节气。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小满分为三候:初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意为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叶繁茂;而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此时麦子开始成熟。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为芒种节气。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
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伯劳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这一节气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百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夏至这天,太阳到达黄经90°,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7’),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蜩,音调,蝉也。);三候半夏生。
这一时节可以开始割鹿角,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
小暑

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鹰始挚。”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º进入大暑节气。大暑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俗话说,“大暑小暑,热死老鼠”,顾名思义,大暑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 。
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是观察的错误;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又称交秋,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处,去也,署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
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指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65°。
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白露是八月的头一个节气。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象征天气已经转凉。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日~24日。
秋分之“分”为“半”之意,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
二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坏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小虫开始蛰伏,池塘的水随着降雨的减少而开始逐渐干涸。





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霜降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露水凝结成霜。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
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