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之弊 社会之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46:04
刘波  从现在公布的情况看,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照例又大都是一番童趣盎然、诗情画意的景象,诸如 《小动物学游泳》、《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之类,仿佛要考生在炎炎夏日里、弥漫着汗味的考场中、时钟的催促与监考者严厉的目光之下,凭空幻想出一副充满芳香、遍地玫瑰的童话王国。可想而知,对于那些身心俱疲的高中生而言,这是一种多么苛刻的要求。于是必然的结果是,像往年一样,那些满分的作文,让人感觉平平无奇,而那些“恶搞”式的零分作文,却显得笔法精妙,文思四溢,在私底下被人们众口相传。    初看起来,现在的作文题目确实要比过去那种必然会以 “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为结尾的题目生色不少,给予中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但这种表面上的丰富性,掩盖不住根底里的苍白无力。这种平面化、单向度、寡淡如白开水一般的作文题目,同样不鼓励应试者的独立思维与创造力。所有的考生都知道出题者想要看到什么样的回答:它不需要别出心裁的理解,不需要作者内心深处的自我论辩与检省,也不需要对现实的考察与批判。考生只需像一个糊裱匠人一般,将一大堆华而不实的辞藻补缀成文,便可期待着赢得阅卷者的赏识,像一块经过程式化的流水线打造出来的模板一样,一举冲入那个名为“大学”的大熔炉。    这样的评断也许会被认为过于苛刻,有失厚道,也许我们应当尊重高考出题者多年以来的去政治化、“人性化”的努力。但冷静的观察者应当始终紧盯那些潜藏的问题,哪怕看到再大的进步,也不应变成鼓掌附和者。事实上,我们当前这种纯文学式的、与现实隔绝的、无病呻吟的作文,与过去那种彻底政治化的、口号式的、鄙夷所有温情脉脉的“小资情调”的作文,表面上完全对立,其实却犹如孪生兄弟、形影不离,对后者的极力回避造就了前者——当我们在极力回避某种力量,以至于一定要以与其截然相反的方向作为前进的指针时,我们其实仍然不自觉地受了那种力量的驱策。而那些为了人生前途而勉强捉笔上阵的考生,也只是摘掉一副面具,换上另一副油彩不同、却同样是伪装的面具,堆砌虚词宏论,始终难触及个体的本心。    当今的青年拥有比上代人更宽广的视野和更扎实的知识功底,但也面临各种更为复杂难解的社会问题,但目前的题目却鼓励他们尽力回避所有对现实的反思和深沉的批判,用虚浮的词语编织空幻的锦缎。中国高中生所受的理科教育之深刻玄奥,以及由此培养的逻辑思维能力之强,足以让一些外国的同龄学生汗颜,我们的教育者却鼓励他们把这种能力置于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之外——在本应充满思辨、比纯科学更为复杂有趣的政治、哲学与文化问题上,让他们死记硬背各种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在写议论文时则放弃多角度的思考,用粗糙的三段论和被人用滥的事例来证明最浅显的道理,或者强使他们去论证诸如诚信这样的、在任何正常社会中都被视为天经地义的美德。    虚假感情的泛滥最终会造成感情的匮乏,长年累月的冠冕堂皇却完全背离现实的道德宣讲,最终会带来整体性的风气沦丧。如果我们的教育制度从一开始就教导儿童掩盖那些也许脆弱也许自私但毕竟真实的情感,转向虚词大话,夸夸其谈,我们怎么能责备他们在脱离考试的桎梏之后变得玩世不恭,视道德准则如草芥?如果我们空洞的语文教育造就了一种千篇一律、面目可憎的文风,使优美的汉语失去了最基本的魅力,我们怎么可以指责当今的年轻人沉迷于游戏,而不去阅读书籍?同样,只要还记得那些装腔作势的高考作文,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含泪劝告(失去孩子的地震灾民)保持动人气氛”、“纵做鬼也幸福”之类的盛世奇语。    正如英国文学家切斯特顿所说,“教育是一个社会代代相传的灵魂”。我们向下一代提供僵化的教育,就是在传递一种死气沉沉的灵魂。当我们为当今的种种语言问题甚至社会问题烦恼不已的时候,我们也许可以回忆一下在多年前的那个夏日,我们在高考考场上写下的那篇空洞、虚假、再也不愿重读的作文。也许,那些现在不知在哪里发霉的作文试卷,正是当今中国种种思维硬化症的根源。
来源于《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