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感叹:不听邓华言,吃亏在眼前/071218(转载) 07.12.18 from 马达 来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8:30:33
上一篇    下一篇     Tag:历史   这篇文章不错,我也要收藏,快看看收藏了该文章的所有3人    

彭德怀感叹:不听邓华言,吃亏在眼前

2007-12-13 08:21:24 来源: 新闻午报(上海) 
  •   通过朝鲜战场的考验,彭德怀对邓华很赞赏,说:“邓华作战勇敢、细心,出过不少好主意,是个好帮手。”1952年春天,彭德怀回国主持中央军委工作。6月,邓华被任命为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

 

开国上将邓华战争经历中最精彩的篇章,是在朝鲜战场书写的。

林彪推荐邓华担任兵团司令员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军队大规模入侵朝鲜。7月7日,为预防不测,周恩来主持中央军委会议,决定以第四野战军十三兵团为主组建战略预备队。会上,林彪认为,该兵团所属的三个军都是四野的主力军,必须有一名更强的兵团司令去才好指挥;十三兵团原司令员黄永胜“作为机动兵团司令员不合适”,提议该兵团司令员一职由邓华担任。邓华的老首长、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也赞成,说“打仗邓华比黄永胜强”。

林彪对邓华的赏识源于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9月,东北野战军秋季攻势开始。我军一部首先远距离奔袭北宁路锦州至唐山段,连克绥中、兴城和锦北屏障之义县,完全孤立锦州之敌,这是辽沈会战第一阶段。当时,锦州蒋军共十一万余人,筑有坚固的城防工事,不集中优势兵力是很难攻下的。林彪开始的战略部署,拟以主要兵力打援敌,以四个纵队兵力攻取锦州。

当时,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邓华认为:攻锦是战略第一阶段的重点,应以二分之一的兵力,即六个纵队在敌援兵未赶到之前拿下锦州。占领了锦州,歼灭了锦州的敌人,打援敌就好办了;如果把主要兵力用于打援、阻援,虽较有把握,但是攻锦兵力不够,时间就要拖长。拿不下锦州,就可能使南北增援之敌会师锦州,形不成各个歼灭的局面。

意见提出后,林彪当时没有答复。不久,他调来两个纵队,即部署五个纵队攻锦,一个纵队作为战略预备队。进攻战役一开始,一天一夜就攻下了锦州,为全歼东北地区蒋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时,大家还认为是林彪采纳了邓华的意见,后来才知道这是中央军委指示林彪要集中主要兵力攻取锦州,不要在打援方面分散了兵力,是中央军委纠正了林彪的错误部署。也就是说,邓华和毛泽东在攻锦作战方略上不谋而合。林彪是个眼高于顶的人,但有时也有慧眼识才的雅量。从此,邓华在林彪心目中挂上了号。

由于林彪、罗荣桓力荐,代总参谋长聂荣臻也首肯,中央军委通过此议并报毛泽东批准。1950年7月8日,对邓华非常赞赏的毛泽东正式批准由邓华出任东北边防军十三兵团司令员。

毛泽东称赞邓华的报告很有见地

具有戏剧意味的是,在美国操纵下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于7月7日通过决议(常任理事国苏联未出席会议),授权由美国组成司令部、指派指挥官,统一指挥参加干涉朝鲜内战的各国部队。7月8日,美国军方任命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时间是如此的巧合。

1950年7月13日,罗荣桓给邓华打来电话,告诉邓华:中央决定调你出任战略预备队第十三兵团司令员,十三兵团所部须立即北上鸭绿江地区布防;党中央还同时决定,组建以十三兵团为主的东北边防军,保卫东北边境地区安全。罗荣桓最后郑重地说道:还要准备在必要时渡过鸭绿江,支援朝鲜人民军作战。

邓华接到命令后,向四野首长和中央军委提出,他要将洪学智等十五兵团领导机关全部带去,以便于指挥,这一提议得到批准。

邓华曾经认真研究过麦克阿瑟这位“联合国军”总司令,他是美国当时仅有的五位五星上将之一,曾任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校长、美国陆军参谋长。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指挥盟军在西南太平洋地区对日作战,具有丰富的两栖作战经验。因此,防止麦氏重演两栖作战故伎尤为重要。

随即,邓华以个人名义亲笔起草了一份报告报中央军委,陈述了对朝鲜战局的看法。报告在谈到美方很可能在朝鲜中腰部实施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登陆企图后,明确指出:朝鲜人民军洛东江前线决战与东西海岸的防守,在兵力配备上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7月下旬,邓华北上途经北京,毛泽东接见他时称赞说:“你在给军委报告中关于美军可能在朝鲜东西海岸中腰部,实施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登陆作战的分析很有见地。”

8月31日,邓华在与兵团副司令员洪学智、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再次研究了朝鲜战场形势后,又由他执笔,四人联名向中央军委写一报告。报告进一步大胆预测说:估计敌主力可能在人民军侧后的平壤或汉城地区大举登陆,前后夹击,人民军将处境困难;我参战时机,“待敌进到三八线以北为有利,不仅更有政治资本,而且军事上也是有利的,敌人拉长拉宽(我)更好打,同时减少(我)对海上的负担,缩短了(我)供应运输线。”

报告发出十五天后,美军在汉城地区的仁川登陆。在美军接近中朝边境后,志愿军参战。后来,志愿军第一、第二次战役胜利,皆因敌战线拉长拉宽,分兵冒进,被志愿军分割包围歼灭。今天,研究朝鲜战史的专家,仍然对邓华的战略预见力钦佩不已。

邓华的两次建议对战局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50年10月19日,十三兵团作为首批志愿军入朝,邓华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是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的主要副手,两人很快在战场上结下了深厚友谊。邓华善战,不仅有勇,而且有谋,提出过许多很有见地的意见建议,有的对整个战局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还是在10月9日,彭德怀刚刚被任命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的时候,在沈阳市东北军区第三招待所会议室里,彭总主持召开了首批志愿军军以上干部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决策,确定入朝作战的指导方针,要求十天内做完一切准备工作。

会议结束,已经是深夜了,邓华、洪学智等仍无倦意。他们心里还牵挂着一件大事:入朝初战,志愿军必须具备兵力上的优势!原来决定志愿军先派两个军过江,两个军不过十多万人;而此时,“联合国军”的总兵力已达到四十二万人,而且越过三八线的敌方部队已经多达十三万余人。除地面部队外,敌人还掌握着制空权和制海权。且不说它的装备优势,海空军优势,志愿军仅出动两个军,同它的第一线南面兵力相比,也不具备优势。“二位还有事吧?”彭总主动相询。

“有一件事我们还不放心。”洪学智报告说。

“军中无禁忌。只管说。”

“两个军过去兵力太少,形不成优势,是不是考虑四个军一起过江?”邓华直奔主题。

“美军飞机已经多次飞到鸭绿江地区侦察扫射,他们已发现我军在边境集结,一旦他们把江桥炸掉,部队再过江就困难了。”洪学智补充道。“这个意见很好,我立即向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报告。”彭总回答很干脆。

10月10日一早,彭总致电中央军委:“原拟先出两个军、两个炮师。恐鸭绿江桥被炸毁,不易集中优势兵力,失去战机,故决定全部集结江南,改变原定计划。妥否,盼示。”

次日,毛泽东复电彭总:“同意四个军及三个炮兵师全部出动,集结于你所预定的位置,待机歼敌。”历史证明,这一招非常重要,主力全部出动形成了有力的“拳头”。

10月11日,彭总来到兵团司令部驻地安东(今丹东)检查出国战备情况时,邓华和洪学智等人再次向彭总提出,即使先头四个军一起入朝,兵力也还是不够。

邓华说:“由于我军的火力弱,与敌人火力悬殊太大,歼灭美军一个师,我们需要两个军;歼灭南朝鲜军一个师,我们需要一个军。因此,还需要向中央建议,赶快增调部队。”

洪学智说:“我们这四个军开到前面去后,谁维护后方呀!没有部队维护后方,后方供应怎么保障呢?应再调一个军来维护后方。”

彭总认为意见都很好:“根据我军一贯的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原则,有关部队应当提前调来,我马上向中央报告。”

中央军委接受彭总建议,迅速增调了部队。这为抗美援朝第一、第二次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彭德怀感叹:不听邓华言,吃亏在眼前

1951年4月6日,在朝鲜金化上甘岭志愿军总部,志愿军第五次党委扩大会议正在举行。会议研究部署新的战役,即第五次战役。在第四次战役中丢失汉城以后,志愿军首长对这次战役寄予了很高的希望。早在3月14日,彭德怀就指出:“下一战役是决定性的一仗。”

这时,新入朝的部队,装备大大改善,各师成立了炮兵团,各团增设了迫击炮连、高射机枪连等。志愿军的火力有了很大提高。另外,新入朝部队的将军们都想大显一番身手,就装备而言,这时是他们带兵以来的最好水平,因此个个情绪高涨。“我们保证和朝鲜人民军一道,再次拿下汉城!”

作为志愿军党委副书记的邓华,坐在彭总身旁,协助彭总主持这次会议。他认真听着、记录着。会场上活跃激越的气氛,似乎没有感染他,他处在一种复杂的心态中:中央军委、毛泽东的战略部署必须贯彻,第五次战役必须打响,可是这次战役怎样打,他还有许多保留。

邓华担心的是,敌人兵力集中,我方装备虽有改善,但同对方的高度现代化比仍然差距悬殊,我方这样去就敌,不易分割围歼。因此,不如把敌放到铁原、金化地区打。把敌人放进来,我们可以拦腰一截,容易解决问题,同时,刚入朝的部队也可以熟悉地形,多一些准备时间,要以逸待劳。

现在面对会场上沸腾激昂的劲头,邓华感到不踏实,于是不顾大家的劲头,大泼起“冷水”:“打的方式是两种,一是开始即大规模猛插,一是各兵团小的穿插,打多少算多少,然后再向敌纵深穿插,最好是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可是,他还是把小穿插打法加以强调:“开始口子不要张得太大,不要企图一起围上打,必须实行分割猛插一块块吃。”

“不放长线怎能钓大鱼!”彭总心里不以为然,“'口子不要张得太大,不要企图一起围上打’,这实际上是否定大规模穿插。”最后,彭总根据毛泽东的设想和敌人可能登陆的情报,决定进行大规模反击。

1951年4月22日,第五次战役打响,双方相持到5月21日,历时近一个月。此次战役中朝方面投入十五个军,连续奋战五十天,虽然歼敌八万余人,但自身作战损失也高达八万余人。战后,彭德怀自己承认说,第五次战役是他一生中四次军事上错误之一,据说他还感叹:“不听邓华言,吃亏在眼前。”

邓华“成为中国军队在国际军事舞台上的形象代表”

1951年8月,志愿军总部决定于9月间发动第六次战役,打到三八线以南,收复三八线以北敌控制区。当时,邓华在开城参加停战谈判,得到通报后,认为在当时情况下发动这一战役对我不利,不如等待敌人向我进攻时予以大量消灭,遂向毛泽东、彭德怀发电提出建议,得到采纳。果然,9月间敌发动“秋季攻势”,志愿军取得了重大胜利,各国军事评论家都对这一战役计划的改变给予很高评价。

1951年7月,停战谈判开始,中朝坚持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美韩方面则要求中朝方让出一万二千平方公里土地作为对他们“海空优势的补偿”,遭到拒绝。谈判陷于僵局。

作为志愿军谈判代表的邓华仔细研究了敌我控制区的实际情况,认为就地停战,以实际控制线为军事分界线,中朝方不吃亏,可提出就地停战方案以打破僵局。邓华向毛泽东、彭德怀提出这一设想,后来中朝方提出就地停战方案,美方接受,于11月达成协议。敌方附加一条:三十天内未签字,以实际控制线的变化为最后分界线,企图在签字前向北推进。而到最后划分军事分界线时,是中朝方将控制区向南推进三百多平方公里。1953年7月27日,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通过朝鲜战场的考验,彭德怀对邓华很赞赏,说:“邓华作战勇敢、细心,出过不少好主意,是个好帮手。”1952年春天,彭德怀回国主持中央军委工作。6月,邓华被任命为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到1953年春夏,朝鲜战场志愿军已经达一百余万。那时,邓华刚刚43岁,统领百万雄师与敌兵拼杀于异国战场,重任在肩,壮志飞扬,展示了自己的人生风采。

邓华是一位极其谦和的人。1951年春天,陈赓和宋时轮率兵入朝作战后,鉴于陈赓在军内威信很高,而宋时轮也是位老资格的将领,邓华提议由陈赓担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宋时轮任第二副司令员,自己担任第三副司令员兼第十三兵团司令。邓华的谦让风格让彭德怀颇为感动。但是,他考虑到邓华自入朝以来一直就是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熟悉志愿军的情况,改变座次不利于开展工作。而且根据几个月共事的观察,他发现邓华是个能够拍板、敢于拍板的人,而且肯动脑子,善于思考,因此没有同意邓华的意见。

1953年7月,在著名的金城反击战胜利后,邓华正式出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成为中国军队在国际军事舞台上的形象代表”。

邓华不是那种趾高气扬、张牙舞爪的人。1951年8月,陈赓病愈后入朝,邓华对他十分尊重,作战等方面的事情,主动找他商量研究,就连照相这样的小事,他都考虑得很周到,彭总居中,紧挨着彭总的是陈赓,他则站在陈赓一旁;如果是他们三个照相,他则在彭总的左侧,陈赓在彭总的右方,按照中国传统习惯,右边为大。

1954年11月,邓华回国任东北军区司令员,后任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1955年9月,他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摘自《名人传记》2007年12月号夏明星陈华瑜许大强文

更多精彩尽在历史频道 历史图库精粹 (本文来源:新闻午报 )

上一篇    下一篇    (马达的分类目录[我的图书馆]中共537篇)  
发表评论
彭德怀感叹:不听邓华言,吃亏在眼前/071218(转载) 07.12.18 from 马达 来源 彭德怀感叹:不听邓华言,吃亏在眼前/071218(转载) 07.12.18 from 马达 来源 彭德怀感叹:不听邓华言,吃亏在眼前 彭德怀感叹:不听邓华言,吃亏在眼前 彭德怀感叹:不听邓华言,吃亏在眼前/071218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 不听导游言 吃亏在眼前 世界24大视觉奇图/071216(转载) 07.12.16 from 马达 来源 世界24大视觉奇图/071216(转载) 07.12.16 from 马达 来源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开嫁前的十条古训,未婚的姑娘好好看看! 鲜为人知:林彪家人在“913”事件后(转载) 07.12.12 from 春雨 来源 八路军在平型关的战果到底有多大?(转载) 07.12.15 from 数卷残编 来源 鲜为人知:林彪家人在“913”事件后(转载) 07.12.12 from 春雨 来源 人生一定要看(转载) 07.12.02 from 胡鹏 来源 俞正声之弟俞强生(转载) 07.12.12 from lmh6729 来源 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转载) 07.12.23 from 村学究 来源 初中数学公式(转载) 07.12.30 from 心情 来源 感人语句(转载) 08.06.18 from bakdfkuk 来源 渔舟水云间(转载) 07.12.18 from 秋天的云 来源 渔舟水云间(转载) 07.12.18 from 秋天的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