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贫民富翁》:灵感来自丑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14:02

『文化』《贫民富翁》:灵感来自丑闻

从 都市客 · 良品杂志 作者:admin        6年前,当维卡斯·斯沃拉普(VikasSwarup)带着《贫民富翁》离开伦敦的时候,恐怕很少有人认识这个身兼外交官和作家两职的印度人。现在,随着《贫民富翁》在奥斯卡上的大放异彩,维卡斯也成为了聚光灯下的焦点人物。在接受《周末画报》记者专访时,维卡斯向记者透露,这本小说创作的灵感,其实来自2003年发生在英国的一桩丑闻。

       2003年,维卡斯还是一名作为印度派驻伦敦的外交官,他在伦敦市中心的维多利亚餐馆吃完了在这里的最后一餐。那时候,他刚刚得知自己从伦敦调往南非,所以决定来自己最喜欢的餐馆,就当是道个别。

       故地重游,只不过维卡斯的手中多了一本书《贫民富翁》——这是他的作品。根据维卡斯的原著改编的电影,刚刚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最重要奖项。

创作:只花了两个月

       令人稍稍有些吃惊的是,维卡斯写这本《贫民富翁》,只花了两个月。“当时我刚刚接到通知,要我调往南非工作,我在伦敦还有两个月的时间。”维卡斯向记者回忆,“我的家人都已经回到了印度。在此之前我的妻子和两个儿子整天跟着我满世界跑——土耳其、华盛顿、亚的斯亚贝巴、伦敦,这样下去,孩子们将会失去了解自己祖国的最好时机。所以我决定让他们回到新德里。”

      家人们走了以后,维卡斯决定安安心心地开始用这段在伦敦的空闲日子写作。“我一直在构思自己究竟要写些什么。不过我心里很清楚,我成为不了描述风花雪月就用掉大量篇幅的那种作家——在印度,那种作家遍地都是。我更喜欢的是惊悚小说。我欣赏的作家有厄莱斯代尔·麦克林和詹姆斯·哈利,他们对我的影响很大。”

      早在学生时代,维卡斯就成为了一个“猜谜狂”。那时候,他就在学校里凭借自己的学识,靠猜谜赢得了一些奖品。他承认,每一次电视里在放印度版《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时候,他总是静静地呆在旁边,跟着那些选手一起做题目。在赢了电视上选手的时候,他还甚至会忘情地为自己喝彩欢呼。

      2003年,当时还在英国担任外交官的维卡斯清楚记得,上校查尔斯·英格拉姆爆出的丑闻在英国公众中轰动一时:英格拉姆和妻子在一档名叫“百万富翁”的节目中涉嫌舞弊——他得到听众席上妻子的咳嗽声帮助而赢得奖金。维卡斯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灵感,他觉得这个故事足以反映人生的荒谬可笑,于是决定写一部关于“电视有奖猜谜”题材的小说,不过主人公当然不是那个臭名昭著的查尔斯·英格拉姆。

      “碰巧在英格拉姆丑闻曝光的同一天,我在印度的报纸上读到了一则有关于印度贫民窟的文章——他们从没有读过一份报纸、也从没有上过学,更不用说上网或者用手机了。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思想上,都极度贫瘠。”于是,维卡斯突发奇想,把故事发生的地点设定在了印度最大的贫民窟——孟买的达拉维,人物则是一个18岁,几乎没有读过什么书的青年。“一个半文盲的贫民窟青年回答出谁是莎士比亚,从而赢得了百万美元奖金?听听这是多么有意思的故事。”没错,这就是后来《贫民富翁》整个故事的框架。

       “我被捕了,因为我赢了电视问答秀的巨奖。”于是,在构思完成后,维卡斯写下了这本书的开头……

争议:我不想辩解

       现年48岁的维卡斯坦承,自己没想到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百万富翁”,也没有想过会有一天如此出名。不过,来自外界的光环,并没有让他有多少改变,他依然谦虚故我:“这不是我的成功。这是一个属于印度的故事,所以是属于印度的成功。”维卡斯说,“我的小说也许拨动了人们的心弦——我想说的是,人生的可能性是无穷尽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本书中写到的爱、友谊和命运,都是永恒的话题。”

      但随着《贫民富翁》的巨大成功,争议也随之而来。在《贫民富翁》走红之后,许多印度的批评者,纷纷开始指责维卡斯把印度描写成一个“贫穷、脏乱和落后”的地方。甚至有一位批评者,将《贫民富翁》称为“不入流的方言土语组成的杂烩”。而孟买达拉维贫民窟的居民则更是走上街头,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抗议。他们有的举着标语牌,有的拿着影片导演丹尼·鲍伊尔和演员们的画像,并用拖鞋拍打。

      对于这些责难,维卡斯笑了笑:“我不想辩解什么。印度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国家,站在不同的层面上,你会看到不同的印度。这是一个牛车上的国家,同时也是生产超级计算机的国家。任何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都无法准确地抓住印度的精髓。正是它‘纯粹的多样性’,才成就了一个拥有巨大力量的国度。”

      作为一个印度的作家,维卡斯心中拥有的不仅仅是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他更愿意付诸行动。维卡斯认为把印度的软实力带给全世界,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本书的成功,也可以让好莱坞看到印度优秀的文化,我们期待着整个世界都用理解和宽广的心态,来了解印度这个古老的国度。”

《周末画报》专访维卡斯:我们应该学会怜悯
M=Modern Weekly  S=Vikas Swarup

M:当您听说您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您吃惊吗?
S:我非常惊讶。作为一个原著的作者,我根本没有想到过会有人把我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更加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是一家英国的制片公司要拍成电影。现在,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不仅拍成了电影,而且我还走上了奥斯卡红地毯。我想同样吃惊的还有电影的导演丹尼·鲍伊尔。

M:我们谈谈鲍伊尔吧,他刚刚来过中国。在看过他导演的电影之后,您是否觉得满意?
S:他是一个绅士,他非常尊重我的观点。在我改编剧本的时候,他也专程来向我咨询过。对于电影,我总体上来说是满意的。视觉和感情的处理上都很好。尽管有一些情节跟小说有不同。我唯一一个比较遗憾的地方是,小说中的拉姆·穆罕默德·托马斯变成了贾马尔·马里克。

M:您似乎在书中证明,所谓的“教育精英”的智慧,并不比街头的孩子高明到哪里去。您是否在用一种批判的眼光看待现代社会?
S:我没有试图将所谓的“街头智慧”凌驾于教育之上,我想表达的是学校和书本的正规教育无法垄断人们的智慧。我不是一个吹毛求疵的人,但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现实的年代,这是人类的某种悲哀。

M:您对中国了解吗?在您的眼中,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度呢?
S:中国和印度都是文明古国,我非常愿意担任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文化使者。我在年轻的时候读到过关于中国的孔孟之道书籍,以及《水浒传》等四大古典名著。我还知道,乒乓球在中国非常受欢迎,我自己也认识一些乒乓球运动员,比如王励勤、邓亚萍、曹燕华和蔡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