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香:有所坚持,有所成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4:26:00
作者:陈燕香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988    更新时间:3/27/2006
 

古田县教师进修学校 陈燕香
常常想起泰戈尔《采果集》中的诗句:“我在坦途迷失了方向。在烟波浩淼的水面,在碧蓝如洗的天空,没有一丝轨迹。路被鸟儿的羽翼、璀璨的星光和四季流转的繁花遮掩了。我叩问我的心,你的血液是否承载着发现未见之途的智慧”。怀着对教育的困惑与思考,走进福建省首期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的研修班时,我焦灼而迷茫,渴望寻找到教育的正道。带着夏的收获,携着秋的思索,踏上了成就学科带头人梦想的路途。两年来,《专业成长记录手册》中的“寄语”引领着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敢于挑战,不断完善自己:“学科带头人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前沿的学科知识、独特的教学艺术、较强的科研能力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学科带头人要成为课程改革坚定的促进派和积极的推动者,要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者和先行者”。一路走来,却也为自己的那份执著与坚持所感动。因为坚持,所以收获;有所坚持,有所成就。
一、视界敞亮世界
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在我的理解视野中,“一个教师的阅读史,就是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史”,我始终秉持这样一个朴素的追求:“教师自觉的理论学习是一种隐性的专业引领”,把自觉的学习做为自己职业生活的一种方式,第一:认真研读教育教学理论专著、课程改革理论丛书,如:张华的《课程与教学论》、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的报告集、冯建军的《教育与生命》以及肖川、张文质的教育随笔等;第二:定期阅读教育教学专刊,较为系统地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努力提高自己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第三:阅读教育经典,如《外国教育经典解读》、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课程与教师》、卢梭的《爱弥儿》、柏拉图的《理想国》、《国际视野中的行动研究》等,写好读书笔记,与教育大师对话,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以教育理论的滋养,丰富自己的教育视界,丰实自己的教育行为、丰满自己的教育人生。
有一篇自己特别钟爱的论文——《发展为本,多元评价,体验成功》(浅析《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评价体系的特点),在《福建教育》2001年第四期“教育时空”栏目“课程改革启示录”上作为专题学术论文发表。从最初的阅读课标实验稿,到收集案例,我一直困惑于不能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来解读课标的精神,直到第二年在参加省骨干教师的培训时,到集美大学的图书馆里查阅有关资料,其中一篇有关多元评价理念的文章使我的思考找到了源头。长达两年,三易其稿的过程中,我渐渐明白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于是家里的藏书渐渐丰富起来,从教育经典,到课程新论;从教学随笔,到数学专著,两年来新买的八十多本的藏书静静地叙说着我专业成长的历史。
捧起书的瞬间感悟,正如“漆黑的夜里,一根火柴划亮了,你的眼前一片光辉”;追寻中的豁然开朗,就像“走进五月的果园,各色各样的果子累累垂挂在枝头,你打开你记忆的袋子,任意盛装采撷来的美好的果实”;掩卷后的理性思考,又似“走进上帝的伊甸园,你大胆摘食了智慧的果子,于是你通晓了一切。”读书使自己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也使自己能从较高的理论视野,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去读懂课堂里的现实。
二、专题成就专业
个性化作业、转变学习方式、生命化教育是我两年来开展课题研究的关键词。
关键词之一:个性化作业
“我很喜欢数学,和数学交朋友,因为数学可以学很多知识和很多问题,使我们越来越聪明;数学还可以学到非常有趣的游戏和儿歌,我以后要当一名像陈老师您那样的数学老师。”
这是曾昕昕小朋友写在“问题银行”里,对数学说的“悄悄话”。通过对学生个性化作业的研究与实践,学生变得爱学数学了,他们不再满足和局限于课堂上、教材中的数学,而乐于跳出教材、跳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把数学学习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低年级个性化作业研究取得初步的成效,我们由低到高,以点带面,在全校铺开,设计了中、高年级个性化作业小册子——“点击数学”。本课题在市专家组织的中期验收中,“问题银行”与“点击数学”个性业化作业小册子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赞赏,认为这是这个课题中最有价值,最富实践意义的独创性的研究成果,值得借鉴与推广。如今“问题银行”和“点击数学”已经成为学生固定的个性化作业园地。
关键词之二:转变学习方式
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数学教材使用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的课题研究通过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使用开展行动研究,根据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特色,以苏教版教材为研究载体,自觉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衡量、分析教材内容,创造性地用好、用活实验教材;充分发挥新教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功能,把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数学课程的首要目标;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渐形成学生主动探索、自主思考、合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努力把静态的教材资源转化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活动的动态的活动资源;目前本课题已通过审批,成为江苏省新课程改革的立项课题。课题的开题报告发表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网站上,并对二年级以上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撰写了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之三:“生命化教育”
“生命化教育”课题以著名哲学家黄克剑先生的“生命化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恪守教育的独立品格,努力以实践的、批判的立场不断使教育向着人的生命的本真回归。生命化教育把每一个人都视为一个运思和创意的原点,把每个人都视为一个智识和灵感的凝视中心。直面教育,直面人生,以成全每一个富有个性的人的发展为自己价值祈向的“生命化教育”新理念,正成为越来越多以教育为天职、以探索为使命的人们的共同旗帜。“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使我对自己多年来倾心专注的数学课堂的质询与追问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感,也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这一职业多了一份使命感与责任感。“只有回到生命,才可能理解作为生命表达的教育。回到生命,就意味着回到了教育的本源”。课题研究论文“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生活”共计一万多字,发表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迷恋人的成长——20位教师的课堂发现》一书。
三、努力沉淀实力
有趣的是,参加学科带头人的两年,定格着我职业生涯的两个阶段:
“走进新课程,走进孩子缤纷的心灵;走进新课程,走进教育明媚的春天”
——在自己的课堂上醉心于学生“个性化作业”的研究,分享着孩子们成长的秘密,描绘着“我心中理想的教育:充满诗性的教育,饱含诗情的教师,洋溢诗意的课堂”;担任课改年级数学科教学,坚持写课改实验日志,及时记录下自己参加课改的心路历程:教学实验记录、教学随笔、教学案例与反思等共计三万多字。
——带领全校数学教师积极开展校本行动研究,充分发挥课改年段的辐射作用,推动非课改年段运用新的课程理念开展教学,营造人人参与课改的氛围;组织全校青年教师开展“走进新课程”演讲比赛,使全校教师思想上接受一次课改新理念的大洗礼;
——关注青年教师成长,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积极创造条件,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让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其中一名年轻老师,从一名乡村教师成长为一名县重点小学的骨干教师,并在县、市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活动中表现突出,评为县、市教坛新秀。
——为县、校、中心小学的教师开十多节课改研讨课、观摩课,特别是在2003年11月在宁德市第二届课改阶段总结会上,为全市三百多名教师做课改观摩课《可能性》,以其理念新、设计新、教法新,受到了专家和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一位教师这样评价这节课“我听了省内上《可能性》的课共四次,而这节课是最扎实、最实在、也最能体现教师教学机智的课。”
“走进新课程,走进孩子缤纷的心灵;走进新课程,走进教育明媚的春天”,日记里的这句话是我参加课改一年来内心真实的写照。
“从教学实践和现实中学习,像读懂书本一样读懂课堂里的现实。”
参加培训的第二年,由于工作需要,我调入教师进修学校。从一名教师到一名教研员,完成了角色的转变。当我真正走上教研员这一工作岗位,成为一名课堂的旁观者,沦为学校的一名匆匆过客时,心中依然怀念着课堂,在日记本里我留下了这样的心声:“怀着对课堂深深的眷恋,怀着对课堂浓浓的爱意,怀着对课堂长长的思念,我离开了课堂,当我走出古田一小的大门,意识到从这一刻起我将真正离开我钟爱的课堂时,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向我袭来,我突然觉得我丢失了一生中最最弥足珍贵的东西。一年多来,挥之不去的失落感总会在不经意间涌上心头,我离开课堂的那一刻涌出的泪水至今未曾逝去……”。但我坚信我的离开并不是告别,而是为了和对课堂怀有同样信念的人们,一起来建设自己理想中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一生中最怀念的地方,让每个教师都能在自己的课堂上畅享快乐、畅享成长、畅享幸福、畅享创造的乐趣。
一年来,积极利用下校调研、听课的时间,及时发现人才,引领、扶持全县各小学、特别是农村优秀青年教师,同时给青年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所指导的数学课分别荣获县、市一等奖。组织数学科“送课下乡”活动中,选拔了四位农村一线教师,立足现有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要求在不使用先进教学手段的前提下,只用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自制教具、学具,开了四节各具风格的数学课,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构筑了一道校本研究亮丽的风景。
作为教师的服务者,而不是管理者,我坚持:每次教研活动“能给教师们注入点希望,体味到一丝快乐,重拾教学的从容,能够从教研活动中带点愉快和感动回去感染他的学生。”作为一名课堂教学的研究者,我坚守:“从书本学到的东西固然重要,但作为一名教育研究者,更重要的,还是从教学实践和现实中学习,像读懂书本一样读懂课堂里的现实。”
四、成果见证成长
“学科带头人要成为小学数学课程开展校本研究与培训的先行者和专家,成为小学数学课程文化的建设者和专家”,我努力实践着“寄语”中的要求。组织全县数学教师进行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培训,提出“上好一节课,从读懂教材开始”,“读懂、读透新教材,用好、用活新教材”,强调解读教材的重要性,倡导数学教师要追求“有本、有人、有效的数学课堂”,为全县教师和宁德市骨干教师等多场讲座,特别是在“城乡互动、送课下乡”活动中,为全县农村数学教师所做的《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专题讲座反响很大,针对日常课堂教学中的低效、无效现象,倡导关注并重建日常性课堂,提出有效教学理念下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三步曲”:“课前着力设计,课中善于倾听、课后认真反思”。一位教师以《亦诗、亦歌、亦画》为题目,高度评价这个讲座“精辟入里,出神入化,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妙语联珠,她的有效教学的前卫理念,给人以全新的洗脑,让人振奋。陈老师把她对数学教学的激情和情感完全融入讲座,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让人如沐春风,如鱼得水。整个讲座是她知识、技能、素养的综合探索,不人云亦云的创造,是对现实的强烈追问、保守的透彻批判,是对困惑坚韧的思考、对体制顽强的挑战,是对现状踏实地开拓、对理想执着地攀登,其核心价值表现为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其终极目标表现为一种破中有立的建设。”我想这些溢美之辞,带给我更多的是一丝愧疚、一次反思、一种动力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每天都是生命中的一张白纸,每一个学生、每一堂课都是一篇生动的文章。”我追求这种诗意的人生。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到三勤:“勤反思、勤阅读、勤写作”,通过教育叙事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自己的经验世界,留下自己心灵成长的轨迹。两年来,所写研究论文、专题讲座、研究报告和教学叙事等共计十四万多字,其中教学研究论文:“课后反思‘思’什么?”“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学数学”、“低年级个性化作业设计例谈”;案例分析:“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景观”、“生命化课堂呼唤知识的生命态”、教学随笔:“今天不考试”、“远远的学校是一个希望”以及“角的认识”教材分析《读结构,读教材的一个重要维度》等十二篇文章分别发表在《福建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设计》、《小学教学参考》、《福建论坛》等全国知名教育期刊上,并将自己两年来在培训期间所写的教育叙事作品进行整理、归类,按照“随笔、课程故事、研究论文、案例分析、课标解读、教学设计”六类,收录在自己个人作品集《新课程札记》中,共计五万多字。
建立个人专业成长档案。按照培训的基本要求,自觉建立个人专业成长档案,收录自己成长经历、心路历程和研究成果,及时将自己的学习与研究进行整理、提炼,真实记录自己两年来的成长足迹,内容分为四个专题:“有所坚持,有所成就”、“专题讲座,思想驿站”、“课题研究,聚集实践”和“教育叙事,成长印迹”,以及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的部分作品;二是认真做好《专业成长记录手册》,结合每次的研修活动,及时记录自己的感悟与收获,“在路上——在乎过程的风景”是我追梦途中的心态写照。
两年来,在收获自己专业成长的同时,也收藏着太多的感动。专家组的殷殷教诲,言传身教,精心指导,鼓励鞭策,他们对教育痴心不改的热情与信念,感动、感化着我们,他们不仅仅是我们专业成长的导师,更是引领我们心灵成长的精神导师。学员们,在完成自己繁重的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锻造自己,全力打造自己,积极投身课程改革的大潮中,站在课程改革的风口浪尖上,真正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他们的坚持与执着、信念与追求,书写着学科带头人亮丽的风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天静下心来,用感恩、用思考、用创新实践的勇气与精神不断刷新自己!“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
专业成长小记:
1、1994年11月在全省小学“教学新秀”评选活动中,参加省、市、县三级教学比武,通过论文写作、课堂教学、基本功考核,评为“福建省数学科教学新秀”;
2、2000年7月在集美大学接受福建省教育厅举办的首期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于2001年7月获合格证书,成为首期省级小学数学科骨干教师;
3、2002年6月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学科省级培训;
4、2003年9月评为福建省宁德市“优秀教师”;
5、2003年7月成为福建省首期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05年12月结业,并参加“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班进修学习;
6、2003年11月20日,在宁德市第二届课改阶段总结汇报会上,为全市三百多名教师开观摩课《可能性》,以其理念新、设计新、教法新,受到了专家和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7、2004年9月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成为宁德市获此职称最年轻的教师;
8、2004年3月起参加“生命化教育”课题研究,评为2005学年“优秀实验教师。”
9、2004年11月聘为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委员会理事。
10、2005年7月聘为宁德市小学骨干教师市级培训班授课教师。
11、2005年11月在首期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结业教学研讨会上,上展示课“求平均数”,受到好评;
12、2002年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参考》、《小学教学设计》、《福建教育》、《福建论坛》等教育期刊上发表文章二十多篇。
13、2006年3月被聘为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堂研究中心兼职教研员。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人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打分
【老柏长】 读了你的《有所坚持、有所成就》,还有你的博客,我很受感动,更… 6/4/2006 11:00:06 PM 5分
【YSSK】 古田县教师进修学校陈燕香老师您好!真庆幸我们同行。看的出您是… 5/18/2006 10:48:26 AM 3分
【阿香】 阿香心怀感激地默默地读着朋友们的鼓励,然后把这份鼓励珍藏心底… 5/11/2006 9:59:47 PM 5分
【XRW】 果然香气袭人!书香沁人心脾,墨香洗人五脏六腑,心香传之久远! 5/10/2006 8:09:41 PM 5分
【xpxsq】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你的努力令我钦佩,你的成就让我有你这样的… 4/23/2006 5:10:20 PM 5分
查看评论详细内容及更多评论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