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昊:“个性化官员”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1:36:47
唐昊:“个性化官员”是怎样炼成的2009年05月09日 05:52南方都市报【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评论5条

■中国观察之唐昊专栏

“2009中国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节”揭幕在即,作为此次音乐节的“形象大使”,市长赵小明不惜“丑化自己”,在音乐节的形象宣传片中以分外夸张的卡通形象出现在荧屏,这个在我国政坛并不多见的做法马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应该说,此种关注和争议取得的是双重的广告效应:一方面扩大了音乐节在全国的影响,另一方面,从网友大多赞许的评价上,也可以看出其在改善政府形象方面效果颇佳。而作为关注此事的大众媒体,其特性正是追逐个性化的官员,无形中也充当了“义务宣传员”。

中国的官场文化向来是严肃、拘谨和模式化的。严肃是为了要保持“官威”———官员必须以威仪赫赫保持其高于人民的形象,官老爷高瞻远瞩、拿腔作势,而小民战战兢兢、恭敬从命的情景太令人熟悉了。不仅如此,官员的形象还常常被定格为不苟言笑、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甚至表情和言谈都“纯属雷同”。所有这些严肃、拘谨和模式化都可被视为是对正常人性压抑的结果。令人担心的是:这非人性化的“威”保持得久了,会有“人将不人”的危险。

不过话说回来,这没有个性、千人一面的形象其实也不是官员自己的选择。谁不在年轻时生气勃勃、充满奇思怪想呢?说起来还是环境造就了官员的固有形象,即环境拒绝变化时,本来活泼易变的个体心灵、个体性格就不能不被过分地压抑以致麻痹。而当民众没有个性的时候,公仆的个性也一样被磨灭,最终被压制成为机器上的一个标准化零件,同样面对个性丧失的痛苦。在这个意义上,官员的这种亲民的个性化表达不但有利于民众(无论如何以亲切示民总比训斥民众要好),也有利于官员自己的身心健康。前不久那位跳楼自杀的女副市长如果有赵市长这样一种卡通式乐观精神的话,应该也不至于走上轻生之路。

同时,在一个循规蹈矩、千人一面的场合里,官员们往往不知道规则在哪里,只知道长官意志喜怒无常。在这种情况下最安全的做法唯有战战兢兢唯命是从。而在正常情况下,官员都知道边界在哪里,能够做什么。他们服从的是法律,而不是长官意志。因此也显得更有尊严和个性些,在这种宽松而不僵化的环境里,更多官员会展示出自己亲民的个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个性官员”,如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安监总局原局长李毅中、审计署原审计长李金华,还有潘岳、薄熙来、王岐山、李宪生等都开始以个性化的方式行使权力、表达意见,成为舆论热议的对象。而体制对官员个性的容忍度也大大增加,这说明国家制度建设在取得进步,也是政治文明的体现。

当然,面对各种社会难题,仅靠几个“个性官员”是无法解决的,甚至会带来新的麻烦。有个性的官员很多都有本事、有口才、敢说真话,这样的性格易招同僚反感;而他们的施政也经常处于“出位”的边缘,也容易被抓小辫子;同时,一些官员的个性化行为还可能损害制度和民众利益,如某官员以不由分说的强制拆迁方式推行自己的城建计划,也被称为“有个性”,这就需要警惕了。

所以,真实的进步仍然是制度本身的进步,无论出现多少偶发的“个性化官员”,都不能替代制度的完善。但“个性化官员”在制度的进步中也绝非无所作为。杜威认为,只有个人的心灵才能改变制度和传统。“卡通市长”事件所反映的是:即使在目前这样一种局面下,人们的心灵仍是活泼的。总有不安分的心灵通过无形的或有形的表达,试图寻找自由,突破边界。我们需要做的是开启并珍惜这种突破体制的心灵的力量,让它重新鼓起创新的勇气。在这个意义上,我支持赵市长的做法,并认为中国的官员都需要卡通起来、充满亲民笑容而非盛气凌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并有机会通过体制改革去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