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有什么样的教育战略主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37:55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54    更新时间:2008-12-16
第50期6版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2008年11月16日《新京报》上撰文认为,任何一个教育改革的规划或者方案,都会有一个战略主题。这个主题是整个改革的灵魂,是所有改革方案的基础。如美国就曾经用《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和《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等作为国家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
那么,对正在制定的我国2020年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应该提出什么样的战略主题呢?
我个人的建议是:办好每一所学校。理由是,首先,从科学发展观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来看,中国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教育的公平问题,东西部教育的发展不均衡,城市与农村的教育发展不均衡,同一个地区学校与学校的发展不均衡,择校的矛盾依然尖锐,优秀教师集中在城市好学校的情况依然突出。老百姓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一个好学校读书?其实,中国的很多教育问题是从这个问题派生出来的。其次,要办好每一所学校,自然也涉及效率与品质的问题,“好”的标准会有具体的软件与硬件的指标。这就会让各级政府有一个具体的工作目标。再次,一个好的改革方案,应该有一句老百姓一看就明白的口号,这样才有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这个口号就是我们的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
办好每一所学校,首先要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薄弱地区的教育投入。我希望在新的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中,能够不要受目前金融海啸的影响,降低大家对教育投入的期望。当然,同时应该有对教育投入效率的评估。
办好每一所学校,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我希望,我们的中长期规划,能够打破传统的按照教育体系的框架做文章的方法,列出几条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办好每一所学校,是涵盖从幼儿园到大学,从学校教育体系到社会教育体系的,需要全面地规划与部署。但是,所有阶段与体系的总目标,应该围绕办好每一所学校这个总的战略主题。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一个清晰、平实、可感而响亮的教育发展战略主题。纲举目张,我们的教育改革才能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够经得起实践、群众与历史的检验。
重建大学师生关系
中国政法大学发生在读大学生杀害教授的案件后,大学内外的学人、评论者对此多有关注,但大多评论集中于从历史与社会环境中找原因,大学本身的师生关系现状却成了盲点。
目下大学里的师生关系,用“淡漠”二字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自从大学扩招以后,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明显增大,由于学生是缴费上学,教师是拿工资上课,教师与学生背后的金钱关系日益突显。
从大学现行的机制来看,大学老师差不多只是在课堂上与本科学生面对面,而自从一些大学片面地提倡多媒体教学以后,一些教师甚至连面对面也谈不上了。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教师,因为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学校的政策导向。比如有的大学就在教学评比或评估时,将“多媒体教学”的权重增加到25%以上,甚至明言,不使用多媒体,就甭想得到教学奖励。
将教学手段当成教学的目的,这是误读了教学原理和规律的结果,而企图将多元化、多手段的教学,以及教师的教学自由变成一致化、标准化的方式,这明显是这几年大学过分行政化的一个表征。
大多数教师除了课堂以外,根本无法与本科学生交流。而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行政人员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这样,知识与活的思想、学术与人的道德彻底地分离了。教师只是扮演着知识和技能的传声筒的角色。
不仅是教师对于学生日渐陌生,学生对教师、对学校也同样知之甚少。
离开父母、亲人独自在外,又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感觉孤独之后,总是会选择与异性同学交往,希图得到一点家庭般的温暖和情感上的慰藉。
而上大学之前,中学单一的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学生的感情、道德不仅单一、脆弱,而且因为缺少了中学时代父母呵护这个暂时的缓冲,一旦在情感上受挫、失落,其反应也一定十分强烈。
我们当下的大学教育缺乏的不是道德理想境界的灌输,而是一般的行为方式的提醒。老师如何与学生打交道,学生如何与老师交往这类看似简单的东西,往往因其简单或缺少理论性而被忽略了。不仅是在教育内容上忽略,有关行政部门也很少主动提供这样的机会。学会相互交往并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的问题。只有多交往才能学会恰当地、合理地交往、表达以及情绪宣泄。要实现这个愿望,大学的理念改变、机制创新和政策完善都是必不可少的。
(《科学时报》2008年11月11日尤小立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