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书氛围为何冷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02:37
随着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社会上掀起一股浓浓的读书思潮。 掐指算算自己一年读了几本书,却黯然发现实在不多。周围同学也是,大学时光匆匆过去,好书没读几本,证倒是拿了不少。读书冷与英语热一比,倍显凄凉。

    中国古代形容死读书不善应用的人为两脚书橱,但倘若书橱里连书都没了,岂不成了空心萝卜?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说大学生就业难源自自身素质降低,虽然有些偏颇,但反映的问题却有一定代表性。当代大学生确实普遍存在知识积淀不够,读书太少现状。网络浅阅读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经典著作的深阅读,娱乐化、视觉思维代替了深思考、逻辑思维。十个大学生中九个半都逛论坛灌水,但静心读过几百本经典著作的不多。

    大学读书氛围冷淡,与社会浮躁风气有关。在媒体主导、网络炒作的通俗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的阅读取向发生了明显变化,一些情节紧张、刺激的热销书如《狼图腾》、《鬼吹灯》、《明朝那些事儿》等阅读率很高,而一些专业课和社科方面的经典书却多望而却步、浅尝辄止。同学之间谈资多为哪部最新电影,哪本热门畅销书,有思想、有难度的经典书则难上卧谈会。

    其实大学生算得上是以读书为“职业”。大学图书馆多藏书甚丰,其中不乏经典好书,为何大学生却很少借阅,或借了也很少看完?我想这和学校里的教学机制与就业压力有关。

    现代大学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取向。教师职称、待遇均与科研成果挂钩,与教学效果好坏关系不大。导致教师普遍轻视教学,认不认真讲课,严不严格管学生,全靠自觉。有些教师因此对学生呈放任心态,不仅平时不布置读书作业,连考试都给划定范围,学生不用阅读大量相关书籍,进行深入思考也能顺利通过考试,拿到学位。缺乏教师的引导和考试压力,很多学生对自己要求难免放松。

    就业压力是大学生难以安心读书的另一重要原因。近年来由于大学扩招、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产业结构不匹配等累积矛盾,大学生就业前景堪忧。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但读书的功效不能立竿见影,转化为大学生的就业砝码。满腹经纶在胸,不如满纸证件在手。大学校园里出现经典书冷清、辅导书热闹的现象,四六级必过红宝书、雅思托福一点通、司法考试白皮书等辅导书充斥大学校园,经典书被迫退位让贤。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养成和思考能力深浅,关系到大学生个体修养和专业能力高低,更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塑造的媒介。大学生少读经典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体国民素质提高。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要想大学校园里重新书香四溢,大学生真正静下心来读些好书,学校要改变重研轻教现状,教师需多加引导,社会也要改变功利、不合理的人才选拔标准,引导大学生看到读书的好处,从而自觉读书,从博览群书中受益。

相关文章:

对“名著落选学生最爱”不必多虑
让整个社会都洋溢着书香
涵养一个书香中国
为新时代“读书少”辩白
领导干部要做读书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