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文化普及需要更多的力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50:21

葛兆光:文化普及需要更多的力量

2007-11-15 08:35:57 来源: 人民日报 网友评论 1 条 点击查看
  •   现在有些有真学问的历史学家,看到别人在解读传统,戏说经典,常不屑一顾。其实,真希望这些学者在沉下来做学问之外,也走出来,去电视上讲一讲,或在报纸上写一写,像做科普工作一样,做一些文化普及工作,教别人读一点东西,想办法把自己的学术传达给公众。

现在,传统文化热似乎无处不在。譬如说《论语》,不管是大学的教授,还是北京的保安,都可以就此出一本“专著”,且不乏大卖的可能。这些“专著”,大多被媒体、学界定位为“心灵鸡汤”。

依我来看,无论怎样,传统文化热是好事,普通人对本民族的历史、典籍产生兴趣更值得鼓励。对历史、典籍的探索,就是要寻找一个大家共同认同的根,建设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形成一个互相认同的群体,或者说大家共有的文化。当大众对传统文化抱有一致敬意的时候,更重要、更紧迫的任务是知识普及,而不是关于学术纷争的“情绪”普及。

读者喜欢不喜欢什么,媒体和学界都有引导的责任。“心灵鸡汤”似的解读定位不在学术上,而是传播,是励志,承担的是另一种“责任”。这和严肃的学术研究不同,但并非与学术研究完全无关。

解读经典时,真正通俗而不低俗的东西,背后是有艰苦而高深的学术支持的。现在有些有真学问的历史学家,看到别人在解读传统,戏说经典,常不屑一顾。其实,真希望这些学者在沉下来做学问之外,也走出来,去电视上讲一讲,或在报纸上写一写,像做科普工作一样,做一些文化普及工作,教别人读一点东西,想办法把自己的学术传达给公众。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另一种形式的传承,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知识和教养层次。

做学问的人,不把想法传达出来,某种程度上等于没有想法。你自己认为有很多高明的见解,烂在肚子里,不是可惜吗?受众的甄别能力是有限的,他们中的一些人是以兴趣为导向,不是以知识为导向的。你讲得好听,他就听你的,不是说觉得你这句说得比别人更符合原著,就听你的。

面向普通读者、观众的传播需要技巧,不讲技巧的传播,效果就会比较差。比如说,我们的一些历史专题片就像展览馆的通史陈列,总是讲生产工具啦,用火啦,发明了青铜器啦,而不是讲一个活生生的历史,缺乏对生活世界的描述。其实,历史专题片最基本的功能,应该是建立起对传统和历史的认同。它应该能回答:我们是怎样走到一起,怎样成为一个民族,怎样成为一个国家的;它应该告诉观众:相对于外面的人来说,我们为什么是“自己人”。

很多时候,不要小看这些“术”的东西,它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