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的《申报》招聘(大公报 2004-5-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45:18
六十年前的《申报》招聘
(2004-5-12 10:53:03)
□文/王向东
帮助一位老杂文家编辑文集的过程中,看到几份原始材料。六十年前《申报》的一次招聘活动,从这几份材料上看得明明白白。
《申报》当年是一份很有影响的民营报纸,它的副刊《自由谈》在中国报刊发展史上至今仍是十分辉煌的一页。“八·一三”上海沦陷,《申报》因为拒绝日本
军方的检查而自动停刊。复刊以后,受到日伪控制。在这种困难而复杂的背景之下,《申报》依然尽可能保持一张民营报纸的本来面目。从六十年前的这一次招聘活动,就可以看出这种努力。
1943年5月14日,《申报》刊登《招聘编辑生》启事。内容有七条。一,年龄18至22岁,未婚,男性。二,学历高中或以上,或同等学力者。“不须文凭,但自问学历不足者不必尝试”。三,体格健全,刻苦耐劳,有新闻事业之兴趣与理想。四,练习期二年,期满成绩优良,升任助理编辑。五,工作时间,自夜8时至翌晨5时。六,供宿,不供膳。月薪550元,“以后视生活程度及服务成绩酌予增加”,期满按正式员工叙薪。七,具体报名事宜。特别说明“请托说情,作为不合论”。从这些内容看,招聘的宗旨是择优录取。可是文字当中并没有一丝一毫的自我炫耀。特别醒目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不唯文凭论,二是反对走后门。这就等于说:你有没有文凭,有没有“关系”“背景”,那都不要紧,重要的是你有没有真才实学。真是一个合格者,就来应聘吧。相比起来,今天一些用人单位,以文凭论高低、凭关系取人才,所谓“文凭越高越好”、“关系越硬越好”,算不算鼠目寸光?
让人印象更为深刻的是,《申报》对应聘者所采取的负责态度。这种负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应聘者今后的收入负责。招聘启事明码标价,没有暗箱操作。月薪550元看起来虽然不是一个很高的数字,却是一份稳定的收入。《大众晚报》1947年7月30日有资料介绍,在不同年份现金含金量明显不同。比如100元,1937年可以买两头牛,1943年却只能买一只鸡。陈明远《文化人与钱》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开始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扬。”“若以上海1936年生活费指数和实际工资指数为1(100%),到1941年,上海沦陷区生活费指数上升到871%,而实际工资收入指数(购买力)下降为53%,大约降到原来的一半。”《申报》特别申明“以后视生活程度及服务成绩酌予增加”,也就是已经为应聘者今后的基本生活保证作出承诺。二是对应聘者能够参加考试负责。现在有的单位发出考试通知以后,并不考虑应聘者是不是能如期收到通知。我所认识的复旦大学一位博士生当初收到用人单位考试通知时,时间已经足足过去3天。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此负责,这位学子只好仰天长叹。《申报》似乎考虑到这一点。6月4日《申报》刊登消息说明招聘考试定于6日下午2时举行。6日当天,《申报》特意刊登准试人员名单。经过初步挑选准予参加考试的有205人。尽管已经逐人发出书面通知,“兹恐送达迟误”,特别将这205人名单在报上公布,同时说明考试时间地点以及各种注意事项。考《申报》的人当然会天天看《申报》,而且会在第一时间看。这样就避免了发生应该参加考试者却迟迟没有接到通知的现象。24日,《申报》公布录取名单,正取生6名,备取生5名。正取不到,则以备取递补。诸如此类,招聘的每一个环节,都表现着对应聘者的负责。
值得一说的还有《申报》这回招聘的考试。考试分笔试与口试两场,笔试合格再进行口试。笔试有作文与常识两部分。作文有两个题目,分别是《我的学校生活》和《我的家庭生活》,两题任选其一。常识有十题,前六条分别是:一,中山先生民生主义最主要的主张是什么?二,长江流域优于黄河流域者何在?三,世界羊毛出产最多者何处?橡胶出产最多者何处?四,四川何以称之为富庶之区?五,报纸副刊与特刊主要区别何在?六,华北旱灾哪几省最严重?等等。应该说,没有什么偏题怪题,没有一点故意跟考生为难。
《申报》之所以为《申报》,从这一回招聘,也就可以体会出一点味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