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重镇懿路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31:19
(2008-12-04 10:30:10) 标签:历史重镇 懿路城 文化  分类:沈北新区

历史重镇懿路城

    铁岭南60里美丽的万泉河畔,有—个跨铁岭和沈阳的村落,名叫懿路。该村不算很大,但可知它在历史上却是一个重要城堡。

    “懿路城本古挹娄地”(冯瑷《开原图说》),辽代“置定理府于此”(《大清一统志》)。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改县名为挹娄县,明代“讹为懿路”,为铁岭卫管辖,并于“洪武二十九年,调左右千户所于懿路”。(《读史方舆纪要》)清代它是铁岭、盛京(沈阳)间的重要驿站,叫懿略站。

    据《辽东志》记载:“懿路城……永乐五年,保定侯包砌。周围三里零三百四十三步,高二丈”。它有两个城门,“南日通明,北日极远”。并指出在修这座城之前尚有“旧基”,这个“旧基”大概就是金代挹娄县城的遗址吧!

   

    明嘉晴三十七年(1558)改筑关厢,(“关厢”即是城门外道路、房屋)此举反映了懿路城的发展和繁荣。万历年间,“时闻寇警”,懿路“实西虏垂涎之要地也。所以根据防御的需要,政府对城池又进行了一番扩建和加固。从明末绘制的一张懿路古远示意图里,可略视其当年的风采。新城不仅比原城扩大了,在北城外邻增筑了外城,而且还新修了城门,由原来的两个城门变成了四个城门(东西南北各—门)。

  懿路是明代城防中的一个重要城池,地理位置非同小可。它“北至凡河城三十里,南至沈阳蒲河城四十里,西至丁志泊边墙三十里,东至三岔儿边墙七十里。左右的后重冈叠障,足称形胜。“(冯瑷《开原图说》)明末这里驻重兵把守,原额军士有1340名,有备御、把总、镇抚、仓官、驿官等,沿边和腹里还修筑了43座墩台,真可谓官兵配套,军需粮草、交通、邮递、城防设备齐全。

    懿路城,明代时有许多文化建筑,庙宇很多;如关帝庙、龙王庙、观音庙、圣母庙、永安寺……。特别是城内筑有一著名书院——挹清书院,它是辽东当时仅有的七座书院之一,为“嘉靖辛丑兵备黄云建”(《全辽志》)。嘉靖辛丑是公元1541年,这所书院要比铁岭城里的银冈书院早建134年,堪称是辽北最早的书院了。可惜这些建筑清代时差不多摧残殆尽。诗人魏子亨目睹其景,曾感慨地吟道:

    一带冈陵北郭横,
    神稠独在石楼倾。
    残碑细认前朝字,
    遗老犹云古地名。
    墙外云山余落照,
    宫中烟火见孤城……
    ——《懿路北山古寺》

    今天,这“孤城”已不复存在了,只是习那砖断瓦和北山上那座幸存的石塔,记录着当年的繁华。石塔五级,周围雕佛像,并刻有始建年代,为“大明国辽东都司守备懿路,正统三年五月x日立”,正统三年为公元1438年,看来它是迄今所知懿路明代最早的遗存了。

1.《满洲源流考》又云:“挹娄二字,即今满语之懿路,乃穴居之义。”然则挹娄者,他人以其穴居而名之;勿吉靺鞨,则误以酋长之称为部族之名;至其部族之名,则古曰肃慎,后世曰女真、虑真、珠里真、朱里真;清人则译作珠申;亦即现在所谓索伦,固有异译而无异语矣。

2.懿路河
  在辽宁铁岭县南六十里,源出王家林山,旧名小清河,西流经懿路城南,流入辽河。《金史地理志》“挹娄县有清河,国名扣必刺。”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