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一座生态沈阳城----沈北新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26:20
再造一座生态沈阳城
——来自沈北新区做优发展空间的特别报道 
 来源: 辽宁日报   时间: 2008年11月09日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这句在2008年让中国人激情澎湃的歌词,用来展现一个地方的变化是恰如其分的,这个地方就是沈北新区。谁能想到,短短几年,一座花园式的新城区便在沈阳北郊崛起,并形成新型产业体系,人民生活因此得到大幅提高。按照世界的高度、未来的眼光、现代化的标准,这里的建设者们将在10年后再造一座人口达到100万、经济总量进入东北区县第一集团的新城,而且是一座“生态沈阳城”。

  这一巨变缘于沈北大开发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沈北大开发肇始于2002年底沈阳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成立。2006年3月,沈阳市委、市政府再次做出重大决策,将新城子区与辉山、虎石台、道义三个省级开发区合署办公,组建沈北新区,赋予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同年10月,沈北新区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两年来,沈北新区按照沈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年再造一座‘生态沈阳城’”的目标,以开放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大手笔规划,大气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城乡面貌变化翻天覆地。沈北新区的经济也实现了高速增长,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1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5.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5亿美元,经济总量进入全省区县第一集团。大思路——站在全球高度谋划新城

  沈北大开发从梦想到现实是很短暂的。2002年,沈阳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以现任沈北新区区委书记蹇彪为首的一群年轻人,来到了沈阳北部的辉山地区,他们怀着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走南闯北招商引资,采取全新的体制机制、全新的为商服务的理念,趟出了一条超常发展的新路。两年后,这群年轻人的梦想开花了,一个全新的“辉山模式”形成了,并创造了三天两家企业开工的奇迹,被省委、省政府誉为“振兴速度”。2006年沈北新区的成立,使辉山农高区的改革创新经验推向更广阔的空间,“辉山模式”在整个沈北地区开花、结果。

  十年再造一座沈阳新城的目标确定了,如何规划、建设这座新城呢?经过辉山农高区的创新探索,沈北新区的领导班子的目光放得更远:他们不仅站在沈阳的区域内来看待、规划新城,更是站在全省、辽宁中部城市群,站在全国、东北亚经济圈乃至全球的角度来谋划新城。在规划中,他们聘请国际顶尖设计师、国内最好的设计院所负责规划,同时聘请社会科学专家负责文化方面的设计,最后再征求当地干部群众的意见,以确保规划既是世界最高水平,又符合当地实际,并突出当地的文化、民族特色。因此,沈北新区作出的每个规划都具有国际性、前瞻性、长远性、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

  按照留足发展空间、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沈北新区将1098平方公里的土地规划为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区域,科学规划产业空间、城市空间和生态空间。南部重点建设蒲河新城,规划面积270平方公里,重点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规划建设产业聚集区和生态新城区。北部828平方公里重点是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规划建设中心镇、旅游产业区和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同时制定了发展规划、总体规划、战略规划、城市设计、生态环境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产业规划等。目前,他们正在加紧编制新区城镇体系及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规划、民生发展规划,蒲河岛生态专项规划,以及中国北方生命科学城园区规划、沈阳环保新能源大工业园区规划。为确保规划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沈北新区成立了规划委员会和由专家组成的城市规划咨询委员会,严格执行各项规划。

  无论是绿化设计、建筑设计还是产业区规划设计,无不精益求精。走在沈北新区的大道上,置身于荷花盛开的湖畔,徜徉于蒲河岸边的白桦林,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当初创业者们的美好理想,今天正在逐步化为现实。大胸怀——实施全面开放创新战略

  因为开放创新,才有了沈北新区;因为开放创新,才有了沈北新区今天的成就;将来也只能依靠开放创新,才能实现将沈北新区打造成为东北第一生态新城市的目标。

  早在2002年沈阳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之时,创业者就将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推进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引擎。沈北新区成立后,积极放大辉山农高区体制机制优势,把有利于提高政府效能、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有利于打造阳光型政府、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作为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006年12月,沈北新区成为全省唯一一个经国家发改委同意、省政府批准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为提速沈北大开发,沈北新区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他们将南部靠近中心城市的蒲河新城作为发展的先导区、示范区,实施重点区域优先发展战略,将北部地区作为城市功能拓展区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与此相应,在管理体制上,建立了政府与管委会相结合的行政管理体制。沈北新区政府主要负责全区行政管理、社会管理、信访稳定、安全生产,以及北部区域的中心村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旅游业发展。而蒲河新城管委会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全面采用辉山农高区体制机制,按照机构精简、效能优先原则,打破辉山、虎石台、道义三个开发区原有的机构设置模式,组建一套领导班子,负责蒲河新城的统一规划建设、经济管理、产业布局和招商引资。管委会内部打破机构对口设置模式,建立机构精练、配置科学、运转高效的大委局,实行一局多能、一人多职、一职多责,十几个部门对应市里300多个部门,有效消除了机构重叠和职能交叉状况。

  按照构建责任型、服务型、效能型政府的宗旨,沈北新区不断完善服务体制和监督机制。他们积极建立项目快速入区机制,将与项目相关的招商、准入、服务、供地等工作进行整合,提高办事效率,加快项目落地。沈北新区和蒲河新城两个集审批、监督、服务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的成立,大大地提高了行政效能;在管理体制上,沈北新区形成了对企业全程服务、招商工作绩效考核、职能部门效能监督的工作格局。通过建立首问负责制、首办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全程跟踪服务制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了服务制度化、科学化。服务体制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营造出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打造出了深受投资商欢迎的优质投资环境,使沈北新区逐步走向北方最佳投资区域。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沈北新区的用人机制是完全开放的。在选人上,沈北新区建立了由组织、人事、纪检部门牵头,社会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员全程参与、公开透明的选人机制,两年来,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各类优秀人才近300人,其中博士15人、硕士122人、高级职称71人、工程师131人、海外留学人员53人。在用人上,建立了“全员聘用、档案封存、竞争上岗、绩效考核、奖优罚劣、末位淘汰”的用人机制,将那些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破格提拔到领导岗位,将那些不想事、不干事、业绩平庸的干部予以降职、免职,真正形成了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良性用人机制。两年来,共有38人得到提拔重用,19人被降职,6人被免职,8人被解聘或辞退。大气魄——重大项目牵引促进新型产业体系形成

  沈北新区不仅用全球的视野来规划新城,同时这种全球视野也体现在招商和产业发展方面。沈北大开发从成立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起家,首先引进了中粮集团、南京雨润、北京千禧鹤、华美畜禽等国内知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从而形成了积聚效应,目前,辉山农高区已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216个,其中,世界500强企业8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家,形成了乳品加工产业、粮油加工产业、畜禽加工产业、饲料加工产业、果蔬(饮料)加工产业五大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占沈阳市的半壁江山,辉山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在产业发展方面,他们直接站在世界科学技术的最前沿,发展光电等现代高科技产业。他们充分依托沈阳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沈北大学城”的科教人才优势,规划建设了沈阳光电信息产业园,重点发展信息光电子、能源光电子、激光装备制造等光电产业项目和软件信息服务业项目,将通过5-10年建设,引进研发、生产、配套企业1000家,实现产值1000亿元,建成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环境最优的国家级通信产业基地。目前大陆激光、大唐电信、先锋软件、大宇宙软件、中兴通信等43个项目落户园区,总投资达150亿元,达产产值500亿元。

  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他们引进了碧桂园、大溪地等世界著名的楼盘,从而带动了沈北新区现代服务业的整体发展。目前,沈北新区的生态居住、商贸物流、创意文化和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异军突起,香港碧桂园、香港恒基兆业、新加坡吉宝、北京首开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地产公司竞相涌入,香港置地商业广场、美国AMB东北物流分拨中心等一批商贸物流大企业纷至沓来,欧美亚Co蓝谷、鲁美艺术家创作基地、沈阳文化创意公司等一批创意产业项目相继落户,以怪坡风景区为代表的沈北生态旅游带及“沈阳温泉城”声名远播,极大地提升了新区现代服务业的档次。使沈北新区从过去的荒凉远郊一下子变成了吸引高端人才的宜居宜业之地。

  目前,沈北新区实施的大项目牵动战略已取得了战役性成果,规划建设了20平方公里的辉山农产品深加工和物流产业园、20平方公里的沈阳光电信息产业园、10平方公里的沈阳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产业园(含规划2平方公里的辽宁省大学科技产业园)和50平方公里的沈阳环保新能源大工业园,初步形成了光电信息产业、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产业、环保新能源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现代服务业产业五大新型产业体系。在沈阳城市北部,一座生态新城市正在日益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