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绎路雄关 今朝换了人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06:48

 

往昔绎路雄关  今朝换了人间     

                            芳  子       

公元561年,山城丢掉垫江这个名字,改为巴县。抗日战争初,巴县治所迁出市中区,搬迁到九龙坡区人和乡。 1941年治所又搬迁到李家沱,1952年10月辗转南泉,1954年方搬迁到现今的鱼洞街道,1994年12月县制改名“巴南区”,从此“巴县”名归史传。  

城市现代化不应仅仅意味着高楼林立,绿酒红灯,更意味着独特的文化底蕴、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积淀。一个城市,没有历史就没有个性。历史文物和一般物品、商品不同,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 它与人类的文化感情、群体认同具有密切的联系。巴南接续旧制,理当发掘这1300多年的“巴县”历史,以为后鉴。

据载,清乾隆时(1760)巴县知县王尔鉴评定的“巴渝十二景” 名扬巴蜀,其中的“佛图夜雨” 更是诗意盎然,堪为一游。

海拔三百七十多米高的“佛图关”北托嘉陵江,南揽长江,云蒸霞蔚,甚是壮丽。它是老巴县时唯一的陆上门户,易守难攻,堪称山城屏障。古时,佛图关在军事防御功能莫比,三国时江州守将李严就在山顶上修建小城垣驻军(现依稀可辨古城墙遗迹)由此军旅便与此地结下不解之缘。

明代,这山上修了“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夜雨寺,相传“寺内壁间有青石一块,虽亢旱经月,侵晨视之,犹津润若夜雨然”。"佛图夜雨"由此而为后世文人墨客所青睐。世事多舛,时过境迁,而今古庙与奇石,早已荡然无存,只留下了游人驻足的喟然之叹。

 

忆昔巴渝多俊豪,攀崖凝思触景伤。

剑戟甲胄寻不着,绎路雄关话沧桑。

而今,驱车驶过鹅岭,便可远远看见公园南门,拾级而上,一尊剽悍雄健的巴人先民雕塑赫然眼前。只见此雕塑中的男子,虎臂熊腰,豹眼迸光,手持利剑,神态凛然。此壮汉下有白虎分列左右,后有健妇怀婴而乳,好一派活灵活现的巴人古风!笔者伫立象前,意惹神牵,思绪万千——这就是我们的先人啊!有了他们的开天辟地,恳荒耕耘,沐风栉雨,繁衍生息,民族才会走向今日的现代文明。

 在一片片艳红的杜鹃花间,钦贤亭一览江天浩瀚,仰面平台上矗立着杨闇公烈士高大的铜像。杨闇公是前国家主席杨尚昆的四哥,中共四川早期党组织创建人之一,中共重庆地方执委会书记兼地方军委书记。,他曾和朱德,刘伯承在顺庆,泸州一带发动武装起义。二七年三月在打枪坝组织抗议英帝国主义制造南京血案的群众大会。在反动军阀刘湘与蒋介石勾结制造的重庆"三.三一"惨案后,他脱险乘船前往武汉却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当年就在佛图关的这个地方,凶残的刽子手割下他舌头,砍断他双手,百般折磨凌辱至死,时年三十九岁。

一代英烈呀 !看到他那极目凝思的形像,陡然感到了历史的厚重。我们的民族哟!几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探索民富国强、振兴中华而鞠躬尽瘁;又不知有多少热血儿女为了反专制、反暴政而血染黄沙!-----真也是“夜漫漫,路漫漫,长夜难明赤县天”。

杨闇公铜像后一壁石崖将路分为两岔。往左走前山,直往肖家湾、大坪“七牌坊”,古为巴蜀来往必经之道。旧时糖、盐从自贡、内江而来,一路甜腻,故俗称“盐巴糖”;往右走后山,乃通沙坪坝,磁器口以至南充、川北的绎路,椐传当年油担不断,脚夫吆喝之声隔江可闻。盖川北物阜民淳,陆运植物油均由此通过,至使油渍青石,香漫半坡,于是人们干脆就将此路呼为“麻香油”。

在上世纪的抗日戰争中,國民政府練兵要收復河山,在李嚴曾經駐軍的地方辦了個軍官訓練團,又改名“复兴关”。椐说老蒋还命令挖出许多四通八达的山洞,以为要塞之防御。

文革中,佛图关連同肖家灣一起,在那股紅色浪潮中改名“八一村”。

何以文革中那些浑浑噩噩的人要将此地名称“八一”?原来這個地方的山顶山腰,面朝大江,雄视南天,當年未开发時风水肯定是相當好的,难怪共产党趕走蔣介石後就在這里建了個干休所,54军还干脆把營部扎在旁边,以后多年,佛图关下都是地方驻军的最高机关所在。

“复兴”也罢,“八一”也罢,终归是落花流水春去也,铭入人心的“佛图雄关”依然让人凭吊不断,由此可见传统民俗文化的巨大生命力。

鸟瞰佛图关前山,真武山脉如护卫甲士面北而列,江流如带,舟艇轻浮,宛若点水蜻蜓,煞是活泼。山下,长江路车辆如潮,菜园坝大桥,南坪,铜元局,鹅公岩大桥等山城美景尽收眼底。这里青石道路依山而建,路壁石崖上时有庙宇香殿、古人碑文石刻。每处庙殿都是香烟缭绕,许多神态虔诚的善男信女在一座座庄严神像前顶礼膜拜。

杨闇公铜像右面的后山“麻香油”路早没了麻香味。兴许,当年那些肩舆脚夫的后人们,此时正旁偎玉人,轻驱“宝马”,风驰电掣般地从他先人袒衣喘息之隘口飞掠而过。若亡灵有知,不晓得又会有多少的感慨。

关上嘉陵江一侧,整个一座石头山,路侧凿石而成。石缝中到处有清凉的泉水沁出来,沿途无数的黄桷树盘根错节佈满山壁。现在这山崖石壁上建有涼亭楼阁,隔三叉五还设有茶坊,那竹椅竹凳之上确是下棋打牌,谈天说地之理想之所。俯身扫视,山下李子坝、化龙桥、嘉滨路、嘉华大桥、嘉陵江大桥、江北美景,以及嘉陵江中的点点舸桅......全都一览无余。站立山中,凭栏而眺,华莹秀影、缙云丽姿确叫人心旷神怡,气畅魂归。这里虽无楚天浩荡,一碧万倾的气势,然于倚红拥绿的香花瑞草之中,品味巴渝河山也是满有诗意的。

有人说,三國時期,江州的守將李严曾打算把佛图关凿断,把江州城真正变成四面环水的江中之州。要是當年李严真這麼干了,那渝中半岛的模样就跟現在蓄水後的白帝城一样了。断了陆路的重庆怕有更多的古色古香,然佛图关可就没那么多故事了。

而今的佛图关还有“水声琴韵”“九道拐”“巴人石居”“晴峦耸翠”“望江亭廊”“巴崖洞幽”“夕佳台”等恢复或新辟景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作为交通要冲的佛图关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这里没有了如流肩舆,也没有了剑气血光。有的是悠哉游哉至此的休闲游客,他们除了饱赏两江四岸的漪旎风光,便是长空礼拜,缅怀先故。哎!毕竟“萧瑟秋风今不在”,总归是“换了人间”。     

                                                20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