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露薇:总理记者会上激动的同行(南方周末 2009-3-1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13:41

电子报刊>>电子报>>南方周末>>第1309期

【两会的“第三种力量”】总理记者会上激动的同行

作者: 闾丘露薇(凤凰卫视) 2009-03-18 22:40:23 来源:南方周末

在北京两个星期采访“两会”,看电视的机会也就是晚上九点之后,或者是中午短暂的休息时间。内地的电视频道很多,至少在我住的地方就有六十多个。但是即便是这样,在算起来不到十次的看电视的经历当中,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同一个情节,在不同的频道、不同的时段看到了三次;而且发现,要摆脱这个电视剧,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事情。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听说过《士兵突击》和《金婚》,在香港没有机会看到,到了北京出差,也就是一个星期的时间,已经把这两部电视剧的内容看得七七八八,因为不同的频道,几乎都在播放同样的剧目,不同的,只是集数的不同,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比追看DVD还要有效的办法。

这次印象深刻,是因为这部电视剧实在是让我觉得没有办法看下去,但是却又没有其他的选择。这是一个典型的现象,数一下全中国的电视台还有电视频道的数量,在全世界也应该算是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如果来看看这些频道里面的内容到底有怎样的不同,或者有怎样的相同,算下来的比例,或许也能够在全球领先。

媒体也是一样。采访“两会”的记者越来越多,如果我们光看数字的话;开放的团组也越来越多,如果我们认同数字就可以代表开放的话;报道的篇幅也越来越多,如果我们觉得,发稿量、字数或者是占用的大气广播的时间多少,代表了内容的丰富性的话。

说到这次“两会”,似乎媒体的竞争程度以及参与程度是空前的,于是有了这样的报道:女记者们为了争取提问的机会,不光要戴上鲜艳的围巾,甚至要脱下外衣,露出臂膀上阵。于是大家认为,一切都很开放,所谓的计划内的提问,或许只是一些得不到提问机会的记者们的带着酸葡萄心理的夸大和想象。

总理记者会上,看到那些年轻的记者拼命地举手,有的甚至站了起来,他们拼命地看着主席台,希望主席台上的人能够接触到他们渴求的眼神。一次又一次,直到结束,都没有放弃。相比之下,坐在最后排的那些“老”记者们,显得要悠闲得多,从来不举手,对于站起来提问的同行也不会投以羡慕的眼光,他们觉得,一切都将会有序地进行,不会有意外,也不会空手而归。

记者会后,正和一位同行朋友聊天,一名女记者激动地冲过来,要求采访这位有机会提问的同行。被婉拒之后,那位女记者激动地拉着我的朋友:“你一定非常的激动吧?你一定很激动吧。”朋友不知所措的看着对方因为激动而有点扭曲的脸,不知道如何回答。

激动的同行其实很多。事后看到这样的报道:问不到问题,就要去拿总理拿过的笔,或者喝总理喝过的水。这些同行中的粉丝有些还是我认识的。这就好像一场演出,记者原本只是观众,但是却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变成了群众演员。

想不明白的是,记者会是一个问答的场合,而不是追星,记者来到这里,是带着问题,而不是依靠进入这样的场合,因为可以提问,因为可以握手,从而来抬高自己。

说到热闹,不得不提提网络,不管是国家领导人,还是地方官员,还是媒体,都在强调网络对于民意表达和传递所作出的贡献,并且承诺会如何重视和善待网络。在这样的时候,批评网络,或者提醒大家不要过于依赖网络的声音,都不是讨人喜欢的说法。只是,提到这个话题,马上会联想起自己看电视的经历。其实不管是电视,还是网络,都只是传播手段和技术,真正重要的还是内容,如果内容没有突破的话,手段和技术只不过是营造一个让人更加容易满足的假象而已,甚至会让人开始质疑真相。

http://www.infzm.com/content/2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