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货币'过剩'5.5万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0:55:41
管理层紧急避谣特大利空09-02-18 11:01:02 【编者注】周三,《证券日报》辟谣:管理层检查一月贷款资金去向并非针对股市。导致昨日暴跌的猜测终于水落石出,大盘重回升势。从今日辟谣速度来看,管理层依旧关注股市走势,政策暖风或继续保驾护航。如此看来,大盘调整空间不会很大,后市震荡上升的趋势未改。
银监会调研非针对股市 票据融资剧增尚属正常
  “不可能是专门针对所谓信贷资金流入股市进行调研。”一位和银监会有密切关系的人士告诉记者,每年的春节过后,都是各家银行放贷的高峰期,而此时,银监会也会对此密切关注,差不多同时会派出人员到全国各地进行调研,此次也是例行活动。
  “银监会下去调研应该有两个目的,”赛诺经典总经理曹文博士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分析说,一是对信贷增长的真实数量进行核实,并检查到底有多少已经进入到实体经济的活动中,这对国家判断宏观经济非常重要;二是检查贷款是否符合监管规则,是否符合相关政策,严防死守可能出现的风险。
  2009年银行业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围绕保增长、防风险、促稳定,沉着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着力于科学监管改进服务,着力于有保有压调整结构,着力于风险管理强化内控,进一步增强监管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有效促进银行体系稳定,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信贷创造货币,”大通证券研究员张炎称,货币乘数表明,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现金,只占货币M1 的一部分,除现金之外的货币是通过银行体系创造存款派生存款得以实现的。
  1 月份信贷增长1.62万亿中票据融资比例大幅增长,被很多人关注。对此,张炎认为,从2009年1月份新增信贷投向结构来看,多增的8000亿贷款中有6000亿都是票据融资,剩余2000亿是企业中长期贷款,而这显然是由4万亿投资所带动的政府项目贷款,真正企业自发的投资贷款需求依然不足。
  “票据融资近几个月的快速增长反映了银行的慎贷心理,在资金充裕和优质项目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倾向于通过低风险、流动性较好的票据融资来扩张信贷规模。”东海证券分析师谌世光补充道。
  他同时提醒,目前票据直贴利率非常低,甚至出现与存款利率倒挂的情况,这样就可能促使企业通过票据贴现融资,然后再将融入资金存回银行的方式来套取利差。这种套利行为会导致存贷款的“虚增”,放大了货币乘数,不利于央行作出正确的决策判断。
  有媒体称,从银监会相关人士处了解到,从此番上海之行的调研结果看,票据融资业务比较正常,未发现风险积聚的情况。票据融资增长比较快的原因主要是,市场需求大,企业希望能够以更低廉的成本从银行借到钱;而相比短期贷款,票据融资既方便又便宜。对银行来说,安全性也相对较高。这位人士同时否认了关于部分信贷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的说法。
  从各种资料可以发现,信贷资金的主要投向是“铁、公、基”——铁路、公路和基础设施建设。(证券日报)

    叶檀:股市就看信贷 票据融资是风向标
  人们对于新增信贷中票据融资的增加百思不得其解,正因为我们无法判断票据融资到底去了哪儿,所以票据融资到了资本市场、票据融资缓解了企业的融资难,种种猜测甚嚣尘上。
  票据融资到底去了哪儿?没有人知道。央行和银监会两路人马近日特地赶往工行、农行两家银行的票据营业部所在地——上海,对增长较快的票据融资进行调研。隐约的非正式结论比较乐观,银监会相关人士对记者说,从调研情况看,企业压缩存货,希望能够以更低廉的成本从银行借到钱;对银行来说,安全性也相对较高。这是票据融资增长比较快的原因。针对资金游离出实体经济进行 “空转”的指责,该人士予以否认。而央行副行长易纲14日也指出,票据增加是市场选择的结果,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我们应该尊重市场。
  缺乏真实交易的票据贴现大量增加说明两点:首先,市场流动性出现局部性充裕,获得贴现的企业能够享受此轮信贷放松带来的好处;其次,不论是企业还是银行,对于未来的经济复苏没有把握,因此将风险锁定在半年之内,这一时间段也是企业去库存化的关键时期。
  票据融资增加,说明一些具有反复贴现能力企业的短期融资成本大大降低,更说明目前央行硬挺的贷款高利率没有市场依据。既然市场已经做出了流动性充足的情况下进行低息票据融资的选择,央行有什么理由在流动性如此充足的情况下,让利率高高在上?仅仅是为了商业银行的生存吗?但商业银行增加票据融资的事实已经说明,他们找不到更好的贷款项目。
  另外一方面,票据贴现往往只有大中型企业才能获得,因此较高的贷款利率往往留给了小企业,这说明中小企业融资难没有解决,所谓 “票据贴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厢情愿。我国目前增加的信贷,长期贷款流向了有政府信用担保的大企业大项目;短期信贷以针对性更强、套利性更强的票据贴现方式,走向了不能预知的地方。笔者咨询的银行人士,肯定了票据融资主要是信贷宽松条件下的降低成本所需。
  票据贴现增加说明利率方面的套利模式增加,不管这部分现金是流向了企业,流向了股市,还是流向了民间高息信贷市场,都是为了套利所需。
  套利交易可能大中型企业多一些,因为大中型企业直接贴现利率约在1.6%~1.8%,目前3个月期和半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分别为1.71%和1.98%,可能存在一定利差;而小型企业票据直贴利率一般是2%以上,套利空间不存在。反观民间借贷利率,随着信贷的紧缩与宽松,经历了一个过山车般的行情。根据温州有关方面的调查,自2008年8月跌破月息12%,2009年1月飞流直落降到月息1.5%~2%区间。这说明,随着信贷的放松,官方和民间的借贷落差在缩小,票据融资转入民间借贷市场获取收益的空间比较小。
  套利的渠道可能在于银行内部的票据融资与银行贷款的利率之差,或者是票据融资转向缺乏安全系数的企业,而最大的可能性则是追逐狂热的股市。目前套利融资高涨正是行政指导下的信贷高涨,利率高企和市场存在落差的结果,信贷资金放松的获利者正是以票据融资的方式获取落差者。这是扭曲的市场化,而不是真正的市场化,是极具特色的资金杠杆拉长方式。
  再说股市,在实体经济还没有实质性复苏的情况下,目前股市的信心惟一来源就是资金增量。接下来资金增量将会如何?
  一月份另一个令人奇怪的金融数据,就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下降而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上升——M2增速回升,同比增长18.79%;M1增速回落至1997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当月同比增长6.68%,增幅比上年末低2.38个百分点。实际上,我们有可能忽视了现金的增量,如果票据信贷增加,只能说明现金以另一种我们看不见的方式流入经济体,进行巨大的套利活动。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伴随信贷扩增而来的票据融资无法高速增长,套利的资金也会逐步退潮。信贷降温之日,大资金流出之日,也就是反弹终结之时。票据融资是非常行政权的风向标。
  确实,我们应该尊重市场。通过上述分析后,可以看出,一些大企业与金融机构已经存在资金充裕,导致市场实际利率通过票据贴现的方式下降,最终四处套利。因此,现在应该做的是逼迫金融机构发挥能力,增强市场竞争意识,找到更好的投资项目,而不是坐吃红利。(每日经济新闻)

    南方基金:政策走向和经济数据决定反弹高度  
    南方基金认为,政策能否超预期以及2、3月份的经济数据表现将决定反弹高度。 
  南方基金在周报中表示,产业振兴计划上周继续推进,国务院原则通过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轻工业振兴规划草案出台,预计将会提交两会讨论后落实,石化、电子信息等产业振兴规划的确定也在预期之中,相关板块成为市场热点。此外在流动性以及市场情绪高涨配合下,新能源、环球影视城等题材性个股有不俗的表现。
    “一月份高达1.62万亿的信贷数据以及经济指标的回暖暂时掩饰了经济继续下滑风险。”南方基金认为,市场做多热情不减,政策走向能否超预期或成为左右近期市场拐点的因素。
  南方基金指出,短期来看,市场有可能在政府的政策推动之下继续振荡上行,例如,产业振兴计划的稳步推进和落实、可能提出的“区域经济振兴规划”等。但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3月初的“两会”能否推出刺激经济超预期的政策,以及2、3月份各项经济指标能否支撑经济好转的预期,这些将决定这波反弹能走多远。(全景)

    金元证券:指数调整空间不会很大
  金元证券17日发布行情分析报告表示,预计指数调整空间不会很大,后市震荡上升的趋势未改。
  昨日股指经历了进入09年以来调整幅度最大的一天,上证指数昨日已经回补了周一的跳空缺口,这种走势在预期之内,技术上,需要观察5、10日均线以及2250一带的支撑,就此展开大幅调整尚不能确定。
  消息面上,国务院就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向人大汇报,中央将代发2000亿地方债券,扩大政府投资能力;银监会表示调研非针对股市,票据融资剧增尚属正常;税务总局表示今年将研究明确股权转让等个税政策;1月社保基金再开16新账户,3家新的QFII完成开户手续,参与A股市场热情继续增加;中登公司表示A股新增开户数环比激增近九成,创近11个月新高;美股暴跌3.79%创3月新低,油价重挫,黄金新高。
  总体来看,近期行情出现了较明显的变化,更多的体现为蓝筹主导特征,随着基金加仓力度增大,以基金为首的机构投资者成为近期反弹的主力,基金重仓股大都是前期滞涨股,涨幅相对落后,由于质地优良,场外的踏空资金也愿意进场抬轿,如昨日盘中有所表现的银行、石化、煤炭股等品种。而近期一些涨幅巨大的个股由于没有业绩和实质性题材的支持,在昨日调整中则是出现大面积的抛盘,获利回吐迹象明显。金元认为,在连续上涨后的调整对大盘走势有益,由于权重股有补涨要求,预计指数调整空间不会很大,后市震荡上升的趋势未改,目前市场的风险在于个股而不在于指数。操作上,投资者可顺势而为,在股指震荡之中做好持仓品种的调整,逢低关注调整中的优质个股,如近期涨幅不大的政策受益股(如铁路基建)与尚未出台产业振兴计划细则相关板块(轻工业、电子信息、石化等)。(中国证券网)  "一季度货币'过剩'5.5万亿"
时间:2009年02月16日 07:01:26   
 核心提示: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6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业界认为,一季度流动性宽裕已成定势,这将为股市逐步复苏奠定资金基础。
  据新华社电 去年曾持续半年之久的流动性紧缩状况已发生明显逆转。继去年12月份货币供应量、银行信贷迅猛增加之后,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6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业界认为,一季度流动性宽裕已成定势,这将为股市逐步复苏奠定资金基础。
  全年流动性多余4.75万亿
  流动性状况的改变始于去年12月份。由于货币政策的转向等原因,当月银行信贷出现大规模增长。而根据央行数据,今年1月份人民币贷款继续飙升,增加1.6万亿元,信贷投放规模急剧扩大,放大货币乘数,推动流动性转向宽裕。
  一些机构认为,这种流动性状况的明显转变会继续保持。银河证券预计,今年一季度将成为全年流动性最为充裕的一个季度。根据预测,一季度M2增速可能会达到20%以上,但同期GDP增速将是全年最低的,实体经济吸收流动性最少,多余货币供应将达到5.5万亿元。
  就全年来看,2009年央行货币供应总量目标是GDP增速加上物价涨幅再增加3到4个百分点。银河证券据此预计,如果2009年M2增幅17%,也就是要达到55.6万亿元,比2008年底增加约8.1万亿元,今年多余的流动性约4.75万亿元,全年货币供应亦将相当充裕。
  实体经济"胃口"欠佳
  毫无疑问,为扭转经济下滑趋势而采取的货币政策已经改变了流动性紧缩的状况,并将对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在经济下行周期中,由于居民购买力下降、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降等原因,企业自主投资会明显下滑,新增货币不会全部流入实体经济领域。
  一方面,由于消费主要取决于现期收入和存量财富,今年的居民消费恐难明显提振。银河证券策略分析师李锋认为,受经济下行、企业效益下降的影响,居民收入今年难以保持高增长,消费将会由去年的高增长回归平稳。另外,利率降低,但物价下降得更快,这意味着居民会将相当的收入储蓄起来而不是增加消费支出,新增流动性难以释放到消费领域。
  另一方面,在效益下降的情况下,当前企业仍未表现出较强的投资意愿,这从央行公布的1月份数据可见一斑。兴业证券策略研究员李彦霖分析说,1月份M1、M2增速的逆向变动使得剪刀差再度扩大。究其原因,1月M1增速下降可能是由于企业定期存款增加超过企业活期存款,及企业存款向居民存款转化,而前者意味着资金定期化趋势明显,企业投资倾向较低,经济活动仍然较弱。
  部分流动性望流向股市
  "在2009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增加、资金充裕,根据绝对估值方法,股票的整体估值中枢逐渐上移。"李锋认为。
  实际上,关于A股的投资价值已经成为业界共识。经过2008年的大幅下跌,大量优质公司价格跌破净资产,无论从国际对比还是A股自身的历史对比来看,A股市场系统性风险已得到较大程度的释放,A股投资价值正在显现。
  随着我国前所未有的经济振兴规划出台并迅速实施,投资者对未来经济下降的担忧有所减缓,并普遍预期2009年下半年经济会好转,企业的盈利会逐步改善,这成为A股止跌回升的关键因素。
  与此同时,其他投资工具的吸引力正在减弱。随着利率大幅下降,居民储蓄存款的收益明显降低。李锋分析说,2009年债券投资收益率将在5%左右,远远低于2008年的收益率水平,并且降息停滞将使2009年债券投资风险增加,尤其是长期品种的风险更大。引发资金流向股市的时机已经成熟。
  李彦霖认为,流动性的反弹至少持续至4月份,而后,流动性的变化和A股行情将随经济的筑底过程波动。在流动性反弹和经济反弹的预期下,行业轮动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不过,分析人士也指出,流动性对股市的支撑只是一个方面,短期偏差的宏观数据仍可能引发A股相关板块获利回吐的压力,而当市场上涨到一定区间之后,解禁限售股等一些因素对股市的影响可能重新显现。 中国离加息不远了作者:陶冬
  提要:虽然行政干预式的调控仍甚为有效,但市场亦显示出越来越强的力量。在实施常规性货币紧缩政策和尽量避免利率上升之间,央行的操作空间已不多。急速升温的A股股市加快了储蓄出走。我们预期国内储蓄和贷款利率在今后六个月将上升1-2次。如果明年房地产重新转热,今后两年则加息2%左右。     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难!既要宏观调控,将货币流动性正常化,又要利率不升。也难!在实施常规性货币紧缩政策和尽量避免利率上升问题上,中国人民银行面临着一个两难的抉择,而且操作空间越来越小。     行政干预“有所不及”     4月底开始的这一轮宏观调控,见效出乎意料地快。调控成果仍然需要巩固,不过中国经济软着陆的态势已基本形成。可是调控几乎是由行政干预一手包办的,定向票据发行、信贷干预、窗口指导是调控措施的主打,精确制导,迅速见效。结果新贷款数额由上半年每月3430亿元,滑落至第三季1910亿元,10月更仅有170亿元。信贷收紧了,其他经济活动回落则显得水到渠成,第四季度GDP增长减速至10%以下,也毫不出奇。     通过行政性的干预,制止贷款流出银行门槛。这样做信贷数量下降,利率并不需要上升,既达到了调控目的,又不必因热钱加速流入而冲击人民币汇率。代价是银行体内资金泛滥,又不能按自身意愿和市场原则将钱贷出去,于是银行存贷比率恶化。     尽管这样的调控违反市场运作原则,政府对银行的信贷运作还是颇有影响力的,银行敢怒不敢言。但是调控不仅对银行有影响,也对市场、老百姓有影响,后者有相当一部分已非行政干预的法力所能左右。当条件开始成熟,市场力量开始挑战行政权威。     银行储蓄寻找投资出路 催化剂是急速升温的A股股市。10月份统计数据中,最值得留意的不是投资增长放缓、不是新贷款急跌,而是疲软的储蓄增长。股市的活跃、IPO的高潮,为银行的15万亿元储蓄带来了新的出路和机会。     中国的储蓄利率偏低,对储蓄人并不具吸引力。2.5%的储蓄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和利息税,实际回报接近于零。不过如果没有其他投资出路,资金也只能滞留银行,为中国的高速投资免费打工。这一轮宏观调控能够一方面紧缩,另一方面不加贷款利率,也就是因为储蓄利率可以在低位维持,银行垄断着资金的出路。     笔者认为,股票市场还会持续火爆。在税收、反腐冲击告一段落之后,明年房地产市场也可能重新活跃。已经出现的资金流出银行系统、追求更高投资回报的趋势,还会持续,并将加速。 消费者的决定,不再是政府行政干预所能控制的。何况银行业即将面临外资的强劲挑战,资金来源(funding source)是本土银行最大的王牌。如果储蓄继续流失,中国的储蓄利率、贷款利率同时上扬,应该是不可避免的。     行政干预式的调控可以偶一为之,有时不失为快捷有效的政策选择。但是行政干预不应该长期替代以市场规律为准则的常规性货币政策。货币流动性必须正常化,利率水平必须正常化,这不是窗口指导可以取代的。如果做不到,投资过热、信贷过热必然一次次重演,资产泡沫必然越吹越大,宝贵的资源被导向错误的领域。长此以往,金融安全流于空谈。     回收流动性,市场利率必然上升 提到加息,势必涉及热钱和人民币汇率。首先,笔者认为极少有国际热钱为中国与海外之间的息差而来。中国的资本项目并不开放,资金进出成本甚高;其次,国内经济过热、金融风险所带来的可能损失,远超过汇率波动、出口减少的损失,孰轻孰重,不难判断。     人民银行在第三季度货币政策运行报告中,提出“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搭配使用央行票据和存款准备金率……”。笔者看来,此举旨在在宏观调控中加入市场性元素,并在适当的时机逐步作出由行政干预向常规性货币政策的切换。     准备金率已被调高,不过还没有央行官员公开谈论加息。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最近表示,“回收过多流动性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流动性与利率本来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没有抽走流动性而市场利率不升的道理。     市场利率可能受同业拆借、IPO进度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短期波动很正常。从抽取流动性到利率上升也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当不受政府行政干预节制的储蓄人开始以脚投票,资金开始脱离银行体系时,政策利率出现变化便已经不远了。     笔者预期国内储蓄和贷款利率在今后六个月将上升1-2次。如果明年房地产重新转热,今后两年则加息2%左右。     作者为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师。本文原载于证券市场周刊,为个人观点,并非任何劝诱或投资建议。 中国暂时不应该降息,应该继续观察!如果继续降,就进包围圈了   其实央行继续降息作用也不大,但副作用是越来越大!民间资本利率一直有看涨趋势.
  个人观点 降息可能将在年中结束,年底最少将有一次加息(加息幅度与金融形势有关)
  什么股市 房地产 屁 金融稳定人民币稳定才最重要!!
  民间经济爱好者个人分析 年底前将被迫升息 这是有国际形势决定的
  当然央行也有不按常理出牌 ,如果西方包括小日加息我们不加会怎样? 大家应该想象的到 别看现在人民币相当强势,一旦美国经济开始小幅反弹就很危险.金融市场往往这样,该涨不涨 该跌不跌 看看日圆吧 小心啊 不要被玩了
  最近欧元维持利率不变 英镑降息至1% 美圆也只有0.25%综合分析年底西方将在突发通涨上升预期小步加息,引暴打响金融战争决战!!
  ------------------------------------
  善意提醒 : 普通百姓没有实力高价高杠杆买房的 你要注意了 不要不碰南墙不回头!回头都来不及 识时务为俊杰 能在风暴来临前出逃 这将可以改变一个人或家庭的命运.
  ---------------------------------
  俺民间经济爱好者的观点基本一致 2月信贷投放再现猛增势头监管机构开始全面摸底银行贷款去向 部分查实票据融资没有“空转”  “今年到目前为止的这一个半月,我们放出去了4、5个亿,已经完成了全年额度的一半,预计3月份我们的额度就会用完。”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基层支行的信贷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这位信贷员现在担心的不是该投哪个项目,而是任务完成后,后续的资金来源怎么解决?
  据记者调查,尽管2月份的首周,受春节因素的影响,部分银行出现了贷款增速放缓的情况,但上周开始,信贷增速又开始快速增加。南方发达地区的放贷速度要远快于东北地区。有些基层支行2月份的放贷规模甚至有可能赶超1月份。不过业内人士表示,2月份新增贷款的总规模超过1月份的可能性不大。  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份及今年1月份信贷猛增的情况已经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重视。来自央行、银监会的两路人马正在全面摸底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情况。为弄清贷款的投放方向,央行的调研细致到要求商业银行说明贷款投放对象所处的行业。据记者从湖南、辽宁、甘肃等省基层银行了解到的情况看,这些地区的信贷投放主要对象是基础设施、交通等政府投资为主的大型项目,而其他工业企业和小企业的贷款情况并不能算好。  银监会近日也特地赶往工行、农行两家银行的票据营业部所在地——上海,对增长较快的票据融资进行调研。  记者从银监会相关人士处了解到,从此番上海之行的调研结果看,票据融资业务比较正常,未发现风险积聚的情况。该位人士表示,从调研情况看,票据业务大增主要是因为市场需求大,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在压缩存货,希望能够以更低廉的成本从银行借到钱;而相比短期贷款,票据融资既方便又便宜。对银行来说,安全性也相对较高。这是票据融资增长比较快的原因。  而针对此前市场猜测,有一部分票据融资的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该位人士予以否认。他表示,这些资金都是实实在在参与实体经济,并没有出现所谓的“空转”。  不过,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仍然提醒说,监管机构应继续加强对票据贴现的真实性以及票据融资资金去向的监测。商业银行也应开拓新的客户,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目前看,他认为,2、3月份票据融资的占比很有可能还会继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