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的30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5:43:25
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建院30年《30人30年》序
从1979年到1989年,我曾两度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曾参与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的创建和编辑工作,曾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研究生院主持工作。对于社会科学院,我是有感情的。能够在此工作,是我人生的一件幸事。
我感到非常幸运,自己在社科院工作时期,遇到非常好的学者型领导。我第一次到社科院工作的时候,在社科院主持工作的是马洪同志。我第二次到社科院工作的时候,在社科院主持工作的是胡绳同志。调我到研究生院主持工作,主要是胡绳同志的意见。温济泽同志为研究生院的创建付出了巨大辛劳,功标史册。马洪、胡绳和温济泽同志不仅是勤奋、严肃的学者,不仅是具有探索精神的思想者和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者,不仅是为国家强盛、人民富足而奉献毕生的奋斗者,而且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包容各家各派的观点,能够容忍一些自己并不赞同的看法,造就了那个时代社科院兼容并蓄的气象风范。在他们的推动下,不仅社科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且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在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上留下了不可忽视的足迹。在此纪念研究生院建院30周年之际,我深深缅怀马洪、胡绳和温济泽同志,向他们表示自己的敬意和感激。
我感到非常幸运,自己在社科院工作时期,也遇到非常好的同事和研究生导师。钱钟书、于光远、丁伟志、任继愈、夏鼐、唐弢、黎澍、李新、赵复三、朱绍文、董辅礽、吴敬琏、杜敬、何方、陆学艺、孔繁、资中筠、胡厚宣、苏绍智、李泽厚、刘再复……举不胜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时的社科院是一个大师荟萃的地方,是一个群星璀璨的舞台。本书作者们的导师,大多是当年社科院的优秀学者。那真是一些让人尊敬、让人仰慕的学者,那真是一段值得怀念、值得追忆的时间。钱钟书虽然姓“钱”,却不以“钱”为意,这曾经被传为佳话。在社科院,潜心治学而淡泊名利的学者,又何止钱先生一人呢?今天,我在为我们的国家取得巨大经济成就而高兴的同时,也对官场和商界的习气向中国学术界的渗透心怀忧虑,对弥漫于学术界的追名逐利的气氛感到陌生。面对一些徒有大师之声名显赫而并无大师之道德文章者,我不禁感到惶惑。在此纪念研究生院建院30周年之际,我深深怀念那个“谈笑皆鸿儒”(句出刘禹锡《陋室铭》)的社会科学院,深深怀念那些曾经“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句出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的一代名流。
我感到非常幸运,自己在社科院工作时期,更遇到一群非常出色的青年才俊。他们大多经历过社会实践的磨练,大多有过“上过山、下过乡、扛过枪”的经历。他们怀抱理想,朝气蓬勃,学习勤奋,脚踏实地。他们对国家的发展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了解中国的国情,能够体察中国普通百姓的疾苦,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精神,不迷信权威,善于独立思考。本书主要是他们对社科院学习经历的回忆,真实地记录了棵棵小树成长为栋梁之材的年轮。黄江南、张少杰、华生、汪晖、樊纲、冯仑、王逸舟、郑秉文、蔡眆、熊晓鸽、肖微、徐友渔、钱满素……,在30年中国的发展道路上,留下了他们难以磨灭的足迹,在让世界瞠目结舌的“中国奇迹”中,包含着他们的心血和智慧。今天,看到他们在各个领域的重要岗位上发挥着作用,看到他们支撑起现代中华文明的大厦,创造着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历史,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骄傲。
我在研究生院主持工作期间,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确立了“加强基础、发展交叉、联系实际、占领前沿、德业双优”的20字办学方针。加强基础,就是要加强中文、外语、哲学、科学、历史等方面的核心能力培养,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础;发展交叉,就是要拓展学术视野,扩大研究领域,争取在边缘学科领域取得突破;联系实际,就是要直面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努力去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努力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将象牙塔中的系统学理运用于社会进步,而不是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占领前沿,就是要关注各个领域当下的最新发展,紧紧盯住各个领域中所讨论的前沿问题。鼓励研究生们持续地取得新的经验,而不是把已经取得的经验持续地使用;德业双优,就是不仅要培养各个方面学识渊博的一流专家,更要培养具有忧国忧民情怀的志士仁人。当我将这些想法向胡绳同志汇报时,得到了他的肯定,
在社科院研究生院建院30周年之际,当我们在为研究生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欢欣鼓舞的同时,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要想把研究生院建设成为一座真正神圣的学术殿堂,仍然是任重道远。大学是什么?研究生院是什么?这是近年来经常被谈论的话题。显然,大学不应是一个行政机关,而应是一个追求真理的地方,应是一个思想的摇篮,应是一个探索者的乐园。大学的品性是独立思考和学术自由。陈寅恪先生在为王国维撰写的碑文中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精神独立,思想自由,今天仍然是需要倡导的精神价值,仍然是研究生院的师生们需要继续追求的目标。
通过这些曾经年轻、今天也已经不再年轻的学者的言谈,我们可以感受到多数人心中曾经涌动、今天仍涌动着的激情。具有对国家民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这些中年学者的共同特点。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下,理想主义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嘲笑对象。今天,许多读书人的物质欲望被极大地刺激起来,风声、雨声、读书声,不再声声入耳;国事、天下事,不再事事关心,“家事“成为他们注意的中心,别墅、轿车成为一些年青学者的兴奋点。我希望今天大学校园中的青年学生能够听一听这本书中的言说,看看这30个人走过了怎样的人生道路,想一想自己的路应该怎样走,想一想值得自己追求的人生价值究竟是什么。
从本书的访谈中可以看出,对于许多问题,诸如中国未来的发展模式、政治制度、民主化进程、效率与公平、改革与稳定、文化传统的继承与改造,等等,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甚至是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我殷切地期望持有不同看法的学者们可以避免恶性互斗,实现良性互动。实现左右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朝野之间的良性互动。只有通过良性互动,才能以和平渐进的方式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才能在中国逐步实现以民主宪政为目标的和平演变。为了实现良性互动,需要认识到,现代学术探讨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不轻易质疑思想对手或政治对手的良知。当我们进行思想交锋的时候,我们需要记住: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谋求福祉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建设一个民主、宪政、和谐、富强的中国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在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发挥作用是我们共同的荣耀。我们之间虽然存在思想分歧,但我们彼此不是敌人。虽然我们可能处于不同的视角,但我们仰望着同一片星空。
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越办越好。
二〇〇八年十月九日
来源:《比较》第39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