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十大IT争议人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34:46

        2008年轰然爆发的金融危机拖拽着中国IT业曾经如飞般的前进步伐,却无碍于它依旧精彩纷呈。因为这里有引爆争议的故事,有饱受争议的主人公。

  有人称赞他们是汇聚智慧、精明、勇气和全局观于一身的天使,有人指责他们是聚敛野心、贪婪、自私和狡猾为一体的恶魔。

  人们愿把IT业比作江湖,那他们就是特立独行的剑客,按自己的生存法则亮剑,为自己的理想而战,挑战普罗大众的传统价值观,无惧成为众矢之的。具有争议个性的他们舞弄着具有争议的剑招,演绎了具有争议的故事。

  波澜不惊并非产业的最好发展形态,争议掀起的狂潮更能助产业大船劈波斩浪。争议,是贯穿中国IT业历史的关键词。

  作为旁观者,我们尊重被争议者;作为旁观者,我们希望铭记历史。

  在此,我们记录下诡异的商战,尔虞我诈的邪恶,遭千夫所指的狼狈,更记录下泪流满面的激动和勇者无惧的执著。

  是是非非,只待历史公论。

    蔡明介

  破除“品牌迷信”的尖兵还是行业创新的破坏者

  人物:蔡明介

  时间:2008年

  地点:台湾

  故事梗概:其实山寨机已出现数年,早期因为产业链不成熟,以及对国家监管的忌讳,它们在销售时不太敢见光,亦被称为“黑手机”,目标市场也锁定在农村和二、三级城市。

  由于价格低廉、功能全面、外观光鲜,而且新品上市快,山寨机深得草根消费者的喜爱,几乎达到了人手一台的地步。尤其是2007年10月,国家实施长达9年的“手机牌照”制度被取消,山寨机在2008年大肆进攻品牌手机市场,甚至有销售山寨机的商家表示,山寨机的最终目标是夺取国内大城市以及海外城市。

  而绝大多数山寨机都有共同的身世来源——联发科的手机芯片。

  联发科为山寨机厂商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把客户需要的手机功能都集成在自己的芯片上。企业采购了联发科的芯片,只需要加上手机外壳,安上电池板,就可以把成品生产出来了,手机入行门槛近乎被踏平。

  品牌手机厂商需要投入巨额研发成本,历时至少一年开发出的新品只要一上市,三个月后就能有高仿的山寨机推向市场。甚至国际品牌有些机型还未正式登陆中国,已有类似外观和功能的山寨机抢先摆上柜台。

  靠销售山寨机芯片,两三年前还默默无闻的联发科已经成为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二的手机芯片厂商。据悉,联发科2007年出货1.6亿组手机芯片,95%提供给中国市场。2008年,联发科手机芯片出货量将达到2.4亿组。

  毫不夸张地说,因为有蔡明介,才有山寨机的今天。

  正方:存在即合理。蔡明介的芯片解决方案降低了行业进入门槛,灵活、多变和节约的集成方式真正满足了市场之需,不仅让中小企业一尝手机甜头,还让手机的普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蔡明介的发明更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是带领小企业和用户破除品牌迷信的尖兵。

  反方:不能因为山寨机迎合了一部分消费群体就忽视它给行业带来的巨大危害。山寨机规避政府监管,偷税漏税,终究是不入流的杂牌军,此其一。其二,山寨机只注重花哨的功能和低廉的价格,毫无自主创新可言。一旦山寨机做大,中国手机行业将毫无创新可言,这才是最大的悲哀。说得严重一点,蔡明介的行为不是破坏式创新,而是实实在在的破坏创新。

  点评

  如果给2008年选一个年度词,“山寨”当在候选之列。

  山寨机的具体出生日期无据可考,但它在2008年的市场表现,真可谓“横扫千军如卷席”。而促成这一局面的恰恰是蔡明介,他因此被称为“山寨机之父”。

  拜联发科所赐,一个手机企业理论上只要几百万元资金外加三个人(分别负责采购联发科方案、找代工工厂、销售和回款)就可以正常运营了。这简直让诺基亚、三星和摩托罗拉等手机大佬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还是拜联发科所赐,中低端消费者得以在第一时间就能拥有与世界主流品牌最新机型外观和功能等同的手机,少花钱多享受的梦想成真了。

  因为别人的创新,他总能在第一时间加以复制并商用化。搞笑的是,据说蔡明介成功因素之一是不做“Metoo”。

  研制手机芯片,“山寨机之父”的确不走寻常路。他觉得联发科发动了一次破坏式创新,彻底填平了手机制造厂商与手机芯片厂商之间的鸿沟,改变了全球手机产业的生态。而对于人们用“山寨机”来称呼联发科芯片的手机,蔡明介认为是低估了大陆手机产业的价值。

  在山寨机面前,国产品牌手机已经被冲击得七零八落,洋品牌也无法独善其身。正所谓树大招风,你砸了别人饭碗的同时,还得提防来自不同利益集团的反击。

  因为查无实据,我们姑且把山寨机在去年底突然遭遇的“死机短信”称之为暗箭。但与之相比,同一时期来自工信部的明枪更让蔡明介难以招架。工信部宣布将为国内市场每部手机核发“IMEI标识号”。显然,得不到这一身份证的山寨机形同没有户口的“黑孩子”,生存前景堪忧。

  赞也罢,弹也罢,蔡明介在2008年赚得盆满钵满已是不争之事实。展望新的一年,如果山寨机能够继续大红大紫,我们期待它能被赋予真正的创新内涵。

  任正非

  执著于竞争的“狼王”还是同归于尽的“人肉炸弹”

  人物:任正非

  时间:2008年8月14日

  地点:深圳

  故事梗概:2008年8月14日,6家中外主流电信设备商参加了中国电信首次CDMA网络设备唱标会。面对规模在150亿元左右的“全球近年C网设备第一大单”,华为开出的6.9亿元竞标价被业界惊呼为“地狱价”。要知道,阿朗报出的是140亿元,同城对手中兴的报价也高达70亿元。

  此前,国内CDMA市场的格局是:中兴占32%,摩托罗拉占23%,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占22%,北电占17%,华为仅占2%。为了彻底扭转局面,有传言称平日深居简出的任正非在招标前夕亲赴广州,密会广东电信高层,意在拿下广州、深圳等华为周边的市场。

  而任正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2008年年中,他第三次喊出了震动业界的“冬天来了”,称要“对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竞争的艰难性、残酷性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提醒员工,“经济形势可能出现下滑,希望高级干部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也许2009年、2010年还会更加困难”。

  结合任正非的言论和实际行动,业界看到了华为志在必得的架势是为了改变其在国内市场的弱势,也是为了在国际市场不景气时备战过冬。在经历了此番“破坏性”的竞争后,华为在本次招标中最终位居总中标额的第二位,份额在30%左右。任正非的狼性思维再次起到了“奇兵”作用。

  正方:作为华为的老板,任正非必须给华为带来利润和市场,但一团和气的竞争显然不会有这样的结果。技术上难分高下咱们就比价格,低价不行咱们再拼地狱价。用价格战利器砸开市场大门本来就是企业的惯用战术,而且华为有时间和实力消化暂时的损失,这就是全局观,对华为来说就是一种有效的竞争策略。

  反方:所谓“杀敌三千,自损八百”,任正非不计后果的出牌方式是伤敌八百,自己先折损三千,破坏了电信设备市场的游戏规则,可能在整个行业掀起刀刀见骨的价格恶战之风。这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华为作为知名的电信设备提供商,商业思维还停留在原始时期。

  点评

  说起任总当选要先提一段小插曲。在编辑部讨论人选的时候,有人提醒他上榜率太高了,但最终考虑到任总人虽低调,却每每出手惊人,所以还是为他留了个地儿。

  和前年的“辞职门”事件相比,“地狱价”竞标事件的影响力毫不逊色。什么叫强者,在寒冬中先杀出一条血路的人才是强者。为此,华为完全可以使用各种手段。低价换市场的策略每个企业都在用,任总用了也无可厚非。况且对于危机意识深入骨髓的任总而言,拿下C网招标,不但能一洗华为之前在国内CDMA市场的郁闷,更可以在3G时代开辟一块新领地。战略意义重大啊。

  不妥之处就在于任总把这个策略用得太极端、太直接了,让行业人士深感“人肉炸弹”带来同归于尽的恐惧。这么说可能委屈了任总。有传闻称其实他事前并不知道6.9亿的报价,获悉后也是大为光火。

  任总军人出身,他在军营中生成的“狼性”在商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雷厉风行,出手稳、准、狠,甚至有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偏执。传闻中的下属们不就是在按照习惯成自然的狼性风格行事么。

  记得任总曾说,面对当前的形势,面对竞争对手,要做一个国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而不是一个破坏者。记得任总还说,要向强者学习,尊重他们的市场领导地位,积极但有序地开展竞争。与实际行动相比,任总所言更像虚张声势,放烟幕弹麻痹对手。难怪爱立信老板直说:最可怕的竞争对手就是任正非。

  不知道这样的话是夸奖任总,还是另有他意。

  周成宇

  挑战强权的堂·吉诃德还是贪心恶毒的敲诈者

  人物:周成宇

  时间:2008年中下旬

  地点:北京

  故事梗概:2006年初,北京女大学生黄静因发现自己购买的华硕笔记本电脑违规使用了测试版CPU,随即在代理人周成宇的协助下向华硕提出了500万美元的索赔。但在维权过程中,黄静被华硕举报为敲诈勒索,在狱中度过了近10个月的时光,最终因证据不足被批准取保候审。2007年末,检查院对黄静作出了不起诉的决定。

  时隔半年多,黄静的代理律师向检察院提出国家赔偿申请。从这一刻起,中国公众舆论围绕“维权与敲诈”掀起了巨大波澜。

  华硕曾发出声明,表示经司法机关确认,测试版CPU非华硕提供,同时称握有黄静及周成宇说谎行为及涉嫌恶意敲诈的证据,并将依法追究其责任。而黄静的律师团于第一时间一一反驳了华硕在声明中的观点,周成宇面对媒体也反复强调自己和黄静经历的不是一起简单的维权纠纷,他坚定地认为是因为他俩当初发现的问题如果证实,会令华硕以及CPU的生产商英特尔遭遇不可估量的损失,才导致了两人的遭遇。

  2008年11月27日,黄静获得了国家发放的29197.14元赔偿金。2008年12月4日,周成宇和黄静的律师张平向北京海淀法院提交了向华硕索赔500万元赔偿的诉讼状。此前一天曾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在黄静、周成宇和华硕相关人员共同出席一档电视节目的现场,突然出现两位知情者爆料。一位指责周成宇一手策划了索赔500万美元一事,黄静却蒙在鼓里;另一位称,2005年,周成宇就与黄静联合策划过购买笔记本索赔之事。

  正方:一次当贼,难道永远就是贼了吗?我们不能用老眼光来给周成宇定性。并且,纵使周成宇有犯罪前科,在事实真相还未大白于天下之前,我们也不能因此就戴有色眼镜看他。周成宇是敢于只身面对跨国大公司维权到底的普通人,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堂·吉诃德式的执著和坚毅,而这恰恰是中国消费者在维护自身权益时最需要的精神元素。

  反方:一台笔记本=500万美元?这是周成宇正在求证的数学算式,也是他向华硕索赔背后的精心算计。明眼人不难发现,如果周成宇果真用心单纯,就不会当着华硕的面既威胁又恐吓,更不会在事件的整个过程中露出马脚无数。我们同情黄静的遭遇,但必须谴责周成宇在此案中抱定的恶意心态。我们不反对合情合理的索赔,但恶毒的狮子大开口之风却是开不得。

  点评

  周成宇公开表示辞去代理人之际口吐鲜血,难不成华硕索赔案成了“一块CPU引发的血案”?

  2008年下半年,总是一身西装,风度翩翩的周成宇多方奔走呼吁,与华硕针锋相对,在中国掀起了弱势的普通消费者向跨国公司维权的高潮。

  从法院到媒体,人们总能看到周成宇奔波的身影,听到他慷慨激昂的声音,他甚至不顾个人形象大闹英特尔总裁的演讲现场。真是尽职!

  “我就是死,也要看到华硕认错!”在法院受理大厅等候替黄静递交向华硕讨取名誉权索赔申请时的周成宇突然口吐鲜血,惊倒众人之时还不忘重申自己的决心。真是有气节!

  同情、支持黄静的人不少,以血肉之躯堵枪眼的周成宇不但鲜有这种待遇,反而不断遭人揭伤疤,甚至被指责为卑鄙的敲诈主谋。周成宇不提外界对他的指责,却对因此连累黄静受他人误解感到内疚。真是有风度!

  可话说回来,即使华硕确实存在违规使用CPU的行为,一件本可以通过正常法律程序解决的消费者维权事件,周成宇又是假冒律师,又是提出500万美元巨额索赔,又是大肆造势,难免让人心生厌恶。

  周成宇,希望黄静真正无辜,能赢得最终胜利的人不在少数,可眼下,你的代理套路反倒激起了公愤。为什么?请认真反思!

  庞升东

  合法的竞争者还是狡猾的投机客

  人物:庞升东

  时间:2008年11月

  地点:上海

  故事梗概:2008年11月7日,腾讯向法院起诉15名涉嫌集体跳槽的员工。腾讯表示,这是一起“恶意挖角”事件。数日后,所谓的恶意挖角者51.com主动现身,回应腾讯不应该起诉员工,应与企业交涉。

  岂料挖角风波尚未平息,互联网上又上演了一出51.com执“彩虹QQ”与腾讯斗法的好戏。

  “彩虹QQ”是一款腾讯QQ的外挂软件,具有免费“显IP、显隐身”的功能,腾讯指责其侵犯了QQ用户的隐私。先前,“显隐身”属于腾讯收费服务“QQ千里眼”(10元/月)中的功能。2008年11月20日,腾讯屏蔽“彩虹QQ”,同时在“千里眼”服务中取消了该功能。

  后来,因为有人报料开发“彩虹QQ”的公司负责人是庞升东的亲属。2008年11月24日,51.com新闻发言人否认51与“彩虹QQ”没有任何关系。但第二天,51.com公开承认“彩虹QQ”为自己所为,称它是经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登记的合法的即时通讯辅助软件,并指责腾讯是为了保护其增值业务和垄断地位才打击“彩虹QQ”。

  2008年12月10日,51.com新闻发言人表示会尽快推出新版“彩虹QQ”,对抗腾讯。但在6天之后,庞升东公开表示因为金融危机的关系,不打算继续做“彩虹QQ”了。

  正方:51.com说得对,企业不能太腾讯。市场没有栅栏,任何合法的经营者都可以进入。“彩虹QQ”是一款合法的软件,并且免费提供给网友使用,部分网站作出的在线调查结果证明庞升东研发它是深得民心的。腾讯指责51.com恶意挖角,但却拿不出足够的证据;它指责“彩虹QQ”侵犯用户隐私,自己却将显隐身服务设为收费项目。腾讯扣在51.com头上的都是莫须有的罪名。

  反方:我们不反对竞争,但竞争也得遵循游戏规则。51.com一直在各个方面模仿腾讯,可以说是追着腾讯的影子做大的,现在终于有些实力和知名度了,回过头却拉走人家的人还要反咬一口,果真是翅膀长硬了忘了本。庞升东明显是先发起不道德竞争,还博取不明真相的网民同情,其手段有些见不得光。

  点评

  就在51.com和腾讯打得热闹的时候,庞升东被评为了2008年“上海IT青年十大新锐”之一。作为楷模,自己的51.com却陷入“挖角门”和“彩虹门”,庞升东得奖时是否有点不自在?

  大家同抢一个锅里的饭吃,借鉴强者的成功经验和模式没有错,但暗箭伤人就免不了遭人唾弃。

  在目前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如果非说51.com挖腾讯墙脚是冤枉了庞升东,但他暗地里开发“彩虹QQ”和马化腾对着干就有点“阴”。就算腾讯再垄断、再霸道,就算“彩虹QQ”是讨用户欢心的合法软件,可联想到腾讯一直是庞升东眼中最大的竞争对手,他对准QQ下手,动机显而易见。

  每个人都在寻找成功的捷径,庞升东也在找,而且颇有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意味。但他不走运——马化腾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这次商战还值得研究的是,虽然被腾讯纠着小辫子示众,但庞升东显然将计就计,趁机炒作大赚眼球和同情。在和腾讯过招中,51.com两次出尔反尔,没有企业会愚蠢到重复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原因只能是既然要炒作,时间拉得越长,情节越跌宕起伏效果越明显。估计现在全国网民都知道了51.com和庞升东。

  这不,“彩虹QQ”偃旗息鼓没多久,51.com就成立了IM事业部,虽然眼下只向社区内的用户提供服务,但并没有否认有今后进军IM市场的打算。真可谓趁热打铁。

  庞升东在宣布放弃“彩虹QQ”时说了很多“没有”:没有想得太多,没有想明白这到底在法律上、用户上有什么样的关系,没有想到社会上引起这么大的影响。谁会相信?

  周鸿祎

  探索免费商业模式的旗手还是搅得市场不安生的鲇鱼

  人物:周鸿祎

  时间:2008年7月17日

  地点:北京

  故事梗概:2008年7月17日,曾声称决不进入杀毒市场的周鸿祎食言,奇虎360正式发布“360杀毒”,并再次祭起免费大旗。

  “用户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周鸿祎自嘲食言,“我们将会长期、一直、永远免费。”他甚至表示,“我相信瑞星等其他厂商也一定会跟进免费策略。”后来的事实证明瑞星并没有给周鸿祎任何面子。

  就在“360杀毒”推出5天后,瑞星市场总监马刚公开炮轰“360杀毒”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杀毒软件。2008年7月,瑞星声称有用户安装瑞星个人防火墙时被360杀毒报毒并拦截,使得安装过程无法完成。据验证,360杀毒软件不但会在安装时拦截瑞星防火墙,还会删除已安装的瑞星防火墙核心文件,有极大的安全风险。

  奇虎却称“不排除此次误杀是瑞星公司设计的陷阱”,因为自己的永久免费“即将结束瑞星在杀毒软件销售市场的垄断地位和暴利时代,从根本上触动了瑞星的利益”。

  进入8月份,双方口水战进入白热化。瑞星副总裁毛一丁直言奇虎360没有资格和瑞星谈杀毒,其免费策略是被瑞星逼出来的。奇虎也不甘示弱,总裁齐向东立刻反击瑞星不应像怨妇一样埋怨,而应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瑞星随即回应“请奇虎360自重”,“尽快停止上述危害用户安全的行为”。

  2008年8月26日,奇虎宣布正式对瑞星和中关村在线提起名誉侵权诉讼,要求北京艺进娱辉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瑞星更名后的公司名称)和北京中关村在线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停止侵权、公开致歉,并向二者分别索赔名誉侵权损失费200万元。

  两年前,“360安全卫士”出道时,因为把原雅虎中国的“3721网络实名”作为流氓软件清除,旋即在双方间引爆了一场战况空前的口水战。这一次和瑞星,同样是互揭对方“丑恶行径”,同样是以战上法庭收“口”。历史偶尔会重演惊人相似的一幕,令人感叹。

  正方:周鸿祎坚定地打出免费大旗,顺应民心,合乎民意,是个勇敢者。你不免费我免费,你走阳关道,我走独木桥,各自在选定的商业模式中潜行,谁招惹谁了呢?正版的金山WPS免费派送,消费者不还冒着道德风险使用微软盗版软件。同样道理,如果瑞星的杀毒产品真的出类拔萃,何必在乎别人是否免费呢?反之,瑞星表现出来的不就是一种心虚吗?

  反方:便宜没好货。别家的杀毒软件都不免费,为什么偏偏就奇虎免费?显然是技不如人心发慌,为了招揽用户,只能出此“上策”,一副自己赚不到钱别人也休想赚钱的“红眼病”心态。周鸿祎明摆着是来搅局的,况且故伎重演,当年和雅虎中国之战,不也是因为“杀”了人家的软件么。

  点评

  当初做反流氓软件,周鸿祎说是为了给自己“正名”,结果惹得一身口水;如今做杀毒软件,周鸿祎说是“用户需要什么就做什么”,结果又是一身口水。周鸿祎肯定很无奈吧,怎么大家就盯着自己不放了呢。

  市场不能是温吞水,总得有些鲇鱼在其中扑腾几下,才能激发创新和斗志。其实,周鸿祎或者说他打造出来的奇虎也不是好欺负的,这条鲇鱼每次临战都来者不惧,不然怎么有两次可以写进中国互联网“歪史”的口水战,波澜壮阔啊!

  关键的不是这些,而是周老板心里到底想些什么。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360是一家安全软件厂商,奇虎会情愿养它一辈子?对于未来的盈利模式,他说自己心思用在构造一个完整的安全防务体系,保证网民不受侵害上,无暇考虑,难不成一个商人果真不计成本地去做活雷锋?

  永久免费到底是骡子是马,要放在发展中的互联网市场上遛遛才知道。本来周鸿祎插足杀毒软件市场就是自扇耳光,周老板真是为了让用户既省钱又省心,大家帮你揉揉痛处,赞你见利不忘义;如果是为了一己之私,先把已经秩序井然的杀毒软件市场模式搅个雾里看花,还是趁早歇歇吧。言论猛于虎啊!

  史玉柱

  慧眼独具开发美女市场还是借美女概念哗众取宠

  人物:史玉柱

  时间:2008年3月8日

  地点:上海

  故事梗概:2008年3月8日,巨人网络宣布第二款自主研发的网络游戏《巨人》将于2008年3月28日公测。按史玉柱当时的话说,“《巨人》将比《征途》更好玩儿”,它将被打造成为中国一款美女玩家最多、最便宜的主流网络游戏。

  《征途》是巨人网络推出的第一款自主研发的网络游戏,虽然号称终生免费,但因为吸金黑洞般的道具消费,被玩家称为“有钱人的游戏”。

  不过,《巨人》最引人热议之处在于美女玩家。史玉柱认为目前中国网游玩家男女失调,“《巨人》男女玩家比例至少要达到6比4,让所有男玩家都找到游戏里的‘太太’。”

  为吸引女性玩家,《巨人》还专门启动了美女实名认证,通过认证的美女玩家会得到每月500元,持续1年的充值,总额达6000元。巨人网络“美女战略”初露端倪。

  2008年7月1日,巨人网络宣布斥资约5100万美元现金收购25%的51.com股权,巨人网络正式进军社交网络领域。

  按照51.com的官方说法,其注册用户超过1亿,活跃用户也达到了3000万。显然,巨人网络凭此将为《巨人》储备一批美女玩家。不久之后,双方在8月份炎炎夏日的烘托之下推出了网络美女大赛。

  后续的事情表明,现实中的美女只不过是“美女战略”的一部分。如今,《巨人》里开设了与大名鼎鼎的北京“天上人间”夜总会同名的休闲中心,最吸引玩家的不是在里面洗浴放松,而是享受性感美女的按摩。其导向性耐人寻味。

  正方:先是小孩,后是老人,现在是美女,史玉柱把市场消费心理研读得不能再熟了。既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把美女概念引入网游市场,有何不可?在商言商,史玉柱绝对是个精明的商人,没人能否认他的成功。他把消费者的心理研究得最为透彻,并坚持自己的“史氏”出牌风格,每次商业运作都是那么与众不同。

  反方:什么美女,无非又是找个哗众取宠的噱头推销“不过如此”的商品。史玉柱从来就是个熟谙投机取巧之术的奸商,从保健品到网游,再到他最新炒作的黄金酒,他专门靠营销手段进攻人们心理的弱点,尽孝道、求长寿、争霸、爱美之心都被他轮番利用到了,他游走在道德的边缘,完全是想着法儿地忽悠走消费者荷包里的钱。

  点评

  甭管是买保健品还是做网游,史玉柱都能做成“大拿”。作为商人,他确实有让众商家眼红的本事,说到底就是眼光独到。

  单说这“美女战略”。时下,10个网民3个玩游戏、10个玩家4个是MM,如果史玉柱视而不见,他就不是史玉柱了;再说玩家到底是不是美女在游戏里又无法直接体现,总得设置些能与漂亮MM打交道的游戏剧情满足大家的爱美之心吧。现在的电影电视,哪个不是美女当道呢?

  可是眼光太独特就容易偏离大众的游戏规则。先前“软文+广告”的脑白金让人大叫恶俗,“免费+地推”的《征途》让人大呼遭遇“吞金兽”。“美女+战争”的《巨人》呢,暂且不知道,不过戏里戏外,虚虚实实,都有美女相伴,可是死死点到了部分男性玩家的人性弱点。尤其是别出心裁的美女按摩,与网络色情打了个擦边球。想想不太对劲儿啊,史玉柱到底把美女当什么了?把游戏当什么了?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钟爱剑走偏锋史玉柱早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不会被普通人在意的“小节”所拘束。说到底,抓住人性弱点发起攻击,这一直就是史玉柱最擅长的活儿。看看,铺天盖地的黄金酒广告又来了。美女+美酒,美哉?

  张朝阳

  将新媒体引入奥运的开路先锋还是垄断未遂的贪心商人

  人物:张朝阳

  时间:2008年8月末

  地点:北京

  故事梗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刚刚于8月24日落下帷幕,搜狐即援引艾瑞、清华大学媒介实验研究室、DCCI的调查数据,称其奥运报道全面领先。几乎在同一时间,腾讯援引尼尔森和Alexa的数据,称其奥运期间网站流量第一;新浪援引ChinaRank的数据,表示其奥运期间访问用户数和流量均第一;网易援引尼尔森的数据,称其奥运期间在线视频内容的页面浏览量超过上述三家门户的总和。

  一届奥运会,却出了四个互联网报道的第一。那么,究竟谁才是这次比赛的赢家?

  时间倒回至2008年6月24日,这是让张朝阳兴奋不已的日子。搜狐正式成为央视网唯一的奥运战略合作伙伴。据介绍,这是央视网作为北京奥运会官方互联网/移动平台转播机构对奥运新媒体最高等级的授权,将拥有最多的新媒体转播权益。

  张朝阳高调宣称,搜狐奥运报道的优势已经非常明显,搜狐取得的奥运核心内容资源,是其他门户网站根本不具备的。

  张朝阳还没乐上一个月就发现自己被央视网给忽悠了。据称,新浪、腾讯和网易总共拿出了低于搜狐竞标价的价钱,就获得了央视网授予的2008北京奥运会赛事视频的互联网转播权,并且它们获得的视频内容授权将不少于搜狐的其他任何合作网站。央视网总经理汪文斌也毫不避讳地表示,“奥运视频播放权也可以授权给其他门户网站,而并非搜狐独有。”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件事就发生在张朝阳刚刚取笑完这三家结成的“奥运报道联盟”已经“彻底沦为公关市场的行为”之后。

  有业内专家估计,搜狐为本届奥运会的总投入超过5亿元,网易、新浪、腾讯的投入却只有1亿元。

  正方:如果没有互联网的参与,奥运会将会失色不少。北京奥运会开创新媒体全面介入和转播奥运会之先河,有张朝阳的一份功劳。不管是搜狐成为央视网唯一的奥运战略合作伙伴,还是之前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张朝阳都在勇敢地尝试新媒体与奥运会的融合。无论成功与否,张朝阳作为第一人都将写在奥运会的历史之上。

  反方:贪念一起,就容易走上歧途,好事也就可能变成坏事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看搜狐成为众矢之的,就知道张朝阳所为有多么招业界反感。从当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到做央视网的唯一奥运战略合作伙伴,张朝阳垄断的企图是“昭然若揭”。不过张朝阳不走运,钱没少花,却空欢喜一场。

  点评

  中国新媒体领域再找不到第二个人比张朝阳对北京奥运更有激情的了。估计按照他的盘算,抓住奥运的机会,非议搜狐首页上“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几个大字的声音分贝就不会那么高了。

  人算不如天算。张朝阳用比别人多数倍的真金白银铺了一条奥运之路,只是在上面走的脚凭空多出了十几双。刚因为代理互联网奥运广告的问题和新浪斗完,又得为了与央视网合作的问题与奥运报道联盟斗,真是很亏很委屈。

  没有办法,谁让新媒体参与奥运会是新生事物呢,搜狐就当是为全球的新媒体做一只实验用的小白鼠吧。

  况且搜狐也没那么委屈那么亏。虽然没能如愿独享新媒体的奥运大餐,但搜狐的特殊身份和奥运期间在北京随处可见的“看奥运上搜狐”的宣传语,已经深入人心,确实让很多网友一想到奥运就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它。这样的品牌效应,是张朝阳取得的最大成功。而在奥运会开幕之前,张朝阳不但作为搜狐首席记者和明星们共同参与奥运活动,而且还凭着特权带领他们参观北京奥运场馆,为人们提前揭开了奥运比赛场地的神秘面纱,煞是风光。

  “世界没你想象的那么好,也没你想象的那么糟”,好莱坞剧作家比利·怀尔德的这句话送给张朝阳,挺合适。

  马云

  用户利益的忠实守护者还是产业链的唯一控制人

  人物:马云

  时间:2008年9月8日

  地点:杭州

  故事梗概:2008年9月4日,马云激动地宣告,“阿里巴巴集团启动‘大淘宝战略’第一步——淘宝和阿里妈妈即日起合并发展,共同打造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生态体系!”

  9月8日,淘宝网推出“消费者保障计划”第三期,其中包括屏蔽搜索引擎。淘宝网表示:通过对不同搜索引擎进行不同程度的屏蔽,可以杜绝不法商家利用竞价排名、搜索优化等手段骗取消费者信任,避免诚信商家被上述行为打击、株连,从而鼓励优秀卖家,让坏的商家无处遁形、无利可图,创造出一个真正诚信的购物空间。

  所谓“不同程度的屏蔽”,就是部分屏蔽谷歌、雅虎等搜索引擎,只彻底屏蔽百度。淘宝网给出的理由是,“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的淘宝用户反映,他们通过百度搜索淘宝卖家,经常被钓鱼网站误导,有相当多的人因此被骗。”

  此前,淘宝已经不公开地屏蔽百度达一年之久。对于为什么此时公开,并做到彻底,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一言以概之,淘宝主要是担心百度即将推出的C2C交易平台与其竞争。9月份正是百度C2C平台上线前的冲刺阶段。

  最巧合的是一个月后的10月8号,淘宝在一头宣布阿里巴巴集团在未来5年将再向淘宝追加30亿元投资,加上7月马云宣布的20亿元,投资总额达50亿元;百度在另一头公布了C2C平台的最终名称。

  正方:诚信问题一直是电子商务行业的难题,在C2C领域尤为明显,这也给了那些一定要颁发网店牌照的人以口实。马云将淘宝网和阿里妈妈合并之后,平台功能更完善了,自然要在规范交易方面下功夫。况且百度确实不够自律,其行为多有让人厌恶之处。从电子商务发展的前途和保护用户的角度讲,马云做了件好事。

  反方:此地无银三百两。淘宝网偏偏赶在百度C2C平台上线之前断然屏蔽搜索引擎,而且单单完全屏蔽百度,说白了就是在拒绝竞争,抵制竞争,给抢自己地盘的新人一个下马威。淘宝网已经是国内最大的C2C平台,“大淘宝战略”的名称把马云的野心说明白了,他就是要绝对控制这个产业,不给其他人留机会。

  点评

  如果任由不良商家胡闹,淘宝网就走不远,中国电子商务的诚信就会遭受打击。屏蔽搜索引擎可以截断他们招摇过市的一条路,用户从中肯定能有所受益,值得肯定。

  但正所谓“无巧不成书”,淘宝网公开地全面封杀百度这事儿怪就怪在发生的时间点上。“大淘宝战略”和屏蔽搜索引擎是巧合,彻底屏蔽百度和百度C2C平台即将上马也是巧合,巧合太多难免让人想到“蓄意”两个字。

  马云2008年放出的狂言是“淘宝十年后交易量超越沃尔玛全球交易量”。沃尔玛是零售产业链的核心,大家都围着它转,其位置足以影响整个经济链。与其说淘宝网要超越沃尔玛的业绩,不如说淘宝网要成为C2C产业链的核心,有搜索引擎撑腰的百度自然成为必须坚决剿灭的拦路虎,以绝后患。

  马云说过许多令人过耳难忘的话,于是网络上流传着《马云语录》。里面有一句是“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今天的商场上已经没有秘密了,秘密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既然如此,马云为什么不把屏蔽搜索引擎的真实想法说清楚呢?

  洪 磊

  窃富济贫的侠盗还是作茧自缚的苟且小人

  人物:洪磊

  时间:2008年8月15日

  地点:苏州

  故事梗概:2008年8月20日,各大网站IT频道的头条均被同样一则新闻占据。8月15日,番茄花园网站站长洪磊因涉嫌侵犯微软的知识产权被苏州警方拘留审查,番茄花园网站被关闭,服务器及洪磊的笔记本电脑被警方带走,为洪磊提供技术开发支持的成都红果科技有限公司也被查封。

  2003年,刚刚大学毕业不久的洪磊出于兴趣,开始与网名为“大番茄”的技术爱好者一起制作番茄花园版WindowsXP美化包,对原版软件的主题、桌面、按钮等外观进行美化。洪磊同时开设了一个名为“番茄花园”的网站,向网友提供免费下载。

  两年后,洪磊成功破解了微软WindowsXP验证程序,番茄花园版WindowsXP的传播速度从此突飞猛进。

  由洪磊好友郑朝晖事发后提供的一份2006年的聊天录音显示,通过预装在番茄花园版系统里的广告插件为广告主带去流量或注册用户,成为洪磊主要的获利途径,他当时每月可由此收入10余万元。洪磊被拘留时曾有传言称,警方查处了洪磊账户上200多万元的存款。

  有业内人士估测,目前番茄花园版WindowsXP的装机量可能超过千万。

  微软中国公司表示,警方查封番茄花园,源于其在2008年6月委托BSA(商业软件联盟)向国家版权局和公安部进行了投诉。

  据郑朝晖介绍,洪磊曾告诉他自己收到过发自微软的律师函,指其论坛里有销售番茄花园版WindwsXP软件的帖子,洪磊按对方要求删除后也相安无事。洪磊认为,微软知道很多人修改自己的产品,“它没有去管,其实也管不了”。

  9月18日,苏州市人民检察院正式逮捕了洪磊。

  正方:明明知道中国消费实力达不到那个水平,微软还故意把软件售价定得那么高,是微软的贪婪促成了洪磊的侠盗行为。一直以来,对洪磊行为咬牙切齿的只有微软及其代言人。而那么多网友替“累累”喊冤,可见番茄花园版WindowsXP深得人心。现在,番茄熟了,农夫能不摘?洪磊是软件行业的罗宾汉。

  反方:如果洪磊没有因此大发横财,我们承认他有罗宾汉的侠盗精神。但问题是,一旦面对他身后的上百万不义之财,就必须考虑他这样做的最终目的了。打着供网友交流和测试的幌子,暗地里却干着月入十几万的勾当,他是被金钱冲昏了头脑,还天真地认为很多人都修改微软的软件,微软管也管不了。洪磊受到法律的制裁是咎由自取。

  点评

  从感情角度讲,番茄花园版WindowsXP有让人爱不释手的理由。真真是“物美价廉”的好东西。

  据说“番茄花园”的名字源于一部韩剧里的情节:男主角送给心仪的女孩一个番茄盆景,并告诉她自己喜欢番茄是因为番茄表里如一。

  洪磊大概是想告诉人们自己也是表里如一的人,会做表里如一的事。可看看番茄花园网站上“严厉谴责和鄙夷一切利用本站资源进行牟利的盗版行为”的声明,再看看洪磊的收入和随处可见的番茄花园版WindowsXP光盘,他充其量是个“烂了心的番茄”。

  洪磊的朋友曾评价他是个沉稳、努力、不善言语、生活勤俭的人,但他做出违法的事情也是明摆着的。洪磊非法修改微软产品,断了微软的财路,自己却通过捆绑插件牟利,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况且,法院认定番茄花园版WindowsXP是盗版软件,在法律上就是侵犯了微软的著作权,理应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裁。就事论事,微软何错之有?微软投诉番茄花园是它的权利。设身处地地想想,倘若你辛苦创作的作品被别人剽窃后还用于商业目的,你又该作何想?

  把洪磊的遭遇和反垄断扯上关系,既不理智也不明智。

  周 寰

  以大局为重的“TD产业化之父”还是成心欺骗投资人的公司高管

  人物:周寰

  时间:2008年5月26日

  地点:北京

  故事梗概:2008年5月26日,中国证监会向大唐电信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指大唐电信2004年度虚增利润37186597.53元,并在年报中披露虚假财务信息。证监会责令大唐电信改正虚假陈述行为,并对该公司处以30万元的罚款;同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各给予警告并各自处以20万元的罚款,其中包括时任董事长的周寰。

  在中国通信业界,周寰被称为“TD产业化之父”。

  从1995年第一次接触TD,周寰就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正是在他的提议和坚持下,TD才成为中国的3G国际标准,TD产业化平台大唐移动和TD产业化协调组织TD产业联盟才得以迅速建立。他曾直言:“如果我们中国放弃了TD,只能重复引进欧洲标准和美国标准。假如中国沦落到这个地步,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翻身永无指望了。”

  从1999年大唐集团成立起,周寰就开始担任董事长兼总裁。2002年初大唐移动成立后,他提出了三年完成TD产业化的发展目标。2005年,成熟的TD芯片和TD终端诞生,TD产业联盟迅速壮大,国际通信厂商终于向TD伸出了橄榄枝,中国移动的支持更让TD商用看到了希望。这一年,周寰在非公开场合透露了去意。直到2007年6月15日,国资委宣布周寰正式退休。

  正方:周寰是中国发展TD的一大功臣。2004年是TD实现产业化最关键的一年,必须要向外界传递大唐集团运作TD情况良好的信息,否则,由此引发的后果不仅对企业是一大损失,更有可能重创全世界对中国自主知识产权3G标准的信心。其结果必然是TD迟迟不能成熟,商用的步伐更加延迟。可以说,周寰为了保护TD,作出了最大的牺牲。

  反方:纵然有一万个客观理由,暗箱操作披露虚假账务信息就是在欺骗投资人,完全不拿证券法当回事儿。而且,这样做表面上是顾全TD大局,可欺骗手段假如当时被揭穿,反倒叫人质疑TD的发展状况。因此,周寰理应受到处罚。

  点评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没有政府下达的死命令,先天资质就不佳的TD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面对这样一个不好养活的孩子,周老确实没少费心血,他意识到只有产业化才能使其免遭夭折,所以竭尽所能地为之努力,甚至铤而走险。

  周老比大多数人看得远,迎接3G时代要提前做准备,TD是后辈更得争分夺秒,于是他在2002年率先提出了三年完成TD产业化的目标。

  回顾TD发展的历史,2004年是特殊的一年,是TD达成产业化目标、顺利驶入快车道之前的冲刺阶段。记得这一年末,周老曾万分激动地与温家宝总理来了一次越洋TD视频通话。总理都亲自过问了,催熟TD产业链就成了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周寰不能,也不敢让TD在此节骨眼儿有闪失。

  当时最让人担心的就是上市公司大唐电信。它的业绩可是大唐集团景气指数的告示牌,但亏损总像一块糊在上面的膏药,揭也揭不下。无论如何,都要让外界看到大唐电信的好成绩,在财务信息上动手脚作假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途径了。

  这是一次特别的赌博,当时赌赢很容易,操作起来也简便,但未来又很容易变成输家。或许周老早就想到了结果,但他实在输不起TD这场关系国家声誉的战争。

来源:IT时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