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退税扰乱中国楼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02:14
购房退税扰乱中国楼市

    谭浩俊   作者文集

    记者2月2日从重庆市有关方面获得证实,该市相关部门收到国务院下发的一份紧急通知,该通知要求重庆市暂停正在拟订执行细则的“购房退个税”政策。(2月3日《第一财经日报》)

    在房地产问题上,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太一样,出台的政策措施也明显不同。北京、上海等地就明确表示,不会采取措施救房市,更不会支持高房价。但有的地方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出台了一些不合适的救市措施,如有的地方官员提出要对亏本降价卖房进行查处、给买房者减免相关税费、对买房者进行政府补贴等。

    国务院叫停重庆购房退税政策,向公众传达了一个信号,即国家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绝不是在救高房价、救开发商,而是为了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首先,房地产市场秩序不能乱。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越是经济困难、产业低迷的时候,越要保持经济秩序和行业秩序的稳定。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仍处于低迷状态,消费者和开发商都在观望。在此情况下,如果各地的政策差异过大,甚至完全相反,就会带来整个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混乱,即便能够带动一些成交量,也不能使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其次,不能让开发商有机可乘。尽管开发商一再忽悠公众,不愿承认房地产业的暴利,甚至有开发商公开表示,他们的利润有一半给了政府部门。但在房地产市场如此低迷的情况下,有的开发商仍然不肯降价,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是无力支撑的。如果政府出台购房补贴、免税政策,无疑是在为开发商促销,帮开发商维持暴利。所以,在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过程中,一定不能将政策异化为救开发商、救高房价。

    第三,不能破坏社会公平正义。购房补贴、减免相关购房税费的政策,说到底,是为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省钱。拿公共财税政策补贴这一部分人,对低收入者而言是不公平的。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决不能以牺牲社会公平和中低收入阶层的利益为代价。国务院叫停重庆市的购房退税政策,也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体现。

    在如何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问题上,还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要对各地的房地产市场政策进行全面调查和清理,防止政策变异,破坏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社会公平,这样才有利于发挥房地产业对保增长、促发展的积极作用。========================================================================天下杂谈:反对延长春节假期 
2009年02月04日 00:00:04  来源:新华网 宣华华   作者文集        据一项网络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网友认为春节七天假期太短,支持延长春节假期,超过六成网友赞成春节假期从除夕一直放到元宵节。(2月3日《重庆晚报》)     春节是我们最重要的民俗节日,具有浓厚的文化传统气息,承载了不同寻常的象征意义。春节期间,一家人除了团团圆圆共享天伦之乐,还要马不停蹄地访亲问友,七天假期也许确实短了点儿。然而,在新闻提及的网络调查中,九成网友赞同延长春节假期,却多少有些不太“靠谱”,带有集体非理性的色彩。     就个人而言,只要工作不丢,工资照发,春节假期长一些当然更好,可以更好地尽享天伦之乐。但问题在于,就社会整体来看,春节期间社会机体部分地骤停,政府机关不再开门办事,大部分企事业单位暂停运转,导致许多该办的事情办不成,经济和社会的运行受到影响,其实付出了巨大的社会成本。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们在举国欢度春节之际,却削弱了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这并非是拉动节日内需就可以弥补的。     并且随着春节假期的延长,由于时间积累所引发的链式反应,社会成本递增的速度也将越来越快,套用经济学的说法就是“边际成本递增”,社会问题会像滚雪球一样愈滚愈大,最终造成的负面效应难以想象。假如按照六成网友所赞同的意见,春节假期从除夕放到元宵节,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社会停滞,我们将面临混乱不堪的局面。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便是在休假天数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过度集中的休假就意味着过高的成本,并不合算。     延长春节假期还意味着那些在春节期间必须坚守岗位的群体,也将承受更为沉重的额外的工作压力,这等于是牺牲一部分人的休息时间,去换取另一部分人的休息时间,在事实上加剧了社会不公。最典型的如公安、消防、医院、电力、运输等公共服务部门,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根本没有选择权,必须在春节放假期间继续坚守岗位,而延长春节假期则意味着他们的工作量将成倍增加,这对他们显然是不公平的。     可见,延长春节假期尽管对个体是有利的,但对社会整体却是有害的。因此,对于脱胎于传统农业社会的春节,我们不能忽视其内在的农耕文明痕迹,看清它与现代工业社会的不适,努力创造更为灵活的休假制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而不能仅仅出于情感原因,陷入集体非理性的歧途,盲目赞同延长春节假期。(宣华华)
\\\\\\\\\\\\\\\\\\\\\\\\\\\\\\\\\\\\\\\\\\\\\\\\\\\\\\\\\\\\\\\\\\\\\\\\\\\\\\\\\\\\\\\\\\\\\\\\\\\\\\\\\\\\\\\\\\\\\\\\\\\\\\\\\\\\\\\\\\\\\\\\\\\\\\\\\\\\\温总理向“市场原教旨主义”说不 
2009年02月04日 00:00:00  来源:新华网余丰慧    作者文集         当地时间2月2日下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演讲。在演讲中,温家宝指出,真正的市场化改革,决不会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和社会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两手都要硬,两手同时发挥作用,才能实现按照市场规律配置资源,也才能使资源配置合理、协调、公平、可持续(2月3日新华网)。     自中国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出现频率最高。然而,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一直有所争论。有经济学家就曾大力鼓吹美国等西方国家奉行的那套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否定国家监管的市场改革观,反对马克思主义和新老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主张一切都靠市场调节的“市场原教旨主义”。     不过,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无疑给他们上了一堂经济理论课,促使他们重新认识并审视市场经济体制、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连刚刚卸任的美国前总统小布什都不得不说,金融危机使他背弃了长期信奉的自由市场经济信念。     中国曾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这一经济体制曾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但这场金融危机也让我们认识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市场的惩罚。温总理在演讲中用事实告诉人们,不受监管的市场经济是多么可怕。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体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的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的同时,把巨大的风险留给整个世界。这充分说明,不受监管的市场经济注定是行不通的。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告诉中国,在坚定不移地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的同时,必须重新对市场化改革的内涵进行定义、反思和探讨。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把市场化改革片面理解为不要监管或者监管越少越好,甚至倡导用新自由主义理论来指导市场化改革的错误思想。要按照温总理所说的,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和社会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两手都要硬。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为了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发挥政府和社会监管这只手,是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公平、公正、公开、规范和安全。     此外,这场金融危机还告诉我们,不仅要监管宏观层面经济运行状况,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储蓄与消费的关系;对高风险领域的微观层面也要进行监管,如金融衍生品的开发,杠杆率的监管,高管天价薪酬的监督等,只有这样确保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