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末<三峡新闻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5:36:15
宜昌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末 http://news.sxxw.net   2007-3-2         “文化大革命”前夕,党组织将我从基层选调到共青团宜昌市委任宣传部长。以后,又先后担任共青团宜昌市委副书记、书记,宜昌市民政局党委副书记、宜昌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主任。由于工作关系,自始至终参加和组织了宜昌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斗转星移,曾经影响过众多家庭,改变了众多青年学生命运的上山下乡运动,距今已有30多个春秋。现今年龄50—60岁之间的市民中,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是当年的“知识青年”(简称知青)。作为当年参与者,和当年的知识青年一起回忆那段难忘的青春年华,一定能够唤起他们的很多回忆。
响应毛主席号召
  1966年初夏,正在准备迎接期末考试、升学考试的初中、高中学生,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搅扰,高音喇叭阵阵喧嚣,铺天盖地的大字报,打破了校园的平静。课桌被焚,窗玻璃被砸,大字报、大辩论、大串联、夺权、武斗。老师学生都在忙着“阶级斗争”,书已经读不成了。到了1968年,在解放军的参与下,社会秩序有了一定好转。但严寒还在肆虐,冰雪还未消融。正当青年学生成天无所事事,读书不成造反亦不成,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的苦闷彷徨困境时,毛泽东主席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史无前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由此拉开帷幕。毛主席亲定的“知识青年”就成了这一特定年代青年学生的称号。
  1968年11月,在当时宜昌市革命委员会统一组织下,宜昌市各系统、各单位、各街道、各学校积极行动,抽调专门人员做知青上山下乡工作。12月26日,由解放军、工人、贫下中农组成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各学校,领导学校的“斗、批、改”,并着手上山下乡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广大初、高中学生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以高涨的政治热情,主动提出申请,踊跃报名要求上山下乡。准备工作比较顺利,其中六六届学生已经在学校呆了五年之久,他们渴望新鲜而浪漫的生活,对农村艰苦生活缺少思想准备,青年学生们把报名上山下乡看作是最重要的思想政治表现。个别因身体原因经医院证明不能下乡的学生也瞒着家长下了户口。12月31日前,对即将下乡的六六届、六七届、六八届初、高中毕业生,就是通常所称的“老三届”学生,注销了城市户口,统一办理了户口迁移手续。
  负责知青上山下乡工作的机构,即市革委会安置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内,其工作是动员单位的联系协调、知青安置地点分配、知青经费管理等方面的工作。1973年6月,成立宜昌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周健,副主任曹诗青。
满怀豪情别市区
  1969年1月3日和1月5日,宜昌市第一批上山下乡的5296名初、高中学生,先后奔赴原宜昌地区所属的各县农村。时至今日仍然清楚地记得那个火红热闹的场面。1月3日,是首批学生启程的日子。这天清晨四、五点钟,宜昌城区顿时喧闹起来,几乎所有的知青家长都在为即将远去的子女最后一遍整理行装,整个城市到处都是鞭炮、锣鼓和欢笑声。宣传车上的高音喇叭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等歌曲。从工矿企业抽调的数百辆大卡车、大客车,扎着绸花,插着彩旗,早早地排列在解放路文化馆周围的几条主要干道上。欢送上山下乡知青的主席台就搭在市文化馆门前,宜昌市党、政、军负责人都到场欢送。江边码头上,运载知青的轮船升火待发。街道两旁建筑物上,欢送汽车厢板上写着“离家越远,离毛主席越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贫下中农比父母还亲”、“爹亲娘亲,不如党的恩情深”、“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农村生根开花”、“跟党走,哪里艰苦到哪里”等标语。当时物资供应紧张,政府照顾下乡学生,发了棉被票、解放鞋票等。大多知青身着绿军装,肩背背包,足蹬解放鞋,腰挎着水壶、军用包,胸前佩戴着一枚毛主席像章和一朵大红花,高举红旗,捧着“红宝书”,满脸灿烂。人们就像欢送出征的英雄那样涌向知青汽车驶经的街道,为他们即将远行的儿女壮行。父母、兄弟姊妹和亲友相送到车旁,父母反复叮嘱子女要服从组织领导,听干部的话,好好劳动锻炼,注意身体。此时,知识青年的胸中涌动着天降大任的激情和豪迈,到农村最艰苦的地方再造河山,改天换地,敢叫日月换新天。上午9点钟,指挥长一声令下,汽车队在一片锣鼓声和鞭炮声中缓缓启动。车上,知识青年挥动红宝书,宏亮有力地读诵:“要斗私批修”、“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高呼“向贫下中农学习!”“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和《东方红》。有的学生跳着“忠字舞”,用简单的动作来表达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车下,送行的人群和各校的工宣队员高呼:“向知识青年学习!”“向知识青年致敬!”。卡车、客车满载着知识青年的革命激情、家长亲友和教师的嘱托、全市各级领导和广大市民的关怀,绕行闹市区一周,渐渐远去。
  车队加快了速度,轮船鸣笛离港,熟悉的城市抛在身后。此时,从未离开过父母的学生,不知道何处是他们将要落户的地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有的抽泣,有的泪流满面。
艰苦磨砺在山乡
  当时采取以学校对县的安置方式,一中毕业生到宜都,三中毕业生到宜昌县,四中毕业生到当阳和长阳,五中毕业生、七中毕业生到枝江,六中毕业生到远安,十中毕业生到五峰,十一中毕业生到兴山,其他中学毕业生也到当阳及市郊区。据宜昌市革委会安置办公室统计,截至1973年3月15日,宜昌市历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18201人,其中老三届生8365人,六九届生3355人,七一届生5892人,七二届生589人。在前后近十年时间里,宜昌市共有35000多名知青到了农村。
  宜昌市知青插队落户的地方贫困地区多,有的分配到一天劳作的工分只能买上一盒火柴的山区,至今那里仍然有很多地方还没有摆脱贫困,可以想见当时农村生活的艰难。当地干部群众以极大的热情迎接这些城里来的学生,送菜送粮、问寒问暖,可谓无微不至。但知青过惯了城市生活,没有农村生活经验,不会农业生产技术,大都分散安置在生产队的仓库或农户里,生活诸多不便,且十分艰苦。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知识青年再造河山、改天换地的激情和豪迈逐步淡化,他们很快意识到农村并非他们想像的那样“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游”,“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开始情绪低落,似乎前途一片黑暗,不安心农村。有的开始串队,吃“百家饭”。还有少数知青偷摘菜果,偷鸡摸狗改善生活。甚至有个别知青抓了农民的几只鸡煮着吃,戏称是座山雕的“百鸡宴”,后来竟以讹传讹,说真抓了当地农民的百只鸡,逐级向上汇报,村、社、县有关知青部门信以为真。甚至有的地方谈知青色变,有的农民只要小孩子哭闹就高喊:“知青来了!”把小孩子吓得停止哭闹。知青的有些行为,越来越为当地农民不能容忍。慢慢地知识青年和当地农民有了积怨,磨擦不断,甚至少数地方出现了与农民的械斗,造成流血事件。当时还流传了一句顺口溜:得罪了书记走不脱(回不了城),得罪了队长派重活,得罪了会计把账错,得罪了保管分瘪壳(质次的谷)。是否有那么点以偏概全?实际上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一次我们知青工作检查团到市郊江南检查知青工作,在一个知青点看到一幅对联,上联是“本处不是春来茶”,下联是“吃饭喝茶到别家”,横批是“家大口阔”。以此针对上门混吃喝的人。不久,社会上出现有的人隐瞒知青年龄,伪造医院证明。托关系走后门,甚至有的父母搞假离婚,达到身边留一的目的,想方设法帮助他们的子女逃避上山下乡运动。以后的知青下乡工作有了一定的阻力。客观地讲,“老三届”知青,当地农民是欢迎的,他们有理想,比较成熟,能理性地对待生活,和农民和睦相处,普遍受到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