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报业网-南方精选-天津通行费继续收 新华社继续报、网友继续支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34:37
天津通行费继续收 新华社继续报、网友继续支持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01-16 08:40:37  作者:

  

  

  图:一位大连网友自己做了山寨版“这事不能说太细”车贴,贴在车内

  发起这事不能说太细车贴的网友接受焦点访谈采访,各地网友相应支持

  天津没有放弃收费,媒体没有放弃报道,网民没有放弃行动。

  14日,天津市政公路管理局强硬回应央视、新华社的质疑报道,坚称收费合理,将照常收费到2028年。

  随后,央视和新华社并未偃旗息鼓,而是继续追踪报道,新华社电稿的标题就把“质疑”二字打了进去。《焦点访谈》的记者采访了发起“这事不能说太细”车贴行动并被警方谈话的天津网友“宝宝”。

  已经有部分天津车主网友贴着车贴上路,一些同样收取类似通行费用的城市网友都在网上表达对天津网友和“宝宝”的支持。

  舆论监督继续

  昨晚,新华社发出电稿《天津:继续征收通行费车主质疑网民热议》。报道中,来自当地车主的质疑成了重点之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车主也表达了不满:“从报纸登出来的消息看,大家要求和质疑最强烈的几点,没有任何回应。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收支情况定期接受审计和社会监督’。等于没说嘛。”

  而另一部分车主则认为,随着养路费并入了燃油税统一收取,不走贷款道路的车就不该交纳通行费,每月还要强行收取就属重复收费。

  央视的焦点访谈也未肯罢休。据了解,焦点访谈节目组昨日赶赴天津,制作新一期的节目。爱卡天津分会论坛上,多个探讨焦点访谈采访“宝宝”的帖子都人气很旺。网友们对央视的舆论监督充满期待。“宝宝”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时,没有央视采访的内容说得细。

  相随而来的,还有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媒体记者,监督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津。

  专家学者的质疑

  与此同时,有关专家和时评作家也加入到了质疑的行列。南开大学交通经济研究所教授白雪洁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信息公开是政府的义务,不应该成为相关部门面对公众问责的应付手段。目前公布出来的信息存在很多漏洞,面对广大公众的质疑,并没有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

  白雪洁教授还认为,将市区道路列入收费范围,也是不合理的。在她看来,城市道路从本质上属于公共产品,政府有义务提供这种服务,从报纸公布出来的用贷款修建的道路情况来看,居然包括了市区内主要的城市道路,这是不合理的。如果是这种情况,政府当初应该征求民众的意见。

  天津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王继民则表示,对通行费强制性收取,又收取了滞纳金,这就属于强制性征收,所以他觉得这样收费不但不合理,而且更不合法。

  更有时评作家呼吁当地人大此时应该站出来,替市民发出声音,“通过当地人大代表出面,以批评、质询等方式,向政府提出法定的质疑意见,要求有关部门依法撤销这类政策。”

  事实上,来自中广网的报道称,正在召开的上海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上海继续征收“贷款道路通行费”的政策就遭到了一位委员的质疑。而在同期举行的天津市十二届政协二次会议上,当地媒体没有类似报道出现。

  车贴上路

  据新华社昨晚的电稿,来自网络上的质疑则更加强烈,并将矛头直指天津市政公路管理局的前一天的“合理说”。

  有网友搬出了国务院的相关条例规定。“国务院办公厅在2002年发布的《关于治理向机动车乱收费和整顿道路站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的第三条明确规定:严禁将车辆通行费平摊到所有车辆并强制收取,请天津有关部门解释一下。另外,已经于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款规定,收费公路经营管理者不得强行收取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按车辆收取某一期间的车辆通行费。请天津有关部门解释一下。”一位网友跟帖写道。

  与此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车主网友都涌到了爱卡车友天津论坛,支持天津车主。南都记者注意到,论坛里的很多网友都将自己的头像换成了“这事不能说太细”的车贴。有的车主已经将车贴贴在爱车上上路行驶了。辽宁的一位车主甚至自己画了一个山寨版“这事不能说太细”车贴贴到了自己车上。

  重庆网友自我调侃说,在通行费问题上,重庆领先其它3个直辖市,“北京不收,天津收660,上海收1800,咱们收2300,作为重庆市民我深感荣幸。”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位网友跟帖表示。抱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宝宝”及身边的一帮车主们。昨天晚上,“宝宝”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自己受到媒体的关注,她感到意外,他们会在合法的范围内争取自己的权利,尽管受到了某些压力,但肯定会继续坚持。

  本报记者 张东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