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的方向——关于电影《慕尼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12:43
作者:pinkpea 来源:夜魔网
知道这个片子的时候,我想赶快开始走入这个电影,当那种沉郁的色调慢慢的纠缠住每个人心中的爱恨的时候,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这部《慕尼黑》也已经缓缓的步入高潮。这时候,我就开始想这个电影的结局,该如何惨不忍睹:暗杀小组的负责人艾韦恩被蒙上眼睛,带到一个“隐秘而美丽的花园”——片子结束了,我回过头来,才感觉到那是整部电影最安宁的一处:拜见那个很有《教父》中马龙·白兰度之风神的法国老人,他领导着一家不与政府合作的地下组织,靠出售情报为生,四处杀人放火的艾韦恩已是他的老顾客。他正在厨房做菜,喊艾韦恩——他曾干过厨师——过去帮忙。洗菜片刻,他盯住这位客人的手,感叹了一句:对一个好厨师来说实在太大了,要不是因为我和你一样长了屠夫式的双手,我本来可以成为烹调大师,我们真是悲剧人物:屠夫的双手,善良的心灵……这个无可调解的矛盾,构成了艾韦恩和他的四名同伴的悲剧。
五名具有人间情怀的普通人,并不是残忍冷酷的杀人魔王。而他们执行一项血流成河的复仇任务。杀人不再暴力,不再是优雅的行为艺术。而是与内心的作战。前几次相当笨拙的暗杀行动:杀死一个人竟然需要花费那么多的周折,承受不应该的痛。他们暗杀的第一个家伙是个作家,这位先生从喧嚣的广场,走回黑暗的寓所,被两个比他还惊慌失措的杀手包围,他先后听到这样犹豫不绝的质问:你是威利吗?你知道我们为什么来吗……确认的过程十分滑稽,最后艾韦恩和他的搭档开枪。接下来的一次暗杀更惊心动魄,因为怕误伤到政治家的红衣小女儿,暗杀居然能在最后一刻被延迟,直到女孩走出炸弹的引爆范围,他们才按下遥控器,灰飞烟灭,政治家升入天堂,他们会心一笑。
我觉得《慕尼黑》呈现的主题尽管宏大——1972年的慕尼黑惨案,黑色九月,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民族仇恨,甚至还有恐怖主义;但是最终的落点却极为平常,那就是几个普通人的爱恨情仇,如何面对家国冲突,战胜心灵的恐惧,如何走向生命虚无,直至死亡。斯皮尔伯格这一次,并不在意能否复原历史,而是竭尽心力关怀大历史中小人物——这些小人物参与历史,同时也解构着历史。
当艾韦恩和他的同伴沾满鲜血的手不再颤抖,他们的心性却开始动摇:这样的复仇是否符合习以为常的正义?暗杀的结果能否祛除积压的仇怨?当他们无奈地发觉民族冲突的无休无止,杀死对方,立即有人补缺,而且展开更狂热的报复;当他们的队伍日渐稀疏,战友纷纷倒地牺牲,艾韦恩孤单的身影。大写的历史被架空,打动人们的是艾韦恩对妻子的爱,对女儿的爱,对同伴的爱。
普通人没法支配历史之舵,他们不愿对历史亦步亦趋,两难之间,他们空余迷惘。我以为,这正是斯皮尔伯格的高明之处。为拍摄《辛德勒的名单》,他前后准备了八年,主要是因为他一直不能解决那个纠缠他的致命难题:为什么这样的*商和花花公子,可以舍弃自己辛苦赚来的万贯家财,拯救落难的犹太人?直到电影拍完,他说他依然没有找到答案。或许,本来就没有答案,这属于人性的奥秘,置身其中的人类永远不可能探察清楚。我看《慕尼黑》也是一样。斯皮尔伯格尝试着追寻恐怖主义的本源,以及对抗它的利器。电影结尾,精神几近崩溃的艾韦恩向上司请求退出暗杀小组,上司不同意,却劝说他回家,回到祖国这个家,民族这个家,他的父辈们用无尽的鲜血与生命构筑的这个家。可是对艾韦恩而言,这个“家”太大,他只想邀请上司到他的那个小家吃顿晚餐,看看他的出生没多久的女儿。结果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必然分道扬镳。这等于是说,斯皮尔伯格让民族正义与个人自由各行其道,而非将对方消融:既不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也不是用民间的温情遮蔽“大写的历史”的恐怖。
这算不算我们所理解的悲剧呢?艾韦恩的生命不可能静止于电影结尾的风口,势必做出选择,要么服从上司命令,要么拒绝——而拒绝意味着对抗,意味着承付来自祖国的裁决。而且,他还有那么多的外敌,尽管解甲归田,但民族仇恨肯定不能宽恕他在过去的罪行。他会怎么走下去呢?或许只能遵从电话里那个法国老人的召唤,去远方的花园,去作他的儿子,去过一种田园牧歌的生活。我们必须相信,甚至要欺骗自己:那正是《慕尼黑》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