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史学的发展趋势-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8:59:22


                                      

                                           当代中国史学的发展趋势

 

提要: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中曾对中国史学大加称赞, 说:“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 继续不断, 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中国史学一直以来在世界史学之林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史学发展到现在比过去有了各方面深刻的发展,本文结合当前史学发展状况,评述了当代我国史学发展的若干趋势。

关键词:中国史学    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接触的进一步加强,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等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而作为记述历史,研究社会发展规律为人们指出将来发展方向的科学-史学,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一切变化的影响。史学自身的发展,史学价值,史学理论,史学研究等等方面呈现了各种发展的势头。我认为在当代的社会环境下,中国史学呈现以下几种发展的趋势

 

(一)史学研究环境的逐渐宽松

 

中国包括世界上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其自身的发展研究环境。“而作为史学,历史科学其研究源与特定的社会需求,都受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所制约,而研究者本身总是从自身的价值取向出发去发掘历史和解析历史,也就是说抱有特定的目的和要求。不管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①

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史学,或多或少,存在着对失真, “文革”十年自不必说,就是在“文革”前十七年间,对一些历史问题的讨论,也存在削足适履的缺点,有用理论套史实的偏向。还有的学者说,“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学术批判频繁,学术问题往往变成政治问题,使不少学者受到不应有的政治批判,乃至出现冤假错案。” ②这些都是因为政治环境不开明导致史学发展走向作为极端,历史脱离了其求实的精髓,变为阶级、政治斗争的工具,直接导致了史学危机,造成现阶段史学沉溺于“史学无用”之中。

是随着经济改革发展,中国于世界接触的增多,“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思想的解放,逐渐推动中国的史学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③向燕南 世纪之交的史学回顾与前瞻望 –访中国史学会会长戴逸 史学史研究 1996年 第1期中国的政治越趋开明,史学许多以前不敢研究的领域都渐渐向史学工作者们开放。史学研究更加灌以人文主义,人文关怀,客观性,和中肯性。对问题不是带着一竹竿打死一船人,而是两面看,两分法,在史学研究中,研究每一个问题时既看到它好的,积极的一方面,也看到它坏的,消极的一方面。如许多中共已经定型了的历史事件在改革开放之后,允许了另一种声音,与中国工人运动,在以前,由于出于政治吹擂的原因都是共产党领导,毛泽东率领,周恩来指导等等变得更加客观了。同时在以前没有一个人能敢说国民党好话,变成了现在凡事两面看。特别指出的是在中国抗日的问题、国民党统治时期经济和文化政治和大革命失败等等敏感问题上,史学界出现了客观的评价,突出加重了国民党的作用和中共的失策。

 

(2)史学发展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统一发展的趋势

 

 当代中国史学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将主要表现在四方面

史学理论的多元化 21世纪中国史将不再拘泥与某种单一的理论为指导,而是多种理论竞相在史学研究中发挥其具体的指导作用。例如,社会史研究将主要以社会学理论为依托,文化史相应的将主要以文化人类学为依托。④

史学方法的多元化。理论多元化必然会带来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例如,随着社会史研究成为史学主流,实地调查将越来越成为社会史研究和文化史研究的重要方法,目前运用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考实的方法进行社会史研究,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⑤

史学领域的多元化,新材料的发现,新理论和新方法的运用,导致史学领域的多元化,而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中国社会重要的转型期,材料的开放,理论和新方法的引进使史学家对社会,经济等方面,有兴趣的都进行了研究。⑥

研究手段的多元化,史学研究手段的多元化集中表现在高科技手段的运用。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史学研究的趋势不断加强。24史已经可以在电脑上任意查阅,改变了过去费时间,费精力的人工翻检。高科技的运用,节省了研究时间,而且提高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个性化于多元化是相互统一,互为表里的。五朵金花之类的史学现象不再出现,史学工作者将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意识等等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无论是理论和方法的运用,还是结论的简析,都表现了个性化特点。史学研究的个性化将成为史学研究多元化得以实现的坚实基础。

 

(三)中外史学互动发展的趋势

 

改革开放新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学者,他们多有良好的外语基础,有的和外国史学界有密切的联系,能够随时熟悉外国史学的动态。中国加入WTO后,对外更加开放,中外交流加强,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史学比如与外国史学互动,发展成为21世纪史学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

中外史学研究人员相互交流日益加强,中国每年都有许多史学研究人员去外国进修,作为访问学者,在向外国介绍中国史学的同时,同时与外国史学研究者交流进一步加强。而外国史学研究人员经常对中国进行访问。这些趋势将随开放而进一步增强。

研究领域广外,即是中国的世界史研究者心中有中国,中国史的研究者心中有世界。⑦在中国史学者中能够将了解外国同行研究成果,而提出新的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而且了解国内同行或前贤的研究成果,并把中国历史上的问题放置在世界的大背景去考察的极少。当然这些是与资料的更新和外语水平的差别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全球一体化的潮流中,无论是心中无“中国”,还是心中无“世界“,都将严重阻碍中国史学的进步。

史学规范与国际接轨,中国史学研究专业化规范严重落后于国际史学,史学选题的老化,史学领域的狭小,研究成果的政治化色彩浓厚,不能用中性语言来表述中。有的学者更指出,一个十分突出的例子,在目前为止,中国史学工作者还没有能够写出一部在国外被广泛采用为教材的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工作者也没有能够写出一部象《剑桥中国史》或者单本《剑桥插图中国史》这样深受中国史学工作者喜欢并对中国史学产生影响的中国史著作。⑧尽管外国史学研究工作者研究中国有如中国学者研究外国史,总有朦胧感,不可能如了解本国历史那么深透,单似乎中国史的很多领域,外国学者实际上比中国学者深入,细致,甚至在材料掌握上也比中国学者的好。于是出现了年轻的学者不得不大量引用外国史学工作者观点的现实。而选题上,在中国,中国学者继续在发现规律,构建模式,而外国史学已经以微观史,日常生活史等等这些国际史学主流范围内领先许多。

由此看出,中外交流依然是处于肤浅的层次,“加强对外国史学理论的解读与运用,有助与开阔视野,与外国同行对话,补充、提高我们的研究” ⑨进入21世纪,随着中外学术交流的扩大,中国史学必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个与国际脱轨的局面,逐渐实现与国际史学真正意义上的同步发展。

 

(四)考实性研究和“求真”精神得到更加重视,成为2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和灵魂

 

“一切从历史真实除非,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在充分掌握详尽材料的基础上得出历史结论,是史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⑩回顾20是世纪的历史,学者指出中国史学缺乏成熟的考实性研究的重要环节。中国史学必须解决在实证史学的不足,才能更好的考实性研究历史。

求实,是史学的永恒主题和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史学学者努力做个“真诚的史家”。

历史学,在今后一段时期可能呈现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

 

(五)就历史学自身的发展而言,历史研究依将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史学依然是中国历史学的主流。

 

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这就决定了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的历史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形态。中国现有的国体和政体不变,中国历史学的主流形态就不会有变化。(11)东西方的社会实践预示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依然展现强大的生命力,唯物史观是一种科学的宏观历史观,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总体描述方面,至少在目前没有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可以推翻或者取代。  唯物史观可以代表和包括以下几种方向:一,重视社会下层普通民众的这样,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代表了从底层向上看的当代新史学的发展方向;二,从下层的物质生活活动考察入手,注重经济因素,物质生产方式的分析,这符合任何社会发展的实际过程;三,注重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在研究向度上与当代西方寻求普遍主义结果的社会科学发展方向其有一致性;四,唯物史观既有高度的理论性,又有鲜明的实践性,这是其他理论体系所不具备的优秀品格,具有这几个方面的优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史学在21世纪依然会有大作为。

总之,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也是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世纪,也是中国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阶段,中国史学以其独树一格,以领先于世界史学的姿态,多元化、求实将写出中国史学壮丽的一面。

 

参考资料

① 李喜所 《新时期如何发挥历史科学的作用-中国史学界第五次代表大会的发言》

② 瞿林东 《新中国史学的成就与未来》

源于http://www.guangmingdaily.com.cn 2003-1-7发布

 ③向燕南 世纪之交的史学回顾与前瞻望 –访中国史学会会长戴逸 史学史研究 1996年 第1期

 ④⑤⑥⑦⑧⑩周祥森 2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三大趋势-21世纪中国史学学术研讨会”侧记》

⑨马宝珠 《加强对20世纪中国史学的研究与总结》 《史学理论研究》20033

11)侯云灏  20世纪中国史学思潮研究及相关问题》 《史林》20021

参照书目:白寿彝《史学概论》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