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斯潘18年掌舵传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46:30
格林斯潘18年掌舵传奇     

文章来源: 每日新报

今年1月31日,79岁高龄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终于将掌舵美国经济的接力棒传递到原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的手中,此次交接也标志着美联储正式告别了长达 18年半的格林斯潘时代。而格林斯潘引领着美国经济这艘航母安然度过“黑色星期一”、海湾战争、“ 9· 11”等一系列危机,又出现了历史上最长的经济繁荣时期的传奇故事也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510){this.width=510;this.height=image.height*510/image.width;}}" align="baseline" border="0">

联储基金利率 5年走势图  

  暴雨前夜临危受命

  格林斯潘的前任———保罗·沃尔克曾在尼克松政府中担任过负责金融事务的财政部副部长, 1979年被民主党总统卡特任命为美联储主席, 1983年又被共和党总统里根提名连任。沃尔克任职的上世纪 70年代中后期,恰逢美国通货膨胀最为严重的年代。人们失去了对纸币购买力的信任,传统投资根本赶不上通胀速度,美国人开始转向投资贵金属、房地产以及其他实物资产,直至黄金价格在 1980年 1月涨到 1盎司 875美元。

  沃尔克在 1979年 10月 6日出人意料地宣布,将放弃联储以往奉行的以基准联邦基金利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此举引起利率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在坚定猛烈的政策打击之下,通胀势头终于得到遏制,沃尔克也因此获得“打断通货膨胀脊梁骨之人”的美名。与此同时,身为共和党的里根总统却并没有走传统的保守主义路线,尤其是“星球大战”之类的国家战略使得政府支出在国民经济中反而增加了,并且因此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赤字。

  此时格林斯潘正在以全国社会保障改革委员会主席的身份着手研究工作,预测未来 10到 20年社会保障体制的健康程度问题。最终结果是在该委员会的敦促下,国会通过了大幅增加税收、减少公民个人当期收入的社会保障法案,虽然这样的做法在当时并不得民心,然而格林斯潘的敢作敢为开始引起世人的关注。

  1987年,由于与里根总统之间的不和,临近届满时沃尔克拂袖而去,留下的是一个因为打压通胀而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股票价格经过连续五年的攀升后积累了泡沫,高悬的银行利率对于资金的吸引力显然超过了股市,美元在不断贬值,因为国际协调失误,美国迁怒西德,美伊关系紧张,这些都使得华尔街危机四伏。

  同年 8月 11日,由美国总统里根任命的艾伦·格林斯潘正式接替了沃尔克的“联储大印”,成为了美国的“新财爷”。事实上,此时距离美国股市的“黑色星期一”仅剩下 2个月。 力救“黑色星期一”

  “如果联邦德国不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扩展,美国将考虑让美元继续下跌。”美国贝克财长于 1987年 10月 17日在全国电视节目中的这句讲话被业内认为是华尔街“黑色星期一”的直接导火索。

  1987年 10月 19日,纽约证券交易所从开盘起便陷入了疯狂,道·琼斯指数在早市开盘的半小时里直线下跌了 93.18点,不到一个半小时,暴跌 320.1点,降至 2045.33点。中午,道指急速反弹 100点,但在下午,受到美国周日击毁了一座伊朗石油钻井平台的消息影响,证交所再次出现了更大的抛售狂潮。从 2点 45分开始到收盘,道·琼斯指数平均每 17秒下跌一点。截至收盘时,道指全天跌幅达到了创纪录的 23%, 5000亿美元的股票市值化为乌有。

  星期二清晨,美联储主席的位子还没“坐热”的格林斯潘便展开了紧急抢救输血行动。赶在华尔街开盘之前,他迅速发表了简短声明,宣布美联储将执行其中央银行的职责,保证向全国各商业银行提供充足资金的决定。这一举措与 1929年中央银行在紧急关头收紧信贷的步骤刚好相反,也为市场的最终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即便有两家主要的商业银行宣布降低利率。另外,联储的承诺也使投资人对那些在华尔街挂牌的企业重树了信心。美国股市当天即出现反弹。

  正如《福布斯》所描绘的那样,“这是格林斯潘最辉煌的一刻,他高举起喇叭,告诉银行把钱借给华尔街,然后降低短期利率,而长期利率也随之下降。”

  不过格林斯潘并没有停止奔走,白宫的决策性会议还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格林斯潘极力奉劝总统尽快同意增加税收,里根最终作出了让步,答应就增加税收和削减财政赤字问题尽快同国会两院领袖会晤。

  “黑色星期一”的阴霾也在 6个月后悄然散去。

  两次经历对伊战争

  1990年 7月,美国经济进入一次短暂、温和的衰退。然而国际局势瞬息万变, 8月 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点燃了中东这口“大油井”,国际油价飙升,使得形势更加复杂。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格林斯潘甚至不顾总统老布什的反对,毅然施行收紧银根的政策。随后,他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电话会议上宣布利率将降低 0.25%的决定时,曾受到了来自堪萨斯州委员的挑衅,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应保持稳定而无需采取行动。

  据称,格林斯潘当时对此并没有受到丝毫震动,而是仅仅反问道:“还有其他的建议和问题吗?”之后甚至没有解释什么,只是毫不理会地做出了他的决定。

  之后,格林斯潘再次承受住多方面的阻力做出了进一步降低利率的决定。他对此表示,权力留给他足够的空间让他做自己应当做的事情。在格林斯潘坚定不移地履行着美联储职责的情况下,利率水平被从原先的 6%迅速下调到 1991年年底时的 4%。

  时至 2003年,美国总统小布什宣布发动第二次对伊战争,而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此前已经两次在美参院作证时提到,如果对伊动武将延缓美国整体经济的复苏。但是在战争爆发前两天举行的决策会议上,美联储却按兵不动,格林斯潘还公开指出,一旦战争开始并能在短期内结束,随着地缘政治方面的危险和不确定因素的消失,美国经济将较快地恢复增长,股市也将较快地回升。

  正是在格老若隐若现的暗示之下,伊战爆发当天,市场反而认为长期困扰股市的不确定性因素已经消除,全球各大市场的主要股指大幅反弹,全线飘红。此前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已突破 8100点大关,道指和纳指在当天的日涨幅均接近 4%。

  作为美国金融市场“掌舵人”格林斯潘在此次事件中已经将引领市场的高超技艺运用得炉火纯青。  巧度东南亚金融危机

  1997年 7月,泰铢大幅贬值,著名的对冲基金大鳄索罗斯动用手中 220亿美元的庞大资金对付泰铢,给泰国货币危机火上浇油,从而进一步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其后引发的一连串金融危机祸及东南亚各地,韩国、日本等国都无一幸免,甚至拖累了全球各地股市,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受到牵连。

  金融危机爆发之初,美国只是隔岸观火,这与 1994年对待墨西哥金融危机时,紧急提供 480亿美元金融贷款的态度大不相同。然而直到年末危机发展到韩国后,美国的态度才发生重大转变。

  由于美联储根据调查统计渐感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导致美国出口下降、国内信贷紧缩,格林斯潘领导的美联储在 1998年 9月 29日开始连续 3次快速降息以缓解这些问题,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风暴和一家大型对冲基金濒临倒闭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冲击。 1999年以后,世界经济复苏,美国经济也出现强劲增长,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美联储 6次升息,又使美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

  事实上,有不少专家认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成为了美国经济进一步繁荣的契机。而美联储连续 6次加息,恰恰促成了国际资本向美国的回流。统计显示, 1997年流入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为 1090亿美元,占当年发达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量的 40%。 1998年,流入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中占比没有出现滑坡的前提下,投资金额攀升至 1930亿美元,而到了 1999年,这个数字更是达到了 2760亿美元。

  这些都成为当时美国股市屡创新高、美元强劲、通胀率下降、失业率下降至战后最低水平等一系列所谓“新经济”繁荣景象的重要原因。这段繁荣时期直至 2001年 3月,美国经济出现衰退,才标志着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经济扩张期结束。

  重金入市闯关“ 9· 11”

  2001年“ 9· 11”恐怖袭击后,全球股市骤跌 10000亿美元市值,民航飞机停飞损失超过 1800亿美元,保险业面临 400亿美元的索赔。同期,美国上市公司的盈利大幅倒退,标准普尔指数 500家公司当年第三季度的经营利润急跌 22%,

  在股市即将崩盘、金融危机呼之欲出的危难时刻,格林斯潘果断出击,“ 9· 11”当天宣布向金融市场注入 380亿美元资金,三天后两次注入 700亿美元资金,并促使欧洲央行向金融市场注入 1300亿欧元,以保证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9月 17日,美国股市停盘 4天重新开市,复市前两个小时,美联储突然宣布降息 50个基点,至联邦基金利率 7年半以来最低点 3%,此后又连续三次降息,通过金融市场的杠杆效应提升投资者信心。

  当年 10月,人们对“ 9· 11”尚存余悸,格林斯潘便站出来公开对美国金融系统韧性的特点大加赞扬。他指出,恐怖分子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令金融体系中断,但是由于银行、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之间可以相互行使彼此的职能,美国金融体系没有因这次的恐怖袭击而陷于瘫痪。

  学界也认为,如果没有美国金融监管部门的这些及时有力又非常灵活的应对措施,美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所受的重创当大于亚洲金融危机。

  在跨越“ 9· 11”的这轮降息浪潮中,美联储一直把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了 2003年时的 1%这一 45年来最低水平。有业内人士表示,此举还带动了中国和印度等国的商品和服务出口。

  直到局势已见稳定的一年之后,格林斯潘才指出,“ 9· 11”给美国带来的负面效应使得本来预计在未来十年会有 50000亿美元盈余的联邦政府预算,却在一年之间就出现了巨额赤字。他不忘提醒国会要有效地处理预算赤字问题,要严格遵守准则:凡是要增加福利计划,或要推行减税计划,就必须要以缩减开支或增加其他领域的课税来抵消。

  连续加息严防通胀

  今年 1月 31日是 79岁高龄的格老执掌美联储大印的最后日子,这天美联储则宣布再次加息 25个基点至 4.5%,并且有业内人士已经发现,在美联储同时发布的声明中放弃了“有节制”这一措辞,预示着未来仍有可能进一步加息。这是 2004年 6月美国进入加息周期以来,美联储连续第 14次以 0.25%的“小碎步”实施升息,如今已经突破了 2001年 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事实上,美联储持续一年半以来加息的用意,在于维持美元汇率的稳定,推动财政及经常账赤字收窄以及能源及其他产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的加大,即使是“卡特里娜”飓风给墨西哥湾沿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在美联储发表的简短声明中被总结为:不会构成“更为持久的威胁”,应继续提息以控制通货膨胀。

  有国际金融领域评论家认为,格林斯潘式的小碎步加息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表面上机械重复的乏味表演在催眠市场主体的同时,却以目标明确、小步微调的手法避免了市场的频繁波动,“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营造了稳定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