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再《奋斗》一下,一个编剧自私的小算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17:11
(九)再《奋斗》一下,一个编剧自私的小算盘   我以为是,如果能够拥有上千万观众的话,那部长达二十四小时的戏应该更值钱,而制作方可分到更多的利益,这会鼓舞他们生产出更好的产品,至少它的投入应该多一些,因剧集作为一种产品,它面对太多的用户,多数人可以不看它,或看着看着走掉了,但总有一些人留下来看完了它,这剩下的人的数量仍是十分庞大的,根据收视率统计,以《奋斗》为例,按最惨的算法,至少应有多达三千万人看了它,那么,它的质量当然得说得过去才行,我们可以给一个人看一部不好看的戏,但我们给上千万人看一部不好看的戏就有点不合适了,戏剧是娱乐产品,也是精神产品——此刻,编剧仍在那里胡写,实在是很不应该。

  不过话说回来(这里且以我为例),做为一名编剧,我从《奋斗》这部戏中得到八十万元,心里当然也有一本儿小账可算,那就是,三千万观众中,平均每人只付我不到三分钱,我使劲表现那不是很不划算嘛,给他们讲个绕口令我其实就觉得尽到责任了,呵呵。我再往惨里想想,若我是一个要饭的,就按这个价儿坐在路边,十个人过去了,我只得到三毛钱,一百人过去了,我得到三块,我估计一天下来真扔钱的好心人也就一百吧,我可杠不住了,去喝碗热汤面提提神儿,明天再努力吧,感恩之余,心里仍会冒出点小黑暗:每个人才扔三分,等的人真焦虑啊,得等到多少人我才能吃上一顿饱饭呐!

  事实上,若以一部戏论输赢,做为一名理性人,我应该觉得观众越少,我才越值钱,若是只有一个观众看了二十四小时,那么他一人便付我八十万,我应该很有成就感才对,知音啊——当然,这是胡思乱想,因娱乐产品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就是针对大众的,人越多越好,每个人可以出的少一点,但加起来会形成一个大数。

  其实我本人心理也有个平衡点,那就是,若是观众加起来有八万人,我便满足了,他们每人付了十块钱听我讲了一个长达二十四小时的故事,相信我会血拼到底,在讲完故事之后,一定能撑到把“感谢观众”说完再昏倒——我相信,统计起来,喜欢《奋斗》的观众全中国应该有八万人,所以我感到自己完成任务了,心里并无不安,在我心中,八万以外的观众,我对他们是免费的——这么想,会让我的自我感觉较好,只需动一动脑筋,我便成了善人,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