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奋斗》之初,国产编剧作家的现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0:29:39

 

发表于:2008年4月9日 22时15分28秒来源:权限: 公开阅读(1144)评论(2)本文链接:http://user.qzone.qq.com/622008603/blog/1207750528 (一)《奋斗》之初,国产编剧作家的现状 以我的了解,目前职业作家队伍,浮躁摇摆,新入行者之无助惶恐,令人堪忧,行业之内,购书人之少,令人扼腕,盗版之众,令人叹息,作家之被逼无奈,焦虑异常,异想天开,胡写一气,令人震惊——想以此致富的青年人问我作家的职业生涯如何?我多劝他们当成业余事干干,因我自己努力工作近二十年,在同行中算是中上,收入尚无法同国内数十万小业主一拼,哪里谈得到什么有前途的职业生涯,博个虚名罢了。

  而这个虚名,我已越来越厌烦,我告诉你有什么好处:以前经常接到记者打来电话,尊我为名人,然后便将无论什么乌七八遭的谈话内容,不给稿费地登在报纸杂志上,最初我老实接电话回答问题,美其明曰“接受采访”,其实不过是一些类似街头随机抽样儿的问卷调查罢了,问的问题五花八门,从对于新闻或时尚人物有何看法,到对于社会话题的意见,诸如:如何看待“爱无能”、“胸口写作”之类垃圾口号,那些采访的记者只知从其它记者中得到我的电话,甚至不知我是干什么的,电话里的先叫一声老师,然后再说很仰慕我,接着就是一通发问,他们只是把电话打向每一个所谓的“名人”,反正这一个不接那一个接,这一个不回答那一个回答,至于答案,我看到大家多半是未经思考,张嘴就来,人云亦云,胡说八道而已——后果是,现在只要是陌生电话且无短信说明,我一律不接,认为无论是媒体行为,还是我的,都是表面文章,浪费时间电话费及媒体版面罢了,社会活动亦复如是——有一个月内,我竟接到好几个让我当什么选秀评委的电话——他们怎么想的?为何如此?

  我以为,我说出的意见,也就是所谓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完全不值钱,走秀而已。

  即使生活在现代,我的生活方式仍与古代文人一样,只是在与潦倒相抗争罢了,不在穷愁之余沦落于下等花街柳巷或是靠人资助,已是我超人的努力加运气了,谁再说我生活态度不积极我跟谁急,这破行业就是如此嘛——

  我的文坛前辈王朔,曾被称为一代人的作家,独领风骚十年,尚为售新书,奔徒转战媒体三月有余,打出最强的宣传口号也只是一字三美金,两三百万人民帀已成雄厚家当,且能否落袋,尚无有下文,与那些动辄依靠算计挣取亿万的地产商相比,令晚辈我为之心酸。

  作家的劳动真的缺少价值吗?我们的人民买不起房,难道还买不起几本书看看?难怪更晚一辈的新秀韩寒对作家这一职业并不看重,宁以能在赛车上有成绩而自诩——更不用提那大群至今努力写作而尚默默无闻的作家了。曾几何时,作家竟被与流氓划上等号,从总体经济收入上看,我以为大体贴切,搞不好作家还不如流氓挣得多,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几乎每一个行业里都涌现出很多亿万富豪,连收圾垃的大王都可如此,而在作家编剧中却极为罕见,使我很难得出更乐观的结论——我不得不觉得,中国人民并不需要什么精神食粮,这一文明古国的人民生下来便以拥有富足的精神,足以不被生活所击垮,他们也许需要本国的作家编剧说话给他们听,只是为了笑笑他们罢了。

  总之,创作还未开始,我扫一眼现实,便已得出一个悲观的小结论:人们多半对我的工作不感兴趣,有种赖着写的感觉,赖就赖点吧,起个鼓励自己的名字如何?《奋斗》这名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