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在战争中:认识从拿破仑到“基地”组织这些敌人_亿歌网络文档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39:11

情报在战争中:认识从拿破仑到“基地”组织这些敌人

admin 于 2004-11-01 01:28:56.0 加入网络文档库中。  点击:31 次
  评论 《情报在战争中:认识从拿破仑到“基地”组织这些敌人》(Intelligence in War: Knowledge of the Enemy from Napoleon to Al-Qaeda)约翰·济根(John Keegan)著,诺普夫公司(Knopf)2003年10月21日出版,精装本416页,定价30美元。

在小说或电影中,间谍总是那么迷人,他们掌握的情报往往能改变战局甚至扭转乾坤;但在历史事实里,他们对战争真的起着如此决定性的作用吗?美国军事史学家约翰?济根不这么认为。他的新著《情报在战争中》以情报为视角,对从拿破仑战争以来直至现在的反恐战争的各主要战争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情报在战争中的作用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么大。

“作为最后的手段,决定战争成败的是身体,而非精神;是物质力量,而非计划或情报。”济根在分析美日中途岛战役(Battle of Midway,1942)的时候这样写到——这也是《情报在战争中》一书的核心思想所在。在该书描述的所有战例中,只有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将领“石墙”杰克逊(Thomas Jonathan "Stonewall" Jackson)1862年发动的申南多亚谷(Shenandoah Valley)战役,济根认为情报才真正起到了决定作用,其它所有的战例,胜利的决定因素都应该归之于别的东西:中途岛战役靠的是运气;1941年德军攻下克里特岛(Crete)靠的是他们疯狂的信念……。至于情报这个东西,济根坚持认为,总是有一些迷惑因素阻碍情报的收集和分析。在他考察的战例中,除申南多亚谷战役外,情报总是会因为某一次通信中断或某一项分析错误或某一个战术失误而变得毫无用处。

济根的观点对现在那些“情报至上主义者”无异当头一棒;可以预见,从现在开始的相当长的时间内,《情报在战争中》一书将一直会是情报人员和间谍文学作家及其爱好者的争论焦点。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与济根持相反论调的一位军事史学家托马斯·鲍沃斯(Thomas Powers)对本书的评论。

鲍沃斯认为,与军事力量相比,情报具有同样重大的作用。比如对拿破仑战争中那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海战,即1798年英国舰队一举消灭法国舰队一役。倘若不是纳尔逊将军(Admiral Nelson)依靠情报找寻到法国舰队,决战根本就无从说起。在鲍沃斯看来,对该役而言,情报才是取胜的决定因素。再比如二战。鲍沃斯认为济根在判定二战的输赢上忘了克劳塞维奇(Clausewitz)“战争是政治在另一种手段上的延续”的名言。没错,二战是以盟军的彻底取胜结束的,鲍沃斯在他的评论里这样写道,但它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欧洲三分之一的土地被苏联所占领!这正是盟军在情报上的失败带来的恶果。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越南战争。鲍沃斯认为,美军在越南惨败的根本原因也在于输掉了情报战:中央情报局(CIA)没能在河内(北越首都)培植成功过任何一个间谍,而北越共产党的间谍却充斥了西贡(南越首都)的任何角落。其结果是,对于越共的战斗决心和军事意图,美国一无知;而对美军的甚至是无关紧要的只言片语,越共方面都能清楚地掌握。鲍沃斯非常在意越南战争,他尤其对包括济根在内的许多专家和学者不能从中吸取正确的教训这一点耿耿于怀,因为在他看来,当今的反恐战争与越南战争相似,不从中吸取教训,反恐战争难免也会以失败告终。

鲍沃斯认为,济根之所以得出“情报不重要”的结论,部分是因为他只关注那些大型战争,但事实是,大型战争的时代已经逝去,现代战争将主要由类似越南战争和冷战那样的小型或非传统战争构成,对于这样的战争,情报将起到越来越具决定性的作用。

实际上,《情报在战争中》一书也注意到了这个变化,在该书结尾论述对“基地”战争的章节中有这样的话:胜利需要那种勇敢的人,他通晓诸种不同的语言,能在不同的文化里自然地生活,就象一个本地人一样,他能被他的敌人所接受。这才是反恐战争以及以武力为手段的中东民主计划所需要的情报战。它迥然不同于美国最擅长的那种建立在间谍卫星以及其它高科技设备上的情报战。让鲍沃斯感到遗憾的是,济根并没有就此话题深入展开阐述,这也许是因为,在他的眼里真的只存在大型战争,也许因为这个领域到目前为止还缺乏相关的材料和研究成果……。

不过话又说回来,单就情报和战争关系而言,济根所指出的情报存在的缺陷和对情报过分倚赖将导致的后果对那些“情报至上主义者”无疑有着警戒效果,对情报事业本身也会起到推动作用。或许,这才是济根的着眼点。

刘见林,《华盛顿观察》周刊(Washington Observer weekly)第10期,200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