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内需再次走“老路”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48:48
  刺激内需再次走“老路” ——明知饮鸩止渴,但却别无选择!  [ 桑弧蓬矢 ] 于2008-11-11 12:08:08  
  躲过了初一能否躲过十五——随10月份经济运行数据相继公布,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因素继续放大,业界悲观情绪仍在蔓延。反映至社会心理层面,有钱人选择适度节制消费,小康阶层谨慎消费,缺钱者更加注重精打细算。
  如此社会心态,与扩大内需确保经济不失速的政策基调正好向背。政府忧虑之外只能亲自上阵充当投资“排头兵”。
  国家一级,铁道部2万亿投资计划已获批,交通运输部5万亿投资计划正在酝酿,其它部委的投资计划也在加班加点炮制。
  地方一级,据发改委新近公布的信源,前三个月突击审批获准开工的重大基础工程投资1.7万亿元,这仅仅是10个省(区)的第一批地方政府投资项目。这批项目,有的已“公关”多年,上面就是压着不批,这一次批得如此痛快,令地方政府都不敢相信,譬如杭州湾第二条跨江大通道。请注意“痛快”适才开始,假如经济下行态势加剧,未来一段时间会更“痛快”。举个例子,发改委官员正催促各省上报第二批审批项目......机会难得,闻上面主动“开闸放水”,各地当然会极力“挖渠引水”,谁都知晓过了这个村就找不着店。
  有报道说,部委投资加地方投资少说会投下10万亿元。若有需要,20万亿元的投资规模中国也有能力支撑,据此,主流媒体之“主流报道”劝告人们对中国经济前景要有信心。  
  一、投资三分法和GDP三分法
  同样是投资,作用既相同亦不同,故经济学中有个投资三分法。
  从来源计,分为政府、民间和个人的投资型消费三类。政府投资着重于大规模市政基建,或提供公共用品和公共服务;民间投资的大头是私营资本的固定资产投入,眼下的经济形势下,就算政策彻底放开,市场准入樊篱统统拆除,除少量技改项目及拾遗补缺的投资,大规模的以扩大产能为主的投资基本不可能,意味藉此拉动内需空间有限;个人或家庭的投资型消费,譬如购买商品房等不动产,空间更加有限。前些天各地密集出台救楼市政策,效果如何不见下文。没有下文正好说明信赖楼市拉动内需的好时光已走到尽头。
  政府投资也讲三分法:偿还历史形成的公共用品和公共服务欠帐是一类,这类投资主要作用于增加百姓对未来社保、医保的预期,理论上讲它能间接刺激底层民众消费欲望。但欲望要转化为消费,关键还得增加底层民众的直接收入,眼下到处在减薪裁人,几乎很难做到。就算能部分做到,也是远水难解近渴;偿还城乡尤其是农村设施欠帐是另一类,这类投资点多面广,投资形态分散,犹如撒“胡椒面”,层层克扣外加“跑、冒、滴、漏”数量惊人,真正能转化为民众收入的部分十分有限,故盼其大幅拉动内需很难;再一类是超前型基础设施投资,譬如由中央或地方出面建路架桥等等。这类投资拉动内需最直接,见效也最快。譬如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朱镕基当即发行2000亿元国债大搞基建,国内称积极财政政策,美国人叫凯恩斯主义。
  GDP同样讲三分法。GDP由资本(投资)、劳动、全要素生产率(TFP)共同奉献。资本和劳动的贡献可以理解,TFP我稍作解释,它指“单位产出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反映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对增长的贡献。眼下的严峻现实是,1978年至1996年,TFP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58%,但1997年至2007年,TPI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下降至不足20%。相比之下,政府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却逐步提升,2007年已接近50%。这组数据说明,近10年间,TFP持续下行及“投资依赖症”逐年加重,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增长结构和内在质量双双处于持续恶化中。
  二、一次性GDP
  有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牙刷,很少有人听说过一次性GDP。
  通过上节铺垫,各位看官已然知晓,扩大政府投资拉动内需主要可依赖的一块,就是政府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这块投资对内需的拉动形态,我以铁路、公路、航运、港口投资对行业和产业的内需拉动简述之:  
  钢铁、水泥、石料、石化副产品及其它辅助建材的刚性需求必随之攀升;筑路机械、土建施工装备、铁路机车制造、港口装御机械、海运及内河泊位施工装备、工程勘察设备刚性需求相应提升;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预算监管、工程审计等一大批关联服务行业的需求随之增加;间接拉动同样明显,举15年前我在沪杭甬高速公路施工现场采访时的见识:为防路基渗水,施工需大量工程用防水布----眼下纺织业不景气,大规模交通基建正好为纺织业创造市场需求;每修筑1000公里铁路需要10万民工,未来若干年间,国内光新建铁路一项就超过2万公里,其拉动就业的直接作用自不待言。由此所见,扩大政府投资----拉动关联行业和产业----扩大内需----增就业岗位----维系民生之宏调政策思路对头,实际效果亦可有所预期。
  但是,政府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是一次性的,新增内需也是一次性的,一旦工程建成,投资自动终结。随之,关联产业譬如施工机械因投资而新增的生产能力也随之出现过剩,不但不再产生新的GDP,企业还须为产能过剩支付额外财务成本。同理,高速公路建成了,行驶车辆很少,每年养路费等等则成为地方的沉重财政包袱,我在甘肃、新疆采访时就了解到这个情况。相反,假如投资用于生产领域,厂子建成后,正常情况下企业、职工、社会、政府年年各获其利。因此,政府投资直接拉动的GDP,往往是一次的;这类投资拉动关联产业的GDP,也往往是一次性。最后,它对职工及农民工收入增长的拉动也是一次性的,导致它对消费的拉动也呈一次性。  
  三、饮鸩止渴别无选择
  一个国家,每年的分配是个常量。现状是,总共一桶水,政府分食包括用于投资的部分多了,可供百姓分食的部分就少了。而供百姓分食的少部分中,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又极不平等----占劳动者绝大多数的底层群众恰恰分食最少。如此,光靠政府投资拉内需,即如一时能拉起来,亦只能拉动于一时。所以,十几年来,内需始终是中国经济的最大软肋。
  今年前三季度GDP增幅仍达9.9%,这个速度无论作内比还是外比,都是令世界羡慕妒嫉的速度,为何国内上下左右闹成紧张兮兮?问题就出在一次性GDP比重中国在全世界最高。明白了上述浅显道理,各位看官很容易领悟,当“一次性”过于泛滥时,宏调就打“退烧针”;当“一次性”不足导致GDP失速时,宏调就立即转为扩大政府投资。中国经济或发烧或伤寒----周而复始,没完没了。  
  领悟之后再作逻辑思考当能顿悟,西方国家GDP每年只增2-3个百分点,日子过得滋润溜溜;中国GDP增幅一旦跌破两位数,上下左右如临大敌。病灶就在于政府投资拉动的GDP增幅看上去很光鲜,有效成份却不足。  
  一次性GDP也有病因:市场化改革不彻底,政府掌控和配置资源过度,依然充当“低效率的建设排头兵”等等都属病因。眼下,明知这么做形如饮鸩止渴却别无选择。(鲁宁)
 该接轨的没接轨,不该接轨的尽是鬼!
“该接轨的没接轨,不该接轨的尽是鬼”这个标题,是看了[ 韩强 ]网友《惊人的数字和一个故事,大家来看看!》的帖后的一点感慨。
[ 韩强 ]网友在帖中转载了“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其中有一个几个国家行政管理费(或曰公务支出)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的比较数据——

德国 (1998年)2.7%
埃及 (1997年)3.1%
英国 (1999年)4.2%
韩国 (1997年)5.1%
泰国 (2000年)5.2%
印度 (2000年)6.3%
加拿大 (2000年)7.1%
俄罗斯 (2000年)7.6%
美国 (2000年)9.9%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25.7%

比较一下,确实惊人!我们的精英不是口口声声在算成本讲效率么?一个社会主义的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当然也应该算成本讲效率,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让人吃惊的比较数据呢?我们的精英不是念念不忘地在唱要与国际接轨么?怎么在个的问题上就不去努力接轨了?
为了接轨,我们的官员学者等走马灯一样到外面去学习,有的学得都流连忘返不肯回来了。有些人是应该学的东西不去学,没有必要学或者根本不应该学的东西偏偏学得津津有味。结果是像这样减少国家财政支出减轻人民负担的该接轨的没想接轨,而不该接轨的搞得尽是鬼。
举例来说吧,该接轨的除了减少国家财政支出这样的外,最低工资标准也是一个典型问题。按国际通用的社会平均工资法,月最低工资一般是月平均工资的40%―60%来计算,目前我国没有一个省市达到这个要求,难道官员学者到外面去学习就没有学习这个问题?
由于国情不同与现在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我们标准低于国际标准,一时还不能接轨也可以理解,但提一提奋斗目标总是应该的吧,然而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接轨目标。奇怪的是,一些同样一时还不能接轨的却反复反复反复提,如高薪养廉的问题。自从有专家提出我国可以学习新加坡等地实行高薪养廉的建议后,虽然因“国力难以达到”没有实现,但一直争论不休。完全接轨不行,就变相接轨,“公仆”们不但工资节节升高,还采取广东省那样“住房货币补贴按本人月工资总额18%的比例随工资一并发放”的办法,增加了种种福利待遇及隐形收入,结果是“高薪”偷偷接轨,“养廉”却找不到轨道了,这是不是不该接轨的尽是鬼?
该接轨的不接轨,不该接轨的霸蛮去接轨的东西还多着哩。如我们的GDP与劳动者的工资收入都还没有接上轨,房价的轨却接得紧紧的。医疗保险制度还没有接上轨,先就把医疗费用接上轨。银行的服务没有接轨,什么跨行收费,小额储蓄的帐户收费等就迫不及待的接了轨。特别是一些根本不应该接的赌博、性开放、裸泳等污七八糟的东西有人是争先恐后地去接,接得一个本来比较干净的国家到处腐败。所以有网友用“接鬼接轨接鬼轨”来对“反复反腐反复腐”是很有道理的。
看来,对接轨的问题也应该用科学发展观来认真地检验检验了,而且我认为毛主席提倡的“古为今用,外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很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