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的中国理想: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18:30
【来源:互联网周刊】
现在看来,2003年的夏天对于中国国内维基(Wiki)圈子乃至全世界的维基运动积极分子们来说,都是一段相当新奇和美妙的时光。当年9月,维基概念的发明人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被微软招入麾下,这一消息立刻在全世界的维基群体中引起空前热烈的反响。美国《西雅图时报》甚至刊载文章欢呼道:“沃德·坎宁安加盟微软,让所有人认识到了维基技术的重要性,这位维基技术的发明人和最老牌的维客,用他个人的努力把这项技术的种子播向了整个世界,并亲眼看着它们蓬勃成长。”
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
也就是在那一时期,国内也开始聚集了第一批接触维基并尝试建立中文维基站点的人。“维库”(WikiLib.com)的创始人和管理员鲍鸣浩,就是从2003年开始对维基的发展产生了浓厚兴趣,次年9月,“维库”正式上线测试;而“网络天书”(cnic.org)早在2003年7月就已经问世,其创始人和管理员叶群峰曾是www.cnblog.org的主力成员之一,cnblog也是国内最早实践blog概念的元老级站点。
虽然blog的含义发展至今已经面目全非,但从某种角度说,cnblog这个由毛向辉(Issac)和郑云深(Zheng)创建于2002年10月,关注网络前沿文化的部落式技术站点甚至可以被看作是中国国内中文维基站点的雏形,而且对传播维基文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时,离美国人吉米·威尔士(Jimmy Wales)在2001年1月创建维基百科(Wikipedia),已经过去了21个月。后来cnblog也开设了自己名为“中文Weblog百科全书”的维基栏目,算是正式踏入了中文维基站点的行列。
当年活跃在cnblog上的一批人,比如时昭(Shizhao)、Mountain、叶群峰等人,在2003年也都陆续开始投身维基事业。其中,Mountain在2002年10月24日为维基百科中文版书写的第一个条目有着里程碑似的意义,这个时间点也被大家公认为中文维基百科的诞生日,Mountain同时也成为维基百科中文版的第一个用户和第一位管理员。“BBS易于展现讨论的线索,而维基则长于反映共同的见解。”Mountain在他的blog上写道,“按照中立观点书写,以及维基的加法原则,从长时间的角度看,你会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事。”
Mountain所说的中立观点(NPOV),中文维基百科的另一位管理员时昭曾在今年9月的一次讲座中格外强调过,当时他还把此项特性与百科全书、自由内容(GFDL)、友善的社群、忽略所有规则并称为维基百科的“五大支柱”。按照Mountain的评价,目前供职于中科院的时昭是中文维基百科最投入的参与者,对中文维基百科的贡献良多,而且任劳任怨,一个人几乎承担了社群内部50%以上的杂务,他现在也是维基百科中国区的负责人。
“我们接受精英主义,不接受权威主义。”时昭觉得,维基所坚持的中立态度可以包容更多、更全面的观点。由于维基的参与者拥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与背景,来自于世界不同的角落,维基百科将致力于使出现在其上的文章客观、公正。而且并不是说要达到一种绝对客观的观点来表述条目,而是公平地呈现一个议题所有的观点。有人评价说,维基百科是希望更开创性地鼓励普通人去过问“经典知识”的生产。更重要的是,这种过问采取了一种开放式的协作模式。
技术的理想和现实
正是这种模式的平民特性,使得维基一直被许多评论家视为“一群只懂技术皮毛和无所事事的业余爱好者们的游戏”。前任《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副总裁和主编罗伯特·麦克亨利(Robert McHenry)曾在2004年公开将维基百科比作公共厕所,“它可能显而易见地脏,因此你还是处处小心为妙;或许它看上去相当干净,因此你会被一种错误的安全感所麻痹。显然你无法明确知道,谁在你之前用过了厕所。”
不过,威尔士也在今年8月在德国举行的首届维基大会上还击道:“维基百科里真正的创造意义在于,在知识交流的混乱中产生了有序的规则,同时凝聚了巨大的社群,大家一起来定义知识,并监督整个过程。”时昭也认为,一方面内容的准确性的确会受到怀疑,但更多的眼睛也可以看到更多的错误。按照威尔士的想法,维基百科的理想就是要创造每个人都可参与编写、每个人都可免费分享的网络百科全书。
“也就是为所有人提供用他们的母语书写的人类所有知识的总和,”时昭说,“从严格的定义上说,这是一个内容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多人在线的协作交流。”这无疑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知识整理工程,知识共享和协作创新的模式和精神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股谁也无法忽视和回避的强大力量。
《纽约时报》发表在2005年12月4日的文章中这样写道:“维基百科已经是目前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截至12月初,维基百科每个月的页面点击量达到25亿次,至少新增以82种语言书写的1000个条目。条目总数目前已经接近200万个,并且正以每月7%的幅度增加。威尔士说,维基百科的网站流量每四个月就要翻一番。”
除了维基百科这样名声赫赫的百科类维基站点之外,威尔士在2004年发起成立的维基媒体基金会(Wikimedia Foundation)目前已经发起了多个别具特色的子项目,比如维基词典(Wiktionary)、维基语录(Wikiquote)、维基教科书(WikiBooks)、维基新闻(WikiNews)等等。叶群峰告诉记者,国际上维基的应用,有几个方面已经相当成熟,显示了其应有的威力。比如有人甚至认为,维基百科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大英百科全书在线;目前诺基亚、雅虎、迪斯尼、摩托罗拉、SAP等等世界级跨国公司,都开始采用维基技术进行内部信息交流和资料管理;新闻维基站点的威力更是显而易见的,前不久美国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事件中出现的信息地图,就是整合了维基和GoogleMaps的优势,创造了一个跟踪报道洪水灾害的公共信息来源。
“国内的维基站点和国际上百花齐放的维基应用比起来,差得太远了,基本没什么可比性。”叶群峰感慨道,“其中有不少是先天的不足,比如站点的框架设计比较差、人气不足、维护水平相对较低。”叶群峰认为,国内的维客群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中间愤青居多,专业性很强,知识分子的习性很浓厚。除了维基百科之外,国内其他主要维基站点的参与者大多由技术爱好者组成,崇尚开放源代码,“也就是一批所谓的互联网新潮精英在尝试维基吧,还远远没有达到blog在中国的普及程度”。时昭也觉得,跨语言交流的能力以及维基入门时的技术门槛,都是阻碍国内维客群体壮大的因素。
天下维客的创始人和站长韩玉文(yxtiger)告诉本刊记者,国内的维基站点在内容方面有两大瓶颈,一是很多维基站点中的内容太过一般化,没有阅读价值。二是虽然维基百科是第一个获得大家认可的成功维基范例,其模式宽泛而松散,但这样的“柴草堆模式”很难复制。维基成熟的应用其实也就是百科、软件手册、旅游介绍等等。在教学方面的实践活动也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也许对于更多的维基站点而言,围绕某个专题开展协作活动更现实可行。漫无目的的贡献结果,也许未来并不能建成大厦,而始终像个杂乱的工地。”
作为把搜索引擎和维基融合的产物,小有名气的Answers.com的模式现在已经成了国内一些门户的榜样,比如新浪的“爱问”和百度的“知道”,人们可以在一个互动平台上提出问题并得到解答。只不过,Answers.com更像是加了搜索功能并限制随意编辑的维基站点,而“爱问”之类的模式则更像是加了互动和协作功能的搜索。网络天书新推出的“天书通讯”,据说也是国内第一个融合了维基和blog的一个新应用,叶群峰说,将来有可能会把网络天书建成一家非赢利性组织。
显然,对于国内这样的环境而言,谈商业模式还是很遥远的事,对于那些沿着先行者的轨迹在国内行走的维基先锋们而言,明确理想究竟是什么也许要比实践理想来得更为迫切和重要。“我常说我是个木匠,不是建筑师。我的意思是我参与网站的建设,建立信息库。关于远景和未来的思考留给别人去做吧。反正我知道我想做什么,我就做。”威尔士的话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寓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