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国际资本干扰 A股正逢发展良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37:34
2008年11月10日02:27  来源:
我有话说查看评论(0)好文我顶(0)
在国际资本因受金融风暴冲击而式微的背景下,A股迎来了摆脱国际资本操纵,重构发展范式,掌握市场定价权的时间窗口。中国亟须检讨股市发展过程中的教训,破除阻碍股市健康发展的各种干扰,以建设性的举措掌握A股发展主导权。
曾经是新兴市场风向标的中国股票市场,之所以在获得短暂繁荣之后就迎来了恐慌性的暴跌,既是市场规律对只取不予的掠夺性融资行为的严厉惩罚,也是市场迅猛发展与市场监管相对滞后的必然结果,某种程度上,还可能是国际金融资本试图控制中国证券市场的一种精心安排。笔者以为,而今投资价值日渐显现的A股,尽管难以隔离于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动荡,却因为国际资本的式微而迎来摆脱其操纵的最佳时机。
这些年来,以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和摩根大通等为代表的国际金融资本利用对经济信息的垄断,操纵经济话语权,在国际经济与金融领域呼风唤雨,以至于只要五大行某分析师在一份分析报告中提出某个判断就足以令大宗商品价格以及新兴市场的股市随之起舞。笔者曾在本栏说过,沪深股市此轮非理性暴跌,成因尽管甚为复杂,但国际投机资本的大举进入以及套现沽压当是重要原因。国际金融资本在高盛、大小摩等投行的配合下,先是唱高中国股市,然后等A股达到一定高位时, 利用A、H股的联动,通过做空以中石油为代表的含A股的H股,藉此将A股拉下水。与此同时,国际金融资本还利用外资控股的具有指标意义的上市公司抛出足以击溃市场信心的天量融资方案,随即引发投资者恐慌性抛盘。不仅如此,国际大投行还通过发布虚虚实实的投行报告,在中国资本市场制造紧张气氛。而当市场人气和信心迅速蒸发,估值中枢轰然崩塌后,中国资产的定价权也就拱手让于人了。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国际金融资本的神话,称雄国际市场的华尔街金融巨头在金融衍生品领域玩过了头,最终遭到了历史的惩罚,美国金融体系也因此濒临崩溃。而曾经不可一世的华尔街五大投行如今只剩下已经转型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尽管不甘寂寞的美林还在发布研究报告,尽管高盛和摩根试图竭力恢复其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但市场信誉已经严重受损、实力有所下降的这些金融资本要想短期内重建昔日霸业恐怕难度很大。而且随着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华尔街金融资本的自利行为势必受到更多约束。这对长期受到国际金融资本干扰的中国股市来说,无疑是跳出既有框架约束与操纵,重构发展范式的大好机会。
因此,中国亟须检讨股市发展过程中的教训,正视股市做大做强的约束条件,破除国际资本对股市发展的干扰,重塑市场信心,以市场制度的完善和市场主体的发育来重新夺得股市定价权。
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不良的沪深股市,相较其他新兴市场股市无疑面临更多的约束条件。18年来,监管层着力构建市场平台和建立运行规则,初步建立了股市运作的基本制度框架,相关的改革措施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市场参与主体的普遍低素质、相关制度设计不完善以及“政策市”的后遗症,严重制约了股市的持续健康发展,一年多来A股的漫漫熊途,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政策市”,对资源配置错位的一种还债。因此,中国必须尽快形成成熟股市有序运行的基本条件:有效的监管、健全的金融体系以及配套的制度环境、尤其是要有透明和有效的契约法及执法体系、良好的会计制度与惯例、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和可靠的支付与结算制度。迫切需要检讨证券市场设计存在的漏洞,检讨长期以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市场法治建设方面的滞后,亦该严惩机构投资者的短进短出、助涨杀跌等恶意炒作之风;更应坚决打击类似王益、王小石案件等监管者的违法乱纪行为,依法治市。通过股市制度的完善来进一步加强投资者的市场信心,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作为股市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打破既得利益阶层的垄断,减少他们的政治影响力,巩固市场经济的政治基础,建立具有真正竞争性的股市。
进一步地,应该利用国际金融资本暂时式微的时间窗口,以建设性的举措重构股市发展范式,掌握A股发展主导权。作为意欲成为资本强国的新兴经济体,中国必须掌握资本市场发展的主导权,否则在全球金融分工光谱中将处于亦步亦趋的尴尬地位。先于大陆股市起步的台湾资本市场发展的深刻教训告诉我们:仰人鼻息只会自废武功。其实,相对封闭和独立的沪深股市,本可利用美国次贷危机来重构自己的发展范式。两年前,当时中国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恢复和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使得中国资本市场逐渐获得了对于中国优质企业股票的定价权。2006年12月A股脱离港股一度大幅调整的趋势而独立上扬,说明我们是可以摆脱盲从思维的。而中国企业本来也可以在股市繁荣的支持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跨国并购,进而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但是,中国股市错过了该轮构建正常的价值发现机制以及培育市场话语体系的最佳时机。如今,重建中国股市发展范式的时间窗口再度来临,我们决不应再错过。(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