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务告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52:19
目前水污染和水紧缺正成为中国不得不面对的严重生态危机,而对于能够帮助解决这些难题的公司而言,挑战里面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中国环境科学院研究员夏青预测按照今后五年的规划,中国的环保产业总产值在两年内就有希望翻番,而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国水务将持续保持15%的年增长率。
30年前联合国的专家就发出警告:石油危机后,下一个危机便是水。这样的劝告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并不是危言耸听:中国虽然幅员广阔,但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北方的干旱、半干旱和多山地区缺水,多雨的南方却水资源丰富。这种状况造成了整个国家将近40%的地区都面临缺水,北方地区有近4700万居民每天可饮用水都少于10-15公升,在一些缺水地区供水中断更是时常发生。
日益严重的缺水状况不但推动水价的上涨,同时也使得水务市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在上一个五年计划(2000-2005)中,供水行业的年产值从600-700亿元提高至近2000亿元。城市污水处理率也要从29%提高到45%。仅2005年,污水处理一项就有4000亿元的市场份额。而从2006年开始的下一个五年中,中国政府也继续加强在水务方面的关注和投入。
中国水务产业庞大的市场潜力以及水价改革为外来投资者赢利留下了不少想象空间。2006年6月2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中国环博会(IFAT CHINA)就有来自全球25个国家的260个专业的水务公司被中国飞速发展的水务市场所吸引,会议主办方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副总裁艾欧恒对《北京周报》表示,德意志银行研究所曾于今年1月底发布报告认为,中国在未来20年内将为环境技术领域投资几千亿美元,环保企业在中国拥有最佳发展前景。而从他们自身招展过程的反馈来看,快速增长的中国水务市场,已经成为全球企业关注的焦点。
水价上涨的资本诱惑
从今年初开始,关于水价上涨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一些有关政府部门的官员也在不同场合表达了推进水价改革,提高水资源使用成本的看法。4月以来,河北、四川、湖南、湖北、贵州等地相继传出水价上涨信号,其中中国中部地区四川省今年一季度的水价上涨幅度就达到了16.4%,上涨的主要原因来自污水处理费与水资源费的提高。
记者从发改委了解到,目前中国的水价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上涨。根据发改委制定的资源价格计划,水价上涨的步伐还远未停止,真正的“天价水”将出现在南水北调工程基本完成后的2007年,“届时综合水价每吨将达7元。”
其实,水价并非今年才开始上涨, 而是已经经历了大约十几年的缓慢上涨过程。自建国以来以后,中国的自来水价格一直都很低廉,1立方米仅售几分钱,直到1991年自来水价格开始逐步上调。以北京为例,1991年,北京市自来水价格首次上调,每立方米的水价由0.12元上调到0.30元,目前北京的水价是每立方米2.8-2.9元。中国环境科学院研究员夏青透露,2008年,北京市的水价将达到8元/立方米,污水处理费用也会随之上涨。
北京市人大代表王建华认为水价上调不但可以改变长期以来水价偏低的情况,还可以引导人们自觉调整用水数量、用水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促进节约用水,从而实现在全社会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目前,中国水价主要由水资源费、水利工程费及污水处理费组成。可能的水价改革方案将包括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合理调整水利工程价格、调整污水处理收费制度。而这“三费”的调整,将成为水价改革的前奏,并带动城市水价全面上涨。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许昆林前不久也对未来水价上涨表示肯定,并透露中国各地将根据水资源的紧缺程度全面开征水资源费,其中,地下水的资源费可能更高。“目前,污水处理费偏低,不能保证污水处理企业的正常运行,下一步应重点提高污水处理费,起码要确保这些企业微利经营。”
水价的上涨正是水作为一种商品体现其内在价值的直接表现,这意味着水务行业做为一个产业的投资价值也将随之到整体提升。
打破垄断激活市场
在2004年以前,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水务市场,一直由政府部门及国有企业(城建系统、自来水公司、排水公司)投资、建设、运营,水务市场一直处于一个封闭的、垄断的环境下,而这个市场又恰恰具备了稳定的收益和较高的回报,使场外众多企业投资无门。
与此同时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水务市场随之同步壮大。据建设部城建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水务市场主要是关于供水和污水处理等方面的经营。来自水利局的数据显示,从中国用水情况来看,2005年我国用水总量为5547亿立方米,而到2030年,国民经济需水量将达到7100亿立方米,其中中国城市用水总量将达到1320亿立方米,增长率4.3%,这表示供水行业将保持稳定增长。
除了供水,污水处理市场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同样巨大。建设部的有关数据分析表明,2005年底,全国有污水处理厂700余家,城市污水处理厂数目较2000年增加了43%,总规模增长了100%。但是由于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治理污染的速度赶不上污染增加的速度,主要水系水质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控制。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中国对环保的重视,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将极具有发展潜力。
以北京为例,每年约有12亿吨的污水排入北京的各条河流,接近一半未经处理。近年来,北京每年在污水处理基础建设方面投资10亿元,用于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改善河流、湖泊与水库的水质。到2008年,北京还将新建9座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处理90%的目标,该领域每年的投资也将增至20亿元。
令人遗憾的是,在中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对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目前中国无论是城市污水治理投资、污水处理率、人均拥有的污水处理厂的数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巨大的差距。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王扬祖指出,中国希望解决环境方面现有的问题,需要引进国外资金,需要依靠先进技术经验。
2004年,中国政府提出了“打破垄断,进一步开放市政公用市场”,开始大力推进水务产业市场化改革,逐步向社会资本开放,为外资进入中国水务市场敞开一扇大门。并且根据中国政府入世承诺,现有的环保产品关税税率将从现在的13.4%,调低到2008年的6.9%;此外,今年,中央政府首次将环保指标纳入了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夏青认为,这些政策措施将进一步激发外资对中国环保市场的热情。
艾欧恒告诉记者,在政策的鼓励下,目前中国环保产业市场3/4被国外大公司及合资公司所占有,这些外资企业主要分布在空气净化特别是烟气脱硫、水净化特别是城市污水处理以及环保设备三个环保的新兴领域。
外资进入中国打水战
今年年初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是给中国水务状况的红色警告,面对如此严重的水污染事件,清华同方股份公司和加拿大北美环境公司在2006年4月与黑龙江省政府签署协议,由中外两企业出资50亿元建设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及水资源利用等项目。
据介绍,清华同方股份公司和加拿大北美环境公司是国内外知名环保企业,技术、资金实力雄厚。此次双方联手投入50亿元资金,采取政府控制、企业出资执行的国际通行水务项目运转方式,参与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及水资源利用、煤炭资源型城市水资源开发和循环利用等近30个项目的建设。
黑龙江省政府也对中外共同治理水污染的结果相当满意,此次中外企业联合水务建设项目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也提高了项目运作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将推进黑龙江省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治理。
其实在此之前中国日益壮大的水务市场早令国际环保企业开始在中国市场上角逐。目前全球最大的三家水务巨头法国威立雅水务公司、法国苏伊士-里昂水务集团、英国泰晤士水务公司都将中国作为其全球市场的重要部分。除此以外,像德国最大的水务公司柏林水务公司去年分别在南昌和天津投资3亿元人民币和1亿美元用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还有安格利水务公司、百泰国际集团、麦克唐纳水与环境等著名水务公司也成为了许多城市的“座上宾”。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冠军认为,水务行业是一个收益相对比较稳定的产业,这个特点决定外资会对这个领域更感兴趣。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中国研究主管陈昌华对这一现象做了解释,他说“一般意见都认为,中国现在的水价过低,因此上升的空间将比较大。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很多国内外企业都热衷于参与在目前价格水平看来回报非常低的供水产业,他们看中的可能就是未来的提价空间。”
中外能够携手解决中国的水务难题自然是件好事,但夏青认为中国企业对引进国外环保产品和技术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政府和企业引入国外环保产品前,应当做好相应的市场调研,从中国市场需求着手对症下药;二是注意价格因素,国外产品如果在价格上无法吸引中国消费者,面对激烈的国内竞争很难取得优势。
附:2006-2010年中国水处理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2005年442.9 2006年527.5 2007年634.0
2008年759.6 2009年903.1 2010年1073.8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中国水状况数字告急
1950年以来,中国的湖泊面积缩小了15%,湿地面积缩小了四分之一以上。在此期间,中国的用水量增加了4~5倍,而人均用水量翻了一番以上。
2000~2004年间,中国的水资源总量减少了13%,人均水资源量则由2194立方米降至1856立方米,降幅超过15%。
到上世纪90年代末,每年因缺水造成生产损失,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中国660个主要城市中,约有400个城市存在缺水问题,其中三分之一严重缺水。
现在中国的用水量居世界第一,供水量居世界第五位。相比之下,中国的人均供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的用水供求缺口将达320亿立方米,到2030年将达500亿立方米,相当于北京市年用水量的10倍。
农业是中国的第一用水大户,2004年占用水总量的三分之二,而工业和居民用水所占的份额分别为22%和12%。
中国的672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160个城市因此限制用水,全国城市缺水总量约60亿m3。
水资源紧缺的同时,大范围的环境退化还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一半以上的大型湖泊受到了严重污染;只有38%的河水可以饮用;只有20%的人口能够获得无污染的饮用水;近四分之一人口的日常饮用水受到了污染。其中,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数据来源:水利部和环保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