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互联网 - TO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00:13
注:网志年会即将在广州举行,在Edu2.0和教育大发现社区里正展开一场关于“2018年中国教育宣言”编写集思广益讨论,年会演讲者之一北师大庄秀丽老师提出大家分享一下这些年使用互联网的一些经历和感受,于是写了这篇。
十年互联网
汤富源
http://tom.haokanbu.com
(一)教师应用
从98年到02年,我参加了学校的四期教师计算机培训工作(人事处组织的,与职称评定挂钩),02年的第四期的内容包括:
1.初级班:
(1)计算机基本功能与使用;(2)计算机操作与维护;(3)计算机文字处理软件应用;(4)国际互联网知识和使用。
2.中级班:
(1)计算机表格处理软件应用;(2)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基础;(3)计算机文字处理精进;(4)WEB开发基础。
刚开始两三期,有的老师连开机都不知道按哪里,发电子邮件得费好大周折,上机最多的就是练输入法,家里和办公的电脑如果出问题了,基本没辙,Modem拨号不成功得四处找人等等。
02年之后,老师们会使用电子邮件了,也逐步学会使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了,会利用搜索引擎了,还慢慢使用上了U盘和移动硬盘,电脑主机出现问题也知道从声音判断是显卡松了还是内存松了,系统崩溃后也知道重装了……小孩出国了,也知道使用msn等与小孩联系,办公上也逐步申请了qq,并建立Q群进行信息和文件的交流了,不少老师在外面也开辟了博客,虽然绝大部分都不在校内公开,但墙内的花已经在墙外飘香了。
这几年,培训已经从计算机网络使用转向了教学管理软件平台和各种业务管理系统的应用上了。
(二)学生应用
98年我们专门对学生开过办公自动化的课程,99年学生开始申请QQ,我的第一个QQ号也是一位99级的学生帮忙申请的。2000年前后,学生热衷于建个人主页,学习Frontpage等软件设计网页,到处找免费空间上传,我在学校实验室架设了Web服务器,面向学生开放网页空间,有几十个学生的个人主页现在还保存在已经闲置的6.4G的硬盘里。
02年前后,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开始自建网站,在外面申请空间和域名,统计系两位同学,一位去了一个门户网站当编辑,一位创办了一个面对学校学生的娱乐网站。
这些年在腾讯QQ的普及功劳以及层出不穷的网络游戏蔓延下,新一代学生的互联网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网络服务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难度。(出现的问题是不少学生将"娱乐至上",浪费不少时间精力和资源)
(三)个人应用
92年考大学,连计算机都没见过,只因为当时县里有一银行写着"电脑储蓄",然后也听一些同学亲戚朋友说过电脑专业很吃香,所以临交志愿前一天,决定了报华师大的计算机专业。进入大学后有点傻眼,班里广州的一些同学当时已经是五笔输入飞快,而我连键盘指法都还不会,那一堆的计算机专业术语弄得我晕头转向,历来喜欢文科东西的我第一次觉得自己是"入错行",从此很不喜欢计算机,断定自己不是学计算机的料,也很少去学校286计算机房去上机。
大三的时候,班里不少同学买了电脑(486),那段时间同学之间迷上玩一个单机版的赛车游戏,每天一上完课回到宿舍就开始结对比赛(到现在还很怀念那个游戏,可惜已经丢失了)。大三学生会还联系了金山软件的求伯君过来推销他的WPS,那时知道了这位仁兄竟然用我最头疼的汇编语言写了WPS编辑软件,简直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毫无疑问,毕业论文也就是用WPS编辑的了,并用系里的LQ-1600K针式打印机打印了出来。
参加工作后,终于有了自己的586电脑,也有了CDROM等多媒体配置,因为有这些条件,所以看VCD影碟都比较方便,96年末至97年初,我迷上交谊舞,每周末都去学校学生活动中心学练,后来就自己买了vcd碟,在电脑里播放,参照着来学花式,就这样,读书的时候连舞厅都去过,也不知何为交谊舞学的我愣是3、4个月就学会了交谊舞,还在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中颇有名气(见好看簿日记---我的爱好http://www.haokanbu.com/diary/...)。
97年学校给配了一个Modem,如获至宝,通过学校512k的专线连到华工,那时唯一现在还记得的门户网站是广州视窗,能去的公众地方就是华工和中大的BBS(用Telnet方法连接),学校有一同事在这些bbs上小有名气,当时羡慕的不得了。
97年中申请了ICQ(16283886,现在还能登录),那时上去icq,找不到几个国内的朋友,联系上的都是讲英文的,英文水平不咋地的我也觉得没趣。
后来有了免费电子邮箱服务,申请163.net的邮箱
98年末可以看到一些人做的网站,比如交友驿站之类,我也在上面登过个人信息,希望能够认识一些朋友,但是实际没有什么效果。
99年学生推荐并帮申请了Oicq,通过qq也认识了不少朋友。
曾有一段时间网络上出现过很多语音聊天的网站,通过那些网站也认识了一些朋友。
2000年左右我架设了Web服务器,建了一个"天堂鸟" 网站,开辟了个人主页空间服务,也教了一些学生做网页,当时还是很投入这个事情,天堂鸟网站开辟了很多栏目,包括图片素材、歌曲下载、聊天室,还把台湾作家欧宗智写的长篇书信式小说《春衫犹湿》输入电脑做成网页(刊登在90年《台湾文学选刊》杂志),后来又给学校外面的二三十个餐饮和杂货小卖部等拍了照片做宣传………
事情一直延续到02年末,总的感觉是应用以娱乐的成分居多。
(四)转变
03年后,互联网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个人主页个人网站已经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博客,那时听得最多的就是木子美之类的博客,但那时我对博客还没有什么兴趣,虽然也写日记,不过是开始用word在电脑上来写,而不像以前写在日记本里。直到05年,我才开始申请了博客,并转而在网上写日志,也认识了一些朋友。这些经历成了我开始关注博客和网络学习交流的开端,并有了许多的体验和思考,06年初建了专门用于学习和研究的博客,并逐步的开始确定关注web2.0和非正式学习,主要都是从自己的网络学习经历中得到的收获和启发,最佩服的就是庄老师的学习和钻研。总的感觉是开始时候关注这些方面的朋友不多,而07、08年后则多了不少同道同好朋友,这个过程也是伴随着Web2.0的社会性软件服务的不断涌现。
人们把这三四年分了一下,05年为博客元年(草根大规模使用博客),而06年则是博客年(进入高峰期),07年是视频年,08年是SNS年。
从05年写生活情感日志,到06年专门写学研博客,我觉得这是自己的一个转变的开始,继而在QQ上创建了一个"未来风暴"学习社群,对网络社群建设进行体验探索,也经历了其中的盛衰,后来参加edu2.0群组以及和余扬一起搞益学会,推翻译即学习,都是非常难得的实践和体验机会,这些经历也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启发和思考。
07年在庄老师推荐下使用了好看簿,好看簿由文及图的故事服务形式一下子把我从原来组织和发布信息的繁琐中解放了出来,把自己的东西整理成知识故事,然后发布和传播出去,相对于原来的文字博客来说,整个过程都变得非常的简便。这也是我第一眼就看中了好看簿的原因。
7月份申请5Gme,体验了一把几年前已经提出来的SNS服务,在这个过程,有了更多网络与现实的思考,如这些服务是否适合大学生,对他们将来走进社会,提升和拓展有什么帮助等?
不管是何种形式的web2.0服务,对于学习者,对于用户来说,都是一个需要选择的过程,对这些服务的价值进行衡量和进一步应用的决策。
……
(五)结语
如果从98年算起,到如今也正好十年,这十年,互联网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人们对互联网的利用也有了巨大的变化。 相信未来十年,互联网还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