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通货膨胀及货币政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00:29
通货膨胀及货币政策 (2008-07-06 03:16:36) 标签:爱在中国行 证券 中国 基金 上证指 美国经济 巴菲特 财经 炒股 股票 和谐世
《谈:通货膨胀及货币政策》---颠覆现有货币学理论
本文来自金融鱼博客http://blog.sina.com.cn/sjcpz
金融鱼《谈:货币,通货膨胀,购买力,汇率,货币政策》
一货币是什么?
本质而科学的定义是:货币是用来替代实物进行交换流通的替代物。金银是替代物,纸币也是替代物,纸币与金银一样代替的是实物本身,而非纸币代替金银。一个物品被赋予了支付信用,并保证这种支付信用,它就成为了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信用,是购买力。正在出现的虚拟数字化货币,如银行卡,消费卡,游戏币,虚拟币等等都是货币。
货币发行靠的是国家权力和国家信用保障,而国家信用又是如何保障的呢?1 科技强大,生产力先进 2 强大的军事力量 3 国家经济实力强大  4 国家形象信用良好就可以保障货币的信用。只要国家具备这几条,要发行货币谁敢说不?有上面这几条,黄金对于保障货币发行权的价值简直就无足轻重。所以要保障人民币的货币发行权就应从这根本的四条去努力。美圆目前是世界结算货币,这不假,但不是永远,也不应该美圆永远是世界结算货币。推翻美圆霸权是整个世界推翻美帝霸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途径,而人民币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性结算货币,正是人民币战略最伟大的目标!或者成为结算货币之一,是形成多极世界化世界的必须。这恐怕最后都得通过美国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中战败而得以实现。或者美国自身内乱或者衰退导致经济崩溃!
二什么是通货膨胀??
本质而科学的定义是: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就叫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时单位货币的信用降低。
(一)通货膨胀涉及到货币的三个关键要素:1 单位货币购买力 2整体购买力 3 购买力平衡分布。 (二)从通货膨胀从对社会的作用而言分为 1: 恶性通货膨胀 2:良性通货膨胀。(三)从通货膨胀的起因又分为 1:供给不足型通货膨胀 2:需求增加型通货膨胀 3:货币总量增加型通货膨胀 4:投机推动型通货膨胀。5:复合型通货膨胀
在现有的经济学课本中,关于通货膨胀的解释如下:  通货膨胀是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1/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
现有经济学对通货膨胀的解释,看起来合理,实则荒谬,而就是这样的解释被经济学界奉为真理.
三  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和基本价格的假定
原有货币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显然是谬误的。我们要问: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到底是多少呢?这个需要量如何计算,以什么标准计算?没人能告诉你,说多少货币就一定是合理的,如果谁告诉你,多少货币才合理,只能说明他在胡说!因为社会生产的物质财富总量是变化的,而不是恒定的。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只能是假定给出!假定以多少货币(无论是黄金白银或者纸币)替代多少的实物财富进行交换,进行流通。通过商品流通所需货币总量的假定确定基本的价格水平。比如,在流通领域的物对物交换中,100斤大米=10斤猪肉=5件衣服。假定以1元人民币代替一斤大米进行交换流通,大米的价格水平就是1元人民币/斤,那么10斤猪肉就需要100元人民币来代替,猪肉的价格水平就是10元人民币/斤,5件衣服需要100元人民来代替,衣服的价格水平就是20元/件。100斤大米加10斤猪肉加5件衣服,总共需要的货币流通总量为300元。但是我们可以做另外一个假定,用2元人民币代替一斤大米呢?那么我们所需的货币总量就变成了600元。所以商品流通的货币总量只能是通过假定,并让人们接受这个假定。两种不同假定情况的意义在于哪里呢?它让我们明白两点:其一就是说在实际财富并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我们的货币流通量却可以有不同的数字。其二它告诉人们:如果你拥有的货币量增加一倍,即使物价上涨一倍,那你的购买力并不因为涨价而发生变化。由此我们知道数字的增长并不代表实际财富的增长。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天天念叨GDP这些数字增长其实不完全是代表我们的物质财富确实在像GDP那么增长,或者说物质财富并未确实和GDP这样一堆数字同步在增长。有可能只是我们的货币数量在增加,所以我们年年看到GDP在增长。同时我们也知道了价格的上涨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关键是人们的货币拥有量是否随着价格上涨进行增加,也就说是在通货膨胀过程中价格上涨是否影响到人们的实际购买能力下降才是最重要的。由此我们看出,任何经济政策或者货币政策,首先是要促进社会生产,增加实际的物质财富的生产供给,同时保持和增强社会各阶层的购买力,并尽力去平衡购买力分布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实际的社会财富并没有增长,只是货币量在增加,年年保持很高的GDP也是没有用的。如果社会财富增长了,而这些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里,绝大多数人并未因为整个社会财富增加而享受到更多的财富。说明什么?说明绝大数人的购买力并没有与财富增长同步,甚至出现了下降。所以我们反观当今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无一例外是保持什么GDP增长,花大力气保持物价稳定,却没有从最根本的出发点促进物质财富增长—生产与就业,同时保障居民购买力的稳定增长与平衡分布的层面去着力应对。因为按照现有的货币学理论,作出货币政策导致的结果是,要保持物价稳定,就得收缩银根,收缩银根,就会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生产经营环境吃紧恶化,进而企业关门倒闭。同时,虽然GDP年头一个开门红,年尾又上新台阶。但由于购买力分布的严重不均衡,也就是社会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均,普通大众的收入增长水平,赶不上物价上涨水平,因此很多人的生活水准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出现下降。
四  影响价格上涨的原因。
通常的价格上涨有四个原因,一是供应不足或者减少,二是需求增多,第三货币总量增加,使得商品标价变化。第四投机行为导致价格上涨。第五由前面四种因素中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因素共同导致价格上涨。在货币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商品供应不足或者减少,或者市场需求增加了,都会导致价格上涨。如果生产供应不变,市场需求也未变,仅仅是整个货币供应数量增加了,同样会涨价,虽然社会的财富的总量,需求和供应没有变化,但是由于货币总量在增加,商品的标价在变化,也会涨价。同时,如果生产供给和需求以及货币总量都没改变的情况下,通过投机炒作,可以把价格拉高,也会导致价格猛涨。大家看今天的世界资源价格上涨如石油价格,从2007年到2008年,石油价格从60美圆一直涨到145美圆。那么世界对石油的需求在这一年里增加一倍了吗?没有!那是石油生产供应量减少50%了吗?也不是。关于石油价格猛涨的原因,生产和需求两者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世界的货币数量增加了,因为美国在大量的印刷美圆,向世界各国输出大量货币,同时国际资金疯狂的炒作将世界资源价格推高,于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天天上涨的石油价格。导致了资源输入国因为进口资源价格高,生产成本过高,并向下游产业传导,形成物价上涨。同时热钱直接进入中国进行投机炒作。美国在谈到世界资源价格上涨的原因的时候,为什么反复强调的是第二条,说中国和印度这样一些亚洲发展中国家对资源的需求巨大增长导致价格上涨,偶尔还敷衍说是资源输出国生产供应不足,却极力要掩盖第三条和第四条世界性通货膨胀的真实原因?因为,罪魁祸首就是第三条和第四条,美国凭空印刷美圆,以及国际投机资金疯狂炒作推高资源价格。而中国在应对这样一个世界性通货膨胀的时候,却是从第二条需求入手。希望通过紧缩银根,抑制需求,进而控制通货膨胀岂非可笑?到今天效果如果有目共赌。
在中国由于外汇储备的激增,热钱的潜入,我们国内的货币总量相当于也大量增加,只是这种增加我们是被动的增加,不是在我们主动的控制下增加,美国向世界输出的货币量在不断的增加着货币总量,导致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也就是说整个世界的物质财富在相对增量较小的情况下,全世界的货币总量却在急速增加。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流动性”这个词的谬误,当今世界泛滥的不是货币的流动性,而只是货币的数量的剧增和泛滥,美圆的数量,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各种货币数量的增加。一边是美国在凭空印钞票,另外一边是中国这样的要消减货币总量。同时进入中国的热钱直接进行国内如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的投机炒作,也推高消费价格。用紧缩货币政策应对的结果是什么?根本无法控制货币总量的增加,除非断绝与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的一切经济往来,使得中国处于完全封闭的独立经济体系和一元货币体系状态。然而今天的世界,这是不可能的。自然也就无法控制通货膨胀。因为中国的中央银行无法命令美国联储,停止增量货币的发行,也很难阻止热钱流入,并制止它们对大宗商品的投机炒作!但是凭空印出来的美圆也是有购买力的,它们来到中国之后实际上无中生有就无偿占有了中国的实实在在的财富。
五,单位货币购买力,整体购买力与,购买力平衡分布。
货币贬值是可怕的事情吗?
首先明白单位货币购买力降低与货币贬值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货币贬值可以是单位货币对商品的信用降低,也可能只是相对于外币种的单位货币,信用降低。如目前的人民币对内单位货币的购买力是降低的,但是对于单位美圆我们的汇率确是升值的,但是单位人民币,换成美圆之后,在美国或者中国以外的其他地方购买商品,其购买能力是否降低,还要看汇率变动水平和当地价格变动情况才能确定。在某地,某币种的单位货币的购买力降低了,肯定是这种货币在当地贬值了。也就是说这个币种在这个地方,发生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必须与货币贬值必须要有相对应的参照对象。通货膨胀时单位货币的购买力降低。
整体购买力,就是单位货币购买力,乘以货币数量。国家经济运行中,货币贬值不可怕,可怕的是购买力下降。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不可怕,可怕的是整体购买力的下降!同时失业增多或者生产供给不足,也是国家经济运行中可怕的事情。试想,如果你2008的工资收入是5000元/月,日子过得小康。那到20009年的时候假设物价水平涨一倍,而你的工资变成1万元/月,对你而言你的购买力没有下降,生活水平也不会受到涨价影响,这样你会害怕通货膨胀吗?不怕。但是,如果你的收入水平增长跟不上价格上涨水平,那日子就要难过许多了,因为购买力降低了。所以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不是非要去保障价格的稳定,而是要保障居民消费和购买能力的稳定或者增强,或者说购买力在整个社会的平衡分布。这才是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一直希望拉动内需发展经济却始终没有真正的把内需拉动起来?除了中国人有勤劳节俭的美德和存钱的习惯之外,就是因为虽然整个国家的总体财富在增加,总体购买能力增加了,但是这种购买力的分布是不平衡的,也就是财富分配的不均衡,使得大部分人的购买能力,消费水平并没有真正提高多少,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广大的人民群众的购买能力,没有增加很多,希望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可能吗?除了负债透支消费,就像美国人那样,20多岁把工作到60岁的薪水总和都消费掉了。
既然,经济政策或者货币政策最根本的着力点是促进生产,增强人民收入,增强居民整体购买力,促进整个社会购买力均衡分布,也就是促进社会财富分配的均衡性。那么我们就很容易明白,通货膨胀实际上本身无所谓好事还是坏事,关键是怎么应对和站在什么利益立场,如何运用。通过通货膨胀,我们可以组织社会生产,可以调节社会财富的分配。通货膨胀对社会财富分配的调节功能是双向的。可以让大多数人的财富向少数人手里集中,反过来,通货膨胀也可以让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财富向大多数人手中扩散。关键是看经济货币政策的制定者站在什么利益立场,去应用,应对。如果站在极少数资产阶级利益立场,制定政策那么通过通货膨胀,资本家可以转移和剥夺广大人民的财富利益,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剪羊毛。但是如果政策制定者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立场去制定政策的话,通货膨胀也就成了劫富济贫的好办法。
六 现有货币理论的谬误和局限
目前货币学中所定义的通货膨胀有几个隐含的错误的前提:1 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固定的 2固定的黄金总量代表固定的财富总量。3  在封闭独立的经济体系中,只有一元货币体系。而事实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规模是越来越庞大,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根本不可能固定。这也是黄金白银作为货币,作为实物财富的交换流通替代符号,已经落后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货币地位日益衰落的原因。因为当今世界的财富规模远远超出金银本位货币时代的财富规模。黄金,白银是天然货币吗?不是!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财富规模的迅速扩张,黄金白银的定位只能逐渐被定位为:一种受人喜欢,接受程度较高的金属。它的最大价值体现在珠宝首饰方面的美学价值和工业生产中特殊应用价值。黄金不过就是一种漂亮的金属,仅此而已。这个世界,一克黄金没有了,人们同样会进行生产,同样会通过劳动创造增加世界的财富。如果没有劳动创造财富,也没有可直接使用的资源,这个世界就算堆满了黄金,还是一个贫穷的世界。所以财富是由劳动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综合,以及有使用价值的资源。黄金只是世界财富中的很少一部分,因为它的使用价值有限。而且我们知道黄金的数量也不是固定的。黄金虽然增量不大,但每年都不断有黄金增加。所以现在的现有货币学中用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金银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这一说法,纯粹是滑稽之谈。真的是像现有经济学中所说,如果用黄金白银就不会货币贬值不会通货膨胀了吗?胡说!只要随便看看历史,很容易就看出其非常没有道理。在一个使用金银货币的国度,因为战争,或者疾病,天灾,导致生产严重受破坏,社会物资匮乏。原本一两黄金可以买1000公斤米,但是社会物质匮乏,生产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可能一两黄金,也只能买100公斤粮食了。也就是说价格翻了10倍,这种情况在黄金白银本位货币时代,是经常出现的情况。世界各个国家在历史上都曾出现过物价飙涨的事实。黄金白银本位货币时代,世界各国同样时常有通货膨胀,也就是金银货币贬值的事实出现。由此可见,鼓吹黄金本位就能保证货币不贬值的说法是多么幼稚。在历史事实面前这种滑稽的论调,根本无须驳斥。
同时我们看到,现有的经济学中对通货膨胀的解释基于一元货币体系而论的。也就是说,整个经济在一个独立的封闭的体系内,货币流通量由一个代表国家意志的权力机关--具备货币发行权的中央银行决定。货币流通量的收紧与放松是与这个代表国家意志的权力机关的操作意图同向的。所以在一个独立的封闭经济体系里,一元货币体系下,用收紧银根应对通货膨胀是有效的。   但是,现在几乎没有完全封闭独立的一元货币经济体系。当今世界的各个经济体系之间,随着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加深和扩大,影响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数量,已经不完全是一国之中央银行。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实际上都具备货币发行功能,随着这些市场价格的变动,走牛或者走熊,可以创造出虚拟货币,或者消减真实货币。这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或者绑架了中央银行的一元货币发行权。以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的所谓“流动性过剩”为例,实际上并非货币的流动性增强,而是货币总量增加而导致的流通货币数量增加。而这种货币总量的增加最重大,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美圆的凭空印刷,美圆泛滥,和美圆的恶意贬值。所以说现在的中国中央银行不完全决定着中国的货币总量。
六  中国应对当今世界性通货膨胀的人民币战略和策略
为什么我在6月13日《金融斗法中国误判对手根本战略意图》中说应对当今美圆恶意贬值的方法不是收缩人民币?而是从战略上,中长期地对内和对外释放出人民币总数量和流动性呢?  我们要分清两个含混的概念“货币的数量”与“货币的流动性”货币的数量是指货币发行量,而“货币流动性”是指货币在流通的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两者完全不同,在一个货币总量不变的经济体系内,如果货币的流动性过大,会大致通货膨胀,因为原本利用率低下的存量货币,变得活跃起来,不断参与市场中的交易,表现为投资和投机都旺盛。如果确实是“流动性过剩”而导致的通货膨胀,那么收缩银根是有效的。
但是能稳住价格,并不代表解决了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因为,通货膨胀时,导致价格上涨,的原因可能不是投机炒作,也可能不是货币总量增加,也不是需求增大,而是生产供给不足。如果是生产供给不足造成的通货膨胀,用紧缩的办法等于雪上加霜,会进一步破坏产业,破坏生产和供给。紧缩的货币政策,只是对过度投机炒作的原因所致的通货膨胀有积极意义。对于因货币总量增加导致的通货膨胀,则根本无须紧缩,只需通过其他,如补贴,福利,调节税收等财政政策去平衡购买力的分布即可。
现在的通货膨胀不单是以“流动性过剩”投机资金疯狂炒作导致的通货膨胀,而且最主要的是“货币总量增加过快”美国恶意凭空印刷美圆导致的通货膨胀。因此,中国用“紧缩的货币政策”应对非常是错误的。
关于汇率,人民币升值,美圆贬值的问题。除了要考虑两种货币的单位货币比价之外,还必须考虑人民币对内对外相对于实物的单位货币购买力和整体购买力,所以我们要考虑两种货币各自货币总量的情况。如果人民币和美圆总的货币数量都固定不变,那么当然的人民币升值对我们绝对有好处。比方中国有人民币总量10万亿,美国有美圆总量10万亿,固定不变。人民升值意味着,不但单位货币购买力增强,同时我们的总体购买力也增强。1人民拿去换成美圆后可以买到的实物更多了,同时10万亿人民币整体购买力也增加了。但是如果在人民币保持10万亿不变,而美国美圆的总量却变成了12万亿。人民对美圆的汇率,由8:1变成7:1 那么虽然单位人民去换成美圆的购买力增强,但是由于美国凭空增加了10万亿,我们的对美国的整体购买力实际上是被削减的。10/8=1。25万亿 10/7=1.43万亿美圆,因为人民对美圆升值带来的人民币在美国整体购买力增加值是1。43-1。25=0.18万亿,而美圆在中国的整体购买力却增长了2万亿美圆,相当于14万亿人民币。
由于通过汇率操纵使得人民对美圆升值,大量的美圆(假定凭空印刷增加的2万亿美圆中有1万亿)通过各种渠道换成人民币进入中国,导致中国国内人民币数量增加到15万亿,国内消费价格上涨,于是中国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就导致中国整体购买力进一步下降,因为这15万亿人民币中,已经有7万亿人民币不属于中国所有,只是中国在替美国人保存着而已。那么剩下的7万亿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人民币,显而易见对外的整体购买能力已经大大削减。如果紧缩到中国国内的人民币总量只有13万亿,则中国的整体购买力则只剩下6万亿,这中国是在美国的整体购买力。从国内来看由于货币总量增加,物价上涨,人们在国内的实际购买力也大大降低50%或者30%,这还只是考虑了国内物价上涨中的一个因素,货币总量增加,如果加上投机炒作因素,价格上涨则更大幅度,则人们的购买力会更加降低。由于目前的这种美圆数量泛滥而造成的通货膨胀,必将使得国内生产企业面临艰难的生存环境,企业倒闭,失业增多,会相继发生,而这又会使得生产供给减少,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形成恶性循环。
中国用紧缩的货币政策应对,当今世界由于美圆滥发和国际投机而导致的世界性通货膨胀,对内,对外都是愚蠢的,是自毁长城,自残身体。起到的实际效果是,使得中国国内营商环境更加艰难,生产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国内居民整体购买力下降,而对外资热钱则是国内的企业被并购重组,被控股,相当于将财富主权拱手相让。紧缩的货币政策进行应对,已经大大削减中国的整体购买力之外,更加失去了国内财富的主权。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深重的危机。
为确保国家整体利益最大化,和人民购买力的稳定和增强,如何释放出人民的数量和流动性以应对美圆恶意泛滥和国际投机资金恶意炒作导致的世界性通货膨胀呢?
1,增加人民的收入,如涨工资,涨福利,涨股市,涨楼市等。收入增加一倍,就不怕价格上涨一倍,这在前面我们已经谈到。随着价格的涨幅上涨货币数量。比如,一个居民,原来有存款十万,工资是1000元,现在价格涨幅是50%,那么我们只需将他的工资涨到1500元以上,就可以确保他当月的购买力不会下降,而银行里的10万存款呢则根据价格上涨幅度,自动由银行系统计算为(1+50%)=15万,这样无论如何涨价,此人的整体购买力始终没有降低。但是他个人拥有的人民币货币数量却增加了50% 大而推及整个国家,整个国家的货币数量也增加50%,这是通货膨胀对于人们而言,只不过是商品的标价发生了改变,单位商品支付的货币数量增多而已,购买力始终未削减。看看美国人是如何注入资金,甚至在08年直接给每个美国公民发600美圆,等等措施,就知道他们是如何确保国内居民购买力不下降的。
2 同时人民币对外升值,由于我们自己的货币数量在是增加的,人民币对外升值越大,对我们越有利。如果我们拥有的人民数量增加了1倍,由10万亿变成了20万亿,还在乎国际油价上涨一倍吗?何况人民对美圆升值?
所以当今中国应对世界经济形势的正确货币政策是,对内和对外都释放出人民币,同时极力促进人民币对美圆等外币的升值。对内而言,总体的货币数量增加,同时保障居民的整体购买力不下降,用财政政策,福利政策等平衡购买力分布。人民币的总量大大增加,同时又极力提高对外币如美圆的汇率。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就是我们到国外去购买,资源,商品的,总体购买力大大大的增强了。看看美国吧,为什么这么热忠于印刷美圆?通过直接向资本市场注资几万亿美圆,也直接向美国公民,发放补贴,释放出美圆,尽管美圆在贬值情况,单位美圆的购买力降低了,但是整个美国的整体购买力却是增强的,美国公民的个人整体购买力并没有因为,石油,食品等价格上涨而能有所下降太多。美国整体购买力增加的那部分,通过热钱,投资并购等买入中国的资产,就是他们凭空掠夺的财富。  如果中国采用了这样的释放人民的政策,如果能在中国国内很好的保障居民整体购买力不减,能平衡好购买力分布的话,美国肯定会立刻掉转方向做空人民币。这时中国再极力做多人民币,则全胜。
有一点必须注意,如果对内对外释放人民币,却不能保障居民购买力不削减,不能很好的平衡购买力分布的话。则加速中国面临困难。这就是很多人说的国内可能会暴动内乱的原因!因为低收入者的购买力被削减!不过这只是对于国内而言,但整个国家的财富仍然肥水在田里,只是须重新平衡分配,但对外而言,我们的整体实力却是得到加强的!撑死总比自己烧掉粮仓饿死或者自杀强!
这几年世界经济情况表明,世界的汇率,资源价格,操控的迹象非常明显。博弈分胜负。
有人曾经批评说道,如果是用这样的货币政策,中国一定首先要内部暴动,要政变什么的。并以蒋介石时代通货膨胀为例,说明通货膨胀的恐怖,并说到任何一个政权倒台都是通货膨胀的结果。似乎谈通货膨胀而色变。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没有弄懂,什么是通货膨胀的缘故,更没弄懂购买力的维持和平衡分布才是决定通货膨胀是“恶性通货膨胀”还是“良性通货膨胀”的核心和关键。蒋介石时代,由于战争等因素,社会生产几乎停止,严重的生产供给不足,物资匮乏,那时就是去调部队去抢劫,都很难有丰盛的收获,因为根本就没有东西可抢了,当然通货膨胀了。而且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均,很多人基本无法生存,自然人们要闹革命。
通货膨胀一定会价格上涨,但是价格上涨,但是通货膨胀不一定都是破坏性的。我以前说,通货膨胀之所以会造成破坏,是一根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价格变化不能同步进行,脱节,导致购买力不能维持,购买力分布的平衡被打破,所以对社会造成破坏。最关键是保障各个环节的整体购买力,和购买力平衡分布。
七 历史往往给人的是假象
所以当我们反思当今的经济政策或者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关注时发现,只是紧紧的盯住CPI-PPI这样一些数据,是愚蠢的,分析通货膨胀的起因才是关键,保障整体购买力增加和平衡分布才是根本。很多人动则喜欢引用历史案例子来左证今天面对的现实。如,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就是用自我紧缩,先行经济软着陆,应对国际热钱的冲击勉强取得了成功,来说明在今天这样一种完全已经变化的情况下,采取相同的货币政策仍然会取得成功。岂不知表象相同本质不同的情况下,今天还采取亚洲金融风暴时的应对策略,已经使得危机深重也。又例如,有人高谈“通胀之下无牛市”纯粹无稽之谈,从历史的案例来看,确实如此。因为历史案例中所采取的应对通货膨胀的策略就只有一个错误的“紧缩的货币政策”,自然就“通胀之下无牛市”了。岂不知“通货膨胀”和“牛市”之间并无必然的关联性。“通货之下无牛市”只是一个过去的事实,一个毫无科学性的伪命题。要知道历史虽然要了解和尊重,但是历史往往都是假象。历史的经验往往被不断的社会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我无意于强调当今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有没有出卖国家利益的动机和可能,但是当今的诸多政策,客观事实是大量的出让了国家利益。也许这些都只是认识上的不足造成的决策错误,并非主观的卖国。我也希望,国家的政策制定者仅仅是认识不足,而非卖国贼,所以我在前面的帖子中都宁愿相信他们是“认识不足”“误判情势”但不管如何,我们的政策制定者和广大的普通百姓都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