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明教被镇压后信众融入天地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3:19:54
【来源:中国经济网】
 
泉州草庵是迄今世上已发现最完整的摩尼教遗址
读过金庸《倚天屠龙记》的读者,大都会对摩尼教(也称明教、明尊教)留下深刻印象。人们通常认为,公元7世纪末传入我国的摩尼教,于明万历年间消亡于晋江罗山镇的草庵。漳州市文物专家曾五岳经过多年考证,于近日提出了全新观点:摩尼教融入了清代天地会中,并对近代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漳州的一些观音庙屋脊中央塑有火球或火炬
摩尼教遗迹屡现闽境
摩尼教消失后,居然没有留下什么遗迹遗物。即使在其故乡波斯,也找不到一丝它曾经存在过的实证。
直到1902年以后,有关专家才在吐鲁番地区找到摩尼教遗址和用6种中亚古代文字抄写的上千件摩尼经典残本,在北非找到大量的包括书信、语录、赞美诗在内的摩尼教早期书写文献。
1988年,中国学者晁华山从吐鲁番石窟群里,甄别出了70多个摩尼教石窟,并被称为“20世纪摩尼教遗迹遗物的第三次重大发现”。
福建境内摩尼教遗迹遗物的发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
位于泉州市罗山镇苏内村华表山麓的草庵,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完整的摩尼教遗址。该寺院建于元代至元五年(公元1339年),寺内拥有目前仅存的摩尼光佛石刻浮雕佛像。
去年底,在莆田市黄石镇宁海桥南侧的桥兜村,人们发现了一块摩尼教石刻残碑,碑呈八字形,宽80厘米、高57厘米,上书正楷“劝念”二字。这是该市继涵江摩尼教残碑、北高摩尼教残碑之后发现的第三块摩尼教残碑。分别于1988年和1992年发现的两块残碑,刻的是“净光明大力智慧摩尼光佛”和“光明大力智慧真摩尼光佛”字样。
有关专家认为,这些珍贵的实物资料证实,在元朝至明朝期间,莆田和泉州一带都盛行摩尼教,其后才逐渐湮没。同时也可推测,由于当地民众普遍将摩尼光佛当作佛教神像来崇拜,明初太祖朱元璋下令灭明教毁其寺时,草庵摩尼佛寺及其他遗物才得以躲过劫数,遗存至今。

曾五岳认为漳州北桥的太阳庙曾经是摩尼教庙
摩尼教唐初传入中国
曾五岳介绍,摩尼教为公元三世纪波斯人摩尼所创始,是一门已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老宗教。
摩尼出生在古巴比伦王国安息王族家庭,他以拜火教为信仰基础,崇拜光明,提倡清净,反对黑暗和压迫,吸收基督教、佛教和古巴比伦的宗教思想,创立了摩尼教。
摩尼教的主要教义是“二宗三际”,“二宗”指的是光明和黑暗,摩尼教崇尚光明,认为光明必将战胜黑暗,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三际”,指初际、中际和后际,即过去、现在和未来。去年底,金庸先生在参观草庵时曾这样解释:初际阶段,明暗是分开的中际阶段,黑暗侵入光明,光明与黑暗斗争,两者混合后际阶段,明暗重新分开。这种思想其实很简单,就是人应该做好人,行善去恶,众生平等。
关于摩尼教传入中国的途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陆道说”,认为在唐代武则天年间由陆上丝绸之路传入长安二是“海道说”,认为通过海上交通传入,登陆的地点就在泉州。何乔远《闽书》中记载:“会昌中汰僧,明教在汰中。有呼禄法师者,来入福唐,授侣三山,游方泉郡,卒葬郡北山下。”可见,至迟在唐会昌年间,泉州已有摩尼教活动。
由于释、道二教早已流行,因此摩尼教在传入后一直受到打击,甚至连座小庵小庙也没有。直到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回纥助唐平安史之乱时,从洛阳携带四个摩尼教师回国,摩尼教成为回纥国教。大历三年(768年),唐代宗准许回纥在长安建摩尼教寺,赐额“大云光明寺”。771年,回纥又请于荆、扬、洪、越等州建大云光明寺,这是摩尼教的“黄金时代”。可惜好景不长,到了唐武宗时期,回纥被异族所灭,唐武宗下令停建大云光明寺,摩尼僧除长安、洛阳、太原外均迁往北方监住,几乎遭遇灭顶之灾。从此,摩尼教成为非法,转入地下活动,到15世纪已基本消亡。
专家们大多认可,摩尼教的衰亡与统治者的镇压有很大关系。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依靠这个在东南、西北、中原都有众多信徒、影响巨大的教派夺取政权,并采用明教的“明”定国号,但又担心明教威胁他的统治,于是明令:“妄称弥勒佛、白莲教、明尊教、白云宗会等,为首者绞”(《唐明律合编》),禁止活动,遣散教众,毁坏寺庙,摩尼教转入地下,融合于道、佛教的民间崇拜。
_xyz